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最新《永生的眼睛》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9.38K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永生的眼睛》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新《永生的眼睛》說課稿範文

《永生的眼睛》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永生的眼睛》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S版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作者一家三代人捐獻眼睛角膜的感人事蹟,讚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

二、說教學目標

六年級的學生讀了這篇課文,應該能夠感受到其中所體現的真善美,也能夠擁有很多感動,所以,教學本課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而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體會爲什麼要以“永生的眼睛”爲題,則是教學的難點。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項目和課文的重點難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尤其是“父親”和“溫迪”的語言描寫,體作者一家人以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快樂和驕傲的高尚情操。

3、瞭解角膜捐獻,對器官捐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三、說教法學法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結合這個實際,我採用“自讀自悟——交流體會——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議一議”自己感受深的句子,“說一說”自己已理解的內容,“讀一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學生透過自己的學習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原則。

四、說教學過程

本文涉及到角膜捐獻,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所以,課前我讓學生查找有關角膜捐獻的資料以及做初步的調查,瞭解周圍人對捐獻角膜的看法,爲學習課文做好鋪墊。教學過程我預設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三)自讀自悟,品析感悟。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我首先朗誦一位接受角膜移植手術而重見光明的人寫的一首詩《你的眼睛》。

你的眼睛。

像遠方淡藍的大海,那永恆的痛苦,像塵土隱沒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透過流水的閃爍,宛如水底的珍珠。

讀完後說:這位重見光明的人在呼喚、在尋找給他帶來光明的使者,這位光明的使者到底是誰呢/?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

設計這樣的匯入,是因爲這首詩表達了重見光明者內心的感受,配之教師教師深情的朗誦,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文興趣,還能爲課文的深入學習墊定情感基調。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我爲學生創設一個自主讀書的情境,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初讀,做到不漏讀,不錯讀,指導朗讀難以讀通的句子,引導學生正音。

2、再讀,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自主讀書的習慣,學習用多種方式去讀書,自己讀懂文章大意。

(三)自讀自悟,品析感悟。

怎麼讀是語文教學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見解,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就離不開閱讀方法的指導,此時,我出示課件指導學生閱讀。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邊動筆,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和段落,並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書)

2、彙報交流。

對話與交流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語文課程應重視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因此,我以“彙報朗讀——談談感受——讀出感情”的方法指導學生彙報交流,在交流中品味語言,感悟情感。此時,我會根據學生的彙報隨機出示語句,引導學生透過品詞析句,朗讀與交流,體會思想感情。我預設重點把握兩個語段:

第一個語段: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你媽媽和我都覺得,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那麼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這裏,我首先引導學生理解父親和琳達結於捐獻母親角膜的態度是不同的,並找到相關的段落朗讀,議一議:面對捐贈母親角膜這件事,琳達和父親爲什麼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態度?難道父親不愛自己的妻子嗎?讓學生透過對話理解:父親愛自己的妻子,同時也愛別人的生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吾生命以及人之生命。”使學生真正地爲琳達的父親而感動,然後在感動中全班齊讀本段,並以“這時,你想對琳達的父親說些什麼”的方式來表達感動。

第二個語段:在這一刻,我才真正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他所遺留的是輝映在我女兒眼睛裏的一種驕傲!

議一議:琳達說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那麼,父親留下的更是什麼呢?

引導學生明白父親的言傳身教給後輩帶來的影響,父親給一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用“輝映在我女兒眼睛裏的一片驕傲”來啓發學生將溫迪與琳達到14歲時的情況進行對比,從而感受溫迪的富有愛心、無私奉獻和熱愛生命。

在學生被溫迪的語言感動的同時,我出示本文後面三個自然段並再一次配樂朗讀,激發學生對溫迪更深的敬意和對課題內涵的更深的理解。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來朗讀信的內容,讀出自己的感動。當學生擁有了感動之後,再回到課題,“永生的眼睛”永生的僅僅是眼睛嗎?還有什麼是永生的?透過交流,引導學生明白,永生的還有他們一家三代人富有愛心、無私奉獻、熱愛生命的精神。

