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漢語拼音

如何快快樂樂學習漢語拼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情趣是學習者內在的動力,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真正意義上的減負。教師充分利用自己的一雙慧眼,密切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注重跨學科的學習,積極開發教材資源,促進學生在情趣中快快樂樂地學習漢語拼音,使學生愛學、會學、樂學。

如何快快樂樂學習漢語拼音

一、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快樂感悟

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以其動感的畫面、鮮明的色彩和悅耳的聲音,促使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與學習全過程,深受學生的喜愛。

1、分步出示畫面  低年級教材圖文並茂,色彩鮮豔,一本教材猶如一本畫冊,給人美的享受。本課教學的情境圖,教師分步出示。先展現的是中秋節的夜晚,一輪明月高懸空中。讓學生重點觀察什麼時間,從哪兒看出來的?接着出示下半部分,媽媽講故事,孩兒靜靜聽。讓學生重點觀察誰在幹什麼?最後上下聯想,這是一個什麼夜?學生透過月餅和圓月推斷出這是個特殊的日子——中秋夜。這樣分步出示圖畫,改變了掛圖整幅出示時的令人目不暇接之感,讓學生抓住重點,前後聯繫,邏輯推理,訓練了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

2、展示動態效果  掛圖給人靜止的感覺。而注意的規律告訴我們動態的比靜止的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於是,在教學ie的四聲時,讓學生說說《標調歌》,然後給音節標上四聲,學生讀一個音節標一下聲調,學生愛讀第幾聲就標第幾聲,這樣靈活隨機的標調更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入緊張愉快的學習之中。當教到ie變整體認讀音節ye時,透過i的閃爍效果變爲y,成整體認讀音節ye。邊看邊聽故事,學生身臨其境,耳濡目染,牢固掌握了ye。yue的音節變化也是如此。運用動態的效果引起學生注意,刺激學生的眼睛,更好地認準、讀準字母和音節。

3、播放有趣音響  一個調兒,一種音色,要讓一年級學生聽40分鐘,準會給學生帶來勞累。透過播放有趣的音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快快樂樂學習漢語拼音。那童真童聲的語境歌,那(ok!你讀對了!sory!你讀錯了)設定的評價語,還有那一陣陣熱烈的鼓掌聲和一片片惋惜的嘆氣聲,都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刺激學生的耳朵,讓學生喜出望外,高漲學習熱情。

這種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充分感受,親身體驗,讓學生感悟韻母、認讀音節,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以生爲本,注重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理論。

二、多學科教學的相融——快樂實踐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開闊眼界,提高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1、唱一唱捏一捏  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可愛,好唱好動。每節課40分鐘的靜坐,對他們來說是艱鉅的任務。在課中操的安排中,老師播放兒童喜愛的《泥娃娃》歌曲,學生一邊歡唱,一邊動手捏橡皮泥,十分開心。唱完捏完後,讓學生說說:你捏了(怎樣的)(什麼顏色的)(東西)。這樣,不僅鞏固了拼讀音節ni…,而且給ni…賦予了生命。

2、試一試辨一辨  低年級兒童好強好勝,敢想敢爲。當學生透過多媒體動態的效果明白了韻母ie變爲整體認讀ye時,讓學生嘗試着來寫一寫:<e怎樣變成整體認讀音節?讓學生上黑板板演,然後學生評價、判斷、辨論。大家知道理不辨不明,事不辨不清,路不辨不正。在這場探究嘗試中,學生牢固掌握了複韻母<e變成整體認讀音節yue的全過程,給了學生深深的體驗和感悟。

3、畫一畫說一說  低年級兒童天真爛漫,想象奇特。當學生認讀yue的四聲後,問學生你觀察月亮嗎?你看到過月亮有哪些形狀?能把它畫下來嗎?學生紛紛拿出水彩筆,畫出了月亮的各種形狀,有的像眉毛,有的像細鉤,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圓盤……有的甚至配畫上深藍的天空和閃亮的星星,使月亮更美,月光更柔。最後讓學生來說說:  的月亮像   。這樣勾起學生的回憶,畫出月亮的陰晴圓缺,讓學生知道大自然的神奇和規律。

這種把音樂、美術、自然的教學引進語文課堂,實現了跨學科的教學,實踐了大語文觀的教學,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其樂無窮。

三、多人文精神的挖掘——快樂積累

蘇教版教材實施幾年來,倍受教師和專家們的喜愛,因爲它有着鮮明的個性——豐富的人文內涵。也正是由於這一個性,使它被教育部批准爲國標本實驗教材。這課教學中老師開發教材資源,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提供學生豐富的積累。

1、一個故事  故事總能給孩子以新奇刺激而喜聞樂見,深受孩子的`喜愛。當學生由景到人地觀察情境圖,學習語境歌后,讓學生來猜一猜,媽媽講了什麼故事?學生面對一輪圓月高空照,情不自禁地聯想起老師在“兩天一個故事”專欄中講的《嫦娥奔月》,對月宮的神奇和瑰麗聯想翩翩。

2、一首古詩  古詩以其凝鍊的語言、豐富的意境和鮮明的節奏,傳誦幾千年。當學生認讀yu?,用彩筆畫出了不同形狀的月亮,訓練了他們的操作、想象和表達能力。這時,老師指着一輪圓月問學生:你看到這月亮,會想到哪首古詩呢?學生們會不約而同地吟誦起老師在“每週一詩”專欄中教大家的《古朗月行》(李白),讓學生感受兒時充滿稚氣的認識,領略詩人豐富的想象。

3、一首歌曲  歌曲以其優美的旋律再現美好的人間生活,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啓迪。課後利用“兩週一首歌曲”專欄,教學生唱《爺爺爲我打月餅》,感受中秋夜的習俗,領悟爺爺對兒孫的關愛,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渴望祖國和平統一,盼望親人骨肉的團圓。

這樣,一篇拼音教學不再是“就字母而教字母,就音節而拼讀音節”的單一、封閉的課堂教學。把一首古詩、一個故事、一首歌曲……引進課堂,實現課前銜接,課後延伸,創建了開放而又充滿活力的新課堂。如此以往,日積月累,學生定會有豐富的文化積累,定會有豐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