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十五從軍徵》教案

教學目標

《十五從軍徵》教案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境界。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理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珍惜當下的和平生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境界。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加強對和平生活的熱愛。

教學準備:

課件。

按要求預習課文,查閱以“戰爭”爲主題的古詩。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同學們,我國古典詩詞源遠流長,好若繁星。在這筆豐厚的文學遺產中,反映戰爭的作品佔有重要的位置。因爲從古至今,戰爭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主題。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也與戰爭有關。

【直接匯入,讓學生感知詩歌,初步瞭解戰爭。】

二、解詩題,知詩人:

1、師:在詩的題目中,從哪兒可以看出是與戰爭有關的?

生:我從“從軍徵”可以看出的,意思是被徵到軍隊裏打仗。

2、師:這首詩是兩漢時期的樂府詩,選自(生齊讀:《樂府詩集》),記得我們在第6冊的語文天地裏曾學過一首樂府詩叫做:(生齊說:《江南》)。關於樂府詩,我們書上87頁小資料有詳細的介紹,我們一起去讀一讀。(生讀)

3、師:樂府詩有的來自民間,有的是後代文人模仿樂府古題所作.而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它來自勞動人民中間,沒有具體的詩人。我們再讀課題:《十五從軍徵》

【透過對話,使學生感知古代戰爭的殘酷,瞭解漢代樂府詩。】

出示學習目標

1、瞭解樂府詩的文學常識,讀準字音,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2、在熟讀的基礎上揣摩理解詩句的含義。

3、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抒發的悲涼悽苦之情,長期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4、用自己的語言改寫詩歌。

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互讀詩歌,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聯繫上下文理解字詞的意思。

3、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學習目標的設定,結合了新課程標準上的三維目標,有對學生提出的目標的肯定,有方法上的指導,也有情感及習慣的滲透。】

三、初讀詩歌,瞭解詩意:

1.師:當你在預習時第一次讀到詩的題目時,有沒有問題想問?

生1:我想知道是誰在15歲的時候去打什麼仗?

生2:他爲什麼要去打仗?

生3:結果活着回來了嗎?

(師做副板書:誰?打什麼仗?爲什麼打?結果?。)

2、師:透過昨天預習,你知道這首詩主要寫的是一件什麼事呢?

生1:主要是講了一個80歲的老兵退伍回到家裏,卻發現自己家裏親人沒有了,家也荒蕪了的事情。

3、師:它透過寫老兵回鄉的經歷是想告訴我們有關戰爭的什麼呢?要解決這個問題,讀通這首詩是基礎。我請一個同學來讀讀這首詩,看看大家預習的情況怎麼樣。

一生讀詩歌

師:評價一下,讀得怎麼樣?

生:我覺得她讀得很流利,就是有點快。

4、師:是呀,讀得有些着急,要是能靜下來讀得慢一點就好了。這首詩歌有很多生字比較難,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容易讀錯的字:(出示課件,生跟讀:冢,竇,雉,舂,羹,貽.)

5、師:在預習中,除了字音,還有哪些詞不太理解呢?請大家先在小組裏互相交流解決。(生在小組裏交流)

師:組員都解決不了的詞,現在可以提出來。

生1:我想知道舂是什麼意思?

生2:就是把穀類放進器皿裏搗碎。

師:你是怎麼知道這個詞的意思?

生2:我用的是查工具書的辦法。

師:看來,儘管課文後面沒有註釋,但我們也能想辦法瞭解到詞語的意思。

生3:我還想知道什麼叫做旅葵、旅谷?

生4:在這裏,旅是野生的意思,旅葵就是野生的葵菜,旅谷就是野生的穀子的意思。

生5:貽是什麼意思呢?

生6:貽就是給的意思,文中指老人煮好了了飯菜去不知道給誰吃。

6、師:瞭解了詞語的意思,請大家結合剛纔的交流,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生自己試着說一說)

師:誰能連起來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生1:一個人在15歲時應徵去打仗,80歲纔回到家鄉。路上遇到鄉里人,便問:“我家還剩下哪些親人?”那個鄉里人說道:“遠遠望過去,松樹和柏樹相連的地方,就是你的家。”老人回到家裏,看見野兔在狗洞裏爬進爬出,野雞在房樑上飛去飛來;庭院中間長滿了野生的穀子,井臺邊圍繞着一簇簇野生的葵菜。老人捋了幾把野生的穀子舂成米做飯,採幾把野菜煮湯算是菜,一會兒飯菜就做好了,卻不知道還能給誰吃。老人走出家門望着東方,淚水灑落在征衣上。

【這樣安排任務,考慮到讓學生從整體來感知課文內容,對課文有初步的認識。此環節以學生自讀、學生之間的交流爲主,我僅在生僻字音、詞義上提供幫助、進行點撥。】

四、深入誦讀,展開聯想:

1、師:這是一位15歲參軍,80歲才得以回鄉的老兵。這首詩開篇第一句就給我們介紹了老兵一生的經歷。(生接讀: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生:65年)。這是人生絕大部分的歲月。在漢朝,男子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歲止。如遇戰爭,還要做好隨時從軍的準備,兵役時間可能會更長,這位老兵十五歲參軍,80歲才離開戰場踏上回鄉的路程,體會一下:此時的他心情怎麼樣?

