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兒時的寶貝散文

散文1.52W

星期天下午到街上去買菜,路過一家玩具店門口時,我突然發現一個6歲左右的小男孩,手裏拿着一模一樣的兩個變形金剛,從店內跑了出來。再一瞅緊跟着跑車出來的那個看護他的老人,手裏竟還拿着一個。我笑着問了句,咋一下給孩子買這麼多的變形金剛,老人告訴我說,孩子就喜歡這個,家裏已經有5個一模一樣的了,只是顏色不同。這種金剛一共8個,這次算是買齊了。我笑着搖了搖頭,忍不住摸了摸那個孩子凍得有點發涼的小臉蛋,說了句現在的孩子真富有後,便跟祖孫倆道了別。

兒時的寶貝散文

去買菜的路上,我的腦海裏竟浮現出了我兒時的一些情景。

(一)洋茄子

那是一個鵝毛大雪飄落的下午,我和小夥伴們在已經封凍的麥子地裏瘋跑着玩。看到天已經開始飄雪花,就趕緊跑回了家中。那時,母親已經開始準備晚飯,見我凍得小臉通紅,就讓我到竈口前暖和暖和。當我伸着手烤火時,卻突然想起了裝在棉襖口袋裏的洋茄子(一種帶竹哨的氣球)。趕緊用手一摸,然口袋裏空空如也。我一下子慌了神,拔腿就往外衝去。母親問我又去幹啥,我說洋茄子丟了,我得去找回來。

很難想象,在一個天昏地暗、雪花紛飛的傍晚,茫茫一片麥地裏,一個瞪大眼彎着腰的孩子,是怎樣找那隻丟失的洋茄子。要知道,那隻洋茄子是老綠色的,身上布着幾個不規則的白點,跟落雪後的麥苗的顏色簡直就毫無差別。但就是憑着一種喜愛、一股韌勁,我愣是將那隻遺落在麥地裏的洋茄子給找了回來。如獲至寶的我趕緊鼓起腮幫吹了一下,氣球霎時就鼓了起來,竹哨那清脆的響聲也立時瀰漫在了的曠野裏。

當我凍得瑟瑟發抖地回到家後便一頭扎進了溫暖的竈口門前。母親見狀,趕緊將竈裏的柴火往外拖了拖,以便火焰能夠烤着我。此時,我又忍不住掏出了那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回來的洋茄子,吹了起來。沒料想吹起來的氣球,在火的高溫下竟急劇膨脹起來,突然叭地一聲爆裂了。四分五裂的氣球皮在我還沒回過神來的工夫,竟落在了火裏,瞬間便被燒着了。落在我手上的僅有一個竹哨和一點點的氣球皮。

我頓時呆住了。滿心歡喜找回來的洋茄子,到最後竟是這樣的一個結局。

母親見我那副悵然若失樣,忍不住笑了起來。她拿過我手中的那點洋茄子皮,左抻右拽了好大一會,然後將嘴貼到上邊,瞬間給我嘬出了一個雞蛋大小的氣球來。末了,母親用細線給我綁了起來。

就是那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氣球,我也足足玩了好幾天。癟了,再吹;吹了,再癟。

(二)彈弓

對生長在農村的'男孩子來說,都有製作彈弓,都有打鳥的經歷。那時,農村有的是樹,有的是成片的樹林子。一年四季,鳥兒們趕着時令的腳步飛來,再趕着時令的腳步飛走。這期間,打鳥便成了男孩子們的一大樂事。找一個粗細適中的Y型樹杈,剝去上邊的樹皮,露出樹幹青白的底色,上縛兩條長約30釐米寬約不到1釐米的自行車內胎皮子,兩條皮子的另一端拴上一塊大小合適的堅韌的牛皮做彈弓包,一個彈弓便做好了。然要想找到一個模樣好看的Y型樹杈卻也非常不容易,伸出的兩根杈要麼是一根粗一根細,要麼是兩根杈的角度與底下的主幹不一致。好在那時樹木很多,只要有心,總能尋得着。

那時,要是哪個好脾氣的家長給自己的孩子用粗鐵條製作一個精巧的彈弓架,再在上邊纏上花花綠綠的漆包線,那簡直會把那些沒有的孩子們眼熱死了。

我記得我的彈弓是我心靈手巧的二哥給我做的。那是一個用一根粗鐵條彎成的彈弓,拿在手裏大小合適,靈巧輕便。我用那個彈弓甚至打下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鳥,那鳥頭頂上長着一撮漂亮的羽毛,像雞冠子的形狀,並隨着它的叫聲而時倒時立。當時,大人們都管這種稀罕的鳥叫山裏和尚。後來,當我把它帶到學校裏玩耍時,教我數學的那個公辦老師說它的學名叫戴勝。因我上課期間拿出來玩,一不小心,那隻鳥竟飛了起來,滿教室裏撲撲棱棱地亂飛,害得老師課也沒法講了。逮住那隻鳥後,數學老師把我的彈弓和鳥一塊沒收了,還足足讓我站了一節課。下午臨放學時,老師把我留了下來。他把彈弓遞給了我,並囑咐我說以後再不要在學校裏玩彈弓了,弄不好會傷着同學們的眼睛的。要不是看在我平時學習好的面子上,彈弓就徹底沒收了。我還等着老師將戴勝鳥還給我,但老師卻隻字未提給鳥的事。放學以後,我看到老師平時回家所騎的自行車把上多了一個用線捆綁着的粉筆盒子。我斷定,那鳥肯定是被老師拿回家給他的孩子玩了。

