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贈汪倫

贈汪倫原文、翻譯及賞析

贈汪倫1.25W

《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贈汪倫原文、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贈汪倫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代·李白《贈汪倫》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註釋

汪倫:李白的朋友。

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行”。

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爲節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

不及:不如。

賞析

此詩是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詩前兩句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後兩句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襯托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爲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詩的兩句描寫的是送別的場面。“李白乘舟將欲行”是說詩人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了。那種語言不假思索,順口流出,表現出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瀟灑神態。“忽聞岸上踏歌聲”,“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這樣的送別,側面表現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的後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 放船地點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繪了潭的特點,又爲結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繫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爲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種誇張的就近取喻,表面看來似乎是信手拈來的,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作比,就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化了,令人感到形象可感,增加了詩的親切感。另外,李白還很善於把握受贈者的審美心理和藝術趣味。汪倫是一個普通的村民,贈給他的詩,李白就採用了通俗易懂、清新活潑而富於民歌色彩的語言。宋代楊齊賢在《李太白文集》注中介紹說:到宋時,汪倫的子孫還珍重地儲存着這首贈詩。由此可知此詩價值之一斑了。

中國詩的傳統主張含蓄蘊藉。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補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贈汪倫》的表現特點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爲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贈汪倫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古詩簡介

《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詩中描繪李白乘舟欲行時,汪倫踏歌趕來送行的情景,十分樸素自然地表達出汪倫對李白那種樸實、真誠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李白信手拈來,先用“深千尺”讚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緊接“不及”兩個字筆鋒一轉,用比較的手法,把無形的情誼化爲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達了汪倫對李白那份真摯深厚的友情。全詩語言清新自然,想象豐富奇特,令人回味無窮。雖僅四句二十八字,卻膾炙人口,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翻譯/譯文

李白乘船將要遠行,忽然聽見岸上人們行走的腳步聲,有人邊走邊唱前來送行。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誼深厚。

註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

2.踏歌: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涇縣西南。

賞析/鑑賞

李白遊涇縣桃花潭時,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時,汪倫來送行,於是李白寫這首詩留別。詩中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前兩句敘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將要乘舟離去,汪倫帶着一羣村民前來送行,他們手挽着手,一邊走,一邊唱。“將欲”與“忽聞”相照應,寫出了詩人驚喜的情態。“將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時;“忽聞”,說明出於意料之外。也許汪倫昨晚已設家宴餞別,說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現在他不僅來了,還帶了一羣村民一起來送行,怎麼不叫詩人激動萬分!用什麼語言來表達?桃花潭就在附近,於是詩人信手拈來,用桃花潭的水深與汪倫對自己的情深作對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清代沈德潛評價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唐詩別裁》)的確,這兩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將兩件不相干的事物聯繫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參照物,就把無形的情誼化爲有形,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麼汪倫的情誼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說:“倫,一村人耳,何親於白?既釀酒以候之,復臨行以祖(餞別)之,情固超俗矣。太白於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所以調絕千古。”這一評論是恰當的。

相關閱讀;

《贈汪倫》教案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江倫送我情。

從一年級上學期拼音教學結束之日起,學生們就在我的牽引下開始了日見其深、日見其廣的課外閱讀。彷彿山泉總要流經秀谷——剛上三年級,他們中的佼佼者就把小小觸角探進古典文學的廣袤空間:方思佩、夏璇讀完了《紅樓夢》《三國演義》;周楠、江嘉輝、晉申諸男生比賽似地讀完了《西遊記》《水滸傳》《封神演義》(少兒版);彙報課上,沈冠楠聲情並茂的《愛蓮說》,震住了全班,令一幫要強的小傢伙大受刺激!孫添於是不甘示弱,打擂似地誦起了“關關雎鳩”,就連程度較差的鄭丹東,也在搖頭晃腦地唱讀《三字經》。

所以——這節課不具備廣泛的適用性。

對於中年級學生而言,《贈汪倫》原本淺顯,背誦、理解10分鐘內就可以完成。剩下的大半節課幹什麼呢?我當然可以接着往後上,可是,既然課時寬鬆,既然學生不求甚解、率性而爲的閱讀需要提升和引導,那麼——在“家裏”,在自己孩子中間,我且以“完成任務”爲起點,和他們一道,乘着李白的扁舟,踏着汪倫的歌聲:駛出去,飛起來。

