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西湖記二則原文及翻譯

古籍3W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公安派”主帥,“公安派”創始人。下面是西湖記二則原文及翻譯,歡迎參考閱讀!

西湖記二則原文及翻譯

初至西湖記原文: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餘遊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淨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晚遊六橋待月記原文:

西湖最盛,爲春爲月。一日之盛,爲朝煙,爲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爲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爲奇觀。

石簣數爲餘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餘時爲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瀰漫二十餘里。歌吹爲風,粉汗爲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豔冶極矣。

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爲俗士道哉。

初至西湖記翻譯:

從武林門往西走,就望見保叔塔高聳在重山疊嶺之中,這時我的心已經飛到西湖上面。午間進入昭慶寺,用茶過後,立即僱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紅豔豔的,如同少女的面頰;溫風拂面,使人如飲醇酒;微波盪漾,如同綾羅一般輕軟。我剛剛擡頭一看,不知不覺間就已經是如癡如醉了。這時我想用一個詞語來描寫(這光景),竟然想不出來,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我遊西湖就從這一次開始,時間是萬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遊六橋待月記翻譯:

西湖最美的'時間是春天跟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時刻是煙霧迷濛的早晨跟山光籠罩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氣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開放,更是奇特的景觀。

石簣多次跟我說:“傅金吾家園中的梅,是宋朝張功甫遺留下來的,趕緊去看看吧!”我這時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柳如煙(原文“綠煙”的“煙”有比喻義,唐溫庭筠有句雲:“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菩薩蠻》)可證。故譯文如此。),桃紅似霧,瀰漫二十多裏,到處都傳揚着歌聲跟器樂聲,年輕的婦女們汗流如雨,衣著華麗的富家子弟往來不絕(“盛”,有熱烈意,極言來者之衆,這裏用意譯。),比堤邊的草還要多,真是美麗、妖豔極了。

但杭州人遊湖,限於午、未、申這三個時辰。其實,湖水被染成綠色,暮煙凝聚在山間(原句是“對文”,“工”“妙”同義,只好把它們合二而一,用“佳景”作意譯並移入下句充當主語。),這兩種佳景都出現在旭日初昇、夕陽還未落山之際,(有了它們)才把西湖濃媚的姿態發揮到了極點。月景尤其難以用言語形容,花跟柳的情態,山水的容顏跟情意,另是一種趣味。這種快樂只留給山僧跟遊客享受,怎麼能講給這些俗人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