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行政公文 > 報告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報告1.47W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怎麼寫呢?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企業發展調研報告,供大家閱讀參考。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1

近年來,中小企業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社會經濟的產業組織形式沒有像經典經濟學家所預言的那樣,從自然競爭走向集中再走向壟斷。相反,中小企業成了各個國家中最活躍的經濟因素。中國也不例外,在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幾個地區如:江蘇、浙江、廣東、上海都是以中小企業爲主。這些地區之所以經濟能夠騰飛,都是因爲它們有各自的優勢和特色。產業積聚區是浙江經濟的一大特色和優勢,基本特點是某一行業或產品,在一個特定的地域內,高度積聚發展,在國內甚至在國際市場佔有較大比重,在當地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爲中國五金之都的XX,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蓬勃發展起來了。xxx2年,XX實現國內生產總值超過92億元,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更令人欣喜的是,一年間XX市躍過24個縣市,將全國百強的名次從第70位前移到第46位。[1]我們從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情況看,XX市xxx1年共有工業單位10948個,工業企業法人單位2464個。其中,五金機械工業單位8331個,佔全市工業單位數的比重爲76.1%。五金機械工業法人企業數爲1936個,佔工業法人單位比重數爲78.57%。法人單位全年營業收入爲123.7億元,其中五金機械工業法人單位營業收入爲106.2億元,佔工業法人營業收入比重爲85.86%。[2]目前,XX有五金機械企業1萬餘家,從業人員20多萬,產品涵蓋機械五金、裝潢五金、日用五金、建築五金、五金工具、小家電等1萬多個品種,並形成了電動工具、有色金屬冶煉、衡器、小家電、汽摩配、不鏽鋼製品、防盜門、滑板車等幾大支柱產業,其中10多項五金產品的產量居全國之最,100多種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從以上的數據看來,五金企業在XX市經濟發展中起着絕對的主導作用。然而,這麼多的五金企業中大型企業的數目甚微,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他們沒有大型企業的規模效應,那麼他們究竟是憑藉什麼在市場上立足發展呢?

二、XX五金企業發展的優勢

(一)、深厚的文化底蘊

XX的崛起,離不開幾千年的五金文化底蘊。經過考古考證,五千年前中華民族始祖--黃帝曾來XX石城山鍊銅鑄鼎。乾隆《欽定四庫全書》收集南朝·陳·虞荔所著《鼎錄》,這部鼎器的權威著作記載了XX自古流傳的"黃帝鑄鼎"一說。黃帝鑄鼎,春秋鑄劍,漢造弩機,宋採銅礦,清制槍管。當地學者認爲,"黃帝是五金之祖,XX是五金之源。"再者,著名學者、南宋狀元、XX人陳亮獨樹一幟,創建"XX學派",倡導"義利雙行"的事功之說,並在與著名學者朱熹的辯論中形成了功利主義儒家文化,陳亮思想根植XX民心。有美國學者專門研究發表專著,認爲陳亮的思想在許多方面接近現代市場經濟的理念。黃帝五金文化和陳亮功利主義儒家文化相結合的XX鄉土文化,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中大放異彩,成爲XX創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這一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造就了五金機械產業爲主導的XX區域特色經濟。

(二)、較完善的產業鏈

XX五金經過了這幾十年的發展,已逐步成了全國乃至世界有名的五金之鄉,各地的五金商人云集於此,XX和外界形成了一個完美的互通狀態。在這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有8000多家個體工商戶建立起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爲法人企業單位生產零配件的。隨着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他們開始了光明正大的“盜版”活動。即生產一些成品,以“貼牌”的方式成爲法人企業的產品。這樣不僅能解決法人企業的急迫生產問題,又給這些個體工商戶提供了定單。這就使整個XX的經濟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共存狀態,企業與企業之間也形成了完整的一條龍服務。各企業的服務體系較爲完善,這就保證了整個市場的高效運轉。