前幾天出差途中在青州高速公路的一處服務區逗留時,我無意中發現了服務區的超市裏擺着幾個用黑色的木頭製成的精巧的彈弓。那彈弓,通體烏黑,閃着一種黑亮的光澤,掂在手裏沉甸甸的,摸起來,緞子面一般的油光水滑。服務員告訴我,這是一個用黑檀木製成的彈弓,有收藏價值。我問多少錢一個,她很乾脆地說90元一個,不打折的。我狠了狠心買了下來。同事們見狀都笑了起來。

回到車上後,同事們仍笑我買得太着急,又沒人跟你搶,何必那麼着急着付錢,真是個老小孩子。然我卻無心和同事們開玩笑,手中把玩着寶貝一樣的彈弓,一任思緒隨着飛速轉動的車輪和一閃而過的車窗外的風景回到了我那遙遠的從前。

(三)泥模

家鄉的池塘邊有一種膠樣的紅泥。用紅泥做出的東西即堅硬又漂亮。那時的孩子,誰沒有掘泥的經歷,誰沒有一籮筐象樣的泥模?

泥模,故名思意,即用紅泥製作而印成有花草、鳥獸或人物圖案的模子。可別小瞧這樣一個泥模,它上面的每一幅圖案,都是一幅絕紗的圖畫。若非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絕不會有那樣美妙絕倫、微妙微肖的圖案。

當然,繪製泥模圖案孩子們是不會的,要得到泥模印板除非用破鞋、爛布到走街串巷的貨郎攤上去換。常常是四、五雙布鞋才換一個燒成瓦質的圖形泥模。倘若是塑料底的鞋子,則可一雙就換一個。但那年頭,莊戶漢子有幾個能買得起塑料底的鞋穿。有時爲了換一個好看的泥模,孩子們竟將大人們還穿在腳上的破鞋偷偷拿出去換了。雖說落一頓揍,但卻擁有了一個豐厚的滿足。有了這個滿足,就有了夥伴們之間相互交流的快樂時光。

玩泥模是有季節的。最好的時候是三九嚴寒時節,農民們爲了取曖,都把火炕燒得熱熱的。而爲了保持火炕的溫暖,晚飯時燒的柴草一般都比較堅硬,諸如棉花柴、棒子瓤、木棍子之類的東西,燃盡後留有熾熱的火炭。藉着火炭灰,將經過用凍紅的小手揉了不知多少遍的紅泥,比着在貨郎攤上換來的印板印出的泥模埋在火堆裏,然後靜靜地等上一夜。第二天早上,不等大人們早起扒灰時就溜下炕,小心翼翼地將燒成紅色的泥模從竈中扒出,吹去上面的浮灰,一個魚躍蹦到炕上,趴在暖烘烘的熱被窩裏藉着透過窗櫺的晨光仔細地端詳,那份高興勁甭提多讓人激動了。

但要想燒製一個好的泥模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的,這裏面有一定的技巧。太溼,因水分大或竈中火炭不旺,泥模則燒不成紅色,而成了黑色,抑或是紅中帶黑,顏色十分難看;太乾,則容易爆裂。不是斷成幾半,就是將泥模上的圖案崩掉一塊。因而,孩子們在火中埋上泥模後,都靜靜地等上一段時間,害怕這時竈中會突然響起嘣的一聲。只要有聲響,泥模肯定報廢了。要燒出顏色好看的泥模,不但揉泥時要儘量將泥挑好(揀除紅泥中的沙泥、黑泥),揉勻,而且要用一段細線圍着印板的樣子劃一弧形,將多餘的泥刮下,這樣待燒的泥模不但厚薄均勻,而且周邊光滑、乾淨。然後便是涼曬,待泥模半乾不溼時再燒,這樣纔不至於爆裂。倘若太乾,則要用水浸泡,但泡的時間又不能太長。長則泥模變軟,圖案模糊。短則外溼內幹,這樣就更容易爆裂。

一個泥模的印作燒製凝聚了孩子們多少心血,多少期盼啊!但大人們並不管這些,一些家長是反對孩子們玩泥模的。因爲印製泥模需要在冰天雪地的灣崖邊上挖泥,時間久了會凍傷手,更重要的是泥模的名聲不好,“模”與“沒”同音。那時經濟狀況拮据的人們最煩聽到“沒”的字音了。有些家長竟不管孩子們的哀求,硬是將孩子們積攢了一冬的希望在幾分鐘內摔得稀爛。

模雖然被摔了,但大人們的日子並沒有因此而好過。那些因家長脾性好而保留下泥模的小夥伴,這時便又悄悄地向被摔爛泥模的孩子們提供現成的印板。快樂的時光便又在孩子們唧唧喳喳的笑鬧聲中悄然流失。

遺憾的是,帶給我無限歡樂,豐富了我童年生活的諸多玩具,卻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和時代的變遷而沒有儲存下來。倘若現在把一個那時的洋茄子、彈弓或親手燒製的泥模拿給孩子們看,並向他們講起那一段快樂的童年時光,不知該有多好!

標籤:散文 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