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中藥材科技發展調研報告

報告2.84W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藥材科技發展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藥材科技發展調研報告

一、藥業科技發展現狀

一是最近幾年來我市承擔了國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專項“藥物創新與中藥現代化”《紫菀等三個品種規範化種植項目的研究》,承擔了國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專項《菊花規範化種植基地項目的研究》,承擔了省科技攻關指導項目《市中藥材生產標準操作規程》(sop),承擔了保定市中藥現代化重大專項1項,爭取國家星火計劃三項,國家火炬計劃現代中藥產業基地及國家重大專項中藥材種植研究項目兩項。20xx年我市承擔的省政府項目“一縣一業一園”工程建設模式,受到了省專家驗收組的肯定和讚譽,20xx年3月市中藥產業園區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爲國家級火炬基地。20xx年藥都製藥有限公司承擔了省重大科技專項市道地中藥材脫毒復壯、提純選育及組培工廠化種苗生產與應用示範。近幾年我市藥業企業承擔國家、省藥業科研攻關項目8項。我市藥業企業承擔國家、省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5項。我市藥業企業承擔國家、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項。我市藥業企業榮獲省科技成果15項。市惠農中藥材良種繁育有限公司和昌達中藥材飲片有限公司承擔了省中藥材三大基地建設。我市科技部門承擔了省財政項目整合農業財政資金髮展中藥產業項目。

二是搭建了產業科研平臺。一是按照五個一的要求採取專家+企業+基地+農戶的執行模式搭建了保定市中藥材產業科技專家工作站。二是爲提高我市道地中藥材gAp種植技術,搭建了省中藥材技術傳播站和省中藥材gAp研究中心。三是爲促進製藥企業的發展,我市搭建了市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四是積極引導藥業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科研機構,我市規模藥業企業均設有廠辦科研機構。在逐步完善現有廠辦科研機構建設基礎上,組織藥都集團、金木集團申報保定市級工程技術中心,兩家企業的技術中心20××年透過驗收成爲保定市級工程技術中心。在“十二五”期間,組織藥都集團的中藥材產品檢測服務公共平臺積極申報省級工程技術中心。

三是建立了省級中藥材科技示範園。核心區5000畝,示範區50000畝,輻射區15萬畝。20xx年被省政府命名爲“一縣一業一園”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

四是透過大力支援和扶助以農技協、研究所、專業合作社等爲主要形式的中藥材技術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目前,已建立中藥材研究所4個,中藥材專業協會6個,中介組織8個,科技進村服務站6個,組織開展技術培訓、資訊指導,爲廣大藥農提供種植資訊和技術支援,平均每年推廣先進適用技術8項以上,在藥農種植、產品銷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我市中藥材產業化進程。

五是中藥材產業科技培訓體系健全。建科技培訓基地。我市建立了國家級中藥材星火培訓學校、省級中藥材技術傳播站、省級中藥材gAp研究中心、保定市中藥材產業專家工作站。同時建立了縣級科普示範村15個,保定市級科普示範村4個,科普示範企業12個。

二、影響市中藥產業發展的限制因素

1、在中藥材生產上,受傳統種植模式的影響,長期以來,中藥材生產還處在一個相對落後的水平上,與中藥現代化的需求遠不相適應。

2、中藥材栽培技術不規範。對大宗中藥材品種規範化栽培技術的研究推廣力度不夠,中藥材生產尚處於自發、分散、粗放、無序的狀態。中藥材種植沒有嚴格的操作規程,缺乏被國際公認和接受的質量控制標準,無法進入國際主流醫藥市場。

3、中藥材種植區域混亂。種子種苗的提純復壯和優良品種的選育滯後,對地道中藥材的開發和利用不充分,缺乏規範化生產技術體系。隨着國家《中藥材質量管理規範(gAp)》實施,推行藥材規範化、規模化、基地化生產,藥材質量要求實現“安全、有效、穩定、可控”,滿足《中國藥典》和國家《藥用植物及製劑進出口綠色行業標準》的要求。中藥材產業是藥業第二、三產業的`基礎和依託,推行藥材標準化生產已成當務之急。

4、科技支撐力薄弱、服務體系不健全。中藥材科研基礎薄弱、缺乏規範化生產技術、缺乏相應的標準體系、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藥材規模化生產的實施,制約着中藥農業的產業化發展。特別是科研落後於產業發展,起不到應有的科技支撐作用,需要加強科技投入,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5、藥業科技投入不足,製藥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低,全市制藥企業除藥都集團每年的科技經費投入達到了年度銷售收入的6%以上,其餘其餘不足3%,企業的廠辦科研機構不健全,缺乏高端技術人才。

三、建議

(一)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科技與藥業經濟的緊密結合。動員全社會力量發展多形式、多層次、多成份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市場資訊、技術推廣等上下結合、縱攬關聯的服務網絡,逐步形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貯運、技術培訓、技術服務一體化的經濟格局,加快藥業業產業發展。

(二)開展科技攻關,圍繞制約我市中藥材種植業發展中的關鍵共性技術,組織開展科研攻關。繼續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大專院校開展合作,在成功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對祁菊花進行組培脫毒的基礎上,逐步對紫苑、地黃、南星、白芷等16個道地中藥材品種進行培脫毒,以提高我市中藥材的品質和產量,培育知名品牌。

(三)搞好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建設。繼續抓好中藥材科技示範基地1000畝核心區和萬畝示範區建設,到“十二五”末期中藥材核心區達到1萬畝,中藥材向規範化種植達到18萬畝,推進我市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進程。

(四)加快科技興藥步伐,抓好科技成果推廣。搞好中藥材優良品種的開發、引進和現代農業技術在中藥材種植上的推廣應用。重點抓好中藥材多發病的防治技術、優化配方施肥技術、中藥材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等20項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發展綠色種植。

(五)、進一步搭建和完善藥業產業發展科技平臺,推進全市藥業產業的整體升級。採取專家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企業(科技種植園區)的執行模式進一步完善省中藥材技術傳播站、保定市中藥材科技專家工作站及市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建設。實現專家與製藥、加工企業、藥業流通企業、中藥材gAp種植園區的有效對接,整體推進產業升級。

(六)加快藥業企業科技創新步伐。組織藥業規模企業大力開展科研攻關,以科研項目爲載體,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到到“十二五”末期組織藥業企業開發新產品、新技術30項;組織藥業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10個,培育藥業高新科技企業5家。推動我市藥業科研水平邁上新臺階。

(七)對省百強科技示範企業和省重點科技示範企業及“聚集區”內藥業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在科研項目申報、立項,人才引進,技術服務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援,進一步將其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