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學習資料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基本原則

教育子女,家長一定要遵循家庭教育的原則,善於運用教育方法,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基本原則,希望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基本原則

一、因材施教原則

有由於先天的跗和生活、環境、教育的影響,總是千差萬別的。教育的方法,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1、注意觀察,學其所好。

孩子的愛好是多種多樣的,家長道德要注意觀察,從中找出孩子最有前途的愛好,加以引導。全國“棋童杯“冠軍常昊從小有着廣泛的興趣,喜歡玩的東西很多。倡家長髮現孩子從幼兒園回來的路上,跑去聚精會神地看大人下棋。家長就決定發展他的這個愛好,家長親自教,還讓孩子拜名師高手學棋。孩子長進很快,愛好下棋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綞成了全國冠軍,九歲就達到了我國五十年代一流圍棋手的水平。

十九世紀英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他之所以能成爲科學家,和他父母的細心觀察是分不開的。有一次,父親讓他畫菊花,結果他把菊花畫成了幾何圖形,不是三角就是圓圈,或者是梯開。父親又進一步觀察發現他對數學很感興趣,於是就開始教他幾何學、代數,果然麥克斯韋很快在數學上表現出了驚人的才華,十五歲寫出論文就讓教授們驚歎不已。最終成爲和牛頓齊名的大科學家。

2、知人善教,不要逼迫。

教育孩子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身體條件和性格特點,因勢利導。

謝軍7歲學下棋,10歲奪得北京市少年冠軍。教練認爲高壓軍很有天分,希望她成爲專業棋手。開始,謝軍的父母認爲,下棋作爲一個業餘愛好是可以的,而要以下棋爲“職業”,內心總覺得很可惜。於是,謝軍面臨的一場嚴峻的選擇:要麼退學到體校去下棋,要麼放棄下棋與同學們去上學。爸爸、媽媽左右爲難,矛盾重重。他們既不想因爲家長的干預,而真的斷送了一個下棋的“天才”;更不願意學棋未成,而貽誤了女兒的一生。考慮再三,媽媽與女兒面對面地長談了一次:“你喜歡下棋,是嗎?”媽媽問。小謝軍覺得有點奇怪,看到媽媽嚴肅的樣子,也認真地考慮了一下點了點頭。“那好,你就下棋去吧。但你必須記住,這條路是你自己選擇的。既然選定了,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從此,謝軍進了北京市隊,14歲獲國家大師稱號;20歲升國際特級大師;21歲改寫了棋壇歷史:打破歐洲棋手對國際棋壇64年的壟斷,登上“皇后”寶座。謝軍回憶說:“那時我人雖小,卻十分倔強,而媽媽首先新生了我,讓我選擇了自己的生活道路。”這使謝軍心裏升騰起一股激情,激勵她去拼搏。

3、揚其所長,因勢利導。

我國游泳世界冠軍莊泳,原名莊詠,父母希望她將能成爲一名歌唱家,幫取名“詠”。莊詠長大了,並不喜歡唱歌,對游泳情有獨釧,體育教練也認爲莊詠是塊“好料子”。父母改變初衷,讓她去學游泳,改名“泳”。小莊如魚得水,訓練非常刻苦,在教練的悉心指導下,終於走上世界冠軍的領獎臺。

4、量力而行,要求適度。

著名相聲演員牛羣,三十六歲得子。在愛人剛懷上牛童不久,他就開始了胎教,搞來一大堆名曲、名歌磁帶,把錄音機的耳塞緊緊貼在愛人肚皮上,讓騷動母腹中的胎兒貪圖音樂美感節奏。牛童一生下來,果然對音樂特別敏感,牛羣歡天喜地,心想:咎童這小子,很可能是歌唱家的料子。於是想方設法,教牛童練唱,還給兒子制定了學習音樂的計劃:每天必須學會唱一首新歌,星期天要學會兩首,每首歌的歌詞不得少於八句。這時牛童非但不學新歌,就連老歌也不唱了,牛羣怎樣說也都無濟於事。牛羣抓孩子的早期教育,培養了牛童的音樂興趣是可取的,但對孩子要求太高、太急,反使孩子沒了興趣。如果牛羣對孩子的要求是秩序漸進,量力而行,也許牛童可能真的成爲歌唱家。後來牛童改學電腦,聰明的牛羣也許是總結了經驗,要求得法,孩子也一舉成功,獲得全國少兒計算機大賽一等獎。

