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10篇

說課稿7.22K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10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皮影》是湖南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11課的內容,在教材上歸屬造型.表現領域,新的美術課程標準對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也由於皮影戲集繪、雕刻、文學、音樂、舞蹈、表演於一身,其內容可謂博大精深。

二、說教法

第一課時《看皮影》以欣賞評述爲主,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中國皮影的歷史、發展與傳播,感受皮影藝術的繪畫、演唱、動作之美。

第二課時《畫皮影》以造型.表現爲主,學習皮影的繪畫表現方法,用觀察、討論法,探究皮影的造型特點和繪畫表現方法,探究式和自主教學法結合,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皮影戲在表現內容、色彩、形式上的特色。

第三課時《做皮影》以造型.表現爲主,讓學生學會利用先分解在組合的方法來製作影偶,教師示範製作步驟要點,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中國皮影的製作工藝流程,嘗試用透明膠片或是紙板設計新穎的皮影作品。

第四課時《玩皮影》以綜合.探究爲主,讓學生分組合作,用自制的影偶,自編自演。主要由學生遊戲、表演,體驗探究的成功感和表演的愉悅感。

三、說學法

兒童具有好玩、好表現的天性,將皮影戲看作是兒童遊戲的一種方式,就如小孩喜歡木偶、玩娃娃、看木偶戲一樣,皮影戲這種民間藝術無疑是滿足兒童自我表現的有效方式之一。

a、 自主體驗

b、 激發情感

c、 和諧合作

四、說過程

上課一開始,我請同學幫忙把我們經常在動畫片中看到的人物用皮影的方式表演給同學們看,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接着我播放了多媒體關於皮影的介紹,讓學生了解皮影是我國獨特的民間傳統藝術,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爲了能讓學生製作出簡單的皮影,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我是怎麼做的,看完以後學生都迫不及待的想自己製作,激起學生的創作慾望。

最後的環節是讓學生以演員的身份上臺表演皮影戲,爲學生創設了一個真實的皮影戲舞臺,有布、有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皮影戲表演的快樂。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主題是走進科技世界,本組課文文字生動,插圖精美,引人入勝。而《愛迪生救媽媽》是本單元的第2篇課文,課文講的是媽媽的病情十分嚴重,在切除闌尾炎手術時,昏暗的燈光急壞了爸爸和醫生,聰明的愛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辦法,救了媽媽的命。讀了文章,我們都會爲小愛迪生的聰明和智慧讚歎,同時也看到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肯動腦筋,善於觀察生活,一定會有所收穫。

二、設計理念:

新課程指出:閱讀是教師、文字、學生對話的過程。課堂教學應尊重學生的原有認知與經驗,自主的建構課堂教學,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策劃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學習過程的參與者,尊重學生的學習方式和不同的體驗,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使課堂教學成爲師生共同建構的動態的生成過程,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注意聯繫生活學語文、用語文。

三、教學目標預設

1.會認11個生字,會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炎、團、檢查”這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學二三段,透過讀找劃圈體會媽媽病情之急,時間之急,大家之急。

4.初步感知愛迪生的聰明可愛。

四、教學重點難點:透過讀圈找劃體會媽媽病情之急,時間之急,情況危急。

五、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課件。

學生:查找資料瞭解愛迪生,讀讀課文,圈出生字。

六、教學過程預設

(一)課前談話

課前我們先做一個遊戲,猜猜他是誰?“他是美國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一生卻共有兩千多項創造發明,對人類的文化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電燈就是他發明的,這個人是誰?(生搶答:愛迪生。)你是怎麼知道的?板書:愛迪生,學習“迪”。你能簡單來講講愛迪生嗎?

(二)激趣匯入。

1.師:愛迪生多了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xx多項發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發明,這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因此我們說 “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之所以能成爲偉大的發明家就是因爲:出示(他從小就愛動腦筋,常常能想出一些好主意。)引讀。

2.有一次他還靠着自己的聰明救了媽媽的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指名讀,說說課題中哪個字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齊讀。你還有什麼問題要提?(預設:愛迪生爲什麼救媽媽?愛迪生是怎麼救媽媽的?媽媽有沒有得救?等)

(三)初步感知 學習字詞

1.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走進課文。大聲讀一讀,注意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剛纔小朋友在讀的時候,張老師發現有兩個句子好象有點難讀。

出示句子:一天,媽媽突然肚子痛,疼得在牀上直打滾。

一檢查,媽媽得的是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做手術。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a生字 “闌”,猜字謎。b“撿”“檢”句子辨析。

3.出示生字卡片,看,生字寶寶從句子中鑽了出來,來,一起和他們打聲招呼吧。齊讀3遍。

4.剛纔我們小朋友認真地讀了課文,現在請你說說讀了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指名3個)先靜靜地思考一下。

5.你能不能用這樣一個句式,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出示:愛迪生七歲的時候,媽媽 ,愛迪生 救了媽媽的命。先靜靜地思考一下。

指名說——說給同桌聽一聽。

(四)學習課文2、3段。

(1)細讀課文第二、三段,感受情況危急。

1.剛纔小朋友都提到了急性闌尾炎,那麼什麼叫急性闌尾炎?小朋友們知道嗎?讓我們來聽聽權威人士——醫生是怎麼說的吧!

2.不幸的是愛迪生的媽媽也得了急性闌尾炎,她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現在有100多年,那時醫學比較落後,如果不及時治療,那麼等待她的只有兩個字——死亡。當時的情況是多麼危急啊!請小朋友讀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了危急?劃下來,好嗎?

預設1:一天,媽媽突然肚子痛,疼得在牀上直打滾。(課件出示)

(1)說說你的想法。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直打滾”是什麼樣子的呀?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2)瞧,躺在牀上的媽媽,她感到越來越疼了,請你想象一下,媽媽會疼得 。

(3)當我們看到媽媽的痛苦,聽到媽媽的叫喊,我們的心裏急(指板書)得像一團火一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預設2:醫生環顧四周,遲疑了片刻,說:“房間裏光線太暗,沒法做手術。”爸爸說:“那說多點幾盞油燈吧!” 醫生還是搖頭,連連說不行。大家急得團團轉。

(1)小朋友們,請你們也來讀讀這個句子,你從哪兒感受到了“急”?大家急得團團轉。誰急?爸爸急、醫生急、愛迪生急等。

(2)爸爸、醫生、愛迪生他們爲什麼急得團團轉?請小朋友用心地讀讀這個句子,思考一下。

(3)房間裏光線太暗,沒法做手術。那醫生有沒有想辦法呢?你從哪裏感受到的?隨機理解“環顧四周”和“遲疑片刻”,體會醫生的無奈和矛盾。

(4)還有嗎?大家爲什麼急得團團轉?(爸爸想的辦法不行)你從哪裏知道的?(醫生還是搖頭,連連說不行。)現在你就是醫生,你能不能來做一做“連連說不行”是怎樣的?