爲此,在後面的30分鐘,我們——

現場

一、爲彰顯《贈汪倫》的與衆不同,回顧讀過的同題材唐詩(課文及《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爲討論做準備。

師:人生自古傷離別。對於健康幸福的人生而言,友情、親情和愛情,一個都不能少!(笑聲)作爲社會性的動物,人是懼怕孤獨的。離羣索居是孤獨;拋親別故,住在陌生人羣中間也是一種孤獨。孤獨滋味最難熬——所以,自古以來,離愁別恨成了文學創作永恆的話題。這樣的作品,唐詩中就有不少,誰能背來聽聽?

學生(1):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孟浩然)

學生(2):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高適)

學生(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熝生有的記得牢些,有的記不清了,於是,當一個人站起來大聲背誦時,其他孩子努力回憶着,輕輕跟着念。是相對低沉的聲音使然,更是詩歌不可言傳的感染力使然,念着念着,漸漸的——課堂氣氛變得有些低迴黯然。

二、討論:兩種人之常情

師:當我們把這幾首送別詩放在一起讀時,有什麼共同感覺?

學生(1):淒涼。依依不捨。

學生(2):悲壯、蒼涼。還有些傷感。

師:對。淒涼,辛酸,依依不捨,淡淡憂愁——這是大多數離別文字的基調,也是人之常情的自然流露。

大家知道,劉曉輝同學的父母早就要把她轉到上海去了,可是劉曉輝呢,拖了又拖,總也不肯走,爲什麼?

學生(1):我知道,她不願意離開這兒的老師和同學,她怕上海的新老師、新同學不喜歡她。

學生(2):老師,昨天我和劉曉輝通電話了,她說她在那裏過得很好。

師:我也接到她的信了,薛老師很爲她高興!我早就說過:劉曉輝同學勤勉善良,到哪裏都不會缺少友誼,到哪裏都不會孤獨的。可是,這依然不能減少我們對她的牽掛和思念——爲什麼?

學生(1):因爲她是我們的好朋友。

學生(2):因爲她寬容大度,從不斤斤計較,和她在一起,我們特別開心。

學生(3):臨走的時候,她爺爺請我們去她家玩了一個晚上。看DVD,唱歌,喝飲料,開始還挺高興的,可是後來,不知怎麼的,就都哭了……

師:多麼可愛的同學,多麼感人的友誼——誰說獨生子女自私冷漠、不懂感情?我覺得我的學生最懂友誼了。但是生活中也不缺乏相反的例子,你們能說說嗎?

學生(1):汪燃下課老打我,這學期他終於轉學回老家了,我很開心。

學生(2):表哥最不懂禮貌了。一到我家就翻箱倒櫃找吃的,還霸佔電視,拿着遙控器亂按。他一來,我們全家都頭痛!

學生(3):一天晚上,我家來了個客人,是爸爸同事。從6點鐘一直坐到10點半,高喉嚨大嗓子的,廢話那個多!茶喝漲了,上過衛生間,又坐到了沙發上!媽媽恨死啦,警告爸爸:下次再帶這種人來家,跟他沒完!(笑聲)

師:聽聽,多丟人。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檢討自己,千萬不能像這三位,否則,人見人厭,很可怕,很沒面子哦——所以,有這樣一個人,如果他的離開使我們感到萬分高興,那說明什麼?

學生(1):這人很煩。

學生(2)熕愛欺負人。

學生(3):或者我正忙。

學生(4):或者我有自閉症,根本不好客!(笑聲)

師:大家說得很好,也很全面。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不投緣的兩個人之間是絕對不會爲離別而傷心的。傷心什麼?高興還來不及呢——這也是一種人之常情。

三、扣住“踏歌”,真切體會汪倫的心情。

用事先準備好的磁帶播放《小白菜》《紅蜻蜓》《中國少年先鋒隊歌》,它們分別是淒涼、抒緩和激昂歡快的。經過一番令人捧腹的嘗試,學生找到了“踏歌”的感覺,發現可以“踏而歌之”的只有《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它是輕鬆、歡快,令人振奮的。由此可以想見:汪倫所踏之歌必定也是輕鬆、歡快者;汪倫心情必定也是輕鬆、歡快的——絕無好友遠別“應有”的傷感。

一片笑聲中,三兩個學生提前退出“踏歌”激起的浪花,面露困惑。我看在眼裏,喜在心頭:不憤不啓,不悱不發——等一等,再等一等!