五、課外延伸,昇華情感。

這時,我出示資料,讓學生了解目前我國角膜捐獻的現狀。據衛生部統計,我國目前約有400萬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透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由於供體匱乏,我國每年僅實施3000例左右的角膜移植手術,數百萬的患者還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同時,呈現另一組資料,說明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人也像琳達一家人一樣捐獻自己的器官,記學生對器官捐獻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促使學生在思想、情感的的提升。

《永生的眼睛》說課稿2

一、立足文字,說教材

《永生的眼睛》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了作者一家三代人已經或準備爲盲人捐獻眼角膜的感人事蹟,是一篇具有語言美、情感美、思想美的文章。

文中人物的語言富有個性,含義深刻,透過語言可以觸摸人物的心靈,人物的情感猶如大海的波濤,此起彼伏,深深地打動着每個人的心。在這個充滿溫情的故事中,作者用簡潔的語言爲我們刻畫了兩個讓人終生難忘的形象:善良、樂於助人的父親以及可愛、才華橫溢的女兒——溫迪。他們熱愛生活、關愛別人的心,讓人尊敬,讓人懷念。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爲題,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

二、把握文字,說目標、重難點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體現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根據本單元訓練點和文字的'價值取向,結合學生實際,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使學生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後捐獻器官的行爲感到驕傲、自豪。

2、以人物形象爲切入點理解文章,昇華情感,繼而理解“永生”的含義。

3、透過朗讀交流領悟重點語句的含義,培養有感情地朗讀的能力。其中“以人物形象爲切入點理解文章,昇華情感,繼而理解“永生”的含義。”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

三、關注學生,說教法、學法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方法得當,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去讀中感悟,以讀促思,做到教師簡簡單單教語文,學生輕輕鬆鬆學語文。依此,本課教學我採用了“直奔重點,由點及面,點面結合,整體推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由讀促悟,悟中生情,情中誦讀,讀後交流,動之以情而曉之以理。”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爲體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原則,我引導學生透過“找一找,寫一寫,讀一讀,說一說,看一看”的學習方法完成本課的學習。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手、動腦、動口,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

“找”即從文中找到體會到這份感動、驕傲的句子;“寫”即寫下自己的閱讀體會;“讀”即讀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即交流感受、談理解;“看”即利用多媒體展示課程資源,讓學生了解有關捐獻角膜的知識、史料,引導拓展延伸,做到小課堂連着大世界,爲學習文字作了很好的鋪墊。

四、師生互動,說流程

結合本文情真意切的特點,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着眼於“情”,藉助於“讀”,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這幾個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撥動學生的心靈情弦,傳遞着一份份驕傲與感動。

(一)承上啓下,直奔“驕傲”

“溫故而知新”,課始,我以“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文中都有哪些人物?”讓學生簡單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又幫助學生重溫了課文內容。同時我設計了一個“線性”問題:“這些人誰給你的印象最深,誰最令你感到驕傲?”以此輻射全文。

(二)細讀課文,尋找“驕傲”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環節,我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跟文字從容對話。走進人物,走進課文,看看自己是從什麼地方,哪些文字,哪些句子體會到這份感動、這份驕傲,把它用波浪線畫下來,寫上自己的體會。

(三)讀中體會,感悟“驕傲”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驕傲”一詞在文章中出現了多次,溫迪爲外公和媽媽驕傲,媽媽爲女兒和父親驕傲,它所影射出的正是這個家庭所營造的愛的氛圍。這一環節,我以“你爲誰而驕傲”爲主線,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一方面,爲學生能“自由馳騁”課文而又始終不脫離中心作了鋪墊,也爲學生深入細緻地進一步閱讀作了鋪墊,另一方面,以人物形象作爲理解課文的切入點,使學生對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如善良而偉大的父親,才華橫溢、關愛他人的溫迪)產生深刻的印象,感受文章的情感美。

在這條主線的引領下,教學中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隨機地從學生最爲之驕傲的人講起,變序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當學生提到讓自己感到驕傲的人物時,我便指導學生讀好相關的段落,透過朗讀交流領悟重點語句的含義。這堂課我把讀書和思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讀促思,反過來,又以思促讀,使學生的讀變成了有要求的提高。如讀父親的一段話時,我先引導學生思考:面對又傷心又憤怒的琳達,父親卻是怎樣的?接着,讓學生順着自己思索的答案,平靜地讀父親的話,隨後再出示2004年美國器官移植的狀況,進一步讓學生體會那些盲人對眼角膜的渴望,從而感受到父親的偉大,當學生再一次讀父親的話時,在平靜之餘,又添了一份驕傲。

