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春暮》原詩、註釋、翻譯、賞析答案素材

古籍1.96W

春暮 ①

《春暮》原詩、註釋、翻譯、賞析答案素材

門外無人問落花, 綠陰②冉冉③遍天涯④。

林鶯啼到無聲處, 青草池塘⑤獨聽蛙⑥。

【註釋】:

①《春暮》是宋代詩人曹豳(bīn)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描寫暮春景物的詩,描寫花、鳥、葉,襯托出“暮”字,點明題意。明媚的春天已經悄然消失了,花兒落了,大地上已萬木蔥蘢;鶯歌歇了,青草池塘處處有蛙聲。一番感嘆,抒發了詩人的惜春之情。兩兩相對,把暮春時節的那種繁盛和熱鬧的景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②綠陰:綠樹濃蔭。

③冉冉:也作“苒苒”,柔美的樣子。

④天涯:天邊。此指廣闊大地。

⑤池塘:原作“池邊”,據《宋詩紀事》改。

⑥獨聽蛙:只聽見蛙鳴聲。

【作者】: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又字潛夫,號東畎,南宋瑞安曹村人。早年家道貧窮,少從樂清錢文子學。

曹豳才華出衆,著有奏議、講義20卷,詩歌、雜句60卷,劉克莊曾序《曹東畎集》,可惜大多散佚,現僅存文1篇、詩11首,詞2首。他的詩詞風格樸實粗獷。

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迪功郎隆興府靖安縣主簿。此後爲仕四十餘年,沉沉浮浮,留給歷史的始終是一位爲官清正、正直敢言的愛國詩人。

【翻譯】:

沒人去注意那門外紛紛飄落的紅花,樹木的枝條低垂,濃郁的綠陰,直鋪向海角天涯。

樹上的黃鶯兒啼聲漸漸停下,春草芊芊,我獨自站立在池塘邊,聽着青蛙不停地叫着,一片喧譁。

【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暮春景物的。首先描寫花、鳥、葉,襯托出“暮”字,點明題意。明媚的春天已經悄然消失了,花兒落了,大地上已萬木蔥蘢;鶯歌歇了,青草池塘處處有蛙聲。一番感嘆,抒發了詩人的惜春之情。兩兩相對,把暮春時節的那種繁盛和熱鬧的景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賞析】:

這首絕句寫的是暮春三月的景象。繁花凋謝,樹陰綠濃,鶯啼聲漸漸消歇,春草池塘的蛙聲開始熱鬧起來。詩人選擇的幾個物象,花落、綠陰、鶯老、蛙鳴,無一不是暮春典型景況,透過這些,組成了一幅豐富多彩、熱鬧非凡的暮春全景。

大凡寫暮春的詩詞,總是由惜春而充滿着愁怨,尤其是對落花,沒有不帶有傷感的,如杜甫詩“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更愁人”(《曲江》)就是如此。

曹豳這首詩,卻一改悲悽情調,把暮春景色寫得分外地開朗。詩人對逝去的春光不存在傷感,而對將來的初夏,充滿喜悅。於是,詩說對落花不去過問,對鶯聲的'消失也不放在心上,因爲繁花有綠陰來代替,鶯啼有蛙鳴來代替。這四種景象,在暮春是同時存在的,詩人不是把它們簡單地並列,而是兩兩對映,在情感上側重於對後者的鑑賞,着重對後者的描繪。所以花落、鶯老,詩對這類衰退的現象只是一筆帶過,而說綠陰冉冉,似乎是一支畫筆,把整個世界塗抹得蒼翠欲滴;春草池塘,處處蛙鳴,詩人獨立凝聽,格外賞心。

詩人把這些新生的、充滿活力的景物渲染得有聲有色,使暮春別有一番情趣,詩人的心情便和盤托出,情趣橫溢。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雲:“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透過議論,表現對節物轉換所採取的豁達;曹豳這首詩與秦觀的看法相同,但把自己的感情透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達,各有長處。宋詩的理趣,也正是從這兩種藝術手法中得到充分體現。

【閱讀訓練】:

(1).詩歌一、二兩句寫了哪些景物?體現了暮春景色的什麼特點?(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草池塘獨聽蛙”,“獨”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落花,綠葉 落花遍地、葉子繁盛

(2)作者孤寂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