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

說課稿5.2K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看圖學文。可先確定如下教學目標:指導看圖和學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這一教學目標的確定,符合大綱“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要求,體現教材“滲透思想教育”的特點。其次,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這是根據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後自然產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讚歎,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

二、說學情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進行學習情況分析。

三、說教學程序

1。課前。分兩頭準備:學生預習課文,瞭解課文梗概,形成初步表象認知和知識儲備,並提出疑難問題,以備課中質疑;教師尋找有關長城的歷史資料,準備電教教具、教學掛圖及生字卡片,並準備課中解疑。“教”與“學”的課前準備爲課中教學的有效實施打下基礎。

2。課中。本課計劃兩課時,貫穿一條教學主線:觀察、聯想、讚美。觀察的對象是長城的遠景和近景圖,聯想的對象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讚美的對象是工程的雄偉和奇蹟。這一脈絡清晰的教學思路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又合理地串聯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從知識的層次性看,由淺人深;從兒童心理看,符合認知規律。

四、說教法選擇

可採用“情景教學法”,三次運用投影,創設情景。第一次,課始,定格投影,靜態展現長城的遠景,整體感知長城全貌;第二次,學習第二自然段後,定格投影長城近景的各個部位,學生圖文對照,說各部位的位置、樣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動式投影,有重點地依次出現長城的遠景和近景,並配上相關的解說詞和樂曲,深入體會作者的聯想和發自肺腑的心聲。多媒體創設的動、靜態情景,既可以從宏觀上展示長城的雄偉、壯觀,又可以從微觀上真切地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從而縮短學生的歷史認識距離。

五、說學法指導

本課側重指導“預習”和“觀察自悟”的方法。課前預習發現疑難,造成學生急待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課中求教於教師或同學,呈現主動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確而有序的畫面,有益於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預習指導上,我們要求學生先看導讀和預習,總攬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讀課文,瞭解內容;尋找疑點,記入預習本子並由小組長檢查落實。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觀察自悟”指導上,我們藉助長城遠景、近景的投影,引導觀察,悟出方法。如,遠景投影,先顯示主體鏡頭長城(觀察重點),再慢慢擴展周圍崇山峻嶺的`鏡頭,讓學生揣摩、體會,並說說觀察事物先要抓住什麼(重點)近景投影,按照課文各個部位敘述的先後順序,逐個投出“長城腳下”“八達嶺上”“城牆頂上的方磚”“垛子”“t望口”“射口”和“城臺”等分鏡頭。領會描寫過程應有先後(順序)的理由。透過觀察、誘導,學生便悟出了方法。

小學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家》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透過用學生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讓學生體會爲什麼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這首兒童詩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透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小語大綱》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說話和表演訓練,進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徵,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8個生字,“藍、祖”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難點:

課文的第五句“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是教學難點。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從本課兒童詩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時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此外還有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等。

學法: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臺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素質,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原則,學生採用:看、聽、讀、演的方法學習。

五、說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激趣匯入

上課開始,我先給學生播放歌曲《幸福的家》用歡樂的音樂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家。接着,引出課題:有一首很美的詩,題目就叫家。指名讀課題。

並設疑:詩裏的家究竟是怎樣的。

(二)看圖識字,整體感知

(出示書上插圖)這裏的景色美嗎?你看到了什麼?再引導學生認識“白雲、種子”等由生字組成的新詞,並相機正音,接着透過提問“他們的家在哪裏?”引出課文內容,啓發學生互動交流,然後我結合學生回答,透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走進文字。

教師:藍藍的天空白雲飄,鳥兒在樹林裏歡快地歌唱,魚兒在小河裏自由地游來游去,種子在泥土裏慢慢地生根發芽,多麼優美的景色呀!書上是怎樣寫的呢?自己讀一讀課文。並出示自讀要求: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詩句讀連貫。讀完後老師加以檢查,指名讀。

(三)巧設情境,突破難點

1、第一句

(1)白雲的家在哪兒?(出示白雲圖)練習

說話:藍天是——的家。(出示白雲、小鳥、魚兒、種子圖)說說它們的家在哪兒?

(2)把(四幅圖)它們送回家(貼圖),“送回家”時需說一句話:——是——的家。

(3)自由朗讀,你最喜歡讀哪一行。

①想不想看看白雲的家?白雲的家怎麼樣?指導讀第一行:指名讀、範讀,學生閉上眼睛,彷彿看到了什麼?齊讀。練習用“藍天是——的家”說話。

②出示第二行:如果你是一隻小鳥,會在樹林裏幹什麼?你和小夥伴會說什麼?你的心情怎麼樣?開心的讀第二行。練習用“樹林是——的家”說話。

③出示第三行:(顯示動畫)魚兒在幹什麼?魚兒能離開水嗎?學着魚兒遊動,讀句子。練習用“小河是——的家”說話。

④出示第四行:(看圖)猜一猜種子在泥土裏會慢慢地怎麼樣?讓我們來做一粒種子,演一演你是怎樣慢慢長大的。是呀!種子從生根發芽到長葉開花都離不開泥土提供的營養,讀句子,練習用“泥土是——的家”說話。

