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彙總10篇

說課稿6.29K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彙總10篇

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上週我在官梨坪中學執教的一堂八年級美術課《巧做魚掛飾》。我將從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重難點的設定,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及課後反思幾個方面說說這堂美術課。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選擇: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是一堂自選內容的手工課。

這樣的選擇出於兩個考慮,一是想爲各位老師展示一下我在平時手工課上怎麼開展教學的狀態,和老師們探討一下更合理的手工課教學模式;二是在官梨坪中學聽課兩週感覺美術課缺乏一些活力,想透過可以合作的課程營造相對活躍的課堂氣氛。尤其在臨近元旦的時候指導學生做一些裝飾教室的手工作品,能創造更好的實用價值。

2、教學目標 :

現在的中學生動手能力較弱,當前的美術教學往往也因爲教學工具選擇的麻煩而忽略手工課的教學,所以我根據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知識目標: 掌握用彩色卡紙製作魚掛飾的基本方法,能運用立體捲紙和點線面裝飾掛飾。

(2)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基本繪畫能力、手工製作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手工操作細緻性;透過輕鬆課堂氛圍的營造,盡力讓學生獲得對手工課的興趣。

3、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掌握點線面裝飾和用卡紙卷、剪、貼、連的基本方法制作魚掛飾,我主要利用範例作品引導,教師的示範讓學生觀察、探討、實際操作完成製作。

教學難點 :

點線面的合理裝飾及如何透過小組協作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透過以上教材分析,我準備用下列教法和學法: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提倡教學中教師只作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單純傳授者、灌輸者,這次培訓專家們的講座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倡導教師營造輕鬆的,愉悅的美術課堂氛圍。所以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教師的引導和學生主動參與,在課堂教學中我盡力透過範例的展示和過程的示範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透過實際的操作,讓學生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主要採用的教法和學法:示範法、觀察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基本教學過程如下:

匯入(注重方式)——講解(注意細節)——示範(提示步驟)——輔導(講究方法)——展示(講求全面)——評價(注重亮點)

生:初步感知——交流體驗——實踐操作——展示評價

師:引導觀察——示範過程——分組輔導——評價總結

1、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面對五十幾個初次接觸的學生,消除陌生感緊張感是首要的,首先我叫出兩名學生畫出基本的魚形,然後用神筆馬良的神話故事提示,把做好的範例展示出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本次手工的製作材料和方式,簡單明瞭的工藝和精美的視覺效果引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2、知識點提示

這堂手工課除了魚外形的繪製,還涉及兩個裝飾,一是點線面的裝飾,二是捲紙條的裝飾,一個需要繪,一個需要剪貼。點線面本來是小學已經學過的知識,但是大部分學生估計已經淡忘,所以教師用幾分鐘時間和兩張示範作品提示基本知識點,並引導學生觀察魚掛飾上如何使用點線面來豐富魚形。(美術教案 )捲紙剪貼的部分教師提示讓彩色卡紙打卷的基本技巧,即用鉛筆拉卷卡紙,並用捲紙捲成圓筒和紙片的方式裝飾大魚部分。

3、教師示範

手工製作課程教師的示範很重要,教師透過示範可以演示完整的製作過程,讓學生更明瞭製作的步驟和一些製作細節,教師在黑板上張貼文字步驟和製作注意事項,以便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給出提示。

4、學生分組操作

教師提示學生檢查課前分發的材料,分組開始製作,這時教師在教室裏分組巡迴指導,儘可能關注指導到每個小組,在輔導過程中發現學生的亮點或者問題及時鼓勵、提出並解決。問題的指出能避免其他小組再次犯錯,亮點的鼓勵更有利於調動課堂氛圍。教師除了使用輕鬆幽默的語言關注學生,更需要根據時間提示學生操作進度,以便整體推動完成教學任務。

5、展示評價

儘管大多數八年級學生會害羞扭捏,但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讓別人看到,更希望自己組比其他組做的更好,讓每個小組都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展示他們的主體地位,所以展示評價的環節不可輕視,教師選擇幾位在輔導過程中有特點的學生點評作品,然後讓學生談談本次手工課的體驗或收穫也能更好的爲課程畫上句號。

6、總結拓展

鑑於學生的動手能力,本堂課沒有讓學生設計魚形以外的掛飾作品,教師提示學生可以製作不同形狀的掛飾,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寄語學生用巧手製作精美的手工作品裝飾我們的環境。

四、說教學反思:

儘管在官梨坪中學執教的這堂課上得還算完整,但依然留下了很多遺憾,比如在全班示範的時候忽略了一些製作細節的講解,比如整體的拼合要注意高低大小的搭配。小組的分工合作雖然在小組內做了指導,但全班性的提示可能效果更好。評價的時候還可以多叫幾個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課後拓展可以展示幾個不同類型的範例作品。教師的輔導面關注面可以更廣一些。

其實這是一堂過於簡單的手工課,點線面的要素也是在學生小學階段學過的內容,但結果是學生在畫的時候連一個基本的魚形也畫得縮手縮腳的,點線面的裝飾更是差強人意。還有一些學生更多的在打醬油,缺乏參與的熱情,積極主動尋求老師幫助的並不多,這一方面緣於我們日常美術課的過於沉靜,一方面緣於我們的教育過於嚴肅,老師高高站在講臺的局勢仍然沒有改變,學生沒有想去主動走近你的想法,好在課改在繼續,我們在改變。這次的三個月國培學習也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美術教學我們會努力做到更好!