(三)、合理有效的宣傳

五金大市場和雄厚的五金產業是中國五金博覽會的重要依託,而中國五金博覽會的.舉辦不僅擴大了五金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使五金城市場功能走向完善,橋樑和紐帶作用更加突出。從1996年開始的一年一屆的中國五金博覽會吸引了來自國內外各省自治區及歐、美、亞、澳、非諸洲的數千家企業逾萬種產品參展。商交額也逐年在增長:1997年成交8.62億元,比首屆翻了近一番;1998年成交10.63億元,比第二屆增加了2.01億元;1999年達16.27億元,差不多是前兩屆之和;xxx0年和xxx1年分別達22.3億、25.6億元,均比上屆有所增加[3]。盛會期間,萬商雲集,國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國內外五金企業和經銷商競相參展,商品和技術交易異常活躍,集五金產品展銷、科技成果轉讓、資訊技術交流、文化交往等功能於一體,爲國內外參展企業和五金經銷商創造了良好的商業合作機會。“中博會”已成爲國際五金界的一個盛會。

(四)、實施優惠政策大力扶持發展

XX市委、市府一直非常重視五金城的開發和建設,專門成立了浙江XX五金城管理委員會,負責開發和培育中國科技五金城,併成立了浙江XX中國科技五金城有限公司,負責市場的物業管理。

在此基礎上,市委、市府還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五金城的建設和發展。具體措施有:

⒈在開發初期減免部分地方規費。

⒉穩定完善對中國科技五金城經營戶稅收徵管辦法。鼓勵經營者聯合經營,使之符合一般納稅人的條件。國有、集體企業在五金城內設立覈算分支機構的,可以在五金城稅務機構申報納稅。

⒊XX市各級金融機構對五金城積極給予信貸支援,滿足五金城發展的需要,並明確表示如果五金城需要,可以追加貸款數額。

⒋繼續在五金城舉辦一年一屆的中國五金博覽會,並積極籌劃爭取以國家國內貿易局、國家輕工業局及省政府的名義主辦,提高辦會的檔次、水平,擴大辦會的成效、影響。

⒌積極支援中國科技五金城有限公司申報自營進出口權,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支援公司多到國外進行商務活動,開展貿易,設立網點。

⒍對五金城內的經營戶,凡年銷售額爲3000萬元以上的,市場管理費按規定標準的50%收取;年銷售額在8000萬元以上的,市場管理費按規定標準的25%收取。

⒎嚴格控制新建五金市場,對現有五金市場進行一次清理調整,淘汰關閉零星市場和城市馬路市場。對市區範圍內經營五金商品的攤點進行一次調整,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集中到五金城經營。

⒏工商、技監等部門積極依法履行職責,推行市場監管巡查制,抓好五金產品市場準入證制度,嚴厲查處製售假冒商品、欺行霸市、商業欺詐等不正當競爭行爲,維護正常的經營秩序。稅務、物價、公安、消防、衛生等部門積極做好各項管理和服務工作。

三、XX五金企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們在調研的過程當中發現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發麪:

(一)資金問題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渠道單一。大部分企業的再投資的資金都是來自利潤,還有一小部分來自銀行貸款。其二是“三角債”問題的嚴重性。這個問題是一個企業間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僅僅是XX中小企業所獨有的。由於沒有法律制度的規範和商界商業道德的缺乏,“三角債”問題愈演愈烈,這嚴重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管理模式的一成不變

XX的企業大部分是由家族式的作坊發展而來的,企業雖然做大了,但是管理模式仍然走不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雖然在企業創辦初期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各種管理理念的推陳出新,這種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越來越被社會所拋棄。而XX人卻還是死守着舊的東西不放,特別是企業中的一些中老年幹部,他們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一些年輕人提出的新思維新理念在他們看來是顛覆一個企業的腐蟲,是要絕對隔離的。因此這也就阻礙了XX五金企業的再一步向前邁進。