(5)醫生想不出辦法,爸爸好不容易想的辦法還是不行,那就趕快把媽媽送醫院吧!(不行)爲什麼不行?馬上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來不及,馬上,幾十裏外)

(6)不做手術行不行?送醫院行不行?在房間裏做手術行不行?這可怎麼辦啊?大家急得——團團轉(生跟讀)

(7)此時此刻,醫生和爸爸束手無策,媽媽又危在旦夕,大家都非常着急,能不能透過你的讀來再現這一情景呢? 指名讀,師生合作讀。

(五)回顧板書,設定懸念。

同學們,剛纔我們學了二三自然段,這一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媽媽疼得直打滾,送醫院又來不及,家裏光線太暗,大家急得團團轉,真是急!急!急!就在這十萬火急的時候,突然愛迪生卻一溜煙似的跑了出去。他要去幹什麼呢?他到底會怎麼救媽媽呢?我們下節課再學。

(六)複習生字。

出示生字,並能給它組個詞。

(七)寫字指導。

學寫三個字和一個詞:油 團 炎 檢查

30、愛 迪 生 救 媽 媽

急 !

直打滾 來不及 光線暗 團團轉

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綜合活動《有趣的蘿蔔》,這是我園園本課程——農村綜合主題教育“蔬菜營養好”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活動。

一、說教材。

1、教材此活動選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蘿蔔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蘿蔔在農村菜場等地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白蘿蔔、胡蘿蔔、卞蘿蔔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它營養豐富,吃法繁多,可煮湯、可涼拌、可紅燒、可醃着吃,有的還可生吃呢!民間還有“十月蘿蔔小人蔘”的美稱。

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蘿蔔,但對蘿蔔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太瞭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幼兒不愛吃蘿蔔的現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蘿蔔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蘿蔔的特徵、用途等的理解,激發幼兒愛蘿蔔的情感。我們認爲,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幼兒在感知蘿蔔的基礎上,能表達蘿蔔的特徵(www.)及用途,並能按蘿蔔的特徵進行分類。

(2)在遊戲中瞭解蘿蔔的生長過程,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

(3)幼兒樂於探索,能大膽表述,在活動中感受蘿蔔的有趣,產生愛蘿蔔的情感。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知蘿蔔的有趣,主要是蘿蔔的特徵、用途及生長過程。透過探索發現、多媒體課件、歌曲引路、遊戲體驗及品嚐蘿蔔製品,使活動得到深化。

活動的難點是:根據蘿蔔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主要透過小組商量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意識到分類標準及分類結果,提高幼兒的分類能力。透過集體評價,使幼兒的分類經驗得到整理。總之,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爲此,我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操作檯6張呈半圓形擺佈在前面和側面,便於操作評價。

2、物質準備:兔子絨玩具、各種蘿蔔、籃子每桌一套、創編歌曲、多媒體課件、蘿蔔食品、輕音樂

3、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全方位的準備爲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可愛、推拙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用了

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蘿蔔的趣味性、多樣性,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獲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是對蘿蔔進行分類。幼兒分類是指幼兒把具有一個或幾個共同特徵的物體聚集在一起的活動,分類活動是觀察活動的延伸和應用。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第三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蘿蔔籽,共同體驗蘿蔔生長的快樂。由於我利用了節奏快的旋律巧填歌詞,編成了一首《蘿蔔歌》,這給遊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蘿蔔的生長過程,更是創造了一個個可愛的蘿蔔形象。教師的適時賞識,把幼兒的創造之花點燃,顯示了無窮的力量。

3、演示法:是指教師透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透過製作多媒體動畫“蘿蔔的生長過程”,讓幼兒對蘿蔔生長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4、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爲主體的生動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

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我就引入了幼兒喜歡的兔子形象,結合秋收,引發幼兒融入到看蘿蔔、分蘿蔔、品嚐蘿蔔的情境中,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與個性發展的統一。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蘿蔔多樣性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歷來爲人們所傳頌,可謂家喻戶曉,衆人皆知。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就是這篇膾炙人口的寓言。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創意、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誠請各位評委給予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幾個特點:①濃郁的神話色彩,易激發學習興趣;②可讀性強,易於記誦;③基礎性強,有一定數量的文言詞彙需要積累;④寓意深刻,實踐性強;⑤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但教材偏重於理性,有可能束縛學生對“智叟”的形象思維。

本文安排在現行初中語文教材第六冊第六單元中。從本單元教學目標和編者意圖看,是希望透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達到:能夠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在反覆誦讀中領會文章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積累一些常用文言詞語,提高學習文言能力的目的。

二、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十幾篇文言文,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要學習與現代漢語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語言,又要像閱讀現代文那樣理解文章內容和寫法,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說,難度並不大。只要教師給予方法技巧上的點撥指導就能成功。

三、教學創意:

創意一:從“體驗”角度組織教學,全課的教學由“朗讀體驗”——“發現體驗”——“學法體驗”三個部分組成。在“學法體驗”中向學生介紹若干種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實踐。

創意二:師生互動,進行探究與合作學習;激勵性評價貫穿課堂教學。

四、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的綜合化、系統化、細目化、行爲化原則,及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將教學目標定爲如下幾方面:

1、知識目標:理解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寓意,理解對比、襯托手法以及課文以神話結尾的作用。

2、能力目標:文言文的誦讀;多種學法的體驗。運用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學習古代人民戰勝艱難險阻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積極進取,要有戰勝生活學習上的“太行、王屋”的決心和勇氣。

4、創新目標:智叟也智。

教學重點確定爲發現體驗。教學難點是透過探討愚公移山舉動的“智”與“愚”,學習愚公的意志與毅力。教學課時爲第一課時,教學課型定爲學法體驗課。

五、教法學法:

爲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訓練主線”原則,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科特點,主要採用啓思、點撥式教法,藉助多媒體課件,激趣、啓思、點撥。分四個版塊進行教學。學法則以誦讀、發現、體驗爲主。旨在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全程參與,主動獲取知識。

六、教學程序:

教學版塊之一:同學們進行讀誦體驗。(15分鐘)

教學活動圍繞掌握課文誦讀和理解課文的大意、積累文言詞進行。

1、 匯入。請一個學生講愚公移山的故事匯入課文學習(1分鐘)。

2、 同學們聽錄音朗讀,要求:聽準字音,聽清楚人物對話的語氣、語調,畫出疑點。聽朗讀後的師生互動探討。(3分鐘)

(1) 着重掌握以下幾個句子節奏:

方/七百里;

懲/山北之塞;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投諸/渤海之尾

(2) 着重讀准以下幾個語氣語調: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擔憂的語氣)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譏諷的語氣語調)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語調)

“何苦而不平?”(堅定反駁的語氣)

3、 同學們集體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鐘)

思考這麼一個問題:這篇課文從什麼寫到什麼?

