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三年級數學《秒的認識》說課稿(精選5篇)

說課稿6.73K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秒的認識》說課稿(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數學《秒的認識》說課稿(精選5篇)

三年級數學《秒的認識》說課稿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秒的認識》

《秒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此前,學生已對時、分具有一定的感性體驗,能正確認讀幾時幾分。本課教材從材料的選擇到呈現方式,都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力求讓他們在實際情境中感知秒的意義。探索分與秒的進率關係,體驗1秒、1分的長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時間觀念。

解讀教材和課標後,我擬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標:

1、知識目標:能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標:在豐富的學習活動中體驗併發揮自己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動中,逐步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3、情感目標: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其中: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進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是教學的重點。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聽說過秒,但很少用到秒,學生從時、分到秒的過度,需要一個體驗的過程。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直接生活經驗,儘可能使數學活動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相聯繫,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驗時間單位秒。

根據本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起點,我認爲本節課的難點就在初步建立“秒”的具體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關係是教學難點。

要有效地衝突重難點,就要選擇適當的教法與學法。

1、以人爲本地教:教是爲學服務的,本課,我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主要採用了創景激情、觀察探索、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等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變靜態的文字教材爲動態的學習資源。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快樂的學習氛圍。

2、注重體驗地學:

學生透過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議一議、做一做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觀進行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秒,體驗秒,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下面我談一談本節課的設計及想法。

這節課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活動體驗,探索新知→鞏固練習,拓展提高→全課總結,系統梳理→欣賞感悟,教育昇華。

我重點談一談自己在爲有效衝突重難點的的設計:

1、自主體驗,感悟時間“秒”和“分”(分爲兩個層次:認識秒和體驗秒)

認識秒:我從電子時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課的學習,接着讓學生自主認識秒針,引導生總結出最細最長的是秒針,讓學生觀察秒針走動留下的陰影認識1秒和幾秒,其中秒針從12走到差2格到6時,讓學生說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學生是一格格數的,有的是先數5個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數6大格再減2小格等,體現方法的多樣化的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方法進行優化。整個秒針走到的過程中都同時配有“滴答”聲,讓學生在看其形並聽其音中,親歷1秒。

體驗秒:讓學生聽“滴答”聲,想一秒鐘能做些什麼?學生的答案肯定是鮮活的,無法預設的,也是他們個性的展示機會。讓學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課件裏的“滴答”聲試一試,有時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動作一邊跟着“滴答”聲數,在觀察、傾聽、模仿、數數等多種活動中,充分地體驗時間單位“秒”,“我是小鬧鐘”的遊戲更是讓學生興趣高漲,主動參與活動,嘗試估老師規定的幾秒。我想,這些活動對於“秒”的概念建立應該是有效的。

2、觀察、探索、體驗分與秒的關係

師引導生先觀察鐘面上的分針和秒針分別在什麼地方,然後讓學生仔細觀察動畫,看完動畫後,在小組內商量商量:秒針走一圈後,分針有什麼變化?由此可以得到分和秒有什麼關係?全班交流時,如果學生說出1分=60秒,那就又反過來摳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因爲分與秒的關係是本課的一個重難點,所以我採用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彙報總結的方式來解決的。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也有利於培養他們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3、實踐活動,體驗1分鐘

在課前,我佈置了讓學生由家長計時1分鐘,看自己能做些什麼,然後課堂上交流。課堂上,學生在1分鐘的口算比賽中又體驗了1分鐘。我設計時是這樣考慮的。首先,口算是我們數學課堂一項基本的訓練,把它作爲1分鐘的體驗內容,可以讓我們活動的數學成分更濃。而且,課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鐘,而學生課餘時間是比較充裕的,讓學生回家體驗與課堂體驗結合起來,就可以讓學生對1分鐘有更充分的體驗和感受。這樣更有利於“分”時間概念的建立。

此外這節課在設計上還有兩個重要的特點:

1、給學生提供了現實而有吸引力的學習背景。

本課裏,我採用了大量的現實素材,例如:“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劉翔110跨欄破世界紀錄的12秒88以及高科技發展的今天,人類利用1秒鐘可以做許多了不起的事情等事例。這些事例都是近期的、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的資訊,而且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繫緊密。這些素材,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體現了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思想。