最後感謝所有給我支援、幫助和關愛的同學和老師!謝謝你們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地球清潔工》是西師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童話知識小故事,透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小動物們是怎樣做地球清潔工的,內容通俗易懂。透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體會這些清潔工爲地球環保所作的貢獻,倡導人和動物和諧相處。

2。教學目標

喜歡這個知識童話故事,知道故事裏講了哪些小動物,他們是怎樣做地球清潔工的,有對自然,對生物觀察探究的興趣。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用自己的話講故事,與小夥伴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3。教學準備

①準備海鷗,鯽魚,烏鴉,蚯蚓,屎殼郎的圖片。

②準備一張招工資訊。

(課文透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海上清潔工----海鷗,淡水清潔工----小鯽魚,地面清潔工----烏鴉,地下清潔工----蚯蚓,牧場清潔工----屎殼郎,爲地球環保所作的貢獻,內容通俗易懂。藉助圖片,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等手段,幫助學生體悟各種小動物對環境保護的奇妙功能,進而用自己的話創編故事,並與小夥伴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二、說教法學法

將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會話商討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有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孕育。

1.情境渲染:透過遊戲、文字、圖片,創設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認識各種地球清潔工,瞭解地球清潔工爲保護環境所做的貢獻。

2.賞識成功:透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之間的多向交互,讓學生交流自主學習成果,激勵了學生的創造慾望,促進了學生自信心,自我意識,自我概念的形成。讓學生感受一個成功的,主宰的自我。

三、說教學過程:

《地球清潔工》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知識小故事,透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學生心中以前忽視的各種動物,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以平時學生對動物的興趣和認識來看,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介紹知識性質的自然課。因此,根據學生實際,針對課文特點,本課教學首先應立足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利用這些知識進行語言能力訓練,在閱讀中學習如何運用說明方法增加知識性文章的可讀性。其次,以本課爲載體,透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學生課後繼續探索其他地球清潔工的興趣。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講《屎殼郎出國記》的故事匯入新課,第一時間內抓住學生聽故事的願望,引出本課的主角之一----屎殼郎,然後立即出示屎殼郎的圖片新穎鮮活,爲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從而使教學一開始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目光,延續至整堂課,並順利展開教學。

(二)、創設情境,認識各種地球清潔工

創設遊恐龍園的情利用課文中的情景:動物環境保護站要招收一批清潔工,好多小動物都來了,咱們也去看看吧。讓學生初讀教材,並融入到課文內容中,在瞭解課文內容後,分別對老師的板書問題進行勾畫填充。在此基礎上,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己的答案,最後,結合圖片,進行全班交流,把問題和答案對號入座,串講課文內容。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適時對學生給予表揚,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悟,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提煉,最終達到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目標。

(三)、聽聽我說書

這是一個複述課文內容,加深印象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試着用自己的語言複述課文內容。其他同學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大膽對同學表述不當的地方提出意見並做適當的修改。使全體同學加深印象,爲下一步的自主表演做鋪墊。

(四)、看看我表演

這一環節回扣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表演故事。創設適當的情景,引起學生的表演慾望。平常毫不起眼的這些被我們忽視的小動物們原來默默的爲地球做了這麼多的貢獻,你們想怎麼表達對他們的敬佩之情呢?讓學生分小組自主合作表演。充分調動學生的表演慾和積極性,培養其積極參與小組合作的意識,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樂在其中。達到在學習中表演,在表演中進步的目的。最後評選出優秀小組作適當的獎勵,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力量大!

(五)、課外延伸

語文教學絕不僅侷限於課文知識,同時要求適當拓寬。在可結束時,給學生設問:難道除了課文上講的這些清潔工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我們現在還不瞭解的地球清潔工嗎?讓他們課後自己查閱,記下相關資料,組織交流討論。課外延伸要求學生將這種探究延續到課外,培養學生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熱情,以達到持續發展的目的。

板書設計:

17

地球清潔工

海上清潔工----

淡水清潔工----

地面清潔工----

}-------地球清潔工

地下清潔工----

牧場清潔工----

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執教的是三年級上學期的一節舞蹈組合的教學設計。課題名稱爲《羊羊舞會》。下面我將從課標解讀、學情分析、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及課堂評價等六方面進行說明。

首先是本課的課標解讀:

課程標準中指出,爲了使學生初步瞭解韻律舞蹈的基本動作,發展學生的協調性、想象力和表現力,本課無論從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都十分注重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在課的各個環節,都考慮到以學生的發展爲中心,透過“合作學習、實踐、創新”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體育學習能力。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享受美、體會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我參與、我運動、我快樂、我成功”的愉悅感受。

 接下來是學情分析 :

(1)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因此,我設計了律動熱身,故事貫穿,創編昇華,遊戲鞏固,形體放鬆的教學思路,將所要學習的基本步伐融入到圖示之中,力求在充滿童趣的氛圍下,讓學生輕鬆地學會跑跳步和滑步的基本步伐,並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大膽地創編,這也是符合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藝術與生活聯繫的思想。

(2)三年級學生年齡較小,運動的能力較弱,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差,在進行跑跳步和滑步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糾錯,示範分解,突破難點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學會舞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在創編中培養他們對舞蹈藝術的熱愛。

針對舞蹈的動作特點,在具體的教學中,本人採用以下方法:

1.因爲跳舞蹈中舞步一定要和音樂和拍,所以教師要在有節拍的口令下做每一階段的完整示範,讓學生對舞步的節奏快慢有一個概念。用口令來提醒學生那些重點地方和需要變換的動作。

2.以學會腳步動作爲主,先練腳步的移動,待腳步移動的節奏和要領基本掌握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加上手臂和上體的動作。

依據《課程標準》中對目標要有可操作性的規定及學情的分析,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技能目標:90%的學生基本掌握跑跳步、滑步的動作要領和動作節奏。

2、情感目標:體驗運動樂趣,滿足表現慾望。

3、發展目標: 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協作意識,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掌握舞步動作要領。

