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雜文

何處是我的故鄉 教師隨筆

雜文2.93W

 

何處是我的故鄉 教師隨筆

    要填個履歷表,同事對我說:你的籍貫是“五腦山“,我一愣,是嗎?哦,是的,我是五腦山的。好多年了,竟然忘懷了我的故鄉。認識我的人一直以爲我是我曾經工作地方的人了。我又何嘗不是忘記了自己的故鄉呢?

    十三歲那年,我上課的時候常常沉浸於《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籍當中,那些課外的閒書,被我的老師屢次繳獲,在無可救藥的情況下,我的老師親切的對我的父親說:“給你兒子換個環境吧!”時隔多年以後,我才懂得所謂“換個環境”就是委婉的勸退。那年春節剛過,我就離開了自己的故鄉,被轉學到外地讀書,以後從一所學校到另一所學校,走上教師崗位後,又從一所學校調到另一所學校。後來安定了,在一所遠離家鄉的學校一呆二十餘年,我真是忘記了自己的故鄉了。

    在同事提醒我的那一刻,很多事情一下子涌入我的腦海。

    故鄉有我的母親。雖然工作地離家開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到了。可是回老家的次數確實很少。母親經常是打電話給我說:“家裏菜地裏有多的蔬菜,你回來拿去吧!”是的,母親種的菜,可是純綠色蔬菜,乾淨而且安全。可是,有回我給媽開玩笑說,我開車回家的油費,比我拿的菜節約的錢,還要多。媽說,叫你回家拿菜只是個藉口,真實的原因是,媽想看看你了!

    故鄉有我的玩伴。離開家的時候,雖然只是小小少年,可是,童年時期很多玩伴也時時被我記起。小學的時候,我們一起排着路隊上下學,一路上,我們的路隊長管束我們是很嚴格的,不敢打打鬧鬧,但是可以唱歌,可以講故事,那時,我可是挺受歡迎的,經常把讀來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那時我的學習成績不錯,看的書也不少,自然受歡迎。講着講着越來越大膽,就可是虛構故事,講給他們聽。記得那個時候,虛構了一種武器叫做“雙管衝鋒槍”上面還對有望遠鏡的。長大以後看到“狙擊步槍”,心裏暗笑,在我小時候的故事中,早就有了!

    故鄉還有我感到神奇的傳說。劉禹錫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讓我的故鄉聞名遐邇的原因,是因爲此山上曾經出了個著名的仙人--“麻姑”和帝主廟的紫微侯張瑞。

    關於麻姑,中國古代有些典故,一是“麻姑獻壽”一是“滄海桑田”都與一個叫“麻姑”的仙女有關,是中華文化的長壽之仙。可是查查資料,五腦山的“麻姑”可是自有其來歷的,與那個“壽仙”好像不是同一個人。

    東晉時期,朝祚衰微,五胡十六國並起,十六國中的後趙第三代皇帝石虎派其大將麻秋南下戍邊,在大別山南麓築城以守,麻城之名由此得來。

    相傳麻秋生性暴戾,築城時,督工甚嚴,令民工晝夜不歇,雞鳴收工,天明開工,稍有怠慢,鞭抽棍打,築城百姓苦不堪言。其女麻姑,雖年少卻心地善良,與麻秋性情迥異。麻姑看到其父濫用民力,便向父親求情,希望父親能善待百姓,但麻秋哪裏聽得進女兒的勸告。麻姑憐民苦,竟不能眠,快到天明時,雄雞打鳴聲叫了起來,民工終於可以休息一會兒了。麻姑心裏頓時有了主意,便偷偷學口技做雞鳴,學得維妙維肖,只要她學雞鳴,全城的雞便都跟着鳴叫。她經常不到夜半就學雞鳴,讓民工提前收工休息。時間一長,麻姑學雞鳴一事終被發覺。麻秋非常氣惱,執鞭要痛打女兒,麻姑憤然逃進附近五腦山一山洞中,過着以青山爲伴,以鳥鳴爲歌的清苦生活,學道修行。最終,麻姑修成正果,得道成仙。