(三)惡性的價格戰

惡性的價格競爭的出現是因爲產品工藝簡單,易於仿造,從而導致新產品一上市面不到半年生產同樣商品的企業就數以千計了。這樣一來,新產品在市場上很快就達到飽和了,再加上時間太短,再次更新的產品無法快速上市面,價格戰也就應勢而生了。價格戰的出現加速了產品的衰退,大大縮短了產品的生命週期,使產品的銷售呈現曇花一現的態勢。更嚴重的是,價格戰使產家的利潤一跌再跌,爲了減少成本,很多產家就不惜犧牲產品的質量、企業名譽進行低質的生產。由於資金短缺,廠家無法引進高科技的先進設備,也無法購買優質的原材料。這樣就勢必迫使一些小企業停止生產,宣佈倒閉。

四、對現存問題的一些建議和看法

(一)健全機構完善管理、注重人才的培養

儘快形成以科技進步爲先導,以XX五金產業爲依託,以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想統一爲特色,一個面向全國,外向開拓的技術市場系統。其實家族企業非常適合小企業,在中國目前最稀缺的資源就是誠信,這種企業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他們的企業組織形式的改變是勢在必行的,家族成員應該逐步從企業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職業的管理人員。這樣機構才能更加健全起來,管理也可以更加的達到預期的目的,不會因爲家族成員的違例不受約束而影響體制的嚴格性。

再者就要注重培養人才,正所謂,人才是企業生存之本,知識是力量之源。良精的宋工程師認爲企業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不論是專業人才,還是銷售、策劃、計算機等方面的人才,而企業最缺少的是通才。企業在招聘人員時,應更加重視的不再僅僅是學歷而已,一張文憑越爲越不能讓老總放心。而且需要的還有是員工的責任心——敬業愛崗及員工的豐富知識與能力。只有具備如此素質的人才,纔是真正的“人才”。有人說如今的市場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這話一點兒都不假。企業不惜重金引進人才,培養人才,而且每個企業都設有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部。XX也應如此,企業不僅要鼓勵員工繼續學習深造,老總還可以親自爲員工講授企業文化課,從而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

(二)提倡創新思維

創新在企業生存發展過程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針對“最能體現企業家精神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企業中的年輕經營者選擇“勇於創新”的比重最高,爲47.7%;約有1/3左右選擇了“敬業”、“追求最大利潤”和“實現自我價值”,比重分別爲35.2%、33.6%和31.5%;另外還分別有20.8%和19.6%的經營者選擇了“敢於承擔風險”和“樂於奉獻”;與之相比,選擇“吃苦耐勞”和“勤儉節約”的較少,比重分別爲2.7%和1.7%。由此可見,XX的五金企業經營者不乏把創新視爲首要追求的企業家精神的人。但是,可惜的是五金企業中年輕經營者佔全廠高層管理者的比很小。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我們的創新意識逐步灌輸給企業中的職員和高層管理者。要讓他們明白,創新在企業生存發展過程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三)以中低檔次產品爲主體的產業結構

浙江的中小企業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起步階段產品的檔次低得驚人,幾乎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它的市場份額卻大得驚人。所謂中低檔次,主要是就這些產品的需求層次和技術層次而言,而並非完全是指產品的檔次。中低檔次產品的市場前景究竟如何,先來看一些數據。從國內市場看,中低檔次產品仍具有很大的市場需求,1988年,中國80%的城鎮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只有4304元(算術平均),基本上只能以購買中低檔次的消費品爲主。近三年浙江經濟增長比全國每年高出2~3個百分點也證明了這一點。而從國際市場看,浙江的優勢更是在於中低檔次產品,發達國家在這些產品方面,基本上都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除了國內其他省份外,我們的競爭對手還有如越南、印尼、印度、巴基斯坦等一些國家。而浙江近三年外貿出口業績已經證明,我們有足夠的競爭力來對付這些競爭對手。