二、合理施愛原則

愛子女是做父母的天性,也是子女接受教育的前提,愛子女就像對莊稼施肥一樣,要講究合理。施肥不當,肥田產癟稻;愛不得法,慣子也不孝。

養而不教,溺愛,毀了孩子;“棍棒教育”,同樣毀了孩子。現實社會中,家庭生活的傳統觀念還有一定的市場。許多家長出於保護子女的心理和傳統的教育方式,把子女束縛在自己的“卵翼”之下,要求子女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他們認爲,子女在父母面前永遠幼稚,生活經驗不足,知識能力有限,只有聽從家長的管教,才能健康成長,因此對子女一味地嚴加管教。有的人對待不服從或違揹他們意志的子女,採用身心施暴的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式。

據一個調查:北京有一所小學一年級一個班的48名學生,都是清一色的獨生子女,因爲學習問題挨家長打過的竟達47人。其中27人是被用棍子和掃帚打過;8人被脫了衣服打過,10人被擰過,2人受腳踢過。具體地說,因功課學習遭打的23人;因強令學琴、學畫、學外語,而孩子不想學或學得不好被打的20人;因孩子不聽話遭打的4人。棍棒相加的結果,造成了孩子們的逆反心理,於是逃學孩子日漸增多。據報道,一九九六年一至三月,僅廣州火車站攔截的10至15歲學童謁達900多名。據一名流生哭訴:“一次,我考得不好,爸爸媽媽把我趕出家門。天晚了,我無處可去,就跑到一棵大樹底下。媽媽說,你就住在大樹上吧!我難過極了,呆了一會,就向小河邊走去。爸爸說,你就喝小河水吧!我痛苦萬分,不知是死是活好……”更有其者,有的孩子因學習一時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竟被家長活活打死、吊死或踢死。青海省有一名10歲四年級小學生夏斐,期末考試,語文、數學分別考了79分和82分,沒有達到媽媽要求的90分的標準,被活活打死。貴陽市7歲的謝曄,一時忘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當工人的爸爸一怒之下,竟用燒得紅通通的鐵鉤,在孩子身上連烙20餘處。

當然,這些家長的本意,並非想把孩子趕出家門,趕上刑場,或者打死。他們的目的都是爲了孩子好,出於一種愛。可是溺愛或苛愛都是愛過了頭,失去理性,導致一幕幕悲劇的發生。合理施愛,就是要愛而有度,嚴而有格,愛而有教。愛而有度,就是不溺愛。有些家長由於缺乏文化素養和基本教育知識,對孩子只知道本能地去愛。情感有餘,理性不足。一味地遷就預習孩子,不適當地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袒護包庇孩子的缺點錯誤,最終把孩子愛入歧途。有的家長有過重的怎麼心理,愛孩子只因爲孩子是自己的親骨肉,而不管孩子的是非善惡。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幼年時期有天然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傾向。獨生子女家庭如果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也就必然強化這種心理,培養出一個個“小皇帝”、“小公主”。甚至“小霸王”。法國哲學家盧梭尖銳地指出:“你知道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爲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這和中國的諺語一樣:“慣子如殺子。”