同學們發言。

同學們與老師的對話可能有:從有大山寫到山被揹走,從大山阻塞寫到無壟斷,從愚公移山的想法寫到愚公移山的行動,從開始移山寫到移山結束,從人的移山寫到神的幫助,從愚公移山的遠大理想寫到愚公移山的偉大精神……

4、 參看課下注釋,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生翻譯課文、記住文下注釋裏的文言詞。(共7分鐘)

首先鼓勵學生回憶翻譯的原則:信——忠實原文,達——通順流暢,雅——優美生動。

翻譯方法指導:(2分鐘)

(1) 加。如“方”即“方圓”,指面積。

(2) 改。如“仞”現在已經不作長度單位運用,可改爲意思相近的詞“丈”來代替。

(3)補。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語、介詞的賓語和量詞等,翻譯時必須補出。如“二山”即“兩座山”。

(4)調。文言文的語序有的與現代漢語不同,翻譯時需要調整。如“甚矣,汝之不惠”,這是謂語提前的倒裝句,翻譯時可作“你太不聰明瞭!”

(5)省。文言文中的發語句,即句首的助詞,或句中語氣助詞,如果省略後不影響原意的可省去。如“雖我之死”,“之”字是助詞,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翻譯時可省略不譯。

學生自主翻譯課文積累文言詞語。(5分鐘)

教學板塊之二:學生進行“發現體驗”(15分鐘)

教學活動圍繞文章的主題寫法、進行探討。並且給每個自然段或情節標上小標題。

1、 指名朗讀課文的第一段,圍繞這麼兩個問題交流:本段中告訴了我們哪些資訊?“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麼作用?

師生的互動交流可能有:寫太行、王屋兩座山異常高大,暗示挖掉這兩座山簡直是太難了;說明了這兩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 “本”字的作用在於爲故事製造一個“懸念”:這麼高大的兩座山已經不在原先的地方,這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原因,是什麼力量使這兩座山變動了位置呢?有此縣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讀者探求答案,樂讀文章的興趣。爲後面寫愚公精神作了鋪墊。鼓勵學生加小標題。

2、指名朗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包含哪幾層意思?寫了愚公的什麼思想精神?寫“其妻獻疑”用意何在?寫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麼?

愚公移山的原因,移山的決心,愚公移山的目的,老愚公領着家人投入開山除障的行動,運上搬石的艱鉅勞作,鄰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們一同幹起來……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遠的志向、堅強的決心;“其妻獻疑”襯托愚公具有宏大的心願、堅強的意志;小孩子“跳往助之”表明愚公此舉之得人心,也有烘托的作用。鼓勵學生加小標題。

3、朗讀第三段。思考:智叟責難愚公之不自量力的話有什麼用意?愚公是怎樣針鋒相對地駁斥智叟的?愚公的話表現了他的什麼思想精神?

講解 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視聰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爲了加強其嘲諷之意,他還用了個倒裝句;智叟之言說是在責難愚公之不自量力,連山上的一根草也無力除之,

卻要去挖出掘石。出言不遜的智叟,自視聰明,傲慢待人,其實是個識陋智拙,胸狹見短之人。透過智叟的言行,更加突出愚公的偉大。

愚公首先斥責智叟自視聰明,然後用子孫後代是“無窮匱”的道理駁斥,令智叟理屈詞窮,無言以對,愚公的這些話表現了他的志向的宏遠,心願的摯誠,意志的堅定,愚公對人和自然的關係問題有正確的認識,他有戰勝自然的信念,這種信念是愚公開山平險意志堅定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基礎。鼓勵學生加段落小標題。

4、朗讀第四段,提問這則寓言的結尾寫天帝“感其誠”,命大力神揹走二山,以此作結,好與否?這個結尾是宣傳封建迷信呢,還是具有神話色彩呢?

讓學生討論後明確:這樣作結有三個好處:①讚頌了愚公心意之誠,意志之堅,突出了故事的主題。愚公開山平險心意之誠、意志之堅,使山神“懼”了,天帝也受之感動。②增添了故事的瑰麗色彩,如此作結,既富於想象,又寓託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願望,借神力懲服自然,以實現愚公之志,這是人們的共同心願。

5、進一步明確主旨的3分鐘辯論:愚公該搬家還是該移山。辨證的看問題:明確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教學版塊之三:同學們進行“學法體驗”(8分鐘)

向同學們介紹幾種學習方法。

1、多次概括法——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從不同角度對文章進行幾次概括。

文序把握法——找出表現文章順序的關鍵字或句子,迅速理出文章脈絡。

畫面標題法——從文章中選出一個或幾個精美的片段,然後給它“命名”。

請各位同學任選一種方法進行嘗試,並進行課中交流活動。有的同學如果認爲自己還有更好的讀課文的方法,也可以將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教師準備來配合各學法補充的內容有:

多次概括法:

① 壯舉

② 移山傳說

③ 艱鉅的任務與微弱的力量

④ 遠大的理想,堅韌的毅力

⑤ 愚公不愚

⑥ 智叟不智

⑦ 永不放棄

⑧ 感天動地移山情

⑨ 艱辛的移山,曲折的情節……

文序把握法

文章先製造懸念,然後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來寫。

第一部分(1)寫山高大與原來的位置。

第二部分(2-3)移山的原因和經過。

第三部分(4)移山的結果

畫面標題法:

第二段:愚氏開山運石 或 畢力平險

如第一段:高大的山

第三段:“愚”“智”之辯 或 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第四段:神力相助 或 理想成現實

教學版塊之四:師生小結後佈置課後作業。(2分鐘)

選作一題發揮想象,將課文有關內容改寫成片段作文

1、 在家庭會議上

2、 愚公智叟辯難

愚公移山

《列子》

愚公不“愚”-----勇往直前

智叟不”智“-----成爲笑談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節課研究磁現象。在同學們認識磁場後,下一步自然應使學生了解磁場的性質及對磁場獲得感性認識,而教材在介紹完磁場後接着從定量的角度介紹磁感應強度,爲此將教材第三節的內容提上來先行介紹。透過演示實驗、巧設問題、歸納總結,使同學們掌握磁場的圖示方法和右手定則。

因本版教材的設計原因,教學過程中要對概念做出明確的定義。

根據如上分析,可確定出本節教學的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磁性。

2、知道磁磁場的來源。

3、知道磁場是有方向的,會用磁感線描述磁場。

4、知道常見的典型磁場的磁感線分佈情況,會用右手定則。

過程與方法:

1、觀察磁鐵吸引不同材質的硬幣,演示奧斯特實驗,回顧指南針,使同學們對磁性有感性認識,進而瞭解磁場的來源。

2、介紹奧斯特,使同學們認識到實驗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

3、觀察小磁針在不同位置時N極指向,展示磁傳感器示數的正負使同學們認識到磁場具有方向性。

4、磁場對電流、電流對電流的作用等演示實驗。

5、觀察常見的典型磁場的磁感線分佈情況,歸納總結其規律,並且體會引入磁感線這一形象化工具的作用,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透過對磁場來源的瞭解,使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多樣性,養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 介紹斯特金的成就及橡樹嶺國家實驗室1.5萬噸白銀所制電磁鐵,使同學們瞭解人類可以利用所學知識改造自然。

3、 回顧磁場性質的研究過程,體會科學家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

4、 介紹哥倫布比沈括晚400多年發現並利用地球周圍的磁場,介紹阿爾法磁譜儀中由中科院製造的永磁體,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常見磁場的磁感線分佈情況。

2.難點:安培定則涉及的空間思維是本節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

學生的學習行爲是由動機引起的,學習動機對於學生的學習可以發揮明顯的推動作用。本節課採用演示實驗和協作實驗,巧設物理情景、適當時機巧妙設問引發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透過邀請部分學生協助老師做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後再透過隨堂檢測,進行鞏固。

學法:

這節課採用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尋求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收集數據提取資訊的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及設想

⑴ 複習舊知識,引入新課(3分鐘)

請同學們回答以下問題:

1、電荷間的作用力是不是需要相互接觸?