中低檔次產品具有一個穩定性相對較高的市場,其需求增長源於人類的一些最基本的生理、心理要求,是整個需求金字塔的寬大的基座。比爾·蓋茨曾說,就企業的穩定性而言,類似可口可樂公司這類古老的企業,遠勝於他的微軟公司。當然,中低檔次產品也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概念,隨着技術和經濟的發展,這類產品的檔次也在不斷提高。中低檔次產品是一個基本的發展平臺,是一個我們賴以進行知識積累、資本積累,進入世界的入口處。按照目前全國和浙江的製造業增長勢頭專家預測,到2005年,浙江一些主要行業佔全國的比重,大致可以比目前提高3~5個百分點以上,也就是說,到2005年,浙江一些主要行業佔全國的比重,最高可能會在20%以上。

浙江的優勢在於中低檔次產品,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XX也完全可以利用好這個優勢,來進行生產和發展。

(四)加快建設物流配送系統

“物流”這一概念越來越時興,但是商場決不能跟着時尚盲目走。我們需要完善物流配送系統,是因爲我們確實需要它。現代物流的概念是爲滿足消費者(用戶)需要而進行的對貨物服務及相關資訊從起始地到消費地的高效率與高效益的流動與存儲的計劃、實施與控制過程。而所謂的物流管理就是以買方爲起點,將原材料、零部件與製成品,在各個企業之間有策略的加以流轉,最終到達用戶,期間所需要的一切活動的管理過程。需求不斷生級是社會進步的標誌,消費者的商品需求得到滿足後會產生對服務的需求,並且,低檔次的商品和服務需求得到滿足後會產生對高檔次的商品和服務需求,這對於物流發展來說是種機遇也是種挑戰。雖然在XX適合進行配送的商品品種還很少,並且不同的企業配送不同的商品,不同的企業獨立建立自己的配送網絡,這在規模和範圍上都是不經濟的。這就需要由一個公司去做集成,比如把原來由不同企業經營的送電動工具零配件、不鏽鋼製品、製作滑板的原材料等商品配送業務,與機動工具、有色金屬零件等結合起來,實行統一的配送和服務,對經營者來講,就會節省很多成本,避免配送網絡建設的重複投資,歲消費者來講也可以得到更加便捷、完善的服務。這裏有一個例子,1999年9月臺灣發生大地震,使全球的芯片供應出現短缺,一星期內北京中關村電腦配套市場piiicpu處理器價格從每片1xxx元漲到2400元,但中關村的電腦商們說他們沒有發大財,爲什麼?因爲他們的庫存很少,他們的經營模式往往是,在店鋪陳列各種樣品,接受用戶的訂貨,如果一個用戶要少量的貨,他們會馬上賣給顧客,如果更多用戶來買,或者一個用戶需要很多,他會讓用戶先等一等,並告訴用戶說到倉庫拿貨。問他倉庫在哪,他說就在後面,其實,他未必有倉庫,經營者之間都有默契,許多經營者會共用同樣的存貨,會共用同樣的倉庫和物流系統。這種訂貨“協同”政策,大大降低了每個店主的庫存水平,也就大大降低了由於銷售預測不準確帶來的庫存積壓、斷檔風險。該模式成功的祕訣之一就是快速運轉的物流系統。只有快速,庫存量纔會小,要積壓也不會大量積壓。但是對物流的要求就是快速,以小時或分鐘來計算整個物流作業過程,這樣就要求減少物流環節,健全物流網絡,增加物流系統的透明度,這樣才能把經營者的風險降低。因此,對於XX五金企業來說,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儘快建立一些物流公司,專門負責物流配送,從而降低成本。這纔是使XX五金企業走出束縛的捷徑。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2

