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垂徑定理說課稿

說課稿2.08W

一、教材分析:

垂徑定理說課稿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圓的性質的重要體現,是圓的軸對稱性的具體化,也是今後證明線段等、角等、弧等、垂直關係的重要依據,同時也爲圓的計算和作圖提供了方法和依據,所以它在教材中處於舉足輕重的位置。

另外,本節課透過“實驗--觀察--猜想--合作交流--證明”的途徑,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聯想能力、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利用圓的軸對稱性,可以對學生進行數學美的教育。

因此,掌握垂徑定理對學生更好地認識現實世界,建立空間觀念、培養推理論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這部分知識的要求及本課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情,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理解圓的軸對稱性;掌握垂徑定理;學會運用垂徑定理解決有關的證明、計算和作圖問題。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聯想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聯想、猜測、推理、探索發現新知識的能力和創新思維、創新想象的能力。透過分組訓練、深化新知,共同感受收穫的喜悅。

(3)情感與態度目標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培養學生敢於面對挑戰和善於克服困難的意志,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勇於探索,從中獲得成功的經驗,充分享受數學之美,從而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知識與技能目標固然重要,對於本節課:過程與方法和情感與態度更重要,因爲這部分是幾何教學的重點,是由實驗幾何向論證幾何的過渡,過程與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方法;有良好的情感態度能培養好的學習興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垂徑定理及其應用。

(由於垂徑定理的題設與結論比較複雜,很容易混淆遺漏,所以,對垂徑定理的題設與結論區分是難點之一,同時,對定理的證明方法“疊合法”學生不常用到,是本節的又一難點。)

教學難點:對垂徑定理題設與結論的區分及定理的證明方法。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創設具有啓發性的問題情境,透過學生動手操作,多媒體生動直觀地演示,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探究討論——歸納發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給學生在充足的活動時間,使學生在積極思維的狀態下參與探究性學習 。

而理解垂徑定理的關鍵是圓的軸對稱性。

二、教材處理

關於教材的處理:

(1)對於圓的軸對稱性及垂徑定理的發現、證明,採用師生共同演示的方法。

(2)探究例1後引導學生髮現常見輔助線“半徑半弦弦心距”,得直角三角形中三邊的關係式 .注意前後知識的連結.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

本節課我採用實驗操作,直觀演示,合作交流等方法指導學生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述,讓學生從實踐中獲取知識,並透過討論來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同時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和實物演示,直觀生動地反映圖形特點。

四、教學模式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本節課透過“創設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用拓展——反思歸納”的'教學模式,力求着眼於學生探究能力和多向思維的培養。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七個環節組織教學:

1)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展示我國隋朝建造的趙州石拱橋,提出問題,你能求出橋拱所在圓的半徑嗎?以此情境,匯入圓的學習。

透過課本自學,讓學生了解圓中的弧,弦等概念。

並提出疑問:那麼我們將要學習的圓到底有什麼樣的性質呢?

設計意圖:透過我們的古老文明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引起學生的聯想,爲學生探究新知識埋下鋪墊。

2)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實踐探究一

把一個圓沿着它的任意一條直徑對摺,重複幾次,你發現了什麼?由此你能得到什麼結論?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在引入新課的同時,運用教具與學具(學生自制的圓形紙片)演示,讓每個學生都動手實驗、觀察,透過實驗,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1)圓是軸對稱圖形;

(2)經過圓心的每一條直線(注:不能說直徑)都是它的對稱軸;

(3)圓的對稱軸有無數條。

實踐探究二

請同學們在自己作的圓中作圖:

(1)任意作一條弦 AB;(2)過圓心作AB的垂線得直徑CD且交AB於E。

引導學生分析直徑CD與弦AB的垂直關係,說明CD是垂於弦的直徑,並設問:它除了上述性質外,是否還有其他性質呢?這樣就很自然地匯出本節課的課題,此時板書課題 垂徑定理 這樣透過全體學生參與實驗,逐步匯出新課。

設計意圖:上述一系列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經歷“實驗(問題)——探究——歸納”的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獲得直接參與的機會,在參與中,激發學習興趣;在實驗中,積累對數學的感知;在思考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探究中,形成對數學的理解;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整個過程,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勇於猜想,敢於發現的精神。

3)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首先讓學生實驗、觀察並得出猜想

①EA=EB;② 弧AC=BC;③弧AD=BD.

