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精選民族傳統作文四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族傳統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民族傳統作文四篇

民族傳統作文 篇1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稱呼長輩,不可直呼其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聯繫這個社會,可以理解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爲人定要懂得明珠暗藏、韜光養晦。簡單的來說就是做事做人要低調謙虛,尊重別人,不可班門弄斧。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爲偷。”要用別人的東西,必須明確地向物主提出請求;假如你不經過別人的允許就拿,那便是偷竊了。“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這句話的理解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了!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讀着這些朗朗上口再也熟悉不過的《弟子規》,我聯想到了我們的泱泱中國,這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往今來以“禮儀之邦”聞名的國度,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然而,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生活在快餐文化中的人們也開始漸趨浮躁。傳統美德在逐漸淪喪、人性冷漠在滋生蔓延、禮儀之邦漸行漸遠。中華的傳統美德,在物質利益的誘惑下變得一錢不值,道德的淪喪讓人心寒。

我想我們沒有資格去評論春晚舞臺上的任何一位演員,當我們吃着團圓飯,喝着酒,對着電視指指點點的時候,我們應該想到,他們沒有和家人團聚,沒有吃上年夜飯,而這些都是爲了讓我們有一個快樂的晚上。

尤其是《扶不扶》這個小品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個短小的節目,這更是一個發人深省的號召與呼籲!郝建扮演者結束時的那句“人倒了,可以扶,人心倒了,還扶的起來嗎?”我想着就是最好地對社會不良現象的譴責,這就是最真切地對道德良心的質問!

古代的孝心感天、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無一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例子。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那麼爲什麼就不能做21世紀的“活雷鋒“呢?我們爲什麼不繼續傳承這些中國文化,讓我們的文化走向世界的舞臺,在世界獨霸一方呢?

當良心、羞恥心、責任心和事業心在我們的心靈中永遠紮下根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形成一種有道德的個性。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我們年輕一代去繼承、去發揚。這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責任。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花齊放吧!

民族傳統作文 篇2

我國幅員遼闊,有很多地區,每個特色的特色也不一樣,有服飾、美食和工藝品,而我要說的,就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美食——餃子和大鍋菜。

每逢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要做着道過年必吃的美食,先發好面,再將發麪做成一大根面,用刀剁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把每一塊兒都用擀麪杖做成餅狀,將事先挑好的餡兒用筷子或勺子挖一下塊兒放在麪皮上,餡兒也分好多種,比如說;韭菜雞蛋、豬肉大蔥、牛肉大蔥、韭菜肉的等等等等。將麪皮的兩邊對摺後用手指一點一點得掐好。這樣一個就做好了,以此類推,將所有做好的都放在竹篦子上。當我們做的足夠時,就把做好的餃子放進鍋裏。先將水倒進鍋裏,等水燒熟了以後,就將餃子放進鍋中煮熟即食,味道美味。如果第一天沒吃完第二天又嫌蒸的不好吃,那就可以做煎餃,先將些油倒入鍋中熟熱,再將餃子放進鍋裏等見得外殼酥脆就可以吃了,味道也很美味。

大鍋菜也十分美味,通常在家裏過會和趕集時吃。我們先將蔥、姜、蒜等作料切好,再把五花肉切成片兒,豆腐切成塊兒,素丸子和粉條準備好,海帶絲切好。一切準備就緒後,用做大鍋菜特質的大鐵鍋,放在竈臺上,等水燒開後,將各種作料放進鍋中,過會兒後,再將粉條和海帶絲,放進鍋裏,最後將肉、豆腐還有素丸子放入鍋中,等聞見香味兒、鍋開始冒泡兒時,就可以吃了。

怎麼樣,我們漢族的美食是否讓你們垂涎三尺呢?

民族傳統作文 篇3

(寫春聯)

2月11日,天是那麼湛藍,雲是那麼潔白,追夢小隊的隊員們各個興致高昂,向路人分發了宣傳問卷,而下午2:30,活動則更是精彩豐呈了,我們參加了由金海社區主辦,臨池閣協辦的賀新年活動。我們先由“小書法家”楊嘉琪和他的小夥伴們寫了幾百張福字,接着我們每個小隊成員都一一寫了福,並送給了周圍的人,更傳遞了一份喜慶而又濃濃的年意!

(採訪臨池閣的陳老師)

下午4:00整,我們則採訪了臨池閣的創辦人——陳華鋒,隊員們紛紛問出了一些關於傳統文化之書法的問題,我們都受益匪淺:他從哇哈哈廠裏的中層幹部辭職,幹起了自己小時候的憧憬,創辦了臨池閣,在5年的時間中,人數飛速發展,從2人變成了500多人,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學生也都獲得了很多書畫獎項,將書法這一國粹繼承下去而感到自豪,他將這番事業作爲自己的人生目標,讓更多的書法愛好者參與進來,發揚光大。他還教會了我們以後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恆心和毅力,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採訪吳亞卿爺爺)

2月14號上午,陽光明媚,追夢小隊的隊員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到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留下大街92號,採訪了浙江省辭賦學會第一副會長、中國羲之書畫藝術院研究員、臺北故宮書畫院終身名譽院長、全球漢詩總會名譽理事、中華詩詞學會發起人、中國楹聯書藝委委員大名鼎鼎的吳亞卿爺爺,他先給我們寫了幾張書法作品,接着我們採訪了吳爺爺,他一一回答了我們提出的問題,讓我們更深刻地瞭解了我們的祖國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源遠流長,出現了王羲之、柳公權、米芾、孔子、蘇軾、李白、杜甫等一系列文化名人,他們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他自己從6歲就開始學書畫了,每天都在練,到至今,已有60多年了,他的學生也來自世界各地,他的言行舉止,更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間,縈繞在在我的腦海中,讓我懂得了我們從小就要學好文化知識,樹立遠大的志向,不斷地超越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借鑑祖先的文化精髓,這樣才能將祖國的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取得更大的成就。

(參觀浙江美術館)

下午,我們又來到了浙江美術館,排着整齊的隊伍,與家長們一齊領略了書畫的魅力和神奇,大家都對大師的書畫都讚不絕口,還再次體驗了書法,而每個人寫的福字,又各不相同,各具特長,最後,我們還和一位書畫愛好者合了影呢!

透過這次假日小隊活動,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粹——書法,有了一些深刻的瞭解,還學到了一些書法技巧和人生道理,真希望能多多舉行這樣的活動呀!

民族傳統作文 篇4

人間四月天。茅山廟會,是傳統民俗與春天的一場約會:4月13——農曆三月十八日,具有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茅山古鎮今天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空氣中到處都瀰漫着節慶的