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雜文

王肅,琅邪臨沂人。肅 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

雜文1.57W

王肅,琅邪臨沂人。肅少而聰辯,涉獵經史,頗有大志。仕蕭賾,歷著作郎、太子舍人、祕書丞。肅自謂《禮》《易》爲長,亦未能通其大義也。父奐及兄弟併爲蕭賾所殺,肅自建業來奔。

王肅,琅邪臨沂人。肅 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

高祖幸鄴,聞肅至,虛襟待之,引見問故,甚哀惻之。遂語及爲國之道肅陳說治亂深會帝旨高祖嗟納之促席移景不覺坐之疲淹也。因言蕭氏危滅之兆,可乘之機,勸高祖大舉。高祖器重禮遇日有加焉,或屏左右相對談說,至夜分不罷。肅亦盡忠輸誠,無所隱避。尋除輔國將軍,賜爵開陽伯;肅固辭伯爵,許之。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輟膳三旦,百僚詣闕,引在中書省。高祖在崇虛樓,遣舍人問何爲而來。肅對曰:“伏承陛下輟膳已經三旦,羣臣焦怖,不敢自寧。臣聞堯水湯旱,自然之數,須聖人以濟世,不由聖以致災。”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堯水湯旱,賴聖人以濟民,朕雖居羣黎之上,今日之旱,無以救恤,應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伐淮北,令肅討義陽,未克,而蕭鸞遣將裴叔業寇渦陽。劉藻等救之,爲叔業所敗。肅表求更遣軍援渦陽,高祖得表覽之憮然,曰:“當以藻等銳兵新敗於前,事往勢難故也。今日之計,唯作必克之舉。”肅乃解義陽之圍,以赴渦陽,叔業乃引師而退。以破裴叔業功,進號鎮南將軍,封汝陽縣開國子,食邑三百戶。

高祖崩,遺詔以肅爲尚書令,與咸陽王禧等同爲宰輔,徵肅會駕魯陽。肅至,遂與禧等參同謀謨。禧兄弟並敬而暱之,上下稱爲和輯。唯任城王澄以爲憾焉。每謂人曰:“朝廷以王肅加我上尚可。從叔廣陵,宗室尊宿,歷任內外,云何一朝令肅居其右也?”肅聞其言,恆降而避之。尋爲澄所奏劾,稱肅謀叛,言尋申釋。

肅頻在邊,悉心撫接,遠近歸懷,附者若市。清身好施,簡絕聲色,終始廉約,家無餘財。景明二年薨於壽春,年三十八。有司奏以肅忠心大度,詔諡宣簡。(節選自《魏書王肅傳》)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肅自謂《禮》《易》爲長 長:專長 B.或屏左右相對談說 屏:迴避

C.臣聞堯水湯旱,自然之數 數:規律 D.禧兄弟並敬而暱之 暱:親近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遂語及爲國之道/肅陳說/治亂深會帝旨/高祖嗟納之/促席移景/不覺坐之疲淹也B.遂語及爲國之道/肅陳說/治亂深會帝旨/高祖嗟/納之促席/移景不覺/坐之疲淹也

C.遂語及爲國之道/肅陳說治亂/深會帝旨/高祖嗟/納之促席/移景不覺/坐之疲淹也

D.遂語及爲國之道/肅陳說治亂/深會帝旨/高祖嗟納之/促席移景/不覺坐之疲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