同時,這堂課的讀也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感動的互相傳遞。比如讀琳達衝着父親哭喊一句時,我採用了評價讀,教師引讀,將感動傳遞給了學生,學生由此入情入境地讀;在讀溫迪的話時,我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讀出自己的感受;在讀信時,我又引導學生懷着感激之情讀一讀,撫慰這位偉大母親的心靈。透過多種形式、富有活力、感情真摯的朗讀,活生生地顯出了語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讀出了語言文字的“味”。使這堂課“言有盡而意無窮”。

(四)情感昇華,傳遞“驕傲”

在學生品味“驕傲”的情感達到高潮時,我引導學生想象盲人重見光明的那一瞬間,她們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她們的家人又會怎麼想?使學生在交流中傳遞感動。接着利用課件出示《寫給溫迪的一首詩》,對課堂進行拓展,隨着“同學們,誰的眼睛永生了?這永生的僅僅是他們的眼睛嗎?”這一問題的牽引,學生對課題、對文章情感的理解就自然達到了一個至高點。此時,再加入相關資料的連結,使每個學生懂得了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他們正確對待死亡,自願死後捐獻器官,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最後我給學生一句話的時間發表學習感言,又一次讓學生在交流中傳遞感動、傳遞驕傲。我還佈置他們把這份感動、這份驕傲一直傳遞下去,向身邊的人講述這個故事,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寫一份倡議書向周圍的人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成爲愛心的傳遞者、宣傳者和實踐者。

五、突出中心,說板書

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我的板書緊緊抓住主線“你爲誰而驕傲”和人物的精神品質,並透過心形展現永生的不僅僅是他們的眼睛,更是愛的永生、奉獻精神的永生。這樣既緊扣了主題,又給人醒目、簡潔的感覺。

六、教學相長,說反思

回顧整個課堂,我以情感爲紐帶,以朗讀實踐貫穿始終。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創設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營造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教師與文字三者之間充分對話,在品味“驕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濃濃的情感傳遞。教育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懈努力,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永生的眼睛》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永生的眼睛》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八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經和準備爲盲人捐獻角膜的動人事蹟,讚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課文中的“我”由當年對父親捐獻母親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後親自捐獻父親的角膜,這是多麼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展現了“我”思想認識昇華的軌跡。

當年的14歲的“我”和現在的14歲的女兒,對親人捐獻角膜的兩種不同的態度,又是多麼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也反映了前輩的耳傳身授對後輩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爲題,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教學本課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而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則是教學的難點。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項目和課文的重點難點,制定以下教學目的:

1.按課文前的“連接語”中的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體會作者在三位親人去世後捐獻角膜過程中的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崇高品質。

3.學生領悟有一定內涵的語句的含義,培養其有感情地朗讀的能力。

二、說教法

本冊教材編寫《說明》中明確提出,“略讀課文在內容上理解上,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用精讀課文課文中獲得的知識和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我的設計理念是以“情”爲主題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有一定內涵句子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所以我根據教學目的2、3兩項,結合學生實際,我採用“自讀自悟——感情朗讀——交流體會”的方法進行教學。這裏的“悟”既包括讀懂的,又涵蓋質疑的。這裏的”讀”可以是默讀、朗讀、分角色讀、小組讀、齊讀等方式。這裏的“交流”既可以是你喜歡的詞句段落,也可以是人物特點。

三、說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問一問,說一說,讀一讀”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說”自己理解地內容,“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原則。

1.器官捐獻是社會較爲關注的問題。課前可佈置學生查找有關資料或調查周圍人們對捐獻器官的認識、態度,瞭解爲什麼會有人反對或不願意捐獻器官,爲學習本課做好準備。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不難理解,應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要讓學生先讀提示語,把握閱讀要求;然後初讀課文,從整體入手瞭解課文內容;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和段落,並在旁邊做上簡單的批註。之後,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四、說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蒐集有關包括眼角膜在內的器官捐贈資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提出問題,蒐集資料。

本文我採用兩課時教學,下面我重點來說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詩歌引入,鋪墊情感。

