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粘貼小動物說課稿

說課稿2.8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粘貼小動物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粘貼小動物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它們一直在兒童心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因爲孩子天生就充滿着對小動物的好奇和喜愛之情:玩以動物爲形象的玩具、畫小動物的圖案、看以動物爲主題的動畫片、聽有關小動物的故事及讀有關小動物的書籍等等,所有這些都是使兒童擁有良好審美情趣的開端。同時,在此過程中兒童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想象、學會了創造、學會了與小動物和睦相處。以小動物爲主題的教材安排,正是順應了兒童生理、心理的發展規律,符合兒童的天性,相信他們一定會喜歡的。

本課教學要求粘貼可愛的小動物,教師可以爲學生介紹小動物種類、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以及猜一些關於小動物的謎語等。同時,也可要求學生講述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的故事和描述它們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這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還可提高趣味性和知識性。

教材選了十多幅學生的泥塑作品、粘貼步驟的圖片和提示、建議等,目的是使學生在創作時有較豐富的參考資料。學生創作時,首先應抓住小動物的外形特徵,老師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能用誇張、擬人等手法將小動物進行變形,使其變得更加有趣、可愛、奇特。另一方面,在小動物的色彩選用上,要鼓勵學生大膽用色,自己進行積極的色彩搭配,不斷探索、反覆實踐。第三,還要進行形象的創新(包括環境的創設),可以設計一個或一組小動物,也可添加環境,還可設計一個場面等,充分拓展學生的創作空間。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泥塑的一般特點和小動物的不同種類。

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貼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貼出有趣、可愛的小動物形象,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對泥塑的興趣,從小樹立愛護小動物、與動物和睦相處的意識。

三、重難點

重點:透過粘貼小動物,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難點:創造性地製作自己心中的各類小動物。

課前準備

(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準備彩泥(或黏土)、底板(紙板或木板)等工具材料

(教師)小動物圖片、課件、小動物範作等

四、教學過程

1.播放課件。

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供學生欣賞。認識動物名稱,熟悉外形特徵。

2.知識競賽。

分組進行知識講座的比賽,說說動物的知識和小動物的故事(注意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及外形特徵等)等,學生評分,教師總評(提示學生注意:可以用樹枝、牙籤等進行創作、添加、刻畫等,同時告訴學生泥塑的不同形式,可以製作平面的,也可以製作立體的,還可以挖空,本課以平面爲主,最後對學生進行衛生習慣、創新意識及與動物和睦相處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3.欣賞動物。

(1)教師帶幾隻小動物供學生觀察,學生觀察後說說特徵。

(2)教師出示各種範作(有浮雕、圓雕、透雕等作品,以浮雕爲主),學生欣賞。

(3)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彩泥小動物。

4.方法傳授。

講授操作方法,觀察動物的形態特徵,注意它的頭、眼、嘴、耳、身體、尾巴等特徵(形狀、色彩、結構等)。

(1)先搓泥條,圍出動物的基本外形,再粘貼動物器官和花紋(粘貼時注意色彩搭配)。

(2)用浮雕的方法。先壓泥片,再用小刀或另外的製作工具刻出動物外形,然後逐一去粘貼動物的細部。

(3)播放動物各種動態的課件,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要注意小動物的動態處理:如跑、跳、遊等。另外,還可以進行大膽想象,粘貼出形態奇怪、色彩鮮豔的小動物,也可爲我們的小動物們創造一個漂亮的樂園,在樂園裏“種”上花草樹木,這樣會使整個造型更豐富多彩。

(4)教師邊示範邊解說,同時強調還可以用圓雕和透雕的形式進行製作。

5.作業指導。

(1)學生創作時,教師及時巡視指導。

(2)學生展示作品。

(3)師生互評,爲自己的小動物編小故事或詩歌等。

6.課外拓展。

爲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做一系列美術作品。

課後反思:去年已經接觸過橡皮泥的製作,所以對一些基本的方法都比較熟悉,我只是稍稍點一下,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來,而且邊說邊自己做,但對較難的動物有些學生缺乏嘗試去做的信心,我想這點是值得我去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