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幼兒園排序說課稿

說課稿9.26K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幼兒園排序說課稿,歡迎檢視!

幼兒園排序說課稿

幼兒園排序說課稿1

一、說活動教材

排序,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排序:服裝花紋上的排序、皮包上圖案的排序、飾品排列上的排序、環境裝飾上的排序、物品包裝上的排序、公園中花草種植的排序……這些有規律的排序帶給我們生活中的美。孩子們在生活中有意或無意識地會發現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現象。如:吃飯的碗和盤子周邊的漂亮的花邊;裙子袖口和裙邊的花邊;衛生間瓷磚排列的圖案……而我們教師正是孩子發現、運用和創造這種有規律的美的引導者。

幼兒學習排序能夠爲幼兒建立初淺的數學概念做好準備。幼兒學習排序,能夠按物體量的差異排序,也能夠按物體的某一特徵或者規律排列順序。大班幼兒已經積累和建立了有關物體在顏色、形體和數量等特徵差異排序的數學經驗,能夠更進一步地學習按照物體量的差異和數量的不同進行10以內正逆排序,初步體驗序列之間的傳遞性、雙重性和可逆性的關係。新《綱要》提出“在幼兒的生活中進行數學的學習”,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玩數學、用數學,教師引導幼兒在遊戲和玩樂中初步接受和學習有規律的排序,並鼓勵幼兒將之應用於生活。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並結合《綱要》精神,我爲幼兒選擇的教學活動爲“按物體的特定規律排序”,並設定在大班第二學期進行。

二、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傳遞性、可逆性,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

(2)增強幼兒對排序操作活動的興趣,逐步發展幼兒的思維、觀察、比較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2、重點: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傳遞性、可逆性,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

3、難點:引導幼兒發現遞增遞減的排序規律,並學習排序。

分析:目標(1)爲認知目標,重在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比較,發現物體排列的傳遞性、可逆性,並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其中發現和學習物體遞增遞減的排序規律是本次活動的新知識點,也是難點部分。

目標(2)是能力和情感目標,透過各種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動的操作,對幼兒進行排序學習,重在激發幼兒對排序活動的興趣,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排序能力。

三、說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已經有按照物體某一特徵規律進行排序的經驗:如按照物體的顏色規律的排序、長短規律、寬窄規律、高矮規律的排序等等。

2、環境材料創設準備:新家藍圖,幼兒分組操作材料:鋪地磚(藍白泡沫毯)、串彩鏈(長短寬窄顏色不同的長條手工紙)、圍圍牆(四種顏色的炮彈玩具)、種樹(高矮品種不同的樹)遞增遞減排序示範卡片三張、雪花片、黑白序列的排序圖樣、黑白方塊若干。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

環節一:教師出示新家的藍圖,提出今天活動的要求。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此環節起到引題並激起幼兒學習興趣的作用。)

環 節二:教師介紹裝修的材料,提出裝修的要求。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簡單的排序規律,進行分組操作。

鋪地磚:按照藍白顏色變化規律排序。

圍圍牆:按照炮彈顏色及節數規律排序。

做彩鏈:根據紙條長短、寬窄、顏色的不同有規律串彩鏈。

種樹:按照樹的形狀、高矮不同規律排序。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在這一過程中,訓練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不同層次的幼兒能夠選擇不同活動材料進行操作,便於分層指導、因材施教。在幼兒的自主操作、同伴間的探索交流和師生的共同小結的活動中,重點目標的第一層次得以解決。)

環節三:出示三張遞增、遞減規律排序的卡片,(卡片1:蝴蝶不變,小花逐一增多;卡片2:蝴蝶不變,小花逐一減少;卡片3:蝴蝶逐一減少,小花逐一增多)。幼兒透過觀察、比較,發現圖形遞增、遞減排序的規律。然後幼兒用不同色彩的'雪花片,學習按物體數量的遞增和遞減的規律排序。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透過觀察、比較、發現、操作等方法解決了重難點目標,這是對幼兒進行初步判斷、推理能力的訓練。

環節四:欣賞黑白序列,教師出示黑白序列,讓幼兒觀察尋找序列中黑白兩色是以幾個爲一組進行排列,知道黑白兩色也可組成許許多多有趣的序列。鼓勵幼兒設計運用已有的排序知識設計一條“黑白配”小毛巾。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黑白配”小毛巾,說明排序規律。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這一環節透過欣賞、觀察分析、和設計表述等方法,使活動的重難點目標得以突破提升。

活動延伸:

觀察家裏、大自然中具有規律的排序現象,讓幼兒互相交流。讓幼兒帶着問題觀察生活,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滲透到生活情景之中並進行再運用,有利於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促進其創造能力的發展。

五、說活動特色

首先,教師爲幼兒供給了他們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在教學中,教師以佈置新家引題,讓孩子作爲幼兒園的小主人佈置新家,因爲孩子都有參與裝修自己的家的經驗,所以孩子的興趣很快被激發。羅傑斯認爲:越是兒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內容,兒童學習的依賴性、被動性就會越大,只有當兒童覺察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有關時,纔會全身心投入,意義學習纔會發生,纔會產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行爲。

