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習俗作文

【推薦】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9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9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1

傳說龍戲水好飛、善於變化,有行雲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職,所以自古以來龍就受到江海湖泊地區人民的頂禮膜拜,北方雨水缺少地區百姓更要向龍祈求風調雨順。賽龍舟活動,固然說是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也首先是要讓天龍、水龍高興,保佑五穀豐登。江南龍圖騰崇拜中的祭敬,就含有希望龍保佑雨水不缺、洪水不濫而年年豐收的目的。人們還把端午節時死去的伍子胥奉爲長江水域的水仙、濤神、潮神和江神,也曾經把屈原封爲廣源順濟王,產生了“江神即楚大夫屈原”的說法,這是把人神化了,也是把神龍人格化了,人就是龍、龍就是人而爲一體了。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2

今天早上,我起牀的時候媽媽早就買回了端午節的糉子。它的形狀是三角形的,外面包了一層竹葉。

三角形的糉子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媽媽說:“子傑,嘗一嘗。”我吃了一口,粘粘的,它粘在我嘴上像一圈白色的鬍子。媽媽告訴我這糯糯米做的,所以粘牙。那白白的糯米上還有一顆大紅棗兒,我把棗兒揀出來送給了媽媽。糉子真是太好吃了,我吃了好幾個。

今年的端午節,我很快樂,因爲我吃到了又大又甜的糉子!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3

今天是端午節,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哦。對了,就是划龍舟、吃糉子、撞蛋、包薄餅……

中午我去外婆家,我過去的時候,大家已經開始包薄餅,我看她們包得那麼盡興,所以我也加入了她們的隊伍。下午媽媽又把我和哥哥帶去看龍舟。啊,看龍舟的人可真多啊!人來人往,水泄不通啊。乘着人們的吶喊聲、歡呼聲和”隆隆“的擊鼓聲,龍舟快速地向我們駛來。他們整齊劃一地用力划船,全身都溼透了。

晚上媽媽又教我編蛋袋,還和媽媽撞了幾個雞蛋呢。

啊,端午節實在太開心了!我希望明年的端午節快點來到。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4

端午節的時間,我和媽媽早餐吃的是糉子,是隔壁奶奶給我們的。糉子是大棗和葡萄乾的,甜甜的。下午我們去了小姨家,到小姨家小姨送給我了一個禮物是水杯,水杯蓋子是粉色的,上面還有一個大花朵,杯子很特殊,中間細兩邊粗,我非常喜歡我的`這個冷水杯。

晚上我們一起去徐家彙吃飯,那個餐廳人特別的多,我們排隊竟然前面還有60個號,等了一會,實在是太慢了,我們就換了家餐廳。菜做的很好,我們吃的很開心。今天過節真是熱鬧。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5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像吃糉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說到糉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糉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糉,一種是竹筒糉。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啦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啦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啦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啦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糉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爲啦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糉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6

端午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姥姥家,和姥姥一起過端午節,這次我知道了很多端午節的習俗。

清早,我一起牀就看見窗臺上擺滿了艾蒿草,原來是姥姥起早從山上採來的。姥姥揪幾片艾蒿草的葉子,把它放在洗臉盆裏,讓我用這個水洗臉,姥姥說:“用這樣的水洗臉,以後可以不被蚊子叮。”吃早飯的時候,姥姥煮了很多雞蛋,其中有幾個特別的雞蛋,上面畫着一道紅線,姥姥說:“帶紅線的是五月初一下的雞蛋,吃了這些雞蛋,一年肚子不會疼。”

姥姥還告訴了我端午節的其他一些習俗,比如吃糉子、掛葫蘆——端午節的習俗可真有趣啊!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7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的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了。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傳說於古時,楚國杯秦國佔領,屈原跳河死去,人們就划船去找屈原,但一直沒找到屈原的屍體。爲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我們有了賽龍舟的活動。賽龍舟的人們都非常快樂,船頭有一個人在敲鼓,其他人跟着鼓聲的節奏划船,大家齊心協力劃得很快。

端午節不僅有賽龍舟的習俗,而且還有包香袋的習俗。香袋外觀各種各樣,千奇百怪。我就有個小香囊,它也叫香包,香袋子。香包上有很多花紋,我香包上縫着每種花色,真可謂百花齊放。你看,這些花有的是鮮豔的紅色,有的是翡翠般的綠色,還有的是金燦燦的黃色,美麗極了。香包的布料以五色絲爲主,袋中一般採用艾草等中草藥,其作用是用來防蟲咬,也可以保佑人們幸福、健康。

端午節的傳統文化真多啊!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8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要賽龍舟、吃糉子。是因爲要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膠蛟蝦蟹吃飽了,就不在吃屈原的屍體。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好聽的歌兒“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草、戴香囊、吃糉子、三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的時候,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每到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00字 篇9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是楚國著名愛國詩人,當聽說自己的國家滅亡時,難忍亡國之痛,悲痛欲絕,於是,在公元前二七八年農曆五月五日投江而死。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主要的活動是包糉子,賽龍舟。我先說包糉子吧,包糉子先要把蘆葦葉煮一下,糯米泡兩至三個小時,然後把米包在葉子裏,再煮上一小時。賽龍舟就更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都配有漿手和舵手船頭有?船尾有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因此,划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衆的吶喊聲,真是熱鬧非凡啊。

如今,每到端午節,人們仍要在江河裏划龍舟,包糉子……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可見詩人作品和愛國情懷是永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