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狐假虎威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狐假虎威教案設計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個多音字。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複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學準備:圖片、狐狸和老虎的頭飾、課件。

教學流程:

一﹑設定懸念 匯入新課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頭飾:假如一隻狐狸和一隻老虎相遇,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知道的。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2、瞭解初讀效果。用課文中的一句話概括這個故事。

三﹑精讀課文,指導朗讀。

(一)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思考:讀了這一段你覺得老虎和狐狸誰厲害?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說一說原因。

2、指導朗讀:在讀狐狸話時要讀出害怕和緊張,而在讀老虎的話時要讀出兇猛的氣勢。

(二)、感悟狐狸和老虎的對話(學習二~七自然段)

1、自讀課文27自然段,用筆劃出狐狸說的話。

2、出示第一次說的話你敢吃我嗎?指名讀,質疑:狐狸說這句話時有什麼動作?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轉做做動作,狐狸爲什麼要這樣做?(想辦法對付老虎)(想鬼主意)誰能上臺來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 、學生再次讀書理解扯字的意思

(3) 、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讀好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骨碌一轉、扯等詞語來讀好狐狸的話。

3、出示第二次說話。老天爺膽子。

(1)、想象:狐狸說這句話時的有什麼樣的動作和表情?

(2)、這時老虎怎樣?(被矇住了)蒙什麼意思? (騙)這時,老虎心裏在想些什麼?它相信狐狸的話嗎?以怎樣的語氣說話才能把老虎給矇住?

(3)、感悟 半信半疑(板書)

4、出示第三次說話我威風

做一做,演一演,指導學生得意地讀一讀這句話,感受狐狸的狡猾。

(三)、讀演結合體會寓意(讀演第8、9自然段)。

1、自讀課文,圈出描寫狐狸、老虎和百獸不同表現的詞語。

2、指名讀描寫狐狸的詞,邊讀邊做動作。

3、指名讀描寫老虎的詞,邊讀邊做動作。

4、森林中的百獸看到狐狸都怎樣?(感到納悶)納悶什麼意思?爲什麼感到納悶?(因爲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樣)往常的狐狸是什麼樣子?(鬼頭鬼腦)

5、再讀課文第8、9自然段,選自己喜歡的動物演一演

(1) 指名錶演

(2) 採訪 狐狸:看到百獸撒腿就跑的樣子,你心裏想什麼?

老虎:看到百獸撒腿就跑的樣子,你心裏想什麼?

(四)、總結回顧 領悟中心。

1、齊讀狐狸是藉着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2、小結:後來人們就把藉着別人的威勢嚇唬別人的這種行爲叫做狐假虎威。

四﹑重視求異,培養創新

1、你想對課文中的誰說些什麼?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點撥,而後總結: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學聰明的狐狸用智慧與壞人作鬥爭,千萬不要學狡猾的狐狸去騙人,這樣纔是人人喜歡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8 、 狐假虎威

竄(狐狸圖) 撲 逮(老虎圖)

神氣活現 半信半疑

搖頭擺尾 東張西望

大搖大擺

教學反思

《狐假虎威》一篇成語故事,講的是一隻狐狸藉着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藉着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並沒有本事。這樣的課文,教學的重點放在哪兒?又該如何突破?想了又想,覺得還是該回歸原始地帶體驗角色,深化情感。

1、查一查。

語言是反映客觀事物的,要讓兒童真正理解語言,除了聽一聽、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還得讓學生做一做。本文中有好多詞語的意思,學生是一知半解的。如 假、蒙、竄我一直認爲低年級的'學生應養成的良好習慣,因爲能爲我們的閱讀教學插上翅膀。因此在課上,我讓學生獨自查了假、扯 的意思,並選出符合文意的正確解釋。

2、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兒童最受歡迎的表現形式。《狐假虎威》是篇聲情並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化抽象爲形象,化難爲易。教學課文的7-8小節時,我請5位學生分別戴上了老虎、狐狸、小鹿、兔子和野豬的頭飾表演,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其餘的學生當導演。學生把狐狸的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的半信半疑、東張西望表演得活靈活現,維妙維肖,這也就反映出學生已經把課文內容讀懂了。

3、說一說。

讀是對資訊的輸入,而說應該是對資訊的輸出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我們低年級語文組本學期的教研課題。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讀與說結合起來並加強訓練。學生表演7-8小節時,我讓臺下的學生當導演,說一說:狐狸和老虎誰在前,誰在後?小鹿、兔子和野豬應在什麼地方?採訪了小鹿,問它究竟爲什麼跑?害怕誰?還採訪了老虎,問它東張西望什麼?

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老虎告訴我:它在看看小動物們是不是真的怕老虎。小鹿告訴我,它其實不怕狐狸,最怕的是老虎。學生的回答對於寓意的理解已經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