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散文

家鄉的味道的現代散文

散文2.07W

不知爲什麼,我現在總愛寫與家鄉味道相關聯的文章,寫了《大澤山的葡萄》《家鄉的芹菜》《遙想鄰居棗紅時》《落蘋果》《出姜》……這些不都是家鄉的味道嗎?寫着,寫着,不想“小巫遇見大巫”了,這不,時逢金秋十月,在收穫的季風緩緩飄來的今天,“首屆中國養生美食文化節”在家鄉開幕了,驟然開啓了舌尖上的盛宴。我和妻乘興駕車駛到了養生美食文化節現場,感受到了另一番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的現代散文

家鄉的味道若想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食在平度”,這個詞兒已成了媒體和家鄉人的慣用語,並將它賦予了品牌內涵:“食在平度”是根植平度市深厚的飲食、食養文化,發揮平度現代農業優勢,打造以“美食+食材、美食+食養、美食+旅遊”爲特色,帶動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旅遊目的地品牌,旨在爲遊客營造全地域、全時空、全身心的旅遊體驗。

家鄉的味道究竟如何,媒體的朋友替我說了:“真正的養生美食需要時空的歷練,需要地水的滋養,需要文化的積澱,需要人心的浸潤。當一個全國性的盛會聚焦於這片土地的'時候,我們知道,這裏的美食已透過了歷史的考驗,具備了文化的內涵,並必定在這一次盛會中得以升騰。”

首屆中國養生美食文化節在家鄉拉開序幕後,尚街、凱萊美食街、中傑品牌餐飲和同和老街等四處美食部落同時開張,各個美食部落現場都是張燈結綵,花團錦簇,精彩紛呈,處處披上了節日的盛裝,煞是好看。我看到,人如潮涌,摩肩接踵;我在想,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在這場獨特的盛會中,將會感受到什麼是美味,什麼是盛宴,什麼是健康……我把目光投向了五彩繽紛的品牌,映入眼簾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平度特產,琳琅滿目,目不暇接,撩撥着味蕾,觸動着思緒。讓我又在這個宏大場面全方位體驗了十八種“地標牌”家鄉味道,着實過了一把癮。

打頭陣的就是“大澤山葡萄”,大澤山葡萄種植有2100多年的歷史,從唐太宗李世民給賜名“獅子眼”開始,一直成爲中國皇家貢品;接下來就是“平度牛肉”,它代表的戰國時期流傳至今的齊國人民機智勇敢的“火牛”精神成爲佳話;“馬家溝芹菜”也不示弱,馬家溝芹菜種子曾於2008年搭乘“神舟七號”遨遊太空,2011年透過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享有這一聲譽的還有大黃埠櫻桃、西紅柿、西瓜,都打入了國內外市場。還有店子秋桃、蟠桃大姜、平度大花生、姜家埠大蔥、洪蘭菠菜、舊店蘋果、雲山大櫻桃……這些家鄉味道都曾飄香全國,享譽世界。觀賞着、品嚐着這些家鄉味道,內心深處生髮出無限感慨:“家鄉味道真多、真濃,過去真沒感受到這麼多。”

在養生美食文化節現場,我還感受到了家鄉“十全十美”的味道,那就是“十大名吃”和“十大名菜”。先說“十大名吃”吧,有:店子火燒、南村煎包、大田豆腐、同和巧面、臘杆子燒雞、舊店水煮肉、新和蔥花醬、開花饅頭、園中方大蒜水餃、手撕牛肉。這些我過去大都吃過,卻沒有今天這麼齊全,確實讓我大飽了眼福。

“十大名菜”可就不同了,我吃過的少,沒吃過的多,這更感到新鮮。有:平度熱拌涼、新河開凌梭、茶山香豬、沖天牛排、花椒雞、年豬丸子、扒豬臉、祁紅薰蹄、秀水牛仔骨、養生南瓜等。這些不僅讓您吃着有胃口,而且道道菜有典故。

就說那有着濃郁地道風味的家鄉名菜“平度熱拌涼”吧:相傳朱毛古城有一孝子擅長烹調技藝,以此爲業奉養母親。眼見着老母親日漸年老體衰,憂心如焚,整天爲老母親的身體擔心。時至夏日,想到老母親最愛吃新鮮蔬菜,就選了最新鮮的西紅柿、黃瓜,加入蛋餅、涼粉卷,用麻醬拌勻又怕菜涼,傷脾胃,就炒了一些細嫩的肉絲中和菜的涼性,端給老母親。老母親一看這五顏六色的菜就有了食慾,便問兒子:“這是什麼菜?”孝子隨口說道:“熱拌涼。”老母親沒聽說過這個菜,知道是兒子特爲自己做的,嚐了嚐,感到特別好吃,就叮囑兒子說:“多做些這個菜,讓更多的老人享用美味。”孝子遵母命,精心製作,上市銷售,成爲平度市一道暢銷不衰的菜品。家鄉一句俗話幾乎家喻戶曉,就是:“熱拌涼,不用嘗。”就是對這道菜的最好詮釋。