(4)課文的第五句“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是全文的重點句。由於低年級學生對祖國瞭解甚少,我預計理解本詩句的精確得當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因此,我先調動學生大腦中與祖國相關的知識儲備,創設“我對祖國知多少”的情境,引導學生自由交流課前瞭解的知識。接着在音樂的渲染下,播放祖國山水風光的圖片:遼闊的原野,巍峨的高山,雄偉的天安門廣場和遍地的鮮花,讓學生來感受祖國的偉大和美麗的景象,進而感悟祖國就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激發學生體會在祖國的哺育健康學習、生活、成長的快樂,進而感悟“祖國就是小朋友幸福的家。”最後引導學生走入詩的意境。在音樂聲中感情朗讀,入情入境,與文字產生情感的共鳴。最後再出示句子“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指名讀,齊讀。

(四)拓展延伸,遷移練習

師:這首詩彷彿就是我們同學們心中流淌出來的歌,剛纔我們瞭解到白雲、小鳥、魚兒、種子的家,那麼你們還知道什麼是誰的家呢?請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在整體感受文字的基礎上,請學生仿照課文,實現遷移,創設“學做小詩人”的實踐活動,把語文課的視野延伸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不僅巧妙地進行語言訓練,更積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而且體現大語文觀教學。

(五)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重點教學生字白、雲。出示生字卡片:白、雲,指名讀準字音,組詞。然後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從旁點撥和指導,再讓孩子們做小老師說說如何寫好這兩個字。

最後老師師範寫,學生描紅。

小學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將心比心》一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以“將心比心”爲題,透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據文章的特點,我爲本課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纔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2、讓學生透過閱讀,受到“將心比心”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3、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根據教材編排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二、說教法學法

學法爲:

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學法指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透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引導學生掌握“讀——思——說——讀”的方法透過讀感知課文內容;透過思,即根據問題認真思考,從深層次上進一步認識課文內容;透過說,進行反饋和交流,檢驗讀和思的效果;再透過反覆朗讀使感情進一步昇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領會,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文字的特點及學生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劃分爲以下幾個環節:引導揭題──檢查預習──閱讀體會──學習昇華──拓展延伸。

1、聯繫生活中的實例展開討論,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揭示課題。

2、讀課文: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讀通課文,認識生字,理解生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細讀課文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閱讀又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爲了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圍繞“事情的哪些地方溫暖了你的心?”這一主線問題,學生自主讀課文,做批註,小組交流討論,全班彙報。

(1)本環節主要抓住人物語言,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品質。

(2)在讀第一自然段時,抓住阿姨的那段話:“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爲她開門”。你讀了這句話體會到什麼?最使你感動的是什麼?交流,討論後,板書:關心幫助他人,然後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這位阿姨你會怎麼做?

(3)在閱讀第二自然段時,抓住母親的話重點閱讀體會,如“不要緊,再來一次!”你體會到什麼?(寬容)如: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讀到這裏,你體會到媽媽什麼品質最使你感到了嗎?

(4)現在我的心情是溫暖的,幸福的,開始我的心情是這樣的嗎?生:不是,是抱怨的。師:原來想責怪護士的我,以爲母親的話語而感到溫暖和幸福。將心比心,我會想到什麼呢?引起學生的思考:要想得到別人的寬容和理解,就要學會去寬容和理解別人。

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真正的閱讀要是使閱讀者披文入情,能透過文字觸到語言的深層內涵,從而領悟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因此此環節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4、深入文字,昇華情感

生活中,“將心比心”的表現舉不勝舉,都是“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思想,這正如作家羅蘭所說:“如果每一個人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麼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

5、拓展延伸,提升品味(板畫出心)讓孩子們在這顆心裏裝入一個分量最重的詞,你會裝什麼呢?學生們會寫很多詞,如:幫助,關心,溫暖,理解,寬容,鼓勵,尊重,信任等等,這樣設計能讓孩子們走進文字,產生了感同身受的效果。

四、說板書

板書設計是課文靜態的呈現,針對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個板書

關心 幫助

將心比心

寬容 理解

我爲人人,人人爲我

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又有利於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更突出了課文的主旨。

五、教學反思

一堂課結束了,反思這節課我感覺有收穫的是:

學生逐步學會了抓重點句段和詞語體會理解課文的方法,在感受溫暖的過程中,理解了“將心比心”。彙報時雖不夠流暢深入,但卻由心而發,有理有據。

此外,孩子們這節課特別的投入,把心融進了課文情境,並由課文想開去,聯繫生活體驗,感受到要設身處地的爲他人着想。

但本節課也有遺憾之處,我沒能跳出精讀課的圈子,指導、講解過多,還是沒有把學生推上主角。葉聖陶先生說過,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今後,我要把握好“精”與“略”,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要求。方法上,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