2、滲透了德育教育

本課裏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和珍惜時間的教育。

三年級數學《秒的認識》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冊第五單元P59-61《秒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會了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的基礎上學習的,這裏將由教師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悟時間單位“秒”,逐步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並透過觀察鐘錶,得出1分=60秒。這是對時間單位體系的進一步擴充完善,將對學生形成正確的時間觀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秒”這一時間單位在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因此,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就顯得尤爲重要。

二、說目標

鑑於這一部分知識的重要性及其知識構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擬定如下:

1.透過多種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秒和若干秒的時間觀念,並深入體驗1分鐘的價值。

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直觀動作、堆積數據等方式感知並抽象的數學知識,初步感受有限與無限的相對性。

3.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時間單位不像長度、質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單位之間的進率也比較複雜,這相對於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的特點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擬定如下:

初步建立1秒和若干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

三、說教學程序

爲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本階段兒童的.認知特點,在教學中,我構想主要運用情境再現、直觀演示、實踐感知等方法,輔以多媒體電教手段,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透過觀察體驗、思考交流、實踐校正等活動,經歷建立正確的“1秒”和“若干秒”的時間觀念的過程。基於以上構想,我將整個教學流程預設爲以下幾個環節:

1.創設情境,明確目標

2.觀察體驗,建立表象

3.實踐強化,體驗價值

4.鞏固應用,歸納總結

(一)創設情境,明確目標

首先,引導學生明確“秒”的產生!課始,爲學生播放一段好聽的動畫片音樂——《白龍馬》,並告訴學生音樂的時長是1分鐘。學生感受1分鐘時長,聽音樂,觀察“進度條”的變化。然後再欣賞一段樂曲——《喜羊羊》,邊聽邊看進度條。音樂不足1分鐘便停止了!於是,問學生:從時間的長短來看,你感覺這段樂曲怎麼樣?不足1分鐘的時間,我們該用什麼單位記錄呢?進而使學生自然認識到時間單位“秒”的產生的必然性,加深了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在此基礎上,明確學習目標,即重點感知“怎樣計量用‘秒’作單位的時間呢?”。進而揭示課題:秒的認識。從而使學生明確了本課學習的重點任務,使學生的思維產生定向發展。

(二)觀察體驗,建立表象

本步驟預設要完成三個任務:認識1秒、認識幾秒、歸納秒與分的關係。

1.認識“1秒”

在這一步驟中,爲了強化學生對“1秒”時間單位的感知,我設定了三個層次,引領學生感知體驗。

(1)感知“1秒”

揭示課題“秒的認識”之後,作爲教師引導發言:認識秒還要用到計量時間的工具——鐘錶或電子錶。

【1】第一,認識“鐘面”計量秒的方法。教師提問:在鐘面上,怎樣計量用秒作單位的時間呢?學生們自然從顏色、長短、快慢等方面找到了“秒針”。接着藉助學生的已知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動一動,認識到“秒針走1個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此外,引導學生配合語言描述和肢體動作加深對“1秒”時長的體驗感知。

【2】第二,認識電子錶計量秒的方法。教師出示電子錶,如9:20(冒號在不斷閃爍)。向學生提問:在這種電子錶中既沒有秒針,有沒有滴答的聲音,那怎樣計量用秒作單位的時間?學生自然觀察到:冒號每閃爍一下的時間就是1秒。透過學生的語言描述,並配合動作深入感知了電子錶上的1秒。緊接着,我又出示一種這樣的電子錶,如9:25:34(秒在不斷變化)。提問:在這種電子錶中,冒號不再閃爍,那用什麼來計量用秒作單位的時間呢?學生們透過觀察發現:最後一部分數字每變化一次就是1秒。於是引導學生隨着電子錶的數字的變化,有節奏地數數,深入感知1秒1秒地變化。

透過以上兩個層次的深入感知,加之多角度多方式的表述,“1秒”的時間觀念在孩子的頭腦中已初步形成,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2)體驗1秒的價值

爲了豐富學生對1秒的認識,在這一環節中,我設定了一下活動;

【1】在1秒的時間裏你能在做什麼?談一談你的感受。

【2】接下來,教師透過課件展示1秒鐘內現代機械工具做的事情,突出數據的直觀刺激,強化1秒的巨大價值。

在這一活動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小結:

1秒雖短,但是如果充分利用這1秒,它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價值。

【3】緊接着,透過課件展示數據,對比劉翔與奧利弗的110米欄成績,透過具體的數據對比,使學生認識到1秒雖短,卻往往能決定一件事情的成敗,進而引發學生產生爭分奪秒,珍惜時間的共鳴。

透過以上活動,力求使學生對1秒的感知更加豐厚,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進行一定的人文教育。

2.認識幾秒

爲了加深對時間單位“秒”的認識與運用,在認識“1秒”以後,引導學生認識5秒、10秒、20秒、直到60秒,在夯實時間單位感知的基礎上,感知分與秒的進率關係。

因此,在這一環節中,設定了如下三個活動:

(1)感知5秒

【1】邊看變數。

【2】靜默數一數。

【3】自主回答:秒針從()走到()是5秒。

(2)採用上述方法,繼續感知10秒、15秒、20秒。

(3)遊戲:估一估

要求:閉上眼睛,老師說“開始”,到宣佈“停”,經過的時間大約是多少秒?分別估測10秒——15秒——20秒——30秒——60秒。

3.感知1分鐘與1秒的關係

設定的活動如下:

(1)分組觀察: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多少?

(2)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歸結出:1分=60秒。

這一活動的安排,旨在透過看、數、估等活動檢測並進一步校正學生對“幾秒”時長的感知,促進正確時間觀念的形成。同時,直觀地歸納出了時間單位間的進率關係:1分=60秒,促進了學生對時間單位知識架構進一步完善。

(三)實踐強化,體驗價值

爲了深入感知1分鐘,也就是60秒的時長及其價值,繼續安排了下面的教學活動:感受1分鐘。共設定三層次的活動:

1.靜候1分鐘,談感受。

2.活動1分鐘:分組在一分鐘內寫字、算題、數數等。

3.對比兩個1分鐘的感受。

透過以上的活動,觀察、靜候、活動、對比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與思維活動,使學生在感知知識的同時,切身感受到時間的意義,領悟人生的道理,也就是教師在小結中提到的:時間有限,價值無限。

(四)鞏固應用,歸納總結

在新知學習之後,爲了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設計了練習,即以遊戲闖關尋寶的形式完成練習。

1.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2.改數學日記

3.知識拓展:“一眨眼”的時間。

最後,引導學生尋得珍寶,那就是時間。教師隨即揭示一句時間名言送給學生,並一起誦讀時間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並以此完結本課知識的學習進程。

在課尾教師引導學生回顧: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最高興或是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從知識、情感等層面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認知體系,從而爲達成了本課預訂的三維目標。

板書:

本課板書設計主要是以呈現時間單位及其關係爲主題,凸顯重點知識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記憶金字塔的形式展示時分秒的關係,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三年級數學《秒的認識》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秒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59頁~第61頁的教學內容。《秒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教材從材料的選擇到呈現方式,都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力求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知道秒的意義,探索分與秒的進率關係,體驗1分、1秒的長短,初步建立1秒、1分的時間觀念。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聯繫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並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積極、愉悅的數學情感,並適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和愛國主義教育。

根據本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起點,我認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重點: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難點: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鐘面、口算卡片、學生課前收集一分鐘,一秒鐘能做什麼的數學資訊

二、說教法。

爲了突出教學重點,體現設計理念,落實新課標提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景激情法。本節課我抓住孩子們都非常熟悉的情景,利用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倒計時的場面,巧妙地引入時間單位“秒”。

2、合作交流法。在學生探索後有所發現時,及時地讓他們把自己的發現在小組間進行交流,將成功的收穫轉化爲大家共同的知識財富。

3、實踐探索法。在學生產生探索慾望時,教師抓住時機問:觀察分針與秒針的走動,你會發現什麼?學生自主觀察、探索新知。

4、體驗感悟法。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還在於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並從中體會到數學的生活價值。教學中,透過安排學生進行1秒鐘、1分鐘你能做什麼,深刻感受分、秒的時間,建立起時間觀念,滲透了愛惜時間的情感目標。

三、說學法。

“教法爲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在學法的指導上,我讓學生注重體驗地學:學生透過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議一議、做一做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秒,體驗秒,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中共同發展,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說教學過程。

依據這節課的教材知識結構及小學生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這節課我分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先出示家喻戶曉的新年鐘聲敲響時倒計時的場面課件,像剛纔那樣我們會用到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秒。(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對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學習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尤爲重要。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習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繫時,學生對學習纔會感興趣。本節課開始由春節倒計時場景引入,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感到數學並不神祕,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激起了他們探索新知的慾望。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活躍氣氛,提出問題

出示小動物賽跑的課件,提問:除了跑步的時候用到時間單位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會用到秒呢?

