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學賞析 > 古籍

宜黃縣縣學記原文及翻譯

古籍1.94W

【譯文】

宜黃縣縣學記原文及翻譯

古時候。從家庭到天子的國家,都有學習的場所,從幼小到長大,都從來沒有離開過這些地方。學習的內容,有《詩經》、《尚書》和禮、樂、射、御、書、數,有音樂和敬客的禮節,俯仰的儀容,進退的規矩,用以訓練心體耳目手足的舉止動作;又有祭祀、鄉射、養老的禮儀,用來訓練恭敬謙讓;透過舉薦人才、討論獄訟、發兵出征,勝利奏凱,以練習辦事能力;師友回答疑問,有獎勵有處罰,以勉勵進步,禁止不遵循教誨。學校之所以有這些措施,原因就是這樣的。而它最主要的目的,就在務必使每個人透過學習來恢復他們的善良本性,而不單單是爲了防止他們的不正當,不守規矩。人的性格雖然有剛烈、柔順、慢性、急性的不同,但都可以使他們走上正道,而不會有過分或不夠之處;使他們善於識別,使浩然之氣充滿他們的心,那麼,用之於進與退,說話與沉默,都莫不恰當,遇上禍福死生的事,也不能動搖他們的意志。作爲國家的人才、應當進行這樣全面的培養;同時還要使他們懂得天地事物的變化,古今治與亂的原因,至於什麼應削減,什麼應增添,什麼應停止,什麼應舉辦、什麼是根本的,什麼是次要的,什麼應先辦,什麼應後辦,一一都清楚。他們雖在學校的堂戶之內.而海內外的功業、長治久安的策略都掌握了。待到他們出仕肩負治國大任,身居朝廷百官之中,那麼他們做任何事都能做好。爲什麼呢?全是他們平日學習的結果。總之,小至於人的起居飲食動作,大至於道德修養治國平天下,都與學習有關,麗沒有一刻能離開教育。耳目四肢的活動,必須使它們與內心一致;開始慎重的,一定要使它貫徹到底。使其習慣成自然,而期望所學能日積月累,唉,這是多麼高的要求啊!由於培養成好的風俗,那麼刑罰就用不着了;人材培養出來了,三公百官便有了合格的人選;有了長治久安之法.那麼中等人材就可以照着辦而搞好國事;教育深入人心,那麼雖然經歷衰世也不會亂的,進行教育搞得好,達到這個樣子,天下人在不知不覺中便受到了鼓舞,大家都學好的,難道是強迫的結果麼!

到了三代衰落的時候,聖人的製作盡都被破壞了。一千餘年間,學校雖然還有留下來的.,但進行教育已不是三代興盛時候的辦法。人的性格舉動,任其放縱;而辦理行政事務和管理老百姓的方法、平常從來不講習。學予有聰明樸實美好的本質,而沒有循序漸進的教育培養,那麼其不成材也就是當然的了。用不學習不成材的人去做天下的官吏,又在世道衰落弊端多的時候,去管理沒受過教育的老百姓。唉唉,仁政之所以不能推行,盜賊和受刑者之所以增多,難道不是出於這樣的原因嗎j宋朝的興盛快一百年了;慶曆三年(1043).仁宗皇帝籌畫當今的事務.把辦學放在第一位,於是各地(按規定)才設立學校。而在這個時候,撫州的宜黃縣,(因學員不滿二百人)還不能建立學校。士人求學的,都一道客居於撫州,聚集在一起學習。第二年(詔令“有學州縣毋得輒容非本土人入居聽習”)天下的學又廢了,學員也都散去。但春秋兩季祭祀先聖先師的典禮,已有明文規定.所以常以廟祭孔子,然而廟又無人管理。皇祜元年(1049),遇到縣令李詳上任,纔開始商議設立縣學,而縣中的學者某某與他的弟子,都認爲能在這裏發憤讀書,莫不互相勉勵而爭着辦這件事。因而建築材料沒有徵派就有富餘,工匠沒有徵調就很多。縣學落成時,房屋連片的地方若干,而修得很正規的講藝課堂,學員休息的屋子都很齊備,成套的器皿器具若干,而供祭祀、飲食、寢室用的東西一一具備。縣學中的畫像、從孔子到十哲、七十二賢、二十一先儒個個都有。縣學中的圖書,經史百家、詩賦作家的文章,一應俱全,無須到校外去借。縣學選擇地址,召集工匠,從開工到完工,總共歷時若干而已。何其周到而快啊!