四、討論:從後兩句體會李白其人其詩

師:如果換作我,看到朋友因爲自己離開而高興,我會很傷心的!可咱們瞧瞧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呵,感覺好着呢!在他看來,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倫對自己的情誼,又深厚、又真摯——這中間必定是有原因的,否則,我們可以說李白這人自作多情、恬不知恥啦!(笑聲)

學生(1):我覺得李白的感覺是對的。如果汪倫不喜歡李白,就不來送行了。

學生(2):汪倫仰慕李白,所以才特意請他。能結交鼎鼎大名的詩人,他已經感到很榮幸、很滿足了。

學生(3):在新華書店,我看到簽名售書,場面真火爆。爸爸說,那些人都是追星族。汪倫也是追星族——李白來了,大筆一揮,他也跟着出名了!能不高興嗎?

師:追星族這個比方很有意思。不過我認爲汪倫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比起趙薇、謝霆鋒的崇拜者,要高明得多,也體面得多。

學生(4):我同意前一個同學說的。是仰慕,不是追星。送李白的時候,《贈汪倫》還沒寫呢。

學生(5):老師說過,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所以汪倫要用快樂的歌聲爲他送行、爲他祝福。

學生(6):李白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離別是常有的事。如果分別一回就傷心一回,那他還怎麼雲遊,怎麼寫《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和……和《望天門山》呢?

學生(7):李白和汪倫都是豪爽之人,他們誰也不爲離別憂傷。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把我原先準備說的許多話都給說了!所以我常講:給你們上課真輕鬆、真享福。同時,這也讓薛老師感到壓力很大,我得用功再用功,否則,你們就不用我教,也不要我教啦!

透過以上討論,我們知道:在離愁別恨之外,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友情在:相聚須盡歡,分別不憂傷,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態度,我們可以說它是——

學生(1):瀟灑。

學生(2):豪放。

學生(3):這就是浪漫!

師:對。這就是李白,這就是浪漫。它可以表現爲《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現爲《望廬山瀑布》的雄渾壯闊,也表現爲《贈汪倫》的灑脫豪放。

所以說,文如其人,言爲心聲,當我們讀一首好詩的時候,我們其實也是在讀一顆真誠美麗的心靈,在讀一段鮮活生動的世俗人情。世界有多麼廣闊,人的心靈就有多麼廣闊——千萬不要以爲李白只有樂觀豪放的一面。這裏是李白的兩首死別詩,大家可以藉助資料或透過討論來讀懂。我相信,前一首會讓你們笑破肚皮,而後一首呢——讀了就知道啦(出示預先板書好的內容):

《哭宣城善釀紀叟》

紀叟黃泉裏,也應釀老春。

夜臺無李白,沽酒於何人!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學生記錄,朗讀,議論。教師巡視,有問才答。)

鈴聲響,下課!(根據課後記錄整理)

後記

這節課可分爲三個階段:一般性學習(本文略去)——深入發掘——向課外拓展。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一個跳起來摘到果子的過程;也是一個從“教材”出發,進入更深更廣境界的過程。鑽進去需要力量,飛起來需要激情——教師惟有厚積薄發,預先具備了較深的內功、預先蘊積了真誠的感動,纔有可能調動這種力量,喚起這股激情。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大家現在談得比較多的是方法的探索與改進:教程怎樣設計,課件怎樣製作,多媒體怎樣應用,學生怎樣調動……教師的底蘊和學養則少被提及,似乎現代化的教學就是按動鼠標和敲擊鍵盤,似乎教師的作用只剩下了組織和引導——這實在是一種偏頗。

我們當然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當然要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但閱讀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心靈交會,對於那些蘊涵深刻的美文,我們首先要的是知人論世,是動情。因爲對於任何人而言,動情的感悟永遠比動腦得來的答案更難忘、更真切、更具孕育性和擴張力——那感悟也許是朦朧的,比不上“分析”來得透徹。但其可貴也正在於朦朧——因爲“理解”總是侷限在有限的知識範圍之內,而感悟或莫名激動卻將人引向無邊的未來和無限廣闊的空間。