生1:我覺得他一定很激動,因爲他能大難不死回到家鄉,很想快點回家和親人團聚。

師:你能讀讀第一句話,讀出他的這種激動嗎?(生讀)是啊,對於一個常人來說,幾十年離家還能活着回來,是有些激動的。但僅僅如此嗎?想想,從一位15歲的少年到一位80歲的垂垂老者,他還會是怎樣的心情?

生2:我覺得他心裏一定很擔心,幾十年都沒回家了,不知道他家的親人怎麼樣了。

師:那你讀出這份擔心來。(該生讀一句。)

生3:我覺得他心裏一定沉重,也很擔心、焦急,因爲他都已經80歲了,說不定父母都不在人世了。

師:是呀,他的心裏一定充滿着擔心和焦急,用一個字來概括(板書:憂)我們一起來體會他的這份心情。(生齊讀第一句。)

2、師:80歲的老兵回到家鄉,道逢鄉里人,便向鄉里人打聽“家中有阿誰?”鄉里人是怎麼告訴他的?我請一個小組讀鄉里人說的話:(生讀)“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鄉里人,會帶着怎樣的.心情告訴老兵這個消息呢?

生1:我會帶着很沉重、悲傷的心情告訴他這個消息,:“遠處就是你的家,家裏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師:請你讀出這份悲傷來。(生讀,有些快,沒有感情。)沒聽出你的悲傷呢?靜下心來再讀。(生再讀,好多了。)

生2:我會很同情地告訴他。因爲也許我家也有人在外打仗,我家也有人死去。

師:不僅是鄉里人,連我們每一個人心裏也是充滿悲傷,(生齊讀“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就是老人,聽到鄉里人的話,這時候的你會是什麼反應,什麼心情?

生1:我簡直無法相信這樣的事實,快暈過去了。

生2:我悲痛但也沒有任何辦法。

生3:我在路上的憂慮給證實了,我的心情跌至了谷底。

生4:我覺得自己非常對不起自己的父母,我在外打了那麼多年的仗,僥倖活着回來了,卻再也看不見父母了,再也不能孝順他們了。

3、師:可是,這樣的打擊纔剛剛開始。80歲的老人拄着柺杖,一步一步,由遠及近,走進自家小院,看到的是什麼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發揮你的想象。(配樂,師朗誦那四句詩。)你看到了什麼樣的景象?

【《十五從軍徵》爲敘事詩,語言平實簡潔,留給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所以,指導學生想象是本課的重點之一。】

生1:我看到他們家很荒涼,沒有人,明顯能看出很久都沒人住了。

生2:我看到一些野兔看見老人倉皇逃跑,井臺邊有很多野葵菜,井裏一滴水也沒有了。。

生3:我家的院子里長滿了野草,很久都沒人打理了。野雞在屋樑上安了家,到處一片狼籍。

生4:我想到了以前曾經在這裏生活過,而現在雜草叢生,遠處還有一堆堆墳墓,我感到十分悲傷。

師:就是他現在的家,就是他幾十年魂牽夢繞的故園嗎?(配樂,生齊讀4句.)而65年前他離家時,他的家,可能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生1:65年前,他15歲,每天一回家,他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都出來迎接他,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生2:他們家人每天早上一起去打井水,特別快樂、溫馨。

生3:他們家雖然非常簡陋,但一家人該幹活的幹活,該料理家務的忙着料理家務,到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

生4:他當時才15歲,經常和朋友一起開心的玩,比如捉迷藏啊之類的,父母在家早就準備好了飯菜

生5:我一定會想到我家背後有一棵高大的樹,到了秋天,葉子一片金黃。家裏養了幾隻雞鴨,特別熱鬧。

師:而現在呢,一切都已經蕩然無存,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有:(男生讀第4句)他曾經的家人在哪兒呢?(出示句子,生讀:松柏冢累累)曾經的家人都在這一座座墳墓裏呀。苦苦思盼的親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經熱鬧的家園也是一片荒涼破敗,唯一能看到的,只能是:(男生再讀: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這番荒涼的景象,怎不讓人悲傷難過呢!(板書:悲)

4、師:在這樣的一個家中,80歲的老人是怎麼生活的呢?(生齊讀5,6句: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這樣的飯菜,吃起來是什麼味兒呀?結合剛讀的句子來談。

生:我覺得他吃着飯菜,卻覺得是無味的。因爲家裏破敗,再也沒有家的感覺了。

師:那請你讀出這種無味。(生讀)

生:我覺得他吃着也會覺得很酸。我聯想到我的爺爺奶奶,他們60多歲,都在家裏安度晚年,每天都會做好飯菜,笑眯眯地看着我吃,享受着老人的天倫之樂。而這位老人都80多歲了,卻還是孤苦伶仃地一個做飯一個人吃着,失魂落魄。

生:我覺得他吃着,一定覺得很苦。因爲以前他在家時,和家裏一起吃飯;打仗時,雖然很苦,但吃飯時是和戰友們一起吃,應該是很熱鬧的。而現在,吃着野飯野菜,又沒人陪着他吃,一定很苦。

師:你能讀出這種苦嗎?(生動情地讀)真的很苦呀!