在各地辦學剛衰落的時候,有關官員的議論,本以爲設立學校是人們所不情願的。看看宜黃縣學的興建,是在天下廢學幾年之後,僅由縣令一提倡全縣響應,唯恐落後。那麼那些說民情不願意建學的,難道是真的麼?

宜黃縣的讀書人,本來有很多優秀的;而李君任縣令,辦事有威信又仁愛,訟清事舉.爲政又很好。遇上賢明的縣令,能順應慕學發憤讀書的民風,建造校舍教學,圖書、用具等等需要之物,應有盡有,用以培養當地優秀的人材。雖然古代離今天很遙遠,但聖人的典籍尚存,他們的言論可以查考,他們的辦法也可以尋求,讓學子共同學習而瞭解它們。禮樂禮節儀文的種種規定,其中確有不能實行的,但端正思想,提高品德修養,去管理國家大事,關鍵卻在自己的努力前進。使一個人的行爲美好,會影響到一個家庭,一個家庭的行爲美好,會影響到整個鄉里,那麼一個縣的好風氣形成了,人材也出來了。教化的實現。道德的同歸,不是和人們相距遙遠的啊,應當努力啊!

宜黃縣人士請求說:“希望寫一篇學記!”因而我就寫了。十二月某日。

【註釋】

①宜黃縣:今江西省宜黃縣,北宋時屬江南西路撫州臨川郡。縣學位於當時縣城北面。

②有學:設有學校。

③六藝:六種本領,指禮、樂、射、御、書、數。習:訓練。舉措:舉止動作。

④祭祀:指祭天神、地祗(qi奇)、人鬼。鄉射:鄉射禮。

⑤進材:推薦有才之士。論獄:討論訴訟之事。

⑥勸懲:一本作“勸戒”。不率:不率教,即不遵從教義。

⑦大要:概要,要旨。邪僻:邪惡不正。

⑧中:正中,不偏不倚,指合乎中庸之道的正道。

⑨故:事。一本無下面“而”字。

10損益:減少、增加。

11堂戶:正屋窗下,指屋內。四海九州:泛指天下。

12履:踐。“履天下之任”,指擔負治理國事的職責。

13起居:作息。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大體:大禮,原則。斯須:一會兒。

14四支:即四肢。洽:和諧。內:內心。

15要:求。此句中“使”字,一本作“始”,誤。

16馴:古“訓”字,教誨。

17措:放置,廢棄。

18三公:輔助國君掌握軍政大權的官員。

19永:久遠。巾材:具備中等才能的人。守:堅持。

20鼓舞:激發,振作。

21製作:制度。壞:毀壞,破壞。

22體性:性格。自肆:自我放縱。

23樸:淳樸。茂:美好。質:材質,本質。漸(jian尖):浸潤,這裏有影響的意思。

24幾:近。

25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

26明年:第二年,實爲慶曆五年。

27釋奠:古代學校的一種典禮,陳設酒食祭奠先聖先師。

28皇祜元年:公元1049年。令:縣令。趨(cu促):趕快。

29賦:斂,這裏有徵集的意思。羨:餘。發:徵召。

30積:聚積。“積屋之區”,指修建衆多房屋的地區。序:中堂兩旁的廂房。棲:居住。

31從祭之士:指隨着孔子一道享受祭祀的先哲之土。

32百氏:指諸子百家。

33相基:指視察校舍基地。會作:會合匠作(小工)們做工。本末:指從開工到竣工。

34周:周密。

35唱:同“倡”,提倡。

36教肄(yi藝):教學和學習。須:需要。

37節文:指禮儀。

38正心:意謂端正思想。大務:大事。

39遠:作動詞用,距離遙遠。

40故:一本作“其”。