教學難點是:學生能將步伐組合創新,動作協調、優美。

最後是課堂評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跑跳步和滑步。爲了達到教學目標,在設計時,我首先考慮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活潑好動,充滿幻想。因此,我設計了律動熱身,故事貫穿,創編昇華,遊戲鞏固,形體放鬆的教學思路,將所要學習的基本步伐融入到圖示之中,力求在充滿童趣的氛圍下,讓學生輕鬆地學會滑步和跑跳步的基本步伐,並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大膽地創編,這也是符合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藝術與生活聯繫的思想。

熱身和放鬆的兩個環節,除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進行身體的放鬆以外,更重要的是在這兩個環節的舞蹈動作創編中加入了一些舞蹈的基本動作。在帶領學生進行形體訓練的同時,還讓學生對基本的舞蹈動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給學生以藝術的薰陶。在本節課的重點部分,進行滑步和跑跳步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示範分解,突破難點,層層深入的方法進行教學,併力求體現從扶到半扶半放,再到完全放手,讓學生創編,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遊戲鞏固可以說是我本堂課設計的除舞蹈動作創編外的又一個高潮,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和創新能力,從小培養他們對舞蹈藝術的熱愛。

下面我說一下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

活躍情緒 激發興趣

課的開始,設計一個童話故事情節,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嗎?老師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羊村要開舞會,邀請我們班的同學一起參加,大家高興嗎?不過在去的路上可能會遇到灰太狼,所以我們要結伴而行。讓學生不自覺中進入角色,激發學習的興趣,然後師生一起遊戲,熱身後師播放音樂領做熱身操,即達到了熱身的目的,又爲下面的舞步學習作鋪墊。

第二個環節 調動情緒 發展能力

1.學生透過看圖示,在組內進行討論、交流找出正確的動作。小組示範完自己組的動作後,我開始講授本課的兩種基本步法,跑跳步和滑步。先示範然後領學生做,小組進行練習。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也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宗旨,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起主導地位。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習,將所學動作練熟悉,跟準音樂節奏。目的讓學生從小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

2.跟在我的後面模仿練習兩種步伐。進一步鞏固本節課學習兩種步伐。讓學生在腦海裏留下深刻地正確的動作印象。

第三個環節 活躍情緒 合作交流

新體育課程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融智力開發和體力開發於一身,集知識性、趣味性等功能爲一體。在這一環節,主要是考學生的動腦能力。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自己進行創編兩種舞步的組合動作,培養學生在學練中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第四個環節 穩定情緒 恢復身心

學生在老師的語言啓發下,做出動作,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在心情愉悅中結束本課教學。最後教師進行點評,評出優秀“健美操之星”,師生互道再見。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的簡要說明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4

六年級上冊《分數除法》說課稿 在改編成求每盒重多少千克的問題情境下,引出相應的三個除法算式:

○13003=100(克)=0.1(千克)

○20.33=0.1(千克)

○33/103=1/10(千克)

並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從而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小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3.練習:

1217= 204 2.81.5= 4.2 2/34=8/3

20412=( ) 4.21.5=( ) 8/34=( )

20417=( ) 4.22.8=( ) 8/32/3=( )

在前兩步理解意義的基礎上,及時安排相應的鞏固練習。分別是已知三種形式的乘法算式,不計算直接寫出相應除法算式的商。如:2/34=8/3,8/34=( ),8/32/3=( )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第一步:教學4/52

1.創設問題情境:沒有已知的乘法算式,你還會計算4/52這道分數除法嗎?

○1鼓勵嘗試計算;

○2組織全班交流;

(預設學生反饋):

方法A.因爲22/5=4/5,所以4/52=2/5

這是受剛纔所學除法意義的影響,遷移而來;

方法B.4/52= 42/5=2/5

大部分是看到4與2的倍數關係,想當然的在計算;可能小部分能從數的組成進行解釋。

方法C.4/52=4/51/2=2/5

課前預習過;但能說清爲什麼的恐怕很少。

2.引導理解方法B和C。

○1師:4/5裏面有()個()/(),2表示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有()個()/();

○2師:在長方形裏折一折,塗一塗,再來解釋兩種方法。

○3師:還有不同的分法嗎?

在先請學生進行解釋的基礎上,引導思考: 4/5裏面有()個()/(),2表示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有()個()/();在部分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驗證,根據課前提供的五等分的長方形紙片,要求學生折一折、塗一塗,再來進行解釋。

由於已經將長方形縱向五等分,因此從直觀上很容易理解方法B。再進一步啓發:還有不同的折法嗎?鼓勵學生尋求不同方法,比如說橫向折,沿對角線折等等;

透過這些折法的體驗,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不管怎麼折,只要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始終是它的12,也就是說始終可以將2轉化爲乘以1/2。

第二步:教學4/53

1.初步比較:你覺得哪種方法好?

2.嘗試計算4/53;

(要求先折一折,塗一塗,再計算) (課前提供五等分的長方形紙片)

反饋,追問: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的1/3?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怎麼計算?

○2爲什麼不選A或B這兩種方法?從中說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麼優點?

首先請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初步比較:你覺得哪種方法好?這時並不急於統一思想,轉而請學生計算4/53。也要求根據課前提供的五等分長方形紙片先折一折,塗一塗,再計算。

然後進行反饋,並引導思考:

○1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5的(1)/(3)?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怎麼計算?

○2爲什麼不選A或B這兩種方法?從中說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麼優點?

此時透過對比和思考,應該說對方法C已經有了較爲深刻的認識。

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學習不是學生被動接受老師授予的知識,也不是知識的簡單積累,它是學習者認知結構的組織和重組,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一開始初步比較哪種方法好,學生此時並沒有什麼感覺;而體驗4/53的求解過程,使學生自覺的在心裏進行了比較,也就是主動的開始建構認識,這時的理解是較爲深刻的理解。

第三步:實驗與驗證

1.師:其它這樣的分數除法的計算是不是也和剛纔兩題一樣呢?