其次,教師注重在引發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學習新的知識點。在活動中,幼兒的第一次操作,就是引發幼兒的已有經驗,幼兒按照顏色、數量、長短、寬窄、高矮等特徵進行排序,幼兒在鞏固舊知識的基礎上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識。

再次,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幼兒尋找操作材料的過程,並視之是數學思維的過程。讓幼兒在排序操作中,從衆多複雜多樣的材料中篩選出可供排序的材料,正是體現了數學知識自身的嚴密性和關係變化的複雜性,並培養了幼兒思維的準確性與變通性。

最後,創設開展多種排序活動,幫助幼兒多角度理解排序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綜合了顏色規律的排序、長短規律、寬窄規律、高矮規律、數量的遞增遞減規律的排序,幫助幼兒從多角度建立排序的概念,起到舉一反三的教學作用。

幼兒園排序說課稿2

中心園李建鶯

一、說活動教材

本節課選自《幼兒園和諧發展課程》中班上數學《有趣的排序》,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排序:服裝花紋上的排序、皮包上圖案的排序、飾品排列上的排序、環境裝飾上的排序、物品包裝上的排序、公園中花草種植的排序……這些有規律的排序帶給我們生活中的美。孩子們在生活中有意或無意識地會發現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現象。如:吃飯的碗和盤子周邊的漂亮的花邊;裙子袖口和裙邊的花邊;衛生間瓷磚排列的圖案……而我們教師正是孩子發現、運用和創造這種有規律的美的引導者。幼兒學習排序能夠爲幼兒建立初淺的數學概念做好準備。新《綱要》提出“在幼兒中進行數學的學習”,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玩數學、用數學,教師引導幼兒在遊戲和玩樂中初步接受和學習有規律的排序,並鼓勵幼兒將之應用於生活。本次活動,我嘗試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幼兒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整合,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爲有趣的遊戲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對教材要求的瞭解,我擬定了這節課的活動目標爲:

認知目標:學習自選某種規律排列物體。

能力和情感目標:願意參加操作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分析:目標1:重在鼓勵幼兒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進行大膽自主的排序活動。

目標2:透過各種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動的操作,對幼兒進行排序學習,重在激發幼兒對排序活動的興趣,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排序能力。

重難點:引導幼兒自選某種規律排列物體。

三、說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幼兒小班時已經有按照物體某一特徵規律進行排序的經驗:如按照物體的大小規律、長短規律、高矮規律、顏色規律的排序等等。

2.環境材料創設準備:智能數學操作盒,空白頭飾(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卡片),鏡框(紅、黃、藍、綠),項鍊(串珠)。

四、說教法和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爲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中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爲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遵循新課程所倡導的基本理念,本節課採用瞭如下教法和學法:

1.情景引入法:

爲幼兒供給了他們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在教學中,我以過新年去天天遊樂園玩爲引題,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慾望。

2.互動法: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幼兒和材料之間的互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操作法:

我爲幼兒供給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究按顏色、形狀等規律特徵進行排序的過程。

4.遊戲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化教學也必不可少,他是幼兒生活中最有活力和充滿喜悅的活動,是學習中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說活動過程

課堂教學是幼兒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啓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了教學設計。共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

1.情景引入法引起幼兒興趣。

師:新年快到了,我要帶你們到“天天遊樂園”去玩!隨音樂打節奏ABB進入活動室。想進“天天遊樂園”要完成一個任務,我們剛纔打的節奏有什麼規律,請你用棋子寶寶按顏色來表示?

教師小結:三組或三組以上的物體按一定的規律排排隊就叫做排序。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時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地掌握學習對象。” 因此爲了把數學內容變成幼兒主動嘗試的對象,在進行授課中,我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讓孩子聽一聽、拍一拍、擺一擺等方法,讓幼兒初步感知排序。

2.遊戲:排排隊。

教師:孩子們都完成了任務,“天天遊樂園”的大門開啟了,“天天遊樂園”裏的所有東西都是有規律的,他要求小朋友按兩個女孩一個男孩的規律來排成一隊才能進去。

遊戲是幼兒生活中最有活力和充滿喜悅的活動,是學習中非常有效的方法。

3.自選某種規律裝飾新年禮物。

教師:遊樂園爲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份禮物,但是要你們自己裝飾。出示活動材料,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第一組:空白頭飾(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卡片)

第二組:鏡框(紅、黃、藍、綠)

第三組:項鍊(串珠)

教師注重在引發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學習新的知識點。創設開展多種排序活動,幫助幼兒多角度理解排序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綜合了顏色規律的排序、圖形規律的排序等,幫助幼兒從多角度建立排序的概念,起到舉一反三的教學作用。

4.交流討論。

教師:你的是什麼禮物,你是怎麼裝飾的?提問個別幼兒後,孩子們互相欣賞討論,充分體驗活動的快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交流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與同伴交流分享,使《綱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動”得到真正體現。

標籤:幼兒園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