2、電荷間是如何產生作用力的?

3、電場的基本性質及如何形象地表示電場?

4、電場線的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⑵ 新課教學

1、什麼是磁性:(3分鐘)

演示實驗1:磁鐵吸引硬幣。(展示磁鐵不同位置吸引硬幣時硬幣奔向磁鐵的快慢)

演示實驗2:磁鐵能使小磁針轉動。(展示不同位置處小磁針轉動的方向和快慢)

(針對以下實驗現象提問)

****************************************

利用PPT檔案展示問題。

【問題】磁鐵爲什麼能吸引五角硬幣而不能吸引壹角硬幣?

【學生答】 五角硬幣是鐵質的壹角硬幣不是鐵質的。

【問題】磁鐵吸引鐵質硬幣是不是需要與硬幣直接接觸?磁鐵使小磁針轉動時需要不需要與小磁針直接接觸?

【學生答】 不需要直接接觸。

【問題】根據實驗現象,不同位置處小磁針(硬幣)受力是否相同?什麼地方大?

【學生答】不同,在磁鐵一端時大。

【問題】磁鐵與直接接觸的硬幣(小磁針)之間是透過什麼發生相互作用的?

【學生答】 磁場。

【實驗現象】

1、能夠吸引鐵質的五角硬幣而不能吸引鋁質的壹角硬幣,對鐵質硬幣,在磁鐵的不

同位置處硬幣奔向磁鐵的速度不同。

2、磁鐵隨小磁針轉動,磁鐵放置方式不同,小磁針轉動方向不同,快慢不同。

****************************************

定義: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稱爲磁性。磁性最強的地方稱爲磁極。

2、磁場的定義:(4分鐘)

電荷的周圍存在電場,電荷間透過電場產生相互作用,那麼,磁體和電流的周圍是不是也存在磁場呢?磁體間、電流和磁體間則透過磁場產生相互作用。奧斯特的電流磁效應實驗說明電和磁是相互聯繫的。既然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對磁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那麼磁體對電流會產生力的作用嗎?電流與電流之間有沒有力的作用?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

演示實驗3:通電導線與磁體透過磁場發生相互作用。(提醒同學們注意通電導線的放置方式) 演示實驗4:電流與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提醒同學們注意電流的方向)

(針對以下實驗現象提問)

****************************************

利用PPT展示問題

【問題】透過上述實驗表明,除磁體與磁體之間,磁體與電流之間,電流與電流之間是不是也存在相互作用?同向電流之間如何作用?異向電流之間又如何作用?

【學生答】 也存在相互作用,同向電流之間相吸引,異向電流之間相排斥。

【問題】電場的基本性質是什麼?你能不能類比出磁場的基本性質?

【學生答】電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或電流產生力的作用。

【實驗現象】

1、通電導線也能使小磁針轉動。

2、同向電流相吸,異向電流相斥

****************************************

結論:磁體與磁體間、電流與磁體間、電流與電流間均有相互作用,都是透過磁場來傳遞的,所以電流具有磁效應。

請同學們類比電荷間的相互作用。進一步得出結論:

所有的與磁現象有關的相互作用,都是透過磁場發生的,

定義:磁體或電流周圍存在一種特殊物質,能夠傳遞在磁體與磁體之間,磁體與電流之間,電流與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特殊的物質叫磁場。

磁場的基本性質:對放入其中的磁極或電流產生力的作用。

3、磁場的(3分鐘)

透過演示實驗1與演示實驗3與指南針請同學們總結磁場的

****************************************

利用PPT展示問題

【問題】磁場的來源有哪些?

****************************************

磁鐵並不是磁場的唯一來源,電流也能產生磁場,地球周圍也存在磁場。

介紹:斯特金、阿爾法磁譜儀、1.5萬噸白銀磁鐵。

4、磁場的方向(4分鐘)

演示實驗5:小磁針在不同位置時小磁針北極的指向(請同學們注意小磁針兩極的顏色) 演示實驗6:磁傳感器在磁場中不同位置的示數(請同學們注意磁傳感器示數的正負) (針對以下實驗現象提問)

**************************************** 利用PPT展示問題

【問題】 小磁針在磁場內不同位置時N極指向是否相同?

【學生答】不相同

【問題】磁傳感器的示數有正有負,正負表示的是什麼意思?

【學生答】正負表示方向

【問題】請同學們類比電場方向的規定,試給磁場的方向做出規定。

【學生答】將小磁針的北極指向定爲當前位置處磁場的方向。

實驗現象:

①小磁針在磁場中不同位置靜止時北極(N極)所指的方向不同。

②磁傳感器在磁場的不同位置示數有正有負。

****************************************

請同學們根據實驗現象類比電場方向的確定

結論:

1、磁場有方向。

2、通常將小磁針在磁場中北極(N極)受力的方向作爲該點磁場的方向。

5、圖示磁場(20分鐘)

邀請同學們協助完成以下展示實驗,並提醒同學們注意空間結構

演示實驗7:條形磁鐵周圍小磁針的分佈情況

演示實驗8:U形磁鐵周圍小磁針的分佈情況

下面兩個演示實驗特別提醒同學們注意電流方向,並注意觀察通電螺線管的內部

演示實驗9:通電直導線周圍小磁針的分佈情況

演示實驗10:單匝線圈周圍小磁針分佈情況

演示實驗11:通電螺線管周圍小磁針的分佈情況

演示12:展示地球周圍的磁場分佈情況(介紹哥倫布比沈括晚400多年利用地磁場) 針對實驗現象提問

****************************************

透過PPT展示問題:

【問題】 透過以上幾種磁場周圍的小磁針分佈情況,你認爲磁場的分佈是有一定規律還是雜亂無章?

【問題】小磁針在什麼地方分佈比較密集?什麼地方比較稀疏?

【問題】我們實際在處理磁場問題時,不能總是靠小磁針來表述磁場,請同學們想出一個辦法來形象化地表述磁場,該用什麼辦法呢?

【問題】既然同學們想到了用磁感線來表示磁場,那麼,磁場較強的地方和較弱的地方,磁感線應具備什麼特徵呢?