宜黃縣縣學記(曾鞏)譯文及註釋內容來自網絡整理(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古詩文網免費發佈宜黃縣縣學記(曾鞏)譯文及註釋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古之人,自家至於天子之國,皆有學②。自幼至於長,未嘗去於學之中。學有詩、書六藝,絃歌洗爵,俯仰之容,升降之節,以習其心體、耳目、手足之舉措③;又有祭祀、鄉射、養老之禮,以習其恭讓④;進材、論獄、出兵、授捷之法,以習其從事⑤;師友以解其惑,勸懲以勉其進,戒其不率⑥。其所以爲具如此,而其大要,則務使人人學其性,不獨防其邪僻放肆也⑦。雖有剛柔緩急之異,皆可以進之於巾,而無過不及⑧;使其識之明,氣之充於其心,則用之於進退語默之際,而無不得其宜,臨之以禍福死生之故,而無足動其意者⑨。爲天下之士,而所以養其身之備如此,則又使知天地事物之變,佔今治亂之理,至於損益廢置、先後終始之要,無所不知10。其在堂戶之上,而四海九州之業、萬世之策皆得11。及出而履天下之任,列百官之中,則隨所施爲,無不可者12。何則,其素所學問然也。

蓋凡人之起居、飲食、動作之小事,至於修身爲國家天下之大體,皆自學出,而無斯須去於教也13。其動於視聽四支者,必使其洽於內14;其謹於初者,必使其要於終15。馴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積久16。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則刑罰措17;其材之成,則三公百官得其士18;其爲法之永,則中材可以守19;其入人之深,則雖更衰世而不亂。爲教之極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從之,豈用力也哉20!

及三代衰,聖人之製作盡壞21。千餘年之間,學有存者,亦非古法。人之體性之舉動,唯其所自肆,而臨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講22。士有聰明朴茂之質,而無教養之漸,則其材之不成夫然23。蓋以不學未成之材,而爲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後,而治不教之民。嗚呼!仁政之所以不行,盜賊刑罰之所以積,其不以此也歟!

宋興幾百年矣24。慶曆三年,天子圖當世之務,而以學爲先,於是天下之學乃得立25。而方此之時,撫州之宜黃,猶不能有學。士之學者,皆相率而寓於州,以羣聚講習。其明年,天下之學復廢,士亦皆散去26。而春秋釋奠之事,以著於令,則常以廟祀孔氏,廟不復理27。皇祜元年,會令李君詳至,始議立學,而縣之士某某與其徒,皆自以爲謂得發憤於此,莫不相勵而趨爲之28。故其材不賦而羨,匠不發而多29。其成也,積屋之區若干,而門序正位、講藝之堂、棲士之舍皆足30;積器之數若干,而祀飲寢室之用皆具。其像,孔氏而下從祭之士皆備31。其書,經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無外求者32。其相基會作之本末,總爲日若干而已33。何其周且速也34!

當四方學廢之初,有司之議,固以謂學者人情之所不樂。及觀此學之作,在其廢學數年之後,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內響應而圖之,如恐不及35。則夫言人之情不樂於學者,其果然也歟?

宜黃之學者,固多良士,而李君之爲令,威行愛立,訟清事舉,其政又良也。夫及良令之時,而順其慕學發憤之俗,作爲宮室教肄之所,以至圖書器用之須,莫不皆有,以養其良材之士36。雖古之去今遠矣,然聖人之典籍皆在,其言可考,其法可求,使其相與學而明之。禮樂節文之詳,固有所不得爲者37。若夫正心修身,爲國家天下之大務,則在其進之而已38。使一人之行修,移之於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於鄉鄰族黨,則一縣之風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歸,非遠人也,可不勉歟39!縣之士來請曰:“願有記!”故記之40。十二月某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