爲進一步促進我縣工業企業穩步向前發展,搶抓蘭白都市經濟圈建設的機遇,壯大我縣工業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使工業企業在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9月13日至14日,縣政協組織部分委員,並特邀縣政府常務副縣長臺宗仁及縣商務(經濟)局、縣鄉鎮局的負責人,在縣政協領導的帶領下,先後深入到金杞福源生物製品有限公司、靖遠豐源麪粉有限公司、甘肅長河食品公司、白銀虎豹化工有限公司、靖遠新力水泥公司、白銀嘉瑞陶瓷公司、靖遠金達化工公司等企業進行調研。透過實地察看、聽取彙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委員們就我縣工業企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今後發展的思路,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工業企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縣工業企業經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搶抓蘭白都市經濟圈建設的歷史性機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支援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圍繞“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的總體工作要求,迎難而上,紮實工作,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興縣”戰略,工業經濟總體發展態勢良好,逐步形成以輕工、煤炭、建材、化工、焦炭爲骨架的工業體系。進入xxx5年第四季度,全縣工業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面對嚴峻的形勢,全縣工業企業在危機中求生機,爭投資、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有力地遏制了工業經濟下行趨勢,xxx5年後半年逐步呈現出企穩回暖的好勢頭,xxx5年企業發展信心進一步提升,工業經濟整體持續向好發展。截止今年8月底,全縣中小企業個數達到492戶,從業人員23950人,銷售收入217800萬元,同比增長15.16%,實現利潤8600萬元,上繳稅金3020萬元,勞動者報酬24000萬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27戶,完成工業增加值13483萬元,增長68.23%,完成年下達任務的47.2%。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全縣非公經濟實體達到33250戶,銷售收入完成37xxx5萬元,同比增長15.59%;完成增加值150800萬元,同比增長15.84%。

(一)工業生產總量穩步提升。全縣工業總產值由xxx5年的12.99億元增長到xxx5年8月的17.56億元,保持了年均18.0%左右的增幅,總量增長了4.57億元。主要產品發展已具規模,具有了原煤120萬噸、水泥25萬噸、焦炭10萬噸、電石21萬噸、磷肥40萬噸、脫水菜xxx5噸、機磚機瓦50000萬塊的年生產能力。

(二)規模以上工業發展勢頭良好。規模以上工業年均以雙位數的速度增長。工業總產值由xxx5年的4.23億元增長到xxx5年8月的5.98億元,年均增速爲29.6%。全縣工業總產值比重、企業戶數逐年加大,比重、戶數分別由xxx5年的39%和20戶提升到目前的45%和27戶,其中年產值過千萬元企業14戶,年產值過億元企業3戶。

(三)重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逐步增加。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輻射帶動力強的重點工業項目陸續建成投產,發展勢頭強勁。xxx5年,項目總數8項,完成投資9600萬元。其中德炘園食品有限公司餅乾生產線和甘肅天辰脫水食品有限公司年產1500噸脫水菜生產線等項目當年投入生產;xxx5年,項目總數9項,完成投資11880萬元。其中暉澤化工公司1臺25000KVA電石爐生產線、甘肅長河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新建的膨化食品生產線項目和萬家興集中供熱三期工程等項目當年投入生產;xxx5年,項目總數16項,完成投資15500萬元。其中嘉瑞陶瓷公司西式瓦生產線、金杞福源、宏達礦業生產線等項目當年投入生產。xxx5年,項目總數13項,截止8月底完成投資7087萬元。三年來,全縣重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總共46項,完成投資44067萬元。

(四)企業抗波動能力得到增強。面對國際金融風暴對我縣工業各行業不同程度的侵襲,企業正確認識當前面臨的形勢,千方百計尋求金融危機期發展機遇。xxx5年第四季度,工業整體執行態勢逐漸呈現出企穩回升態勢,但回升基礎不穩固、不平衡,內在動力很不足,在這當務之際,企業堅定信心,注重調整結構、着力轉變發展方式,xxx5年,回升基礎進一步得到鞏固,執行態勢逐步向好發展,企業抗波動能力有所增強。