在理解例題的基礎上,拋出一個疑問:其它這樣的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是不是也能將除數轉化爲乘以它的倒數呢?從學生的思維歷程看,這真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併產生要進行實驗和驗證的動機。然後根據課前提供的空白長方形紙條組織學生開展研究,並組織開展同伴間的交流。

現代認知理論認爲:感知只有經過一般化的檢驗,才能上升成爲知識。開展實驗與驗證符合從特殊到一般的需要,而且還是學生主動的、內在的需要,這無論是對理解掌握算法、還是對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都有積極的意義。

2.反饋交流。

歸納:(一般化計算方法)用符號表示: AB=A1/B

觀察: (形式上看)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最後,組織進行反饋,得出最後結論,並引導學生將一般化的計算方法用符號化表示。這裏不僅是爲了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包括之後的引導學生觀察,(形式上看)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促進更好的理解。現代教學論認爲:數學課在經歷了感性交流和實踐探索以後,應該在數學層面上形成對知識的客觀性及其本質的更爲深刻的理解,從而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思維。

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人美版第8冊第1課《植物寫生》。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學習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植物寫生》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初步認識線條、形狀、色彩與肌理等造型元素,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透過觀察、繪畫、製作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激發豐富的想象,喚起創造的慾望。

本課是該套教材中線條系列的內容之一,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植物充滿了豐富的線條,便於學生對細部的觀察和刻畫。由於植物與學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許多學生家裏都養植物,讓學生感受植物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豐富,體驗植物帶給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時,透過查詢有關資料,瞭解植物的名稱,特點作用等,自然地滲透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由此我制定瞭如下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學習瞭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習用線表現植物特徵及其前後關係。

2、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3、技能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

學習重點:

瞭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習用線條表現植物的方法。

學習難點:

如何運用線條表現植物的前後關係和不同姿態。

二、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四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透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透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學習過程:

(一)設疑自探

1.談話匯入

公園、植物園裏、花壇裏、我們的家裏,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出示課題)

2.課件展示各種植物圖片,提出問題,學生分組探究。

①你喜歡這些植物嗎?你知道它們各叫什麼名字、有什麼作用嗎?

②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③這些植物的葉子有什麼特點 每片葉子有區別嗎

(二)解疑和探

1.請幾位學生說說討論結果。

2.觀察教室中的植物。

提問:你觀察到植物的葉子(花)有什麼不同?(結合書中的圖片)

透過欣賞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葉子有前後遮擋、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葉子形態上有所不同……

3.欣賞美術作品:賴少其的中國畫《君子蘭》。

提出問題:

畫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徵進行表現的 作品表現出畫家的什麼情感

小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畫家如何用豐富的線:如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表現出植物的形態特點及自己的情感。 4.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教材上的幾幅學生作業。 師:教材上的學生作業哪部分畫得好?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認識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形狀各有不同。 師:這些孩子的畫對你有哪些啓發呢?

生:表現形式可以是刮畫、國畫、線描、等等。

生:畫的時候注意線條的前後穿插。

引導學生認識在繪畫中,植物的前後關係可以用虛實變化、大小變化、粗細變化、穿插變化。

(三)質疑再探 選擇幾種植物提出問題。

(1)說一說,所觀察的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麼不同? (3)植物的前後關係如何表現?

請學生進行分析特徵、姿態,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說出它們的特徵。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的錯誤方法

(四)拓展運用

1.說一說畫植物寫生應注意什麼?

2.教師在黑板上簡單演示植物寫生方法,畫兩幅,一幅前後關係處理得當,一幅前後關係混亂的兩幅植物寫生圖。引導學生鞏固剛纔所學的知識,進一步認識如何用線表現植物的前後關係和不同姿態

四、板書設計:

1、植物寫生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這樣的板書設計直觀明瞭、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又體現本課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對本課教學也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以上是我對《植物寫生》一課的整體構思,懇請各位專家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和時間賽跑》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時教育的好教材。“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後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現象,明白了爲什麼要珍惜時間;並在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課文給我們以深深的啓示: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這是一篇珍惜時間的好教材。這篇課文還有一個很巧妙的地方,那就是,雖然第四自然段很難懂,但是用課文5、6自然段的內容可以解釋它。

2、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理念,在教學中我擬定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4)明白時間是多麼珍貴,初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好好運用時間的習慣。

3、說教學重難點

透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文中父親說的話和文章最後一段話,明白其中蘊涵的道理。難點是:透過文中具體事例明白時間可以爭取的道理,從而培養珍惜時間的習慣。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說教法——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爲指導,以學生爲主體,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品悟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讀”也是語文實踐的主要途徑之一。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走進文字,讀進去,想開去,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來理解和體會語言。並採用多種方式朗讀,讀悟交融,讓學生實現與文字的融合,形成新的感知。

2、材料補充法:文字只是爲我們的學習提供了一個載體,我們應該以文字爲契機,由文字拓展適當的課外材料。本課教學中,我將林清玄的背景資料和課外資料引入補充教學,使學生在對比學習中加深對課文語言的感悟,體驗珍惜時間的意義。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透過讀讀、劃劃、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三、說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本文我打算用兩課時的時間來完成。第一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品讀1-5自然段。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品讀6—10自然段,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明白時間是多麼珍貴,初步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好好運用時間的習慣。下面我重點來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本課教學我共分4個板塊來進行。第一板塊——複習匯入,引出話題,第二板塊——聯繫上下文,感悟時間的意義,第三板塊——走進林清玄,懂得珍惜時間,第四板塊——創編名言,寫下心靈的文字。

第一板塊——複習匯入,引出話題

1、老師導語: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課文,去聆聽林清玄的心聲。學生讀題。

2、外祖母去世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哀痛。爸爸對我說了一段很深奧的話。請自由讀第四自然段,想想爸爸到底要告訴我什麼?