你是如何得到這個結論的?(可能有的學生用的是疊合法,有的學生用的是論證法,此處都予以表揚)

這裏要引導學生分析上述猜想的條件和結論,並將文字語言轉化爲符號語言,要能寫出

已知:CD是直徑,CD⊥AB

求證:①EA=EB;② 弧AC=BC;③弧AD=BD.

這樣做爲分清定理的題設和結論作好鋪墊,從而達到解決難點的目的。此時板書垂徑定理的內容。

垂徑定理 垂直於弦的直徑,平分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目標訓練,及時反饋>

爲了強調定理中的條件,出示一組練習:在下列圖形中,符合垂徑定理的條件嗎?讓學生搶答,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強調“垂”與“徑”缺一不可。

設計意圖:及時給出練習,便於學生理解概念,有利於新知識的內化。本環節要注重學生在活動中的思考,鼓勵學生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實踐探究三

1.想一想:如下圖示,AB是⊙O的弦(不是直徑),作一條平分AB的直徑CD,交AB於點M.

2.同學們利用圓紙片動手做一做,然後回答:(1)此圖是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其對稱軸是什麼?(2)你能發現圖中有哪些等量關係?說一說你的理由。

學生依據探究二的經驗來論證探究三,從而得到垂徑定理的逆定理

3.拓展垂徑定理的逆定理,即“知二推三”

4)運用新知,體驗成功

例1:如圖,已知在⊙O中,弦AB的長爲8cm,圓心O到AB的距離爲3cm,求⊙O的半徑。

1. 介紹弦心距的概念:圓心到圓的一條弦的距離叫做弦心距.

2. 規範解題步驟

3. 總結圓中常用的輔助線思路

<目標訓練,及時反饋>

1.半徑爲4cm的⊙O中,弦AB=4cm, 那麼圓心O到弦AB的距離是 。

2.半徑爲2cm的圓中,過半徑中點且垂直於這條半徑的弦長是 。

3.如圖,MN所在的直線垂直平分AB,利用這樣的工具,最少兩次就可以找到圓形工件的圓心,你能說出理論依據嗎?

<學有所用>

趙州橋主橋拱的跨度(弧所對的弦的長)爲37.4m,拱高(弧的中點到弦的距離)爲7.2m,你能求出趙州橋主橋拱的半徑嗎?

設計意圖:爲了及時鞏固,幫助學生對所學定理的加深理解與使用講完定理及逆定理後,我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他們的心理特點,設計了有梯度的,循序漸進的習題,讓學生嘗試。

本環節我採用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法,透過學生的探究體驗垂徑定理性質的應用。

5)知識梳理,自主評價

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包括知識、方法、感想方面的梳理)

設計意圖:本環節我採用學生自己回憶並敘述的方式,讓其梳理知識,感受方法。這樣做的目的,既是對所學內容的複習鞏固,又訓練了學生的歸納和表達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形成知識體系。

6)學有所用,綜合提升

一座橋,橋拱是圓弧形(水面以上部分),測量時只測到橋下水面寬AB爲16m(如圖),橋拱最高處離水面4m

(1)求橋拱半徑;

(2)若大雨過後,橋下面河面寬度爲12m,問水面漲高了多少?.

2. 如圖,兩個圓都以點O爲圓心,大圓的弦AB交小圓於C,D,求證:AC=BD.

設計意圖:本題在趙州橋的基礎上進行了綜合,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垂徑定理,運用垂徑定理。

7)作業

作業設計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則,給學生以充分的發展空間,並鞏固本節所學內容。

設計方案:爲了適應各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設計了分層作業,

必作題是課本練習題

選作題是課後試一試

另外,又設計了應用練習,如何確定殘缺的圓形零件的圓心?

讓學生帶着數學問題走出課堂,從而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外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