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PEP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 3 How Many說課稿

說課稿2.98W

作爲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PEP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 3 How Many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PEP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 3 How Many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設計並執教的是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3 How Many ?中的第一課時。PEP小學英語教材以話題爲綱,以交際功能爲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的語言任務。三年級下冊Unit 3 How Many ?這個單元,是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經掌握數字1—10的基礎上,要學生繼續學習數字11—20,並且能夠在實際生活情景中靈活地運用這些數字。根據教材內容的安排及結合我們農村學校英語課時不足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時的教學內容爲完成Part A中的Let’s learn和Let’s practise兩部分。雖說教材是教學法的依據,但它不是教學的產物,教師在授課時應該對教材進行科學的處理。在教學本課時,我並沒有按部就班地教教材,而是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整合,作了細緻的處理,使教材知識系統化。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英語不久,他們對英語充滿好奇,他們還活潑好動、樂於參與、善於模仿、愛表現、喜歡新鮮事物,對新語言的好奇心往往能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另外,三年級的學生還不怕犯錯誤,很少有羞怯感,他們愛玩愛唱、愛遊戲、愛活動,還很在乎老師的激勵與表揚。

三、說教學目標

教務於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主要的是教會學生方法,發展學生能力,透過思考,將已有的知識重新提煉總結。教師應當把自己的成功看作在於使學生透過教學以後能獨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邁開新的步伐,即透過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英語完成有實際目的的語言任務。綜上述所說,同時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爲:

知識目標:

1、聽、說、認、讀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5個數字。

2、透過教學使學生聽懂並在實際情景中靈活運用句型“How many you see? ”“ I can see....”

能力目標:

1、學生大膽參與英語實踐活動,培養其合作交流的能力。

2、發展學生聽、說、讀、運用等綜合能力。

情感、策略、文化意識目標:

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愛好,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敢於參加實踐活動;注重學生聽、說、讀、運用能力的培養,進行合作交流;瞭解西方文化,拓展國際視野。

重點與難點:

依據以上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對學生的分析,我確定這節課的重點是透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數字11—15;而讓學生聽懂並在實際情景中靈活運用數字及句型“How many you see?”“can see...”。

四、說教法

爲了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我採用講讀法、直觀演示法、交際法、愉快教學相結合的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英語語法相對較少,而更注重於趣味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結合愉快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促使他們由興趣發展到產生要學好它的志趣。由於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國學生習慣於老師的"滿堂灌",但英語教學要求學生主動積極參與,透過創設情景,把學生帶進仿真的生活環境,鼓勵學生多開口,多與老師或同學交流交際,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達到掌握知識培養技能的目的。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爲了不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我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利用遠教資源,比較形象、直觀,使學生變苦學爲樂學。在教學過程中啓發、誘導學生思維,培養不同層次的學生大膽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五、說學法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透過教法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應該在學法中體現,這樣才達到教與學培養能力的目的。鑑於本課特點及學生現有知識水平,我準備引導學生採用聽、看、讀、想、說的方法來學習本課。透過聽、看,達到有所思,有所得,幫助不同階層的學生掌握學習重點;多表揚、勤鼓勵,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學習積極性,在知識上均有所提高。

六、說教學程序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針對學生的認識狀況及本課教材特點,我安排以下六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複習舊知,務於新知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靠強制的,而是靠興趣來實現。”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是新課匯入的關鍵。“Well begun ,half done.”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鮮、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興奮起來,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景。

爲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再現率,爲學習新知識埋伏筆,上課一開始,我播放三年級上冊Unit6 A部分Let’s sing “Ten Little Candles Dance”的錄音,讓學生再熟悉一下以前學過的10個數字。接着透過“做一做”複習1-10的數字,爲新授知識作了鋪墊,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以輕鬆活潑的形式開始。

