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的個人教學反思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的個人教學反思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的個人教學反思

上週三,在學校教學藝術節上,出了一節公開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感受頗豐:

一、大膽創新,重組教材。

本課內容繁多,主要講述蒙古族的興起及元朝在我國曆史上的貢獻,涉及元朝的政治史、經濟史和民族關係等內容。我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分析和整合,先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瞭解本課主要介紹了哪幾位歷史人物,他們的主要活動有哪些?再在組內交流,最後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交流。又讓學生以這三個人物的主要活動爲主線,將這節課的知識線索梳理出來,進而讓學生圍繞這條主線進行學習,展開討論。這樣,不僅豐富了這節課的內容,也拓展了學生的課外知識。

二、生本教育理念指導課堂。我透過研讀郭思樂教授和他的生本教育,感受頗深,我們不應給學生過多的干預,而是給他們學習上儘可能的自主,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的作用。我在課前佈置學生蒐集與本課相關的歷史資料,課上給學生機會展示;多次組織學生討論,解決重、難點問題;在學生探究成果展示的過程中,又透過小組之間互相質疑來檢測學生的探究效果,等等。可以說,整個一節課,體現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營造了一個和諧的歷史生本課堂教學氛圍,既明確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者、指導者的角色,更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三、進一步完善了小組評價機制。我們歷史組這學期側重研究的課題是“建立較爲完善的小組評價機制”,爲此我們將小組評價與班級量化考覈有機結合起來,下課後,我看到八班學生正在忙着往班級量化考覈表裏添分、改分,學生積極性很高,可見小組評價機制初見成效。另外,聽課的老師們一定也都看到了這一點。就是每當討論完一個問題之後,小組之間便展開競爭,都想爲自己組多爭得一些分。可以說,這種有效競爭激發了學生的進取心和求知慾,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 注重學法指導,巧記歷史知識。

我在講授這節課時,注重了教給學生巧記歷史知識的方法。如講到元朝開通的兩段新運河:通惠河和會通河時,爲方便學生記憶,告訴學生用“通則會,會(惠)則通”的順口溜去記憶;在講到民族大融合的四點表現時,我又告訴學生按照“漢人到邊疆,邊疆遷內地,契、女漢化,回族形成”的方法來記憶;在最後總結這節課的內容時,讓學生按照三個時間、三個歷史人物和三個歷史事件來掌握。總之,透過巧記歷史知識,更加方便了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理解和記憶,效果顯著。

不足之處:

一、當我講到元世祖的統治措施時問道“當完成統一後,元世祖都採取了那些統治措施呢?”這時舉手的同學就說到發展農業、中外交往、政治制度等方面。在學生回答得不夠全面時,我就讓一個女同學繼續回答,這名女同學回答道“海運”,我又接着問歷史課代表,課代表也回答“海運”。這時,我語氣較爲生硬的說:“不要重複。”這時課代表就紅着臉坐下了。我想,當課代表回答得不能令我滿意時,我應該換一種評價語,如“哦,你們倆的答案是一樣的,再好好想想”等,這樣就不至於傷害到學生。

二、在講到“行省制度”時,老師設疑:誰能解釋一下“什麼是行省制度?”這時,我叫了一名男同學。這名同學把行省制度解釋完之後,我又問:“同學們對他的解釋滿意嗎?”有學生說“不滿意”。結果,我沒有聽到卻說“他的解釋非常完整”。

三、我在課堂上還不夠民主與開放。我應該在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拋給學生問題,再讓他們去探究。要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在反覆驗證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將生本教育深入開展下去。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使他們真正的成爲學習的主人,從而讓自己的歷史課堂更加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