學生讀課文,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內容。

老師引導:爸爸明明白白地告訴我,時間帶走了爸爸的一切,也帶走了外祖母的生命,將來也會帶走我的一切。誰願意讀讀爸爸的話。

第二板塊——聯繫上下文,感悟時間的意義

老師導語: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對爸爸的話,又有了哪些更深入的理解呢?我們一起走進“看日落、看鳥飛”的部分。(這2個自然段正好可以解釋第四自然段爸爸說的那段話,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1)自由讀6、7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2)(出示第6自然段的內容,)我們先走進第6自然段“看日落”,請大家默讀這一

段,一邊讀,一邊在相關的句子旁邊寫下自己的體會。在學生充分默讀的基礎上,交流讀後的體會。這一段話只有兩句,適宜在朗讀中整體感受。比如,當學生說:我體會到了作者心裏很着急,我就引導:把你的着急讀出來吧。如果學生說: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悲哀,我就引導:他悲哀呀,誰能讀出這份悲哀來。在指導讀好這句話以後,課件出示,讓學生回讀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二句——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3)讓我們繼續走進看鳥飛,看作者爲什麼悲傷,爲什麼着急。課件出示第7自然段,

我讓學生自由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想:這一段話中,哪一句話讓你的心頭爲之一顫?

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學生肯定能找出這一句:或許明天飛過這條路線的,不是老鳥,而是小鳥了。這個句子也是幫助理解第四自然段,從而突破難點的一個關鍵句。我分三步來進行:

首先指導學生默讀這句話,並談談從這句話裏,你讀懂了什麼。學生的理解可能會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然後,我會這樣深入引導:我想知道老鳥去哪裏了?相信學生能感悟到:老鳥也許老了,飛不動了,或者已經死了。我追問:小鳥就不會有事嗎?小鳥也在慢慢地變老,有一天也會死去。接着,我進一步引導:還有什麼也會象老鳥和小鳥一樣呢?(預計學生會說:我們,樹林,所有有生命的東西等等)再接着,指導朗讀:當你知道,有一天,我們也會象老鳥一樣,你會有什麼心情?估計學生會說:我會傷心,我會害怕,我會想哭等等。把你們的心情送進去讀一讀吧!學生齊讀第7自然段。最後,回讀第四自然段中的第3、4句——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麼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象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了。

(4)有感情地朗讀6、7自然段

第三板塊——走進林清玄,懂得珍惜時間

1、激情過渡:外婆永遠不會回來了,這一點林清玄明白了;生命是很脆弱的,這一點林清玄也明白了;時間一去不復返,他更明白了。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課件出示,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2、此時此刻,作者心裏除了憂傷,除了着急,他還要幹什麼?

引導讀題:和時間賽跑

課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讀,想一想作者此時此刻會有什麼樣的心情?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預設學生回答:因爲他跑贏了太陽,他贏過了哥哥,他和西北風賽跑了,所以他很高興,很快樂等等。在學生充分體會的基礎上,指導男女生分組朗讀,讀出我的那一份高興,讀出我的那一份快樂。

3、作者就這樣和時間賽跑,在後來的20年裏,受益匪淺。指名讀第9自然段。這一段有點難理解,因此我找了一段介紹作者林清玄的資料,讓學生對比讀一讀,想一想從資料的那幾句話裏讀懂了第9自然段中的那幾句話。比如資料中的這句話“爲了實現作家夢,他十幾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點就起來看書寫作,每天堅持寫3000個字,每年就是100萬字,就是幾本好書。”正好可以幫助理解“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在充分的對比閱讀的基礎上,我再用指名朗讀,分組朗讀、齊讀等形式,回讀第9自然段,在讀中深化理解。

4、自由讀第10自然段,思考:從“一直”這個詞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有了上面對林清玄的背景資料的瞭解,一定會說:一直就是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等等。

於是,我根據學生的體會,完成板書,也就是把課題變成這樣一句話,並指導讀好這句話。

第四板塊——創編名言,寫下心靈的文字

1、古今中外一代代人,從家境貧寒的鄉村野夫到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當面對人生短暫、歲月匆匆時,如何使自己在世上留下深深的痕跡,發出許多的感嘆?請看——

課件出示朱熹、岳飛、貝多芬等人的珍惜時間的名言,引導誦讀積累。

2、未來的科學家、魔術師、表演藝術家,作家們,你們會怎麼說呢?請拿起你們的筆,盡情抒發自己的感情,盡情創編自己的名言吧。

3、總結:在匆匆流逝的40分鐘裏,我們讀懂了課文,讀好了課文,讀寫了自己的感受。最後,讓我們在誦讀林清玄的這句名言中結束本課吧!