【問題】既然小磁針的N極指向有一定規律,那麼同學們所畫的磁感線是否也應該表述出來這個規律呢?應如何表述呢?

【問題】既然同學們提到畫有方向的曲線,那方向應該如何表示磁場的方向呢?

【問題】請同學們觀察小磁針形成的曲線是否有相交的地方?是否中斷?

【問題】請同學們觀察磁感線在磁鐵外部始於何處止於何處,內部呢?

【問題】請同學們根據通電導線周圍的磁場分佈規律,能不能想出一個辦法來幫助你掌握通電導線周圍磁場的分佈規律。

【問題】如何用右手定則判定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呢?

【問題】請同學們根據通電直導線磁場的判斷方法,歸納出一種判斷通電螺線管周圍磁場的判斷方法。

實驗現象:

小磁針均按一定規律分佈呈現線狀。

****************************************

請同學們回憶電場線的表述,並類比電場線設計如何表述磁場。

磁感線:磁感線是在磁場中畫一些有方向的曲線,曲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表示該點的磁場方向。

磁感線的特點:

磁感線的密疏表示磁場的強弱,磁感線較密的地方磁場較強,磁感線較疏的地方較弱。 磁感線不能相交,不能相切,也不能中斷。

磁場中的任何一條磁感線都是閉合曲線,在磁體外部由N極到S極,磁體內部由S極到N極。

磁感線是爲了形象地研究磁場而人爲假想的曲線,並不是客觀存在於磁場中的真實曲線 電流的方向和磁感線方向之間的關係可用右手定則來判定。

四、課堂小結(3分鐘)

本節課透過演示實驗及同學們的歸納總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磁性是指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體的性質。

2、磁鐵和電流均能產生磁場,地球周圍也存在磁場。

3、磁場具有方向性,規定小磁針N極受力方向爲該位置處的磁場方向。

4、可以用磁感線來形象的表示磁場,磁感線是閉合的曲線,在磁鐵外部始於N極止於S極,內部始於S極止於N極。

5、常見磁場的磁感線分佈圖。

五、鞏固檢測(7分鐘)

1、如圖是生活中常用來固定房門的“門吸”,它由磁鐵和金屬塊兩部分

組成。該金屬塊能被磁鐵所吸引,是因爲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銀 B.鐵 C.鋁 D.鋅

2、圖中箭頭表示磁感應線的方向,則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應 (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3、以下描述兩個磁極間的磁感線分佈圖中,正確的是( )

4、如圖所示,直線表示電流的方向,曲線表示磁感線,下列說法中 正確的是: A A處場強比B處大 B B處場強比A大

C 從上往下看,磁感線爲順時針方向

D 從上往下看,磁感線爲逆時針方向

5、圖中小磁針靜止時指向正確的是( )

A B C D

六、學後反思,順便進行物理學史教育

奧斯特抓住偶然現象窮追不捨,最終發現電能生磁,小居里對新射線未做深入研究,將發現中子這一成就拱手讓予查德威克。

七、板書設計

認 識 磁 場

1、什麼是磁性:

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稱爲磁性。

磁性最強的地方稱爲磁極。

2、磁場的定義

磁體或電流周圍存在一種特殊物質,能夠傳遞在磁體與磁體之間,磁體與電流之間,電流與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特殊的物質叫磁場。

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或電流產生力的作用。

3、磁場的來源

磁鐵和電流均能產生磁場。地球周圍也存在磁場。

4、磁場的方向

通常將小磁針在磁場中北極(N極)受力的方向作爲該點磁場的方向。

5、圖示磁場

①磁感線:磁感線是在磁場中畫一些有方向的曲線,曲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表示該點的磁場方向。

②磁感線的密疏表示磁場的強弱,磁感線較密的地方磁場較強,磁感線較疏的地方較弱。 ③磁感線不能相交,不能相切,也不能中斷。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楊修之死》節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課文記敘曹操殺害楊修的經過和緣由,主旨是表現楊修的聰明才智和“恃才放曠”的思想作風,也揭示了曹操的複雜性格:既十分奸詐,又有深謀遠慮。

 二、說學情

九年級的學生由於環境、年齡和知識儲備等各方面的限制,對教育制度及其人際關係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和體會,所以對文字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者是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觀點。在教學中應注重讓學生多讀、多交流、多質疑問題,讓學生有自己的感悟和看法。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與文字對話,與教師和同學對話,從而正確理解文字。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三國演義》的相關知識,把握小說的情節,明確本文的矛盾衝突,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過程與方法】在教師的引領下,透過品讀,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學習本文刻畫人物的獨特手法,理解楊修的死因,深入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養成愛讀名著的習慣。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設爲分析曹操、楊修的性格特徵,明確二人之間的矛盾。難點爲學習本文刻畫人物的獨特手法。

五、說教法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爲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的匯入將採用談話法:人們常說“三國看智,水滸看勇”。睿智的曹操深知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要想蕩平四海,一統華夏,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求賢若渴,還頒佈這樣“唯纔是舉”這樣的一道求賢令。當年袁紹手下陳琳曾寫過一篇檄文,將曹操及其祖上全都罵了一遍,曹操後來破袁,非但沒有殺陳琳,而且還令其爲幕僚,就是看中陳琳的才氣。其實,在《三國演義》中也有這樣一位有才之士,有詩爲評: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羣英。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此人便是楊修,今天我們就隨着作者的腳步,去探尋一起愛才之士爲何殺掉有才之士。

(二)初步感知

爲了讓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識,在講解課文之前,學生自由瀏覽課文,圈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教師進行適當講解。在解決生字詞之後,我會設定如下問題: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小說講了哪些事。旨在讓學生帶着問題,透過默讀的方式,熟悉課文主要內容,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進而梳理文章內容,以此達到感知文字內容的目的。

(三)深入研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內容,以更好地理清小說的思路,揭示小說的矛盾,分析小說中的人物特徵。因此,在研讀部分,我先會採用提問的方式:透過剛纔對內容的把握請抓住他們各自的表現,品析曹操和楊修二人的性格特徵。(這些問題的設定,能夠培養學生把握重要詞句以及歸納分析的能力,同時爲後文楊修死因的分析做鋪墊)

接下來是對課文更爲細緻地品讀,對此精讀課文,對課文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我會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楊修的死因。

討論結束以後小組代表彙報討論結果,教師在學生回答過程中適當進行點撥,並在回答結束之後進行相應總結和點評,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探尋楊修死因的本質:難道僅僅是兩個人的性格原因嗎?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了?