    爲麻姑擋風遮雨的那個山洞就是現在的“麻姑仙洞”。一千六百多年來,麻姑一直受到麻城百姓的敬仰,八方善男信女不斷前來麻姑仙洞跪拜她,祈求仙姑顯靈。

     關於五腦山上面的帝主廟也有其神奇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五腦山來了一個道士,向住在山腳下的一位山主化緣,山主給他米和錢,他都不要。山主很奇怪,問他要什麼?道士說,想借一塊山地落腳,山主問他要多大地盤?道士脫下身上的道袍說,就用這道袍鋪塊地就行了。山主心想,你身上的破衣服能佔多大一塊地?就爽快地答應了。道士將道袍往天上一扔,那道袍竟越變越大,落下來的時候整整蓋住了五座山,山主又驚又嚇,不敢反悔,只好把那五座山借給了道士。這個道士不是別人,正是帝主廟供奉的帝主。這個傳說似乎已經道出了五腦山名稱的由來。

     帝主廟所奉之神爲紫微侯張瑞。傳說張瑞於宋神宗時降生於西蜀璧山,排行老七,世稱“張七相公”。十七歲時張七遊歷楚地至麻城,看到民間有一些有傷風化的祠廟,盡毀之。結果,張七被人告官下獄三年。一天,麻城城池發生大火,卻無人能救,百姓只能望天興嘆。危急之時,張七告訴府衙官員說自己能救火。於是,張七被特赦出獄。他騎上一匹黑馬,手持一根紅色木棒,馳騁在火海中,指哪兒哪兒火滅。最後,人們遠遠望見,伴隨着一縷仙霧,張七連人帶馬升上天空,身影消失在五腦山山頂。原來,張七救民於烈火的義舉感動了玉皇大帝。玉帝派太上老君將其點化成仙,並敕封他爲福主神。當地百姓爲了紀念張七,在五腦山上修建了這座廟宇。

    張七相公是麻城本土造就的菩薩,被百姓稱爲“帝主菩薩”。宋代被朝廷敕封爲“紫微侯”,明代被敕封爲“助國順天王”,清代被敕封爲“靈感助國順天王”。傳說帝主菩薩扶危濟厄,有求必應,特別靈驗。要不家鄉人怎麼都說,五腦山的菩薩應遠又應近呢。

     一座山上面出了兩個仙人,是少見的,一座山上面,同是麻城的佛教和道教勝地,好像也不多見。

    故鄉還有我引以爲豪的風景。我的家鄉有美麗的五腦仙山和水美魚肥的虎形地水庫。我對我家鄉風景的描述,有兩句話:“虎脈映五腦,鍾靈毓秀;仙山昌兩教,人傑地靈”

    五腦山由坐腦、夾溝腦、碓臼腦、打兒腦、鳳凰腦等五座羣山連接而成,地處麻城市西北部,距市區2公里。,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全園自然分佈64科156種植物和多種野生動物。山峯連綿起伏,主峯霸王寨海拔342.6米。名勝古蹟繁多,帝主廟建於明代,一直是省內外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系列古建築羣建於明代,歷經滄桑依然氣勢雄偉,是湖北省旅遊資源開發的寶貴遺產。麻故仙洞、鳳嶺朝雲是“麻城八景”中的兩大景點,還有連綿數裏的石築城牆,有相傳曹操爲水軍都督毛介手書的“萬古高風”遺址等等。

    在我的記憶中,家鄉的山上,到處都是油茶樹,那裏是油茶的海洋。到處都是,沒到晚秋天氣,油茶樹上都會盛開白色的花朵,那裏又成了花的海洋,成羣的蜜蜂會飛來採蜜,小時候,揹着書包袋的我們會踮着腳去吮吸那些甜甜的花蜜。到了春天,油茶樹上還會有那種神奇的“茶果”,這是一種奇特的果實,白色或者淺淺的粉紅色,成桃子的形狀,中間是空空的,無子,果肉脆而且甜。吃起來很爽。接在茶樹的隱祕的部位,不是很好找,可是對於童年的我們這自是很有吸引力的,一到春天時節,我們常常會到山上去尋找茶果吃的。

    如今的五腦山上,人們已經不止是滿足於栽種油茶樹了,林業工人們利用這油茶樹嫁接出美麗的茶花,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每到春天時節,成千上萬的人涌向五腦山,觀看美麗的茶花,這又爲我的故鄉增添了新的風景。由是我更爲自己的故鄉而自豪了。

    有人曾經說過,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故鄉,也許它是那個你生活過十幾二十年甚至一輩子的地方,也許它是另一個雖然沒有生你養你,但能滿足你對生活的種種渴望和要求,能夠純淨你的靈魂、安放你的鄉愁的地方。

    問心何處是故鄉,我的故鄉在那充滿美麗神奇的地方!

 

陶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