(五)產業結構和空間佈局逐步升級優化。透過技術創新等手段,傳統工業逐漸向高新技術靠近,產業結構逐漸向新型工業邁進。支柱行業中,以電石和焦炭爲主的冶金化工業、農產品加工爲主的輕工業、原煤採掘爲主的煤炭業、水泥和磚瓦爲主的建材業競相發展,xxx5年分別完成工業增加值27750萬元、19216萬元、9018萬元、8552萬元,分別佔全縣工業增加值的43%、30%、14%、13%。園區建設深入推進,劉川工業區已完成總體規劃文字,9月底進行論證,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079.4萬元,重點企業開始向劉川工業集中區聚集,目前入園企業已達4戶,總投資2.1億元,完成投資1.1億元,產業聚集進程正逐步推進。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劉川工業區與蘭州高新區正式簽定了共建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白銀劉川工業園合作協議,將按照“一區多園”管理模式進行規劃建設,從而搭上了中心城市和國家級開發區的快車道。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已組建擔保公司2家,執行情況良好。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累計爲110多戶企業擔保貸款1.3億多元。

(六)節能降耗工作進展順利。一是健全節能工作領導機制,逐級分解節能目標,與工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農業等重點用能領域主管部門及縣屬7戶年耗能xxx5噸標煤以上的企業,層層簽訂了節能目標管理責任書。二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堅持科學規劃,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十一五”以來,全縣已依法關停或取締小煤礦3座(靖安王家山煤礦、東昇鄉紅灣村煤礦二號井、五合鄉白塔村煤礦)、造紙企業4戶(北灣農場造紙廠、啓芸造紙廠、金龍紙業製造廠、華夏紙品公司)、澱粉企業1戶(東昇衆源澱粉加工廠),淘汰中天化工公司1萬噸氟化鋁生產線1條、新力水泥公司4萬噸水泥生產線1條,淘汰城區低效燃煤小鍋爐199臺。9月底計劃淘汰博翔電石公司6300KVA電石生產線2條。三是圍繞國家倡導的“十大節能工程項目”,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援,以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升工業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十一五”以來,已實施和正在實施節能項目8項,總投資3.86億元,爭取國家財政節能專項獎勵資金及省上配套資金1928萬元。項目完成後,年可節能23.9萬噸標煤。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近年來,我縣工業企業逐步發展壯大,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已成爲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的困難和問題。

(一)工業發展平臺建設滯後。一是部分工業基礎設施投入滯後,道路、電力、供水等網絡不完善,制約了大項目、好項目的入駐落戶。二是電石、焦炭等產品產業鏈的延伸缺乏發展平臺,經濟效益很難大幅度提高。三是全縣農副產品深加工業存在着“散、小、弱”的現狀,生產技術工藝水平檔次較低,龍頭企業帶動薄弱,支撐作用不強。

(二)企業融資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企業中長期貸款不足,企業貸款規模和比重仍然過低。一是商業銀行融資渠道不暢,且門檻高,程序繁瑣。二是政策性對高耗能產業限貸。部分重點企業被封堵在外,加上擔保體系不健全,銀企融資資訊不對稱,企業風險控制不透明等因素,影響了企業正常的融資,嚴重製約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三是資本市場發育程度不高,直接融資渠道還需進一步拓寬。