爲了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楊修的死因,以及曹操這個人物形象,組織學生自由討論,找出文中描寫曹操和楊修的語句,結合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的《三國演義》中有關曹操對待狂士禰衡的故事,仔細品味。

全班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最後總結:易中天曾經說過“禰衡之死是在於他不瞭解人,而楊修之死,是因爲他他了解人了。並且這兩人都不瞭解自己,也不瞭解人與人之間究竟該如何相處”。楊修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禰衡則是不知彼,亦不知己,禍從口出。因此,我們做人要謙遜有禮,不能太過於張揚,鋒芒畢露必會成爲衆矢之的。

(四)鞏固提高

在此環節主要透過開放式的問題來深入對文章的理解和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我會提問學生:你是怎樣評價曹操其人和小說中曹操的形象。並在大屏幕上補充相關資料。

(五)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結合學生所談感受,再次回顧本課所學的內容。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透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

基於此,我佈置了這樣一項作業:回去之後找一找《三國演義》中其他人物的篇章,讀一讀,試說一說你喜歡的三國人物,透過典型的事件,試分析你喜歡的人物有哪些性格特徵,下節課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7

內容分析:

指紋畫是在指畫的基礎上發展和演變而來的。指畫又稱指墨畫,屬於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一種特殊畫法。即以指代筆,蘸墨或顏色作畫,具有獨特的趣味和技巧,將手指沾上墨水,在宣紙上輕點幾處,或濃、或淡,似圓、似尖,再用指甲勾勒出輪廓。而指紋畫的方法是非常靈活的,完全看個人如何使用手的技巧以及發揮,需要慢慢的揣摩。 雖然指紋簡單,但在相似的指紋上勾勒線條表現事物的形態和動勢的那幾筆及彩鉛背景的搭配還是很見功力的,對於鍛鍊孩子們的想像力,對於美好事物的認知和創造力,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美術知識都很有幫助。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在不斷強化。邏輯思維能力也正處於發展狀態,善於發現事物的特徵並能夠捕捉事物間的內在聯繫;情感豐富,思想活躍,善於想象,表現欲濃。結合新課標的實施和學生實際情況,應該創造機會發揮學生富有個性的想象力,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充分展現學生的想象能力。

指紋是獨一無二的,色彩是人類的視覺對象之一,兩者是構成指紋畫的重要因素,大腦中產生的形象聯想,會進一步產生相應的心理效應和情感情緒變化。

本課以自然、運動爲主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抒發各自的

聯想,旨在激發想象力,豐富情感,培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目標:

1. 透過實驗觀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紋圖樣,學生自己動手用指紋創造

繪畫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使學生的感性思維上升爲理性思維。

2.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及

學習繪畫技巧熱情。 3、透過觀察、研究和實驗中培養學生樂於合作、實事求是的態度,

敢於提出不同見解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手按指紋的技巧及根據指紋的外形設計造型。

教學難點: 掌握畫面整體佈局。

教學方法:欣賞、探究、點撥、練習、評價

教學時數: 1學時

教 具:多媒體課件、素描紙、印泥、勾線筆、彩鉛,尺子。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師:繪畫的種類很多,比如:中國傳統的國畫、西方的油畫、水粉畫、水彩畫、素描等等,不同的繪畫種類的最後呈現的藝術效果也不同,那麼,我們繼續探討這種與衆不同的繪畫—指紋畫,與其說畫畫,倒不如說我們是來做畫,因爲它需要我們大家的動手能力,那麼,指紋與自然、運動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我們就研究一下吧!一定要拿出我們飽滿的熱情,用獨一無二的指紋做出我們滿意的作品。

生:學生思考。

設計意圖:透過導言引出課題,透過繪畫和指紋之間的聯繫這個設問,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表現:學生興趣十足。

二、牛刀小試:

師:1、指紋畫欣賞。

2、學生分組嘗試單個物體指紋畫練習。

3、小組討論,說說你是怎麼試驗成功的,如:

(1)指紋都可以按出什麼形狀?

(2)指紋畫中指紋是描繪人物、動物、事物的哪一部分?

(3)指紋畫的製作過程?

(4)小組間展示學生作品。

生:學生自主學習,嘗試指紋練習,可以按出圓形、橢圓形、甚至整個手掌,形態各異,十分有趣,總結出指紋描繪的是人物、動物、事物的主體部分,加上線條十分生動、有趣。

設計意圖:指紋畫的製作方式留給學生來討論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自主探索問題的精神,加強小組合作的實踐能力,而後教師簡介概括。

學生表現:學生表現十分活躍,大膽嘗試,成果顯著。

三、大顯身手:

師:1、二者取其一:

(1)我們愛運動

(2)我們愛自然

設計意圖:四組抽選主題,兩組一個主題,目的在於完成後兩組間的

互評活動及兩組間觀察視角和設計藝術效果的比較。

2、溫馨提示:

爲增強畫面藝術效果,做以下溫馨提示:

(1)首先在素描紙上留出一釐米左右的邊框,在繪畫完成時我們再來設計一個手繪相框,形式可以多樣、顏色要與畫面呼應。

(2)構圖:根據你所表現的事物,構圖要有聚有散、指紋有大有

小(指紋的大小可用不同的手指進行調解),保持畫面均衡,顏色 可根據實際物體的顏色來設計、也可根據畫面的效果進行搭

配。

(3)用勾線筆來添加人物、動物的動態要根據指紋的方向設計,形態各異可使畫面更加豐富。

(4)用彩色鉛筆添加背景,同樣要求學生髮揮想象力添加豐富多彩的背景。

生:學生選取主題,自主創作。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爲學生增加製作指紋畫的難度,強調的是指

紋畫的藝術效果,如:邊框的設計、構圖的設計、人物、

動物等形態及動態的線描的設計、背景彩鉛顏色的搭配都

需要學生動腦動手的協調搭配,以及小組之間的合作精

神。

學生表現:小組探究,自主選取內容,積極主動。

四、鼎力相助:

師:學生製作過程中教師針對以下問題進行鍼對性輔導:

(1)要求學生注意繪畫的構圖。

(2)指導轉化手指方向,按出各種形態的指紋。

(3)用線條設計人物、動物等形態及動勢。

(4)參考範畫顏色在自己頭腦構思你自己想要表現的顏色。

(5)根據畫面整體效果,進行最後調整。

生: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提出各類問題,積極探索。設計意圖:教師巡視輔導時,先主動詢問學生的設計意圖,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後,再根據不足之處進行指導,不強加給學生教師的個人意見,或是針對學生製作過程中製作出現的失誤,指導其彌補方法。

學生表現:小組探究,積極主動的提出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五、各抒己見:

師:學生根據以下點評要點,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總結。引導學生分析彩鉛指紋畫的畫法及注意事項:

1、着重於指紋畫內容的處理和畫面整體工整及藝術效果的評

價。

2、指紋畫構圖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改進的方法。

3、根據學生指紋畫指紋顏色的清晰度、彩鉛塗背景的顏色搭配

等細節進行點評。

生:學生自評、互評,強化掌握製作指紋畫要點

說課稿 篇8

反比例是在學習了正比例跟正比例的圖像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反比例的意義並學會如何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因爲學習過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理解並不太困難,但是如何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就是學習難點,因爲學生經常會把正比例跟反比例混淆。本節課的學習重難點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一、說教材

《反比例》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二單元第三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正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小學階段比例初步知識教學中的又一重要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以《新課改標準》爲依據,綜合小學數學教材編排意圖。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透過感知生活中的事例,使學生認識理解並掌握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初步的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滲透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說教法