從動物賽跑這個生動、有趣的課件,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又利用問題激起學生勇於挑戰、敢於探索,積極向上的意志。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鐘面,想想你還知道哪些有關秒的知識?四人爲一小組交流自己的認識。

這一小節,我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實物鍾是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因此,學生的探究性很高。學生透過觀察、交流、反饋等學習活動,學生會探索出:秒針在鐘面上是最細最長的、秒針走得特別快、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一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3、師生互動,認識幾秒

①出示鐘面的課件,老師撥動秒針,提問:秒針從數字幾走到數字幾經過了多少秒?爲什麼?這樣反覆多次地練習。其中秒針從數字12走到差2小格到數字6時,讓學生說出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學生是一格一格地數,有的是先數5個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數6個大格再減2小格等,體現方法的多樣化的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方法進行優化。

②讓學生分小組合作,一個同學撥動秒針,另一個同學回答。透過這樣的練習活動充分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新課程教學理念。

4、探究分與秒的關係

讓學生認真觀察鐘面,想一想:秒針在鐘面上走一圈是多少秒?秒針走了一圈後分針有什麼變化?從分針與秒針的走動,你發現了什麼?

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後全班彙報。得出結論:1分=60秒。

因爲分與秒的關係是本課的重點,所以在這一小節我採用個體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彙報總結的方式來解決。因爲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就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給予學生充分信任。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有利於培養他們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5、實踐活動,體驗時間

①體驗1秒

先讓學生閉上眼睛聽“嘀嗒”聲感受一秒的時間,再讓學生用一個動作來表示一秒的時間。學生的答案肯定是鮮活的,多樣的,可能有的1秒鐘會拍一下手,有的會翻一下手腕,有的會眨一下眼睛,就讓學生用自己想的動作跟着“嘀嗒”聲做一做,也可以全班做一做,一起做動作一邊跟着“嘀嗒”聲數,在觀察、傾聽、模仿、數數等多種活動中,充分地體驗時間單位“秒”。

②體驗1分鐘

讓學生拿出口算卡片在1分鐘裏進行口算練習,體驗1分鐘的價值。在設計時我是這樣考慮的:口算是我們數學課堂一項基本的訓練,把它作爲1分鐘的體驗內容,可以讓我們活動的數學成分更濃,讓學生對1分鐘有更充分的體驗和感受。

6、知道1秒的價值,懂得珍惜時間

①課件播放一些現代化工具在1秒鐘裏創造的價值的一些數據。

②課件介紹我國體育健將劉翔110米欄奪冠的成績。

透過一些數據和劉翔的例子,讓學生感受到1秒雖短,但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價值。趁機提問:同學們現在對時間又有什麼新的感受呢?藉此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和愛國主義教育。

7、時間名言欣賞

透過欣賞時間名言,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對學生進行了一定的情感薰陶。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數學書第63頁第1題。

2、課外延伸:

①動動腦

②評一評

透過層次性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並靈活運用,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自我評價,享受收穫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讓學生自己歸納所學內容,既能使學生回顧整個學習過程,又能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享受成功的喜悅,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知識網絡,培養概括能力。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用精煉的語言對教學內容進行概括,突出教學的重、難點,簡潔明瞭。

板書:

秒的認識

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

1分=60秒

在這整一節課,我儘量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組織他們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實踐體驗,鼓勵他們去討論、去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在數學的世界裏快樂地翱翔!

