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文言文

文言文汪琬《申甫傳》原文及翻譯

文言文2.13W

原文

文言文汪琬《申甫傳》原文及翻譯

申甫,雲南人,任俠有口辨。爲童子時,常系鼠媐①於途。有道人過之,教甫爲戲。遂命拾道旁瓦石,四佈於地,投鼠其中,鼠數奔突不能出。已而誘狸至,狸欲取鼠,亦訖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語甫曰:“此所謂八陣圖也,童子亦欲學之乎?”甫時尚幼,不解其語,即應曰:“不願也。”道人遂去。

明天啓初,甫方爲浮屠,往來河南山東間,無所得。入嵩山,復遇故童子時所見道人,乞其術,師事之。道人瀕行,投以一卷書,遽別去,不知所之。啓視其書,皆古兵法,且言車戰甚具。甫遽留山中,習之逾年,不復爲浮屠學矣。

己而瘞②其書嵩山下,出遊潁州,客州人劉翁廷傳所。劉翁,故潁州大俠也,門下食客數百人,皆好言兵,然無一人及甫者。劉翁資遣甫之京師。甫數以其術幹諸公卿,常不見③聽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④京師,九門皆晝閉。於是庶吉士劉公之綸、金公聲知事急,遂言甫於朝。愍帝召致便殿,勞以溫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⑤,呼曰:“臣不才,願以死自效。”遂立授劉公爲協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爲參軍,而甫爲京營副總兵,然實無兵予甫,聽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窶⑥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術,又長於用車,卒不能辦。方擇日部署其衆,未暇戰也。當是時,權貴人俱不習兵,與劉公、金公數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謀先委之當敵,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戰,而會武經略滿桂敗歿於安定門外。滿桂者,故大同總兵管,宿將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師,愍帝方倚重之。既敗,京師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衆縋城出,未至蘆溝橋,衆竄亡略盡。甫親搏戰,中飛矢數十,遂見殺。於是權貴人爭咎甫⑦,而譏劉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歸,竟無理甫死者⑧。距甫死數日,劉公復八路出師,趨遵化,獨帥麾下營娘娘山,遇伏發,督將士殊死戰,逾一晝夜,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選自《堯峯文鈔》卷三十四,有刪改)

[注]①媐(xī):嬉戲。②瘞(yì):埋葬③見:被。④薄(bó):迫近。⑤叩首殿墀下:皇上召見平民,平民不能上殿,所以“叩首殿墀下”。墀(chí):臺階。⑥窶(jǜ):貧窮。⑦咎:責備。解釋爲推卸責任,以突出權貴們的無恥。⑧無理甫死者:申甫爲國捐軀,應當有所封賞,現在卻沒人理會,就像白死了一樣。

譯文

申甫,雲南人,好爲行俠仗義之事,口才很好。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曾在路上用繩子繫着一隻老鼠玩耍。有一個道人路過此地,就教申甫戲耍老鼠。他叫申甫從路邊撿來幾塊石頭,四散擺放在地上,把老鼠放到四散的石塊之中,老鼠多次奔逃,都逃不出去。不久,一隻狸貓被吸引過來,狸貓想抓老鼠,也始終無法進入石陣,狸貓和老鼠相持了很長一段時間。道人於是在申甫的耳旁悄悄地說:“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八陣圖,小孩子你想學嗎?”申甫此時還小,不懂道人的話,當即回答說:“不想學。”道人就走了。

明代天啓初年,當時申甫已經做了和尚,在河南、山東一帶來往,在佛法上沒有什麼造詣。他來到嵩山,又遇見自己小時候見到的道人,就要求學習道人的法術,用對待師長的禮節侍奉他。道人臨走時,丟給他一卷書,就告別而去,不知到哪裏去了。申甫開啟這卷書,看到書裏講的都是古代的兵法,而且對車戰的介紹非常具體。申甫就留在嵩山,學習了一年多,不再鑽研佛學了。

不久,申甫把兵書埋在嵩山下,前往潁州,在潁州人劉廷傳處,做了他的門客。劉廷傳,原先是潁州的大俠,門下有幾百名食客,都喜歡談論兵法,然而沒有一人能比得上申甫。劉廷傳資助申甫,讓他前往京城。申甫多次拜見朝廷公卿,向他們介紹自己學到的兵法,然而始終沒有人相信他的話。明愍帝即位,元兵從大安口入侵,很快逼近了京城,京城的九道城門白天都關閉了。在這種情況下,庶吉士劉之綸、金聲知道形勢緊迫,就向朝廷推薦申甫。明愍帝在便殿召見申甫,用溫和懇切的言語慰勞他,申甫感激涕零,在便殿的臺階下磕頭,大聲呼喊:“我沒有什麼才能,願意以死效忠陛下。”愍帝就當即授劉之綸爲協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聲以御史的身份任參軍,而申甫任京營副總兵,然而實際上沒有給申甫一兵一卒,只是讓他自己去招募士兵。過了三天,只招募到少量的兵員,都是城裏的窮人,不知道怎麼使用兵器,而申甫學到的兵法,是擅長車戰,倉促之間不能操練。申甫正要選個日子部署軍隊,沒有時間備戰。正當這個時候,朝廷裏的權貴們都不熟悉兵法,與劉、金二人的很多意見不一致,又妒忌申甫本來是個百姓,卻得到越級任用,就出主意讓他先出頭去抵擋敵人,他們不分白天黑夜地送來兵符,催促申甫出城迎戰,而正逢武經略滿桂在安定門外戰敗身亡。滿桂,原先是大同總兵官,是知名的老將,因爲支援朝廷趕往京城,明愍帝正倚重於他。滿桂兵敗以後,京城朝野震驚,恐慌的情緒彌滿全城。在這種情況下,申甫不得已,痛哭,趁着夜裏帶着手下的士兵用繩子吊下城牆,出了城,還沒到盧溝橋,士兵就逃得所剩無幾了。申甫親自迎戰,中了數十支箭,就這樣被殺了。敗後,權貴們爭相把責任推給申甫,而且嘲諷劉、金二人不瞭解人。等到清兵撤退後,竟然沒人理會申甫戰死這件事。距離申甫死後幾天,劉之綸又分八路出兵,趕往遵化,獨自率領部下在娘娘山安營紮寨,遇見伏兵襲擊,劉之綸監督將士拼死迎戰,打了一天一夜,各路援兵沒有趕到,劉之綸也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