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落花生的優秀說課稿

說課稿8.1K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落花生的優秀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落花生的優秀說課稿

落花生的優秀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落花生》是魯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單元是以“生活中的啓示”爲主題的。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文章透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揭示出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作者透過借物喻人的手法,表達出樸素的人生哲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作者把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寫得比較簡略,把議花生寫得比較詳細,並在看似隨意的家常談話中,揭示了做人的哲理。行文樸實、自然、親切、引人深思,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二、說教學目標

四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認知能力、辨別能力,而且有了自己的思想。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課標》對這一年段的要求以及文字的具體內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透過預習,掌握本課的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領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4、 學習、運用對話敘事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學習、運用對話敘事的表達方式。

這篇課文學生很容易理解,我將不做過多的分析。在表達方式上有詳略得當,借物喻人,對話敘事這三個特點。文字中這些點,老師不能面面俱到,古語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則舍魚,是教學之最高境界。老師要有取捨,取就應該取在學生的發展關鍵處。課文一共有15個自然段,3至15段是議花生,而議花生的表達形式是對話,3至14段都是對話。《課標》中要求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而且學生也常常不會用對話敘事,,所以我把學習、運用對話敘事的表達方式作爲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把教課文向教語文轉變,把非本體向本體轉變,把教過向學會轉變。 教學難點:領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三、說教法學法

《課標》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是語文學習的核心,是衡量語文活動效果的重要標誌。”因此,在教學中,我把主體地位還於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方法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爲了給學生“點金術”授之以漁,我着重引導學生是自讀自悟,討論交流。力求學生透過多讀書,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小組探討,用一種思維去碰撞另一種思維。讀寫結合,讓學生學以致用,做真正的語用語文。學生用讀、思、悟、說、寫完成本課的學習。

四、說課時安排

根據這篇課文的容量及學生的學情,我安排了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內容:

一、質疑解題。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質疑。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百個問題要重要。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不能回答,我會解釋。老師要教學生不會的。

二、檢查預習。我會先檢查預習,檢查學生識記生字詞的情況,對錯誤較多的字詞加以指導書寫,用檢查讀課文的方式檢查學生是否把我 “空地”“買種”“播種”等詞讀正確了,課文是否讀流利了。

三、理清思路,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四件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這些事對應了哪些段落,學生會對詳略一目瞭然。

四、隨堂檢測。用小檢測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我重點說第二課時。

五、說教學流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

一上課,我會說:“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落花生》。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事?“我會再次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這樣的概括使學生再次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

(二)學習“議花生”

請同學們默讀3——15自然段,思考:作者是用什麼表達方式來寫這件事的?

默讀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式,它能讓學生靜下來,專心致志地讀,並有助於學生認真地思考。

學生讀完之後不難發現這是採用對話形式來敘事的。下面我會讓學生分段朗讀、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朗讀。在這裏老師不要做傳授知識的權威,而是學生閱讀活動的夥伴和指導者。老師的職責是助讀而不是代讀。

下面我會問:我們議的和父親議的有什麼不同?

學生們會發現,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都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被常人忽視的特點,而且由物聯想到人,這就是借物喻人。這也是父親對孩子們所希望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藉此可以理解“體面”的意思。

在此,出示許地山及父親的資料,有助於明白父親的用意。

(三)學習寫法

請同學們瀏覽3——15段,這樣的對話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會發現這是對話敘事,而且每一個人的話單獨成段。這是學生自己發現的,總結的,會記憶深刻,而且拿來運用。

再讓學生回憶,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中對話還有哪些特點?

總結出“提示語”的靈活運用。

出示學過的課文中的對話,學生會再現提示語放在開頭時,放在中間時,放在最後時,或者沒有提示語時標點符號的不同。爲下面的寫做好了準備。

(四)結合文字遷移

再次出示父親說的話。請同學們再讀一讀父親說的話。

同學們,時代不同,對父親的觀點你有什麼新的看法呢?四人小組討論,大家注意組員說的內容,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學生討論了,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學生總結了,知道了對話敘事的寫法,寫起來就容易多了。學生利用文字資源,結合現實實際,再創了文字。

大家都知道,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所以我們要有語用語文的意識,有運用語言文字的理念,上真正的語文課。