1.出示詩歌:《你的眼睛》

像遠方淡藍的大海,

那永恆的痛苦,

像塵土隱沒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

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

透過流水的閃爍,

宛如水底的珍珠。

2.(教師朗誦)這是一位曾經遠離光明的人,在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重見光明後,爲了表達內心的感受而寫下來的。是誰爲他捐贈了角膜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永生的眼睛》。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這不是一首普通的詩,這是一首獲得溫迪捐贈的眼角膜的人書寫的情詩,表達了他重見光明後的內心感受。以此詩作匯入,配之教師深情朗誦,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文興趣,還能爲課文的深入學習墊定了一個情感基調。

二、初讀課文,感知語言。

1.一讀,做到不漏讀、不錯讀,教師指導朗讀難以讀通的的句子,引導學生正音(捐贈、盲童、熱淚盈眶、屢次、遵從、摟住),注意多音字“重”的讀音。

2.再讀,邊讀邊思考邊動筆,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和段落,並在旁邊做簡單的批註。

【設計意圖】言語學習的起始環節,要讓學生用足夠的時間去讀課文,做到不漏、不添、不錯、不倒,讀後訂正,意在訓練學生對語言文字正誤的識別與判斷能力,讓學生畫出令自己感動的語句和段落,能使學生初步感知這是一篇感情至深的文章。

三、讀中品味,領悟情感。

1.全班交流,學生讀出自己圈劃的部分,並聯系談談自己的理解。

2.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父親“教育”我的兩段話,重點研讀:

(1)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爲,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①讀,自由談感受。

②爲什麼說給予別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最珍貴的?(結合課前查閱的有關器官捐獻的資料,談感悟)

③如果是你,你能給予他人哪些東西?

(2)“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我的女兒溫迪自幼酷愛畫馬,她的作品屢屢獲獎。父親接着說:“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爲我自豪!”

①讀,質疑。

②文中的“我”是誰?爲什麼會爲“我”而感到自豪?從中體會到什麼?

③如果你是那個接受眼角膜的盲童,在他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見到了世界、見到了陽光,見到了夢中的親人……你最想跟溫迪的外公,那個無私捐獻眼角膜將你從黑暗帶向光明的人說些什麼呢?

(3)把父親的兩段耐人尋味的話連起來讀一讀,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送進去。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一環節,在學生自由感悟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讀中談感受,讀中質疑,讀中進行角色互換。文中父親的一種無私情懷如涓涓流水滲入學生心田,受到刻骨銘心的薰陶和感染。

四、設定懸念,引發下文。

1.大家回憶一下,作者也就是文中的琳達,一開始當她得知父親要無償捐獻離開人世的媽媽的眼角膜的時候,她的心情是怎麼樣的?當她聽了父親的話以後,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2.琳達把外公捐贈器官的心願告訴她心愛的女兒——溫迪時,她會有怎樣的表現?

3.那個寫詩的人的眼角膜是爺爺捐的嗎?這個問題學生心中有疑惑,老師也很想知道,那麼我們一同期待。

【設計意圖】父親的話說給誰聽?父親爲什麼要說這樣的話?父親的話是緣於“我”對父親要捐贈死去母親的眼角膜的不解和痛苦,“我”的不明白被父親的話釋然,“我”的痛苦難忍被父親的平靜和真誠所撫慰。這一環節,使學生能最終領悟琳達情感轉變的精神力量的來源,還會對你、我以及溫迪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最後的疑問是開課時種下的,再度提起,又一次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爲下一節課營造了良好的開端。

7永生的眼睛

母親父親女兒(捐贈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響)(“我”的態度)

《永生的眼睛》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永生的眼睛》是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

課文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經和準備爲盲人捐獻角膜的動人事蹟,讚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課文中的“我”由當年對父親捐獻母親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後親自捐獻父親的角膜,這是多麼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展現了“我”思想認識昇華的軌跡。當年的14歲的“我”和現在的14歲的女兒,對親人捐獻角膜的兩種不同的態度,又是多麼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也反映了前輩的耳傳身授對後輩所產生的巨大影響。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爲題,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教學本課的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而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體會爲什麼要以“永生的眼睛”爲題的含義,則是教學的難點。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項目和課文的重點難點,制定以下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尤其是“父親”和“溫迪”的語言描寫,體會作者一家人以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快樂和驕傲的高尚情操。