師:我也覺得他苦啊!他的苦,不僅是生活上的艱苦,更是失去親人,無依無靠的心裏的痛苦。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他心裏的苦吧!(想讀的齊讀,全班都起立深情地讀。)

5、師: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無依無靠,面對這一切,這位80歲的老人又能怎麼樣呢?他只能是:(生接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淚縱橫,無聲地哭泣呀!(板書:泣)他在泣什麼?他爲什麼而泣呢?請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並提筆寫下來,一段話即可。(生動筆在書上寫下來。)

【指導學生細細體會白描手法的妙處。全詩沒用一個比喻、擬人、誇張的語句,也不見一個修飾性的詞語,但學生通讀全詩,瞭解大意之後,在詩歌側面描寫的景物中,可以深深體會到老兵命運的“淒涼、悲慘。】

師:寫好的先來說一說。

生1:我哭泣我爲什麼不能早點回來呢?再也看不到生我養我的父母了。

生2:我顫抖着雙腿走到我的父母墳前,老淚縱橫:我的父母就這樣離我而去了,我十分對不起他們。

師:他在泣自己和自己的親人。請你把這種泣讀出來。(該生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除了泣他自己和自己的親人,他還會泣什麼?

生3:他還會泣別人。說不定還有其他很多家庭的親人也死去了。

師:是啊,就拿他們村莊來說不知有多少家庭也成了(生:松柏冢累累)

生4:我覺得他可能還會泣那些在戰場上死去的戰友,也會泣跟他一樣僥倖從戰場上活着回來的戰友。也許,那些戰友回到家看到的景象也是這樣。[小精靈兒

師:是啊,不知有多少戰士幾十年征戰在外而成了(生:松柏冢累累)甚至是屍骨未寒。把你的這種泣讀出來。(生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生5:我會哭泣着想到:我唯一的牽掛---家人沒有了,我唯一的朋友---戰友沒有了,唯一的美好回憶---家園也荒蕪了,那我還有什麼呢?我活着還有什麼意義呢?不如戰死在沙場算了。

師:生不如死啊!

生6:我覺得他還在泣戰爭帶來的危害。因爲肯定還有無數人,無數個家庭也遭遇了這樣的不幸。

師:僅僅是漢武帝在位,五次討伐匈奴,就導致全國有一半的人因爲戰爭死亡,有一半的人成了(生:松柏冢累累)大家帶着這種泣讀最後一句話。(生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多種形式讀詩:自讀自品,情入內心;大聲誦讀,震撼人心;配樂讀,入情入境,感人至深。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

五、小結,昇華主題:

1、師:這就是這位80歲老兵回家的經歷,讓我們一起用朗讀走進他這段回鄉歷程。(生齊讀全文)

師:正如剛纔很多同學所說,老人的經歷只是衆多遭受戰爭苦難的百姓之一。從古至今,在戰爭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百姓不知還有多少。透過對這首詩的學習,你對戰爭又有哪些新的認識和看法呢?

生1:我覺得戰爭太殘酷了。如果沒有戰爭的話,老人也不會家破人亡。

生2:我覺得戰爭有好處但也有壞處。但戰爭的壞處遠遠大於戰爭的好處。

生3:不管正義不正義,戰爭都是十分殘忍的。

生4:有時戰爭是爲了某些政治利益和權利,可以實現某些夢想。但在實現這些夢想的同時,卻是以犧牲老百姓的生命爲代價的。

生5:我同意剛纔這位同學的觀點。比一切都更可貴和重要的,是人的生命。

師:我明白同學們的意思了。遠離戰爭,渴望和平是從古至今,咱們每一個老百姓的心願。

2、師: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這首以戰爭爲主題的詩歌。從一位老兵回鄉經歷的角度,感受了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苦難。其實,除了這首詩,還有很多從不同角度描寫戰爭的詩,比如我們後面要學習的《出塞》,以及樂府詩裏的《戰城南》等等,建議同學們可以在下課後找來讀一讀,看看它們又是從哪個角度來寫戰爭的,相信會讓你對戰爭有更深刻的認識。

【再次強調,昇華主題。讓學生整體感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激發學生熱愛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標籤:從軍 教案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