落花生的優秀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語文九冊第15課。本課是許地山先生開始創作時,爲追憶父親的教誨,寫的一篇記敘文。在選入課文的時候有改動。本課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了一幅插圖,15個自然段,1個生字和7個要求會寫的字。課文從記敘種花生到收花生,到嘗花生再到議花生。重點贏餘議花生這部分,以談話方式來記敘,本文是一篇借物喻理的記敘文。讓學生在讀中得到啓發,受到教育。作者把自己受到的人格教育淺移默化地薰陶了學生的人格。

2、教學要求

(1)認知要求

A、讀準字音:má亭、zhà油 愛mù。

B、辨析形:(看黑板口頭組詞分辨)

C、找出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了解意思。

D、讀文能瞭解文章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2)技能要求

A、能用學習用具和聯繫課文內容自學生字詞。

B、能按寫作順序把文章的詳略部分找出來。

C、能正確流利讀出課文,並從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3)情感要求:培養學生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清文章寫作思路,瞭解文章內容,理解第10段的話,理解“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很有用”。

難點:學會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培養學生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體會父親的話和我悟出做人的道理。

二、說教法:

(爲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從學生實際出發,採用“以讀爲本,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五年級的學生,已掌握很多學習方法:所以我讓生採用自學生字、詞掃除閱讀障礙,分組閱讀,角色立刻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架構教學過程。用身邊的例子引導學生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作業時安排一個小練筆。

三、說學法:

1、學生能夠自學生字詞

2、學生透過聯繫上下文理解詞意。

3、學生間採用分組讀,激發朗讀興趣,採用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4、在師生合作探究中,明白課文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理清文章思路,學習作者在記敘文中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按教材的教學安排,本課需要2課時,在此,我完成的是第一課時。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猜謎,激發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首先猜“電燈謎”,再猜“花生謎”。板書課題,議課題,師生共同瞭解“落花生”得名,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致內容,自學生字詞。

高段要求學生能快速默默讀課文。我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借默讀動手圈出新字詞,聯繫上下文自悟。第二步合作正文,辨析字形,理解詞意,第三步,師生合作瞭解本文主要寫了哪件事,(花生收穫時,全家人談論花生的事)。

(三)分組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並找出重點部分,標出來,說說本課按事情發展順序展開記敘,在記敘的三部分中,重點記敘議花生部分,讓生了解重點部分要詳寫。明確作者的寫作手法,引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四)分角色朗讀議花生部分,找出父親說的那段話,透過對話完成,生讀後感知,父親怎樣議花生,教師板書,從板書的對比中知道花生可貴之處,學生談自己的看法,要做一個怎樣的人。(花生、 桃子、石榴、蘋果)各有優點。但,花生更爲可貴的品質是:有用卻默默無聞,或說不炫耀自己,也就是不求慮榮的道理。培養學生做一個具有花生品格的人,陶冶學生情操。

(五)佈置作業

爲了鞏固教學成果,全課小結後適當佈置幾道課後練習題

落花生的優秀說課稿 篇3

《洛化生》是《人類教育》第八卷第十七課。文字是敘事性散文,記錄真實。

作者小時候的家庭活動和教育。本文主要講述了一個家庭的花生豐收節的情況。透過談論花生的好處,以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的主要目的,沒有假名,沒有默默的奉獻。它表明人們應該是有用的人,而不是不適合別人的正派人。它表達了作者的生活理想和價值觀,不是爲了名利,而是爲了造福社會。

教學目標

1、 透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掌握生詞的積累,並能在學習過程中運用這些生詞。

2、 瞭解文章的主要資訊,明確文章的發展脈絡,掌握文章中的關鍵句和關鍵詞。

3、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體驗許地山所推崇的精神,學習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 大聲朗讀課文,充滿感情地背誦課文。

論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瞭解父親對花生的讚美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也主要定位於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閱讀,獨立學習,發現問題,合作探索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多運用閱讀和思考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我讓學生預習新單詞,並查閱有關許地山的資料。教師還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課程安排

根據這篇課文的能力,我將安排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我設計的是第一節課的教學。以下主要是關於第一節課的教學過程。

1、 創造情境並引入新課程:

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我讓學生猜燈謎。當然,謎底是花生。自然,我介紹了課文《洛化笙》。