2、培養關心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說教法

本冊教材編寫《說明》中明確提出,“略讀課文在內容上理解上,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用精讀課文課文中獲得的知識和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我的設計理念是以“情”爲主題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有一定內涵句子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結合學生實際,我採用“自讀自悟——交流體會——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議一議、說一說,讀一讀”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議”自己感受深的句子,“說”自己已理解的內容,“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原則。課文內容不難理解,應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要讓學生先讀提示語,把握閱讀要求;然後初讀課文,從整體入手瞭解課文內容;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畫出令自己深受感動的語句和段落,並在旁邊做上簡單的批註。之後,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四、說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談話匯入,板書課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當時我們每位同學、老師及社會上很多有愛心的人爲他們捐款捐物奉獻愛心,才使得今天四川的兒童重返校園、四川人民重建家園,這都是因爲人人心中充滿一顆愛心。愛是永恆的話題,今天讓我們走入課文《永生的眼睛》感受琳達一家人的愛心之旅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開啟書快速瀏覽課文感受作者一家人奉獻了怎樣的愛。(交流)

(預設:父親按他們生前的約定捐母親的眼角膜、我捐父親的眼角膜、溫迪準備捐眼角膜……

三、自讀自悟,品析感悟

1、請同學們結合課前導讀梳理一下今天要解決哪些問題?(交流)

出示閱讀思考:

(1)畫出文中深受感動的語句,並在旁邊批註。

(2)說說作者爲什麼要用“永生的眼睛”做標題?

2、先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解決第一個問題。

過渡:從大家剛纔自讀課語文找語句的時候,老師感覺你們非常認真,誰先來把自己找到的語句和大家交流交流。

3、交流感動的語句

1)抓住父親的語言描寫(自由調控)

句子一:“你能給予他人的……那麼我們的死也是有意義的。”(引導抓關鍵交流體會)課文中提到的有意義的死是什麼呢?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認爲怎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師: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描寫的句子感受父親的愛心,正好抓住本課訓練重點。

小結:可見,這是一位關心他人,爲別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父親。請你帶着平靜的關心他人,爲別人着想語氣讀一讀吧!(生讀)

過渡:父親還說了什麼話?

句子二:“如果一個盲童……那有多麼美妙!”

句子三:“想想看……又會多麼驕傲。

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把你的感受容入句中讀一讀吧。充分發揮想象,父親的眼角膜在一位位盲人身上發揮着怎樣的作用?(交流)

請你讀出父親的美妙,讀出父親的驕傲來吧!(生讀)

2)、深刻體會父親的話

讓我們把父親的話連起來讀一讀。

父親曾平靜地對我說:“……”

父親曾愉快地對我說:“……”

父親曾驕傲地對我說:“……”

你認爲自己讀的最好的一句讀給在座的老師同學們聽一聽(交流品讀說一說:父親曾()地對我說(“”)。

3)交流感受“驕傲”的真正含義

(生說)“媽媽,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驕傲。”

(1)、對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2)、外公是因捐眼角膜而讓溫迪感到驕傲,想想溫迪爲母親驕傲的原因是什麼呢?(板書:勇於奉獻、)

(3)、你能讀出驕傲的語氣嗎?

4、透過理解課文中的語句,下面你們四人小組共同探討解決第二個問題。說說作者爲什麼要用“永生的眼睛”做標題?(交流)(時間、精神)

過渡:讓我們全體起立深情的讀一次課題以表對他們一家人的敬意(生齊讀課題)

四、迴歸課文感受課文對我們的影響。

1、同學們,讓我們帶着你們的感動之心,再一次走入溫迪一家人的偉大無私的故事。(放FLASH動畫)

看完動畫,你想對他們中的誰說些什麼?

五、回顧課文作者是在課文中多次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語言、神態……)

本節課我們透過感受作者筆下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描寫的句子,感受人間的愛是心的永生的。(板書;)

六、最後請同學們欣賞一位盲人獲得眼角膜捐獻,重見光明寫的一首感恩詩

七、作業超市:

1、找出課文中讓你感動語句,把它摘抄到札記本上。

2、圍繞一個主題,運用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心裏想法。

板書:

永生的眼睛

富有愛心

勇於奉獻 感動

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