四、說板書設計

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林清玄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這篇小文言文是三年級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文言文很簡短,僅用30個字就清楚地介紹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第一句話介紹了一個驚險的場景,第二句話用了連續的動詞表現出了司馬光的冷靜和機智。課文雖然是文言文,但文中用詞與現代文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因此讀和理解起來不是很困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學習帶着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但由於本文的文體特點,還是要以朗讀讀爲主。在理解詞意上練習邊讀邊想。

二、說學生

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在讀和理解上可能會有些無從下手,但生活中也有過一些積累,如國學誦讀當中接觸過一些這樣的句子,所以也不會太陌生。教師可以採用圖文對照、結合註釋、查找工具書、聯繫上下文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大意,感受文言文與現代文的相同之處,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三、說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司馬光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的美好品質。

四、說教學過程:

(一)回顧積累,初識文言文

(二)揭示課題,認識複姓

(三)初讀課文,培養語感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採用了範讀、學生自由讀、有節奏的讀,師生對接讀,你問我答讀,記憶比拼讀,去掉標點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四)理解課文,感知人物

在這一環節,我讓孩子小組內交流讀懂的詞句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學着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並設計了一個想象補白的創編,目的是爲學生平時要學會抓住細節寫一件具體的事而服務的,課後練習的佈置也是這種指向,

(五)整體感知,熟讀成誦

最後這個環節我設計了背誦,希望同學們把這樣的文章記在腦海中。

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小草和大樹》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有三篇課文《小草和大樹》《輪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它們圍繞人生和奮鬥這個主題爲我們講述了一段段曲折的經歷,塑造了一個個不屈的靈魂,奏響了一首首生命的樂章,點亮了一盞盞人生的航燈。

《小草和大樹》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講述了出生於貧困家庭的夏洛蒂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堅持學習,嘗試寫作。當滿懷希望得到大詩人指點時,卻遭到巨大打擊。後來自費出版詩集,卻幾乎無人問津。但她沒有失去信心,最後改寫小說,最終成爲震動英國乃至世界文壇的作家。故事折射出主人公不屈的抗爭精神與不懈努力的堅強意志,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她們在保守觀念與陳腐偏見盛行的年代,敢於衝破舊勢力的勇氣。

說理念:

學生因爲思考而質疑,因質疑而思考,從而理解課文。抓住文章關鍵語句品讀感悟,體驗文章主人公的生活,體察她的心緒;與作者對話,體味作者的情感,體悟表達的精妙。在學生自主學習、相互交流、智慧碰撞中,讀懂課文,使學生與主人公,與作者心靈貼近,受到震撼,產生共鳴,獲得啓迪。椐此,我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說目標:

1、正確理解感悟課文,學會用情用心朗讀。

2、理解部分詞語的色彩及含義,把握作者情感傾向,定位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領悟在逆境中只有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熱愛學習不甘命運驅使、富有理想的人才可能擁有精彩人生,並結合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說課時:

一課時

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爲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我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教師指導,引導他們積極思維,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另外,高年級課文比較長,我注意取捨,將重點段落拿出來反覆讀,非重點段落用引讀一帶而過,既可節省時間,又幫助學生明確重點,

做到層次清晰、重點突出。

說學法:

1、情景設定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討論法——積極參與,體現閱讀個性。

4、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5、感悟朗讀——學生品讀,感受形象。

說設計:

一、複習匯入

導語:這是一顆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隨地而生,往往遭人踐踏、蹂躪,它歷經了生命的艱辛。而這棵大樹卻根深蒂固,枝繁葉茂,充滿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燦爛壯麗。與大樹相比,小草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可是啊,小草卻是能夠長成大樹的!

質疑:如果小草和大樹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地位、身份的人,那麼你們認爲,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樣的人?

二、研讀課文,感受“不幸”遭遇

過渡:作者把夏洛蒂比作仙人掌花,那麼夏洛蒂又是處於什麼樣的逆境中艱辛的生存呢?

1、自主學習2、3、4自然段,

要求:①劃出主人公經歷逆境的句子。可以加上批註。

②小組討論:概括出分別遭遇哪幾次逆境?

2、交流反饋,品讀句子。

a、逆境一:家庭的不幸

(1)學習第二小節

重點指導朗讀:抓住關鍵詞語體會生活的“艱辛”和“鋼鐵般”的意志

(不得不、除了……還要……、再……再……都不肯……、儘管……卻始終沒有……)

(2)透過朗讀體會三姐妹熱愛學習,要強好勝富有理想。

b:逆境二:騷塞的嘲諷

(1)教者引導走進夏洛蒂的內心世界,想象在等回信的過程中,,她會想些什麼呢?

指導朗讀,體會惴惴不安的心情,體會希望得到指點的願望,體會苦苦等待的期盼。

(2)這是一封怎樣的回信?(失望→不止失望→遠不止失望)

男生讀,師適時指導,讀出騷塞的“傲慢、冷冰冰”

(3)沒想到,苦苦等待的結果竟然會是這樣,不但沒有得到前輩的指點,反而受到一頓訓誡。(女生讀)感受“錐心的羞慚和痛苦”?(惴惴不安的求助,苦苦的等待換來的)指導朗讀。體會三姐妹的誓言和堅定決心。

c、逆境三:出版失敗

(1)師補充資料,引導學生想象姐妹三人是如何節衣縮食自費出版詩集的?感受“艱辛”

(2)追問:是啊,面對生活的困境,面對無情的訓誡,面對費盡心血出版但僅賣出兩本的打擊,三姐妹退縮了嗎?

三、感受三姐妹生命的壯麗

1、範讀第五節前三句。

是啊,在暴風雨面前,小草們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有的向暴風雨低下了頭,有的則是勇敢的接受暴風雨的洗禮,夏洛蒂三姐妹就屬於後者,在如此的逆境下,她們沒有選擇——悲觀退縮,而是——將創作着眼點轉到小說上來。可見她們不但——堅強不屈,而且極富——聰明智慧。

過渡:她們又是怎樣開始創作小說的呢?

2、自由朗讀第6節。要求:邊讀文字便想想畫面。

3、指名朗讀文中描寫她們搶時間和精力的句子。感受三姐妹的刻苦與爭分奪秒。理解成功來之不易。

4、事實證明:她們的路走對了!

