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說課 常見天氣系統

說課稿2.14W

一、說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說課 常見天氣系統

(一)課標解讀

(略)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係這一主線,其中前兩節主要介紹大氣的受熱、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兩節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爲後面氣象災害颱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三)說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2.能力目標;3.德育目標(具體見課件)

(四)說教材重點、難點的確定

1、教學重點: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2、教學難點: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

二、說教法學法

(一)說學生

(二)說教法

(三)說學法

三、說教學程序設計

共五步:(一)時間安排1、複習匯入3分鐘;2、新課講授30分鐘;3、練習提高10分鐘;4、課後安排2分鐘;(二)匯入新課;(三)講授新課;(四)課堂練習;(五)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具體如下:

(一)匯入新課:

展示幾幅天氣的畫面,讓學生了解常見天氣狀況,感性認識地理現象,最快進入學習狀態,然後播放一段城市天氣預報的視頻。看完後,告訴學生要能夠看懂和聽懂這些天氣預報圖,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

(二)講授新課:1、重點概念詳解—築牢基礎

教學內容:重點講述氣團、鋒面系統、冷鋒、暖鋒等概念。

教師活動: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透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重點概念,結構特點,天氣特點。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分析重要概念,氣團介面天氣特點。

設計意圖:透過這樣設計,使學生從感官上接受概念並能運用以前的知識更好的理解念,爲下面的知識做好鋪墊。

2、巧妙過渡—理解諺語

一場秋雨一場冷

一場春雨一場暖

黃梅時節家家雨

設計意圖:透過這樣設計,重在貼近學生現實生活,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對傳統地理文化的理解力。

3、教學重難點突破—能力提升

重要內容:各種鋒面系統與天氣狀況

教師活動:動畫演示,設計問題和表格,引導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給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和鼓勵,最後進行重點內容總結。

學生活動:引導學生分析鋒面移動時某個地方所經歷的天氣;相互討論後完成表格內容;引導學生探究鋒面引起的天氣現象的差異和產生的原因。

設計意圖:結合動畫的展示,層層設問,依據學生的思維模式,由簡入難,一步步的引導,啓發學生,是他們透過自己親身的.參與,以及透過同學之間的合作,獲的知識、得出結論

4、總結新課鞏固練習

透過活動課“試做天氣預報員”和典型例題,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提高解題能力。

教師活動: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

學生活動:分組練習。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既能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鍛鍊學生的個體,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課堂結束語)

幾日來的黃山市陰雲密佈,陽光難得一見,我們期待着明天有一個好天氣,因爲我們相信――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5、佈置作業

(略)

6、教學反思

本科內容是全節教材的基礎和關鍵,重於原理,偏重空間模式,難度較大。透過空間模式法和對比分析法進行教學,便於學生理解掌握,多媒體的動畫演示使抽象知識直觀化,教師隨時測試教學效果,及時獲得即時反饋,查漏補缺,便於學生理解鞏固知識,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