嚴而有格,就是“責惡匆太過,當思其可愛。”是指經過子女努力能夠達到的要求。反之,“嚴而出格”,提出的要求超過孩子心理和身體隨的負荷,達不到要求。這樣,使父母失去教育的前提,甚至贊成子女破罐子破摔。孩子有了錯,可以亮“黃牌”,給予批評或適當的懲罰,停他喜歡看的一場電影,暫不帶他去公署遊玩、、、但應禁止體罰。

體罰孩子,往往產生不良後果。首先,體罰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的最大的動力和最強的約束力,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就是保護了教育孩子的'一切措施的支點,有的孩子如成績不好或做錯了事,本來就已覺得擡不起頭,若再加以體罰,無疑是雪上加霜,勢必使本來已經自卑的心變得更爲悲觀捻,無形中失去上進的信心和勇氣。其次,體罰容易誘發孩子說謊和不誠實的壞品行。在體罰前,孩子的錯誤言行是外露的,而被體罰之後,孩子有時並不明白其錯誤所在,於是,他就採用隱瞞和說謊的方式來對抗。

再次,被體罰的孩子,往往進行“壓力傳遞”,在家被父母打,到學校就打同學,有個學校曾作過調查:喜歡打架鬥毆的學生中,80%是經常挨父母打的。有首兒歌也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首次捱打虎兢兢,再次捱打哭不停。三次捱打眉頭緊,多交捱打骨頭硬。捱打練成功夫到,學着父母打別人。體罰孩子更嚴懲的後果,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對家長由愛轉爲恨,感到家庭沒有溫暖,容易被壞人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長爲體罰孩子找“特區”,認爲孩子的頭和背不能打,打手心和屁股沒有事。要知道,在你生氣的時候,或者孩子向你反抗時,你下手的力量能控制嗎?你拳頭落點有那麼準嗎?爲了孩子和家長的明天,要禁止體罰。愛而有教,就是家長在愛孩子的時候,要使孩子懂得家長的愛心,教會孩子對別人也要有愛心。

住在南京郊區的一位母親,冒着鵝毛大雪到市裏買了一串香蕉,回到家裏先嚐了一口,兒子看到了大聲訓斥:“吐出來!吐出來”母親咽不下,也吐不出,滿面淚水。平時好都依着兒子,兒子吃剩或不吃的,她才吃。現在她才痛心地感到:自食苦果!自食苦果的原因是平時沒有教育,孩子只被愛着而缺乏愛心。

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景:媽媽喂孩子吃飯,孩子嫌菜味道不好,從媽媽手裏奪過碗摔在地下,還大哭大鬧起來,媽媽一邊掏出手帕給孩子擦眼淚,一邊對孩子說:“是媽媽不好,是媽媽不會燒菜。”天冷了,爸爸給孩子買件新羽絨衣,孩子一看火了:“土老冒.”爸爸哄着孩子到商店又買了一件。公共汽車上,一位老人站着,一個孩子坐着,售票員說:“小學生學雷鋒,讓老人坐好不好?”老人說:“沒關係,他是我孫子。”教育孩子有愛人之心,纔會在別人需要幫助之時伸出熱情之手;有愛家之心,支委會在父母耄耄之年盡一份季心;有愛國之心,支委會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

三、循循善誘原則

伊索寓言中有一個關於太陽和風的故事。一天,太陽和風爭論究竟誰比誰強大。風說:“我比你更強大,你看,下面那個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賭可以比你更快讓他把外衣脫下來。”風說完後,便使勁地向着老人吹去,想把老人的外套吹下來,但是他愈吹,老人把外套緊緊地裹在身上。後來,風嗲累了,沒有力氣再吹了。這時太陽才從雲的背後走了出來,江河地把陽光撒在老人身上,沒有多久,老人就開始擦汗了,並把外套脫了下來。太陽對風說:“溫和和碼頭永遠勝過激烈的狂暴。”家長在對孩子教育時,如果認爲越批評,他就越聽話,行爲越端正,越愛學習,那麼就犯了和風一樣的錯誤;你把孩子批評得越厲害,孩子就會用消極的態度和方法保護自己,達不到批評的目的。