範讀:她們硬是用鋼鐵般的意志,敲開了文學聖殿的大門,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澆灌成“大樹”。

引讀:她們莊嚴地向傳統的觀念和陳腐的偏見宣戰——世界上不存在什麼“不是婦女的.事業”!(第一組讀、一二兩組讀、一二三組讀、齊讀)

5、欣喜的是她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仙人掌終於傲放在沙漠中,讓我們一起爲夏洛蒂三姐妹喝彩。有感情地齊讀結尾四句話。

6課外延伸,配樂誦讀,感受三姐妹的偉大成就。

資料:英國有成百上千個有藍天綠草的山區小鎮,但全世界只有那麼一個勃朗特家族,在它短暫和苦澀的歷史中孕育了三位傑出的女作家,她們在英國文壇上煥發異彩。特別是《簡·愛》和《呼嘯山莊》猶如一堆光彩奪目的寶石。後人在瀏覽十九世紀英國文學遺產時不能不驚異於這是稀世珍寶。

夏洛蒂被馬克思語爲:現代英國一批傑出的小說家之一。艾米莉被認爲是英國一位天才的女作家。安恩仍在詩歌的道路上奮鬥不止,成爲英國有名的女詩人。

四、迴歸整體,理解課題,感悟精神

1、交流對文章三處“小草和大樹”的不同含義,領會題目透過鮮明對比抓住讀者、發人深思的藝術,進一步體會主人公與命運和世俗偏見抗爭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總結,帶着崇敬之情再讀那句濃縮了夏洛蒂姐妹成績的比喻句——她的生命艱辛而又壯麗,像一朵傲放於風沙中的仙人掌花。

五、作業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艱難與困苦,是磨鍊人格的最高學府”,法國作家巴爾扎克也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推薦閱讀《簡·愛》

板書設計:

小草和大樹

汗 澆 家庭不幸,艱難謀生

水 立志寫作,遭受打擊

心 灌 反思權衡,開拓新路

血 孜孜不倦,敲開文學聖殿大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雖然題爲《小草和大樹》,但卻是寫人的文章。本課以自然界中常見的兩種事物作爲課題,比較接近學生生活,所以,我就課題暢談自然界中這兩種事物的特徵。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是相通的,這樣設計,便於學生產生興趣,並且爲下文學習鋪墊。隨後,我再質疑,讓學生能夠從整體上感知小草和大樹分別代表着什麼樣不同身份的人。正式走進文字。在重點段落的分析上我採取了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要求他們劃出描寫她生活艱辛的句子,然後把體會在小組內交流。隨後的教學重點我放在每一次的朗讀指導中,語言是感染學生的最佳途徑,我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讓學生在動情的朗讀中感悟主人公的精神!每一次的公開課上,我們總是注重學生的各抒己見,造成有些問題不了了之,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討論,結果學生仍然模棱兩可,所以教師的講讀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關鍵處我會適當的歸納總結。這一次的公開教學,我也發現了自身的很多不足,比如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以及領悟能力的培養都把握的不夠好。今後我們會更加努力,爭取也能在教學這條路上,由小草長成參天大樹!

說課稿 篇9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即民語系漢語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23課《三個兒子》。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即民語系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講課文)本組課文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編選,誠信、孝敬父母貫穿始終。本篇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着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 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沉甸甸的水桶。

我所面對的師民語系四年級的學生,故教學時,我們不必給孩子們講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只要在引導學生讀通句子並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個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可以了。

2、教學目標

根據《漢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雙語班學生的特點,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鞏固上節課所學的生字詞語,積累語言。

能力目標:

(1)能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基本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情感目標:透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爲父母分擔生活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3、教學重點:能夠獨立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4、教學難點:比較三個兒子的行爲,體會老爺爺話的深刻含義。

二、說教學方法

1、以讀促悟法:《漢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爲豐富的語言積累。要求做到: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基於此目標,在本節的精講課文部分,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採用多種方式讀課文,比如:自由讀、同桌讀、默讀、個別讀、齊讀等方式來增加學生的語感,以達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目的。以讀促悟,以讀促情,使學生在反覆的閱讀中形成語感,體會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爲父母分擔生活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2、抓重點詞句感悟法:《漢語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教師教學要以語言的工具性爲主,人文性爲輔來進行教學。故雖然本課教學時精講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部分,我依然根據第二語言的特點,依據課程目標,讓學生複習鞏固生字,在課文學習中穿插一些重點語句和句型的舉例來加深學生對重點詞語的理解,以達到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聯繫生活法

漢語言的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教學時,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走進文字。

4、換位揣摩法

讓學生走進文字,噹噹媽媽、噹噹老爺爺、來分角色朗讀,試着演演兒子,與人物換位思考,透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人物展開零距離的對話。

三、說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課前我製作了課件。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複習鞏固詞語,談話匯入。

我面對的是民語系中段學生,因此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利用多媒體出示本課詞語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讓學生再一次接觸生字、生詞,爲正確朗讀課文打下基礎。接着我說:“小朋友們真能幹呀。老師今天是這樣表揚你的,還記得媽媽平時是怎麼表揚你的嗎?”個別回答。隨機我說:“今天有幾位媽媽也在表揚自己的兒子,我們一起看看她們是如何誇讚自己的孩子的。”引出課題《三個兒子》。結合生活提問頓時激起學生讀書的慾望。

第二環節:學生初讀課文,增強語感。

緊接着,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讓學生在充分的讀課文,爲下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打下一定基礎。做到從而提高課堂實效。