第二環節:呈現新知,合作互動

1、創設情境,教學數字。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地緊張感,能夠激發他們對學習的外部動機,引發他們一系列的自主活動,促進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轉化。所以我首首先爲學生創設情境:“Today I’ve brought many things you want to know what things they are ? How many they are ?”然後出示一張11個西瓜的圖片,問學生:“How many melons can you see ?”於是引出“eleven”的教學,同時又引出了本節課的重點句型。我先讓學生跟讀,再請學生讀,利用多種朗讀方式學習11的讀法,然後引導學生用“I can see 11”來回答。接着我出示一些答案是11的算術題目,如:5+6=?我問:What’s five and six ?讓學生回答,在回答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了11的讀法,而且學生也有一種成就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朗讀,每位說對的學生我給他們一個小獎品,這些獎品有各種圖形,所以當他們拿到小獎品時,很有成就感,興趣都很高。

2、12-15數字的教學我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因爲透過直觀形象的圖片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這些數字,而且運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圖片呈現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

3、多媒體出示圖片,進一步學習數字和句型。

第三環節:趣味操練,學以致用。

在新授完11-15的英語表達法後,我採用了多種形式進行操練、鞏固。

1、猜年齡。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人物,然後給出相關提示,比如出示帶蠟燭的生日蛋糕或生日蠟燭,要學生根據提示猜一猜這些人物的年齡。學生在數蠟燭與回答的過程中既複習了1-10的數字又鞏固了11-15的'數字。

2、組成算式遊戲。我出示幾題只有答案的算術題,如:( )+( )=eleven.讓學生說說幾和幾可以組成這個數,在這個過程中,既擴展了學生的思維,又練習了數字。

3、接龍遊戲。每組學生所數的數不同,如:t from 1-12. Group2. Count from 3-15....每組聽到指令後每位學生數一個數,數完爲止。如果其中有學生數錯了那得先站着,最後看看哪一組對得最多哪一組就獲勝,並能得到相應的獎勵。因此每位學生注意力都很集中,生怕自己聽錯或說錯。

4、對話練習。同桌兩人爲一組,每組可以拿到一張印有事物數量不等的圖片,同桌之間選擇相應圖案用“How many you see ?”“I can see...”進行會話練習。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爲了能夠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自由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所以在學生學完這些英語知識之後,我及時地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操練,使英語學習迴歸本位,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第四環節:師生小結。

透過對知識的小結,幫助學生將本課的資訊進行加工、儲存,從而明確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以評價促發展,培養小組團隊精神,激勵學生大膽開口,積極活動,爲小組爭得榮譽。

第五環節:文化之窗,拓展視野

透過瞭解各國不同的幸運數字,使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第六環節: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爲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我特意設定了“Homework supermarket”,即家庭作業超市,學生可根據自己不同的水平和基礎選擇不同的題目來完成

1、 Copy the words 11—15.()

2、 Practise the dialouge with your deskmates.()

3、 Write down the lucky numbers about the other countries .()

以上五個環節,從複習舊知、講授新知到練習、全課總結,能做到息息相通,環環相扣,特別是新授過程,包括了"新授、練習、再新授、再練習"等多個環節,能有效地調動學生思考、表達,既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過程。同時透過課後作業,鞏固課堂新學知識,爲下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七、遠程教育與英語課程的整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知識不是透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並且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爲主,因此教師上課時要爲學生提供數量充足的形象,才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遠程教育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平臺。在這節課上,我透過遠程教育資訊載入了許多和本課有關的視頻圖片來豐富上課資源。本課一開始,我利用英文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dance”及相應的圖片反學生匯入英語學習的氛圍中。然後在課文教學中,我利用課文插圖圖片及相關圖片,讓學生在情境中交流運用,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本課的多媒體設計能充分體現遠程教育與英語課程整合的特點。

八、總結

本課以培養學生運用能力爲目的,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英語學科特點,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從視、聽、說等方面使學生得到鍛鍊,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達到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