“沖天牛排”更有歷史的傳說:戰國時,燕昭王伐齊,派兵攻下齊國七十餘城,只剩即墨、莒城未攻下。公元前279年,在攻即墨城時,即墨城守軍知道田單是位足智多謀的勇士,公推他爲守城大將軍。田單把城裏一千多頭牛收集起來,給它們披上五彩龍紋衣,牛角上綁上鋒利的尖刀,牛尾上束好灌滿油脂的幹蘆葦,再沿城牆根鑿透了幾十個大洞穴。田單選了一個漆黑的夜間,一聲令下,將牛尾一起點燃,從鑿透的洞穴中把牛放出,“五千壯士隨其後,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從睡夢中驚醒,見一大羣五彩怪獸,嚇得四處逃竄。被“火牛”踢死的、被齊兵砍死的若干。田單又乘勝追擊,全部攻下了城邑。打了勝仗後,老百姓殺了一頭牛,將牛肉烤熟,放上一些佐料,送來慶賀,田單很喜歡這種做法,故取名爲:“沖天牛排”,這個菜在家鄉廣爲流傳。眼裏觀賞着這道家鄉名菜,我心裏想起了2000多年前在家鄉發生的“田單火牛陣”的故事,這道菜讓我的思緒跨越了2000多年的時空,雖說“田單火牛陣”的故事已遠去,家鄉名菜卻延續着它的歷史。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家鄉的味道一出名,就打造出了“中國養生美食文化節”品牌,有了這張“名片”,就引來了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美味名吃,置身於養生美食文化節現場,我見到了過去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國內外名吃,真是見了大世面了。在這裏,我觀賞到了“泰國花枝燒”“澳大利亞深海章魚腳”“印度小吃”“朝鮮打糕”“馬來西亞娘惹”“意大利鮮果汁”“巴西烤肉”“歐洲薯條王”“波尼亞無澱粉烤腸”……我還觀賞到了“臺灣上奉茗茶”“臺灣魚豆腐”“香港十二道風味”……還有“老湯老味老北京”“天津狗不理包子”“長沙大香腸”“彩雲之南桂花糕”“重慶酸辣粉”“梅城之戀”“廣東水晶蝦餃”“一帶一路蟹黃蝦球”“武漢熱乾麪”“常熟叫化雞”“海南屏東椰奶”……這些早已使我應接不暇。

我駐足在“巴西烤肉館”,只見巴西小夥在嫺熟地烤着肉串,我把鏡頭對準了他,並“哎”了一聲,巴西小夥轉過頭來,並報以會心地微笑,我不失時機地“咔嚓、咔嚓”頻頻地按動着快門,接着就招徠了許多買“巴西烤肉”,使他的生意火爆起來,我也乘興買了幾串“巴西烤肉”,細細品味,烤肉鮮嫩,美味可口、口舌生香;在“朝鮮館”前,我見一朝鮮或是中國小夥正在掄着大木錘敲打“朝鮮打糕”,我從各個不同角度拍了他在家鄉敲打糕的生動畫面,這是平日裏所看不到的異國風采;在“常熟叫化雞”館前,“叫化雞”這三個字引起了我的興趣,我便買了花40元錢買了一隻,回家品嚐味道不錯,順手拿起紙兜一看,啊?原來還是江南一絕,叫“洪七公叫化雞”,再看一側,還有《洪七公叫化雞典故》,妻接過去一看,就念了起來:“南宋末年,江南名士—丐幫幫主洪七公行走江湖,飢寒交迫之際,偶得一隻農家雞,隨以荷葉、黃泥裹而燒之,陣陣清香撲鼻而來,去黃泥荷葉食之,奇香無比,皮酥香嫩,回味悠長,餘味無窮,真乃人間美味佳餚……八百多年來一直經久不衰。”咀嚼着“洪七公叫化雞”,我的思緒也是餘味無窮。

參觀“中國養生美食文化節”歸來,我在想,乘“中國養生美食文化節”引來的這些品牌名吃,一旦“落戶”平度,這不就使家鄉的味道不斷髮揚光大,更多元化了,也就成了家鄉的味道了,家鄉的味道在變,在發展。待明年,不,待將來,家鄉的味道將會更豐足、更美好!

每個人都會感受到家鄉的味道,那是與衆不同的味道。而我的家鄉的味道,既融進了歷史,又融入了世界各地的味道,使家鄉的味道味更濃,情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