第三環節:朗讀感悟,解決疑問

1、本環節以讀爲主線,充分體現了“以讀爲本”的教學理念。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直線畫出三位媽媽是怎樣評價自己的孩子的。學習默讀是民語系四年級學生的一個訓練要求,它能讓學生靜下心來讀書。邊讀邊畫,意在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爲了讓學生體會三位媽媽說話時的心情,我讓學生回顧生活中媽媽對自己的稱讚,並模仿媽媽當時說話的語氣和神態進行朗讀。這樣的自主讀書活動,既展示了學生的成功,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爲了讓孩子們更進一步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角色,我透過師生評議讀來引導學生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他們的語感。評議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即相互引導,相互指正,相互借鑑。透過評議,讀出三位媽媽的不同內心世界,即驕傲與平淡。

2、注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因此,我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總會問:“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孩子們馬上透過合作等學習方式給出答案。這種提問的方法,能促使學生馬上認真讀課文,並透過朗讀、動作表演來感悟文字內容。體驗過後,讓學生說說的感受,並說說此時自己最希望出現什麼,進行換位思考。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

3、爲了更好的運用語言,完成課後練習,我採用分組朗讀,讓學生理解“一個……一個……另一個……”,並聯系生活練習說話,做到活學活用,積累語言,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緊接着,讓學生聯繫上下文談談自己內心的感受,假如三個兒子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們中間的一個說些什麼。學生個個有感而發,很快明白了第三個兒子的優點。

4、爲了順利突破課文難點,我抓住學生喜歡活動,樂於表演的特點,模擬出一個老爺爺和媽媽對話的場景,讓學生透過扮演角色的方式,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動作,並有聲有色地朗讀出來。隨即,老師又以旁觀者的身份,與文中的“老爺爺”進行對話交流:咦,奇怪了,這兒明明有三個兒子,可您爲什麼只看見了一個兒子?您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子呢?”最終突破了難點,課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顯現出來——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接下來,在孩子們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誇讚第三個兒子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第四環節:情感昇華,總結延伸

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是怎樣孝敬父母的,激發學生孝敬父母的心願,爲課文的學習提供生活的保障。

第五環節:說板書設計

板書應簡明扼要,既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反應文章的中心,同時還要美觀。我針對媽媽對三個兒子的評價以及三個兒子見媽媽提水時的表現進行板書,從而折射出提水的孩子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書設計如下:

第74小學:古麗努爾

說課稿 篇10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小學美術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四冊第六課的《吊飾》。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情分析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分析

本課是設計應用領域的一課內容,在二年級下學期安排這樣的內容,是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的,旨在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充分地展現自己的才能,培養創新精神。

爲了讓學生透過本課教學瞭解吊飾在生活中的應用,在製作吊飾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快樂,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道吊飾與生活的關係,瞭解吊飾的結構和製作方法。

2、學習吊飾的裝飾方法,能利用紙材製作美觀的吊飾

3、透過引導學生製作吊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

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繪畫知識和動手製作能力,現在的他們是最富有創新能力的時期,他們敢於異想天開,敢於說做就做,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特點,我確定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觀察、記憶生活中吊飾的種類,瞭解吊飾的結構。

難點:掌握製作方法,設計出造型新穎美觀的吊飾。

二、說教學方法

美術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如何培養呢?教師教學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這節課重在尋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中的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了演示法、引導發現法、範例教學法進行教學,以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透過範例的欣賞,感受美的過程,去發現美、創造美。

三、說學情分析

由於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的心靈還沒有被外界因素所束縛,在本課教學中,我沒有依照常規由老師去講解吊飾的結構和製作過程,而是把問題留給學生,由學生來解答製作步驟,把主動權交到學生手裏,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本課中。

四、說教學程序

1、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課前我在黑板上掛出各種吊飾佈置黑板,組織學生觀察吊飾作品,並提出問題:你們在什麼地方見過它們,我們爲什麼要掛吊飾?進而理解揭示吊飾——就是用來裝飾環境並能懸掛的飾物。

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製作一個吊飾?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吊飾的製作。

(板書課題)

這樣的情境教學匯入新課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吊飾在生活中的應用及與生活的關係。

2、分步講授新課

首先講解吊飾結構時,我出示一個範作,學生觀察並說出吊飾結構,學生透過範作能直觀瞭解吊飾由三部分組成:主體部分、裝飾部分、懸掛部分。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瞭解吊飾基本結構,爲學生進一步學習吊飾製作方法奠定基礎,突破了教學重點。

接着講解吊飾製作步驟,我將學生分成六個組,學生討論並總結吊飾步驟。我最後做以總結並利用課件分步演示一遍製作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訓練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直觀演示,引導學生進一步直觀的瞭解吊飾的製作過程,增強學生的自信。

然後欣賞課件中吊飾圖片,學生邊看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賞析學生作業目的是開闊學生創作的思路,爲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啓發理解不同材料的特點,並學習合理利用材料的方法,創新思維,從而循序漸進地解決了教學難點,

3、學生作業與展評

佈置作業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先進行構思,然後分工創作一個造型新穎美觀的吊飾。

在學生作業時,我重點對以下方面進行指導:A、利用不同方法制作吊飾

B、合理利用材料

C啓發學生創新思維

我設計以合作學習的形式來完成作業的方式,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個體和集體力量,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

作業展評時,我要求學生設計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業,如可以將吊飾裝飾在黑板上,書包上,衣服上,等,並說出這樣裝飾的理由,最後,課堂小結中針對學生作業情況做出評比,優勝團隊將得到蝴蝶卡的獎勵,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這樣的作業展評方式目的是, 讓學生不僅能夠學會如何評價一件好的作品,更能體會到集體合作的力量大,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課後延伸裏我利用課件出示利用廢舊材料如飲料瓶、鐵絲等製作的環保吊飾,這樣做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去發現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興趣。

本節課中,我的板書中實現了字與畫融於一體,將吊飾的結構與板書相配合,將範圖與吊飾步驟相對應,做到了和諧一致。以上是我對本課的設計理念,還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