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徵文

走過十二五築夢十三五徵文

徵文2.77W

農業現代化的改革春風拂過東臺大地,一塊塊田野煥發出新的生機,一批批新型職業化農民在重整土地、變“廢”爲寶的同時,也爲自己帶來了可喜的利潤。

走過十二五築夢十三五徵文

“十二五”以來,隨着土地流轉政策在東臺的大力推廣,吸引了越來越多在外東臺人返鄉務農創業,安豐鎮豐西村的崔建國就是其中之一。“這幾年政府一直在推行農橋工程,我們村頭的幾條路已經招標完成,現在我承包的田邊,村裏正在組織挖溝渠,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崔建國說道。

雖然前年才流轉土地,但小崔卻有着自己的規劃。“再過幾年準備種植大棚蔬菜,搞一些新產品,包裝創牌後還要在網上同步售賣,相信效果一定很好。”小崔告訴記者,做農產品電商是流轉土地之前就計劃好的。他認爲,農產品與互聯網相結合並不是簡單地把產品透過網絡賣出去,強調產品的個性化和獨特性纔是關鍵。

五年來,互聯網在百姓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隨着“互聯網+”的提出,線上線下的商機被進一步挖掘。小崔告訴記者,自己接觸到互聯網也是在這五年之中,“我老婆就特別喜歡網購,我女兒菲菲喝的奶粉啊、穿的`衣服啊好多都是直接在網上買的,很方便。”由於鎮上只有一個收發站,每次取快遞的時候小崔都要騎着他的摩托車轉個來回,但他卻樂此不疲,“隨着物流業的不斷髮展,我相信以後的駐點會越來越多。”

五年來,小崔帶着外地媳婦回到家鄉,在享受親情和愛情的同時,也見證了老家的變化。經地方政府“修舊如舊”的保護性開發,古鎮又回到了它最興盛的年代。走在黃麻石鋪就的大街上,觸摸木門上的銅環,凝視石階上的青苔,放佛走進了歷史的時空。還有省市文保單位、特色文化景點鮑氏大院、吳氏家祠、戈湘嵐故居、古老的鹽課司盡展古鎮千年文化底蘊,令人讚不絕口。谷香齋食品店、春和傳統手工布鞋、古玩市場等百年老字號商鋪再現昔日繁華,讓人流連忘返。“本地人逢着假日都往古街涌,平常時候外地人也不少,我老婆就特別喜歡這裏,這不今年把她媽媽也接來了,說是要感受下歷史文化的薰陶!”

五年來,變化的遠遠不止這些。小崔的父親在市三院工作,看到工資又漲了,一家人自是開心不已。1路民生公交通車到富安鎮,途經安豐,出行便宜又方便,老母親時常帶着兒媳、抱着孫女到市裏轉悠。最喜慶的是,去年年底小崔又收穫了小兒子霄霄,兒子調皮可愛,家中的歡聲笑語更添幾分。

有了兒子,小崔對自己的創業更加上心。“去年大概是第一次種植,保本有餘,盈利一般,今年準備在技術上下功夫,推動精細化管理,我估計每畝產量能多個200斤,這樣一年就能多賺8萬左右。”說起自己的生意經,小崔信心十足,生活的美滿,也讓這位年輕的父親,充滿了更多的動力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