(三)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困難較大。一是在當前資源和環境約束明顯,經濟全球化加速,新興產業發展步伐加快的形勢下,我縣工業產業佈局結構不合理,集中度偏低,企業佈局分散,企業結構優勢不明顯,主要集中在化工、採掘、建材和小型輕工業,高耗能高排放、資源消耗爲主的特徵明顯,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落後、結構不合理、資源利用率低、污染環境和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較爲突出,不利於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形成,也不利於統一服務和“三廢”的統一治理,導致企業生產經營的社會成本偏高。二是新興產業、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不足,企業現代化管理機制不建全,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偏低。企業產品結構處於低端。產品技術含量低,主要工業產品是以原料或低附加值產品進入市場,大多數以能源、原材料等初級低端產品爲主,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風毛麟角,致使企業自主調整能力不足,產品和產業調整優化升級難度大。三是企業總體規模偏小,產業層次較低。中小企業普遍實力不足,規模較小,大部分企業仍集中於傳統產業,設備陳舊,工藝落後,產品雷同,難以形成規模優勢,產業化經營模式不成熟,產銷環節聯接不緊密,沒有進行延伸配套精深加工的企業,不能形成合理的產業鏈條,精深加工轉化率低,經濟效益不高。我縣工業企業基本上處於家族式管理,管理方式相對落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企業戰略意識模糊,發展目標,市場分析,產品定位,資源規劃等方面不清晰,整體素質偏低,專業人才匱乏,基本上無力開展產品、工藝、設備的技術創新。

(四)工業園區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我縣工業園區建區時間短,還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銀三角開發區進入的`項目還存在產業層次相對較低、投資規模較小、技術含量不高、產業鏈條不長、牽動性不強等問題。劉川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還跟不上工業園區的發展,招商引資力度不夠,入園企業大項目少,實力不強,與周邊市縣相比,無明顯優勢,未形成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還不十分明顯。

(五)社會化服務體系還不完善。企業創業輔導、管理諮詢、法律援助、技術推廣以及企業融資、資訊、培訓等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公益性服務不足。一些服務機構服務功能提供企業生產經營所必需服務的中介組織,服務意識較差,行爲不規範,收費較高。政府對企業的扶持尚需進一步加強,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總體偏小,資金使用較爲分散,支援領域有限,對小企業支援不足。政府對企業的公共服務仍需改善和加強,特別是中小企業統計監測工作比較薄弱,相關制度還不健全。企業社會負擔較重,“三亂”現象仍然存在。

三、對我縣工業企業發展的建議

透過調研,委員們認爲,推進我縣工業企業穩步發展,要立足於靖遠資源優勢,根據傳統特色和區位條件,進一步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我縣工業企業主導產業進一步多元化,促進全縣工業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營造工業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一是要牢固樹立工業強縣的思想,把抓工業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提高認識,更新觀念,理清發展思路,建議縣上成立實施工業強縣戰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制定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發展綱要和全縣工業企業發展的協調指導。二是各級黨政領導切實落實工業企業發展重點項目責任制,要把全縣工業經濟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管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強化措施,優化生產要素配置,認真搞好指導協調工作,相關部門及有關鄉鎮全力以赴,靠實責任,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法保障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新聞宣傳部門要加大對工業企業的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加快工業發展的社會輿論氛圍,全縣上下形成齊心協力抓工業發展的強大合力。三是要建立工業企業發展的激勵機制和考覈評估機制,健全完善目標責任制,促進責任落實,嚴格獎罰制度,特別要對爲全縣工業企業發展作出貢獻的企業家和有功人員進行表彰獎勵。

(二)拓寬融資渠道,進一步加大企業的扶持力度。一是全面落實支援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重點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體制機制,創新金融產品、服務和貸款抵質押方式,積極發展民間金融機構,擴大對企業的貸款規模和比重。二是加快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融資租賃企業,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大財政支援力度,綜合運用資本注入、風險補償和獎勵補助等多種方式,提高擔保機構對企業的融資擔保能力。改進對擔保機構抵質押登記服務,推進銀保平等互利合作。三是推動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和企業信用資訊徵集機制和評價體系。