三年級數學《秒的認識》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秒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此前,學生已對時、分具有一定的感性體驗,能正確認讀幾時幾分。我擬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標:

1、知識目標:能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標:在豐富的學習活動中體驗併發揮自己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動中,逐步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3、情感目標: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

其中: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進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是教學的重點。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聽說過秒,但很少用到秒,學生從時、分到秒的過度,需要一個體驗的過程。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直接生活經驗,儘可能使數學活動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相聯繫,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驗時間單位秒。根據本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起點,我認爲初步建立“秒”的具體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關係是教學難點。

要有效地衝突重難點,本課,我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主要採用了創景激情、觀察探索、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等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變靜態的文字教材爲動態的學習資源。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快樂的學習氛圍。學生透過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議一議、做一做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觀進行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秒,體驗秒,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教學設計

下面我談一談本節課的設計及想法。

這節課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我採用了大量的現實素材,例如:“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劉翔110跨欄破世界紀錄的12秒88以及高科技發展的今天,人類利用1秒鐘可以做許多了不起的事情等事例。這些素材,既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體現了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思想。→活動體驗探索新知→→全課總結,系統梳理

我重點談一談自己在爲有效衝突重難點的的設計:

1、自主體驗,感悟時間“秒”和“分”(分爲兩個層次:認識秒和體驗秒)

認識秒:我從電子時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課的學習,接着讓學生自主認識秒針,引導生總結出最細最長的是秒針,讓學生觀察秒針走動留下的陰影認識1秒和幾秒,其中秒針從12走到差2格到6時,讓學生說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學生是一格格數的,有的是先數5個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數6大格再減2小格等,體現方法的多樣化的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方法進行優化。整個秒針走到的過程中都同時配有“滴答”聲,讓學生在看其形並聽其音中,親歷1秒。

體驗秒:讓學生聽“滴答”聲,想一秒鐘能做些什麼?讓學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課件裏的“滴答”聲試一試,有時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動作一邊跟着“滴答”聲數,在觀察、傾聽、模仿、數數等多種活動中,充分地體驗時間單位“秒”,“我是小鬧鐘”的遊戲更是讓學生興趣高漲,主動參與活動,嘗試估老師規定的幾秒。我想,這些活動對於“秒”的概念建立應該是有效的。

2、觀察、探索、體驗分與秒的關係

師引導生先觀察鐘面上的分針和秒針分別在什麼地方,然後讓學生仔細觀察動畫,看完動畫後,在小組內商量商量:秒針走一圈後,分針有什麼變化?由此可以得到分和秒有什麼關係?全班交流時,如果學生說出1分=60秒,那就又反過來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因爲分與秒的關係是本課的一個重難點,所以我採用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彙報總結的方式來解決的。讓學生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也有利於培養他們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3、實踐活動,體驗1分鐘

在課前,我佈置了讓學生由家長計時1分鐘,看自己能做些什麼,然後課堂上交流。課堂上,學生在1分鐘的口算比賽中又體驗了1分鐘。我設計時是這樣考慮的。首先,口算是我們數學課堂一項基本的訓練,把它作爲1分鐘的體驗內容,可以讓我們活動的數學成分更。而且,課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鐘,而學生課餘時間是比較充裕的,讓學生回家體驗與課堂體驗結合起來,就可以讓學生對1分鐘有更充分的體驗和感受。這樣更有利於“分”時間概念的建立。

三年級數學《秒的認識》說課稿5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時、分、秒》的第三課時《秒的認識》。

一、說教材

這節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第一學段數與代數領域中的內容。透過前兩節課的實踐活動,學生已對時、分持續的時間具有一定感性體驗,知道時與分之間的進率關係,本節課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地順勢教學。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力求讓他們在實際情境中,瞭解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進率關係,體驗1秒及幾秒的持續時間,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同時,也爲三年級的後繼學習《24時記時法》打下基礎。

依據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以及兒童的心理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認識鐘面上的秒針,瞭解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2.在生活情境中體驗一秒及幾秒持續時間的長短,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並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積極、愉悅的數學情感。培養學生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依據課程標準和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和探索分與秒的關係。

在教學資訊和感知材料的呈現上,我選用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這樣更直觀易懂,並分小組爲學生準備了活動材料袋,同時讓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鐘表。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讓學生親身經歷體驗、探索,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同時針對低年級學生學習比較積極但不穩定,知識和思維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多數學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結合,缺乏有序性和準確性的這些情況,在教法和學法上,我注重豐富學生對秒的長短的體驗和聯繫實際生活,採用:情境教學、直觀演示、實驗操作、遊戲教學、體驗感悟等來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建構和內化。

三、說教學過程

依據教材特點及小學生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整個教學過程安排了四個環節:

一、第一個環節是設景激趣.匯入新課

首先,透過課件演示“春節晚會倒計時情景”,引出時間單位秒。

然後,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場合是用用秒來計時的,結合學生的舉例,課件播放火箭發射,跑步賽場,劉翔跨欄情景等。同時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設計意圖:透過播放錄象,設定情境,自然的匯入新課,一方面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探究知識的積極性,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

二、第二個環節是自主探究體驗新知

我打算分爲5個小步驟來進行,在第一個小步驟認識秒針和1秒中,首先讓學生觀察鐘錶面,認識秒針,看課件演示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接着聽秒針走動發出的聲音,並讓學生用一種聲音來表示1秒的時間,最後讓學生介紹電子鐘錶上是怎樣表示1秒的,及其他表示1秒方式的鐘表,如:擺鐘、卡通表

[設計意圖:透過觀察秒針、聽聲音、模仿聲音等一列多感官的學習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個小步驟是體驗1秒的長短,感受1秒的價值,首先讓學生做一個動作來表示1秒的時間,學生可能會拍一下手,眨一下眼,跺一下腳等等讓學生感受1秒的短暫,接着出示課件介紹1秒在科技發達的現代工具在短短的1秒卻能做很多事情,如:噴氣式飛機每秒約行500米,有的電腦一秒可以計算約3萬億次等等讓學生感受1秒的作用真大啊!相機出示:“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自己用聲音和動作等來表示1秒的時間,使學生有了具體的、物化的感受。增加感性認識,使學生在實際動作中體驗“1秒”的長短。同時透過課件讓學生感受了1秒的價值,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

第三個小步驟是認識、體驗幾秒首先是認識幾秒,設定問題情境:秒針走1格就是1秒,那麼春晚倒計時是從10開始,那它走了幾格呢?重複播放剛纔倒計時的情景圖,讓學生經歷10秒是由10個“1秒”組成的過程,學習計算幾秒的方法。然後提出問題讓學生鞏固計算幾秒的方法。接着讓學生體驗幾秒。如果不看鐘表,怎樣知道一件事經過幾秒呢,讓學生想出估算幾秒的方法,如:數數、眨眼睛、拍手等,然後讓一個學生跳繩20下,其他同學用估算時間的方法估算出跳繩用的時間以及做遊戲扳一次手腕用的時間。[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估算用的時間,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生的興趣,學生能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估算中,充分體驗了持續幾秒的時間長短。]

第四個小步驟是探究1分=60秒。首先讓學生聽一段1分鐘的音樂,讓學生在聽的同時估算這段音樂用了多少秒。學生已經有了上面估算的經驗,應該說大部分同學都能估算得比較接近,這個時候再讓學生猜想1分等於多少秒,接着透過課件演示證實學生的猜想。這個小步驟透過讓學生在聽音樂的情境中去估算、猜想、驗證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索1分=60秒的活動中來,再透過直觀演示,加深了學生的認識。

三、第三個環節是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設計了三個層次性的練習,第一個是一個活動練習:首先讓學生們說一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幾秒種可以做一件什麼事情,接着讓學生分小組根據材料袋裏的要求完成一件事情,看看用了多少秒。透過這個練習的安排,讓學生再次透過做和估加深了對秒的持續時間的估算和體驗,建立了秒的時間觀念。第二個練習是想想做做的第5題,引導學生聯繫生活經驗進行思考,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推理,同時,在這個練習裏增加了一個腦筋急轉彎:一個人唱一首歌要3分鐘,5個人合唱這首歌要幾分鐘。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第三個練習是想想做做的第6題,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說說填空時的思考過程,在思考中有利於學生鞏固對時、分、秒這3個時間單位的認識,鞏固對相鄰時間單位之間進率的認識。

四、第四個環節是全課總結課外延伸

在這個環節,我首先讓學生去總結:說說如果回家讓你向你的爸爸、媽媽介紹你今天學到了什麼,你打算怎麼介紹?我會讓學生先在小組裏說說,然後指名學生集體彙報。接着透過課件《秒娃娃的悄悄話》對學生的知識進行了一定的延伸:介紹了有關秒和時間,以及時間應用的課外知識,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同時也滲透了對學生時間觀念的培養,培養了學生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

縱觀整節課的設計,突出了讓學生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這樣,既體現的新課程的理念,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我預測學生能透過這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對秒的時間認識能有一個深刻的體驗。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理解和設想,希望領導和老師多提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