劉源是劉少廳的小兒子。源源小時候,劉少廳可沒爲他少費心,在小學裏,源源是一個有名的淘氣包。有一個星期六,學校食堂午飯吃的是棗窩頭,就是在玉米麪窩頭中央有幾顆紅棗。源源一看又是窩頭,雙眉便不由自主地皺起來了。心想,晚上就可以回家了,回家再讓媽媽做點好吃的,下午餓點也沒事。他把棗窩頭的棗摳下來吃了,把剩下的窩頭悄悄地扔掉了。沒想到,他的澮都被班主任老師看在了眼裏。老師把搶叫過來,給他講了個糧食的故事,還把這件事記在《學校聯繫簿》上。那天晚上,劉少廳像往常一樣開啟《學校聯繫簿》,看到了老師寫在上面的話。他臉色一沉,迅速地轉過身來,剛想對站在身邊的源源進行嚴厲的批評,但想了想,還是控制住了自己。片刻後,他用一種平和語氣問兒子:“那一首關於糧食來之不易的詩,還記得嗎?”源源以爲要挨一頓訓斥,沒想到爸爸只是問起那首詩,於是趕緊回答:“記得。”接着就背誦起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爸爸,我錯了,你批評我吧。”背完詩,源源都快要哭出來了。劉少廳沉默着,他轉回身,提筆在《學校聯繫簿》上寫道:“老師說得對,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用血汗換來的,要珍惜農民的勞動果實。浪費最可恥,節約最光榮!要和勞動人民同甘苦,不要搞特殊。”經過父親的教育,源源到校後主動向老師承認了錯誤,並把自己扔掉的已經風乾了的窩頭剝掉髒皮,大口吃掉了。這個故事啓示我們,做家長的,當聽到自己的孩子做了錯事時,要冷靜,要像劉少廳那樣“想一想”控制住自己,切忌狠狠一頓臭罵,要講究教育的方式方法。

四、以身作則原則

我國古代就非常重視身教,兩千年前的孔子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是孩子的天然老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南京秦淮河畔,從一間十三平方米的陰溼小屋裏走出四名博士和兩名進階職稱的技術人才。支撐這六位兄妹成才的是一位普通母親——她的名字叫鄧素珍。鄧素珍是我國五十年代的大學生,先在昆明一所中學圪,後因丈夫錯劃爲資本家,她被牽連受掩護,獨身一個帶着六個子女回到南京夫子廟,借住在侄女的一間十三平方米的小屋。身陷困境的鄧素珍,深知學習的重要,先後把六個孩子送去上學。每天孩子放學回家,上鋪下牀都成了他們的課桌。鄧素珍就擠身於孩子們中間悉心指導。六個孩子六張嘴,加上穿衣和學習費用,每月開支只靠丈夫寄來的幾十元。平日,全家限定飯量,只有過年和孩子考試才能飽餐一頓。而鄧素珍從沒有吃過一頓早飯。三年困難時期,她因身體過份虛弱面暈倒在兩張牀鋪的夾縫裏。孩子再也不忍心上學了,誰知鄧素珍火冒三丈,把孩子們又打進了學校。文革期間,六個孩子先後失學,鄧素珍只好親手抄書給孩子們讀。大兒子高考時,需要一些學習材料,無奈沒有錢買,她又拿起了筆,爲孩子連天加夜地趕抄資料,累得雙臂紅腫,兩眼通紅。多年來,鄧素珍常以她的手抄本爲孩子提供了多方面的學習材料。

家長教育子女,能給孩子在學習上予以輔導固然好,如果家長文化程度不高,沒有能力輔導,這也沒關係。教育家阿貝、鮑梅爾說得好:“優教的關鍵不在於家中有多少書,家長懂得多少知識,重要的在於家長對待學習和生活的態度。”

標籤: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