2、 首先閱讀課文,全面理解

小學生我認爲單詞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讓學生先讀課文找出生字,然後一起解決。

3、認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分清主次。

抓住要點,解決問題

我把課文中的關鍵詞組給學生們看。我結合桃子、石榴、蘋果、花生的圖片,讓學生從對比中體驗花生的特性。(不要炫耀你自己的好處),透過情感朗讀來體會我父親對花生的欣賞,並根據生活的實際給出喜歡花生的人的例子。從而突破學生提出的一個個問題。讓學生真正學會問自己的問題,透過研究和討論解決問題,並品嚐獨立學習的樂趣。

第三部分:羅華生課堂講稿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你們好。

我記得一位父親教導他的孩子要腳踏實地,不要虛榮。像一朵落花,我們應該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那天我說的課的標題是“落花”。

(課件)

我的課程設計包括以下六個部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點與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課件】

1、 教材分析:

《洛化生》是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靈感。本單元的每一篇課文都包含了深刻的做人哲學,情節強烈,語言簡單,意義深刻。本文以一個家庭的花生豐收節爲例。本文透過對花生的益處的論述,揭示了學習花生性格的主要目的,即不求名利,不求默默奉獻,而是要做有用的人,而不只是對別人不好的正派人。

根據事物的先後順序,文章寫了四部分資訊:種植花生、收集花生、吃花生和討論花生。作者的寫作意圖透過適當巧妙的安排得以凸顯。

2、 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孩子思維活躍,渴望學習,願意表達,願意交流。他們已經具備了必要的學習潛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還需要老師的進一步指導。

落花生的優秀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1、《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主要記敘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透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讓學生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透過學習:

(1)體會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含義,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教學目標1:我是根據現在學生的觀點,就是現在的學生往往只講究外表好看,針對這個特點以及文章內容來確立的。

(2)在學生讀完本課的基礎上,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道理。

教學目標2:我是根據本課的重點訓練確立的。

(3)訓練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文章。教學目標3:是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透過我對教材的理解,我認爲本課的難點在於體會父親讚美花生的話是什麼含義,又有什麼目的?

3、說過程

在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之後,貫穿全文,培養學生根據段意主動思考,歸納主要內容的能力。並體會本課所要講述的道理。

(1)層層訓練,概括段意

我是分三個層次訓練學生概括段意的。首先,匯入新課,我會出一個謎語,讓同學們猜猜謎底是什麼?“根據鬍鬚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板書:落花生)

第一層,默讀文章,想一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些什麼事?訓練學生概括以下內容:(寫過花生收穫節時,一家人談論花生的事情)

那麼文章圍繞“花生”又講了一些什麼事情,我會請同學們先試着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我會引導學生概括出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議花生。

第二層,再次讀文章,思考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然後劃分層次,根據前面四個小標題的提示同學們歸納出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並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劃分全文的層次。

第三層,根據學生們的討論發現有兩種劃分全文的方法,但都是分爲三大段。第一種是第一自然段爲一段,第2自然段爲一段,第3至15自然段爲一段。第二種是第1—2自然段爲一段,第3—14自然段爲一段,最後一自然段爲一段,因爲本課詳略分明,所以兩種分法都算正確。

我是用第一種的劃分方法爲同學們講解的,並請同學們概括出第一種劃分的段意:

第一段的段意是寫種花生和收花生。

第二段的段意是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穫節,並做好準備。

第三段的段意是寫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花生品格的讚揚,使“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因爲有兩種劃分的方法,所以我又請同學們概括出第二種劃分的段意:

第一段的段意是寫種花生、收花生和嘗花生。

第二段的段意是寫“議”花生。

第三段的段意是寫“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2)分段學習,品味本課。

根據第一種的劃分方法,開始分段學習,默讀第一段老師提出疑問: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幾個月的時間,文章卻只用了幾個詞一筆帶過,請同學們聯繫上下文,找到這幾個詞?同學們都找到了是“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收穫”。接下來我會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借住字典查出“開闢”和“翻地”分別是什麼意思。“居然”在本段中起什麼作用?我會引導學生結合前後,以及借往字典的力量了解到“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在這裏是表現大家喜悅的心情。爲了加強同學們對居然的理解,我會讓同學們用“居然”一詞造幾個句子,目的是訓練同學們勞力結合。

標籤:落花生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