我在教學時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把學生由被動聽轉化爲主動學,放手讓他們主動去探索出新知識,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學到探究新知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透過直觀圖示,讓學生充分感知、比較、歸納、概括總結出反比例的意義,從而使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採用引探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四、說學法設計

數學課堂教學中,不是老師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在老師的指引幫助下,讓學生自己獨立自主探究,又能與他人合作地學習。所以要把教法融於學法中,在學法中體現教法。本節課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將採用以下基本的學習方法:

1、努力爲學生創設充足的觀察,分析、思考,探索、交流與合作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成反比例的量的特徵,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充分體現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

2、努力實現扶與放的和諧統一,共同構建有效課堂。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決不包辦代替:學生可能完成的,充分相信學生,發揮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優點,讓學生有一個充分體驗成功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有困難的,給予適當引導,拒絕無效探究,提高課堂效率。

五、說教學流程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分爲六步:

1、複習舊知,引入新知。課開始先出現3道判斷題,2道成正比例,1道不成正比例的題,起到複習舊知,引入新課的作用。

2、透過“遊長城”和“分果汁”兩個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自主發現其中的規律,並逐漸領會反比例的意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爲獲取新知奠定基礎。

3、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兩個表格概括它們的相同點,得出反比例的意義。在學生了解反比例意義後引導學生討論情境中成反比例量的原因,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消化。

4、在學生掌握了反比例的意義後,讓學生切實去判斷24頁的兩個表,加法表和乘法表中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做到學以致用。

練習判斷生活中的例子是否成反比例,加深對知識的掌握。

5、“有比較纔有鑑別”,把相類似的問題放在一起找出區別和聯繫,分清異同,透過對比的方法可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增強記憶效果。辯思理解同樣也是概念學習的好方法,在這裏學生又可學到一招。

6、總結全課,深化教學目標。

在老師的帶領下對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知識或易出錯的地方進行訂正、點撥,再次總結“今天你有些什麼收穫?”。最後,鼓勵學生一定要多動腦、勤思考、會應用、善於用轉化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用心思考,提高綜合能力。

說課稿 篇9

第一方面、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呈現了兩則科普小短文,再次激發同學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打掃”森林》講述的是林務官的一紙命令給森林帶來了毀滅性的災害。《人類的老師》介紹了科學家們從動物身上得到啓示,運用於發明創造。這篇課文就是告訴我們,研究大自然的特點以及生物的特性,從中受到啓發,才能科學、有效利用大自然規律,爲人類服務。

這兩篇雖然都是說明文,但在語言特點上有所不同,《“打掃”森林》的語言生動活潑,而《人類的老師》則平實簡明。

2、學情分析:透過前三課的學習,學生熱愛自然的情緒上漲,初步學會理性的思考。以文字爲例,從自然之中獲得有益的啓示。因此,本課是學生自主運用對話文字的方法,在讀中感悟,進行適當的語言訓練和語文能力的培養。

3、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課文特點,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爲基點,以新課標闡述的理念爲背景,預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A.默讀課文,藉助拼音讀通全文。

B.運用前兩篇概括內容的方法,概括本課兩則短文的主要內容。

C.抓住重點語句的學習,加深理解大自然給人類的警示和啓發,激發學生對仿生學知識的探索興趣。

4、教學重難點;爲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遷移學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而深層次地領悟大自然給人類的警示和啓發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5、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蒐集仿生學的相關資訊等

第二方面、說設計理念與總體教學思路

1、以上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制定是貫徹了以下教學理念。

識字。藉助拼音,降低要求

略讀課文中的字詞教學不作重點,主要體現在字詞朗讀不作檢查;字詞理解不作重點;字詞賞析不作要求。

應用。以點帶面,遷移運用

略讀課文教學要把握好課文在整個單元中的地位,略讀課文應該是精讀課文的有機延伸,是將精讀學習所習得的方法進行實踐運用。

粗略。抓大放小,有所側重

略讀課文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大膽取捨,突出重點,有所失而有所得,一課一得,得得相連。

自主。放手閱讀,體現個性

引導學生自主地選擇,自主地學習,自主地評價,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

2、爲達成教學目標的總體思路: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二、朗讀提示,把握目標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課題入手,解決難點

五、總結收穫,練習寫作

六、佈置作業,積累沉澱

第三方面、教學程序

爲了把預設目標落到實處,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共分幾大板塊。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設計意圖:加強單元整組教學的意識,使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更好地發揮訓練閱讀、遷移寫法的作用。】

二、朗讀提示,把握目標

瀏覽“閱讀提示”,概括這節課的任務,(內容 啓發 積累)交流學習方法。

【設計意圖:學生參照閱讀提示,明確學習的要求和方法,這樣的方法更有實效性。】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全文,藉助拼音讀通全文,發現本課在形式上的特點。

2、瀏覽全文,完成第一個任務:短文講了什麼內容?

【預設:如何將一篇長長的文章濃縮爲精煉的幾句話?】

從《自然之道》的內容的概括找到啓發,套用格式:___________的故事,告訴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簡單地說,它講的就是人與自然怎樣的關係?人(破壞)自然,這個啓示是種“警示”

同樣,《人類的老師》可以參考之前學習的《蝙蝠與雷達》概括內容的方法:

從__________________得到啓發,解決_________________的問題。

簡單地說,它講的又是人與自然怎樣的關係?人(利用)自然,這個啓示是種“啓發” 【設計意圖:學生獨立概括文章內容有點困難,藉助已經學過的方法進行知識的遷移與運用,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把文章的事物之間的聯繫提煉爲“破壞”與“利用”,把啓示解讀爲“啓發”與“警示”,這有助於學生對文章內容本質的理解。】

四、課題入手,解決難點

1、讀小標題,提出困惑。學生能自己解的小問題先解決,留下大問題一起探討。

【設計意圖:文章的題目就是學習的的切入點,凸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挖掘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這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也就是閱讀文字的興趣。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深究,對簡單的問題可以粗略帶過,抓住那關鍵的,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的問題加以研究,把時間用到刀刃上。】

2、圈圈重要的字、詞,畫畫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邊批註自己的感受,幫助自己解決剩下的幾個問題。

【設計意圖:教會閱讀方法,嘗試自主解決問題,這樣對文字的解讀纔會更加深刻。

3、交流時:用圖示法理清生物之間的內在聯繫。

【設計意圖:理解生態失衡的內在原因是領會啓示的關鍵。用圖示法將長篇大論的文字提煉爲幾個關鍵詞,再畫上箭頭就能清楚地表示事物之間的聯繫。這樣,其中蘊含的道理就一目瞭然了,深入淺出。】

五、總結收穫,練習寫作

1、談談從一篇短文中獲得的啓發,也可以談談整篇文章獲得的啓發。

2、歸納本單元表達啓示的思路:故事+分析,問題+動物優點+效果,以及用設問句連接故事與分析,問題與動物優點,承前啓後,過渡自然的方法。在交流蒐集到的仿生學資料後,仿照《人類的老師》寫一個片段。