有些老師可以從自己的教學預計到學生能考出多少分,那是我所不能及的“硬功夫”。我所可驕傲的是:一再驚喜於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和他們由此而來的思辨能力。

由於我的“漫談”(也有同行斥爲“散扯”),學生由《北京的四合院》讀到《穆斯林的葬禮》;由《秋天的懷念》讀到了《我與地壇》——當然,能這樣做的,總是“一些人”,這就足夠了,社會的前進總是要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整個集體讀書境界的提升,也必定要依賴於一部分人的捷足先登。

佛說:自度度人。

這也是我的遠航和飛揚。

《贈汪倫》說課稿

一、說教材

詩中的李白和汪倫,桃花潭水和踏歌聲,將欲行和送我情,組成了一幅聲色並茂,景象俱佳的滿意畫。輕舟欲行,踏歌聲起,主客兩依依。這是何等誠摯而感人的送別!我想孩子們在讀這首詩的時間,肯定會表現出本身能感觸到的畫面或場景,肯定會與李白一起偕行……孩子們在讀詩時,大概,會被這份千古絕唱的情誼所衝動。大概,孩子們會對“桃花潭水深千尺”滿盈嚮往,卻對“不及汪倫送我情”感觸難以置信。但作爲新世紀的門生對付李白汪倫情誼的明白和感悟一定是差另外。因而,怎樣讓這時空交織的昔人和今人在“情誼”這個主題上,捉住情緒這個切入點是本課的要害。

二、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新課標》對第一學段的詩詞教學的要求是“誦讀兒歌、童謠或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古代詩詞語言精美,生動,教學時切忌逐字逐句串講支解。本設計有效利用音樂、誦讀、想象、媒體教學等手段,抓住“情感”這一主線,讓學生透過自讀自悟,藉助想象、入境悟情,從而領悟詩意,體驗詩情,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知識能力:

學會“贈、汪、倫、乘、舟、欲、踏、潭”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方法:

學會想象詩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3、情感態度:

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情味,在反覆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李白和汪倫分別時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聚散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句,並能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三、說教學方法。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它含蓄、凝鍊、節奏強、跳躍大;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爲重點,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這節課我運用下面的教學方法:

1、想象入境法。

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體察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促使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2、熟讀成誦法。

“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古詩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一部分,因此古詩教學讀是基礎,悟是關鍵,要以讀爲本,重在悟情、傳情。從這個意義上講,古詩教學就是讀悟教學,就是知識的理解,情感的共鳴,審美的感悟。

3、聯繫擴充法。

教材定位從題材走向素材。精讀一首,帶讀幾篇,豐富其文化底蘊。我在學生學會《贈汪倫》一詩的基礎上,出示了一組送別詩形成了一個知識組塊,再一次體會古人對友情的重視,對朋友的珍視。同時也讓孩子們對古詩有一個新的認識,激起他們對古詩的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1、由詩匯入,更進一步瞭解李白,引發學詩熱情。

2、初讀古詩,整體感知。故事──十里桃花萬家酒家等的生動內容,使學生知背景,臨其境,讀準字音、熟記生字,感知古詩大意。

3、品詩情,明畫意。讀悟的基本思路應是語感——文感——情感——美感。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在帶有情境的讀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感受和再現作者的情思。

4、遷移延伸,拓展誦讀。

透過一篇帶動多篇,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挖掘了詩的文化底蘊。

反思課堂:

我所盼望的是孩子們能與文真相擁相融,但講授後看來那是一廂甘心。一是受我的本領技能制約:缺少李白乘舟將欲行的畫面,缺少踏歌的視頻圖像,如允許以讓汪倫和我們平凡的相送方法有個直觀的比力,也能讓孩子們明白李白爲何而衝動。別的大概是時隔太甚長遠,大概如今的門生養尊處優慣了,沒法體驗,大概說很難了解比山高,比海深的交誼(這些也是我給本身找的捏詞)。只能說是門生們淺條理地感覺到了墨客李白其時的心境,朗讀乍聽之下還可以,但細品下,流於情勢,沒能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