(三)推進結構調整,增強工業企業的發展後勁。一要繼續堅持把項

目作爲加快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核心之舉,搶抓國務院辦公廳進一步支援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機遇,圍繞國家產業政策、稅收政策、財政政策,引導企業爭取節能降耗、技術創新、國債資金等項目、資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新興支柱產業。二要加快煤炭、電石、磷肥、焦炭、水泥等重點行業、骨幹企業的技術改造。重點完成萬家興集中供熱節能工程換熱站建設、王家山煤礦採煤工藝技術改造、金達化工電石爐改造等項目,提升新建完工項目的工業增加值,增強工業發展後勁。三要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強強聯手,淘汰落後生產能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抓好恆達焦化70萬噸煤化工循環經濟項目、新力水泥50萬噸粉磨站項目、博翔電石2×6300KVA電石爐淘汰及電石爐窯爐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加大替代和淘汰力度,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發展後勁。

(四)創新經營理念,大力推進企業的優化升級。一是認真分析國際、國內工業發展走勢,引導企業開足馬力,加大生產,着力從提高產品質量、開拓銷售市場、拓寬銷售渠道入手,促進農副產品加工、電石、焦化等行業良好運營。二是支援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學研聯合和資源整合,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擴大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規模,支援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進行技術改造。按照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要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綜合運用金融、環保、土地、產業政策等手段,推進企業節能降耗、減排治污,實現節約生產和清潔生產。三是積極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的發展路子,與省內外大企業建立多種形式的協作配套關係。按照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用地集約、生態環保、資源共享的原則,引導企業集聚發展。四是引導企業強化管理,及時調整生產策略,練好內功,挖掘潛力,千方百計增收節支,靠管理求效益。幫助企業建立健全市場發展戰略,提高企業競爭優勢,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五是以科技創新爲動力,鼓勵企業吸納科技人才,建立完善優秀人才評選任用制度,廣泛宣傳報道企業優秀人才的創業經驗,形成全社會尊重人才的氛圍,並給予適當的社會榮譽和享受相應的政治待遇;建立科技人員的利益分配激勵機制,採取持股、技術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靈活的政策引進和留住人才;立足企業自身,加強與高校(院所)和職業技術學校的合作,培養企業自己的管理和生產技術人才;借用外腦,高薪外聘人才,儘快走出“家族式”的封閉管理,實施科學決策,實行現代管理,爲我縣民營企業經濟加快轉型創造條件。

(五)加強工業園區建設,力求工業發展實現新的突破。一是縣委、縣政府要高度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認真研究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採取有效措施,加強調研督查,及時解決工業園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發揮好工業園區在我縣工業的主體地位。二是要加快劉川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特別要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加大改善投資建設環境的力度,爲園區的招商引資、企業落戶創作良好的人文環境,創業幹事的發展環境。三是工業園區建設要適應省市經濟發展,帶動我縣工業企業的快速發展,充分考慮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和工業、交通、商貿不斷髮展的動態要求,要與區域經濟規劃有機結合,合理確定工業園區的佈局、功能、規模,要完善工業園區規劃編制,細化功能區分。四是工業園區要科學設計總體思路,以市場爲導向,以優勢企業爲龍頭,以名牌產品爲核心,發揮產業集羣吸附效應,以配套產業集羣吸納龍頭項目的落戶,不斷延伸夯實產業鏈,逐步完善產業的整體功能。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積極扶持有條件的企業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斷拓展品牌效應,提高產品競爭力,使工業園區成爲規模企業更密集、產業競爭力更強的經濟板塊。

(六)強化服務意識,健全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工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援,面對當前我縣企業發展的現狀,各級政府要給予關心和支援,主管部門要爲企業建立一套規範的系統的支援和服務體系。加強規劃指導,健全投入機制,形成層次合理、分工明確的企業社會化服務體制。按照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發展方向,建立和完善財政分級補助機制,引導和支援各類中介服務機構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能力,開展資訊、培訓、技術、創業、投融資、質量檢驗、企業管理等服務。透過引導社會投資、財政資金支援等多種形式,重點支援帶動能力強、具有共性服務功能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健全企業統計監測制度,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的監測和分析。落實和完善對中小企業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規範執收行爲,嚴肅查處對企業亂收費、亂罰款、各種攤派及侵權行爲,切實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