【設計意圖:透過對本單元的幾篇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梳理,教會學生寫作表達的思路與方法,使學生將從精讀課文所學到的“法”有用“法”之處,做到有機會學以致用。】

六、佈置作業,積累沉澱

第四部分 主要特點

我崇尚的是簡約的語文課堂,將略讀課文放手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大膽地、自由地、主動地感知文字,凸顯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紮紮實實地從聽、說、讀、寫的基本功練習與運用開展教學互動,努力實踐語文教育的“三實”——樸實、真實、落實。

說課稿 篇10

一、 教材分析與處理

(一) 說教材

《我的母親》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本文是胡適在40歲時對自己人生歷程的一段回顧,寫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在母親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事,敘述母親對自己深遠的影響,表達作者對母親深切懷念和敬愛之情。

(二) 說學生

由於自身和家庭原因,現在學生只關注自己,一向不理解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學習本文,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每一位母親的苦心,感悟母親和孩子間的深厚情感。

另外,學生在組織材料和提煉材料能力上不足,如果不瞭解背景,學生很難理解課文內容,因而在課前組織學生查找資料,拓寬視野。基於以上原因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掌握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複述課文內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瞭解母親對作者產生的巨大影響。

3、培養學生提煉歸納資訊的能力和學習圈點勾劃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複述課文內容。

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瞭解母親對作者產生的巨大影響。

二、 說教學方法

1、啓發提問法

提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有價值的問題,在看似無疑處挖掘問題,解決問題。

2、質疑討論法

讓學生針對課文寫法與段落上不懂的地方提問。

3、運用圈點勾劃資訊點的學習方法,培養複述情節的能力,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可以鍛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三、 說教學過程

(一) 匯入:

有這樣一位母親,她沒有讀過書,卻把兒子培養成北京大學的教授,她23歲上守寡,做了別人的後母後婆,卻把家裏治理的井井有條,她是嚴師,又是慈母。她就是文學大家胡適的母親馮順弟。胡適先生說:“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深的影響。”那麼他的母親給了他哪些影響,讓他一生受用呢?今天我們來認識這位母親,共同學習胡適的《我的母親》。(板書)

說明:[這一環節設計爲了引起學生注意,設定懸念,同時也讓學生帶着導語中提到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讀課文,起投石問路的作用。]

(二) 介紹作者及其母親資料

你搜到哪些資料,請你說一說。

1胡適簡介

(1891——1962),現代詩人、學者。曾主修哲學。原名嗣穈,字適之。安徽省績溪縣上莊人。生於一個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鐵花系清末貢生,母親馮順弟(續絃)比其父小30歲,是一鄉村良家女子。胡適三歲時,父親即病故。23歲的寡母做了鄉村大家族的主母,對惟一的兒子悉心教育,遵夫囑“令他讀書”,終於把胡適培養成材。胡適三歲隨母在上莊接受教育,13歲離開母親赴上海求學。9年的鄉村生活,對他的一生產生了巨大、深刻、無以替代的影響。胡適母親對胡適既是慈母兼嚴父,又是“恩師”兼“嚴師”。她從不溺愛孩子。1910年,即胡適19歲時,赴美國留學。1916年寫成《文學改良芻議》,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話詩集《嘗試集》。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榮獲35項美國博士桂冠。

2介紹其母:馮順弟。

說明:[本環節設計主要在於讓學生蒐集整理資料,並提煉出重要資訊點。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人物事蹟。]

(三)檢查預習

課前安排預習,針對生字詞語在字形字音乃至字義上來認識生字。

(四)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複述課文內容

說明:[此環節要求學生把握好記敘事件六要素,並在複述時要求把母親嚴格、慈愛、剛強的細節講清楚。]

(五)再讀課文

朗讀課文,說一說“我”從母親身上都學到了什麼?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試着在書上圈畫出來。

說明:[此環節設計在於貫徹新課標思想,給學生讀書時間同時從課文中找出依據。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從最後一段入手,把握人物性格。“我”所學到了性格,也就是母親身上傳遞出的優秀品質,解決這一主問題,引出學生對動作語言細節刻畫進行分析。]

授課時學生可以說:學到了母親寬厚,善良,仁慈和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品行。學習上勤奮,做人上剛強。

那麼從哪些細節體現出教子嚴格呢?學生可以針對這一問題歸納出:“當我說輕薄的話時”和“督促我學習嚴格又是充滿愛意”的環節時讓同學找出“母親用舌頭舔眼翳”這一細節,並讓學生讀出字裏行間的情感。

當學生找出體現母親溫和寬容的句子時,再讓學生讀一讀當債主除夕之夜到家討債的部分,去體會文中平實的意味深長的一句話“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這樣的過年,我過了六七次”,讓學生重點讀這一細節“這樣過年”“從不”這幾個詞都體現了母親的包容和度量。

(六)質疑探究

讀過本文,你還有那些疑問,提出來讓我們共同研究

說明:[本環節設計針對文章寫作上的特點,引導學生理解文學大家平凡樸實看似無奇的筆墨,實則都爲文章中心服務]

學生針對課文寫作上的特點提出:1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到母親,是否切題;2寫母親對我的教導就可以了,爲什麼用這麼多的筆墨去描寫他與家人相處的情形?經過討論可以分析出:前三段寫自己在別的方面沒有發展機會,除了讀書外,給我做人訓練的就是母親,這樣順利過渡到母親給我的深遠影響。而第二個問題也是爲了更好的說明母親在平時待人接物方面對我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身教勝於言教,可見文章字裏行間對母親飽含懷念敬愛之情。

(七)拓展交流

學習本文後你有哪些收穫?

說明:[學生可以從文章的寫作細節、記敘方面去談]

(八)作業

母親常常爲我們默默的付出,她的愛從不張揚做作,她把對你的關愛都融到你的生活細節中,回憶一下生活中的細節,模仿文章寫一個小片斷。

結語:母親就像一棵大樹,她的愛,她的榜樣給我們一世蔭涼,讓我們在這樣的大樹的廕庇下茁壯成長。

四、 創新與反思

本次課的創新設計之處在於結合文章結尾提出“母親給了我那些影響?我從中學到了什麼?”這一主問題,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找到依據,從而揭示母親性格,並且圍繞母親發生的事就像串珠子一樣被串起來,從細節上分析了母親的偉大品質。講解時注重朗讀,把握對細節的理解,給學生讀書時間。

反思:

胡適的文筆很有分寸,像“一絲一毫”“如果”這樣的詞語在文章中的意義學生不一定能理解,在分析時有可能對詞的分析不到位,需要課後補充。

五、板書

板書是文章的思路的歸納,整體內容把握,本課設計主要從人物性格,即作者感情入手,概括文意。板書簡潔,一目瞭然。

嚴以教子

母親 寬以待人 懷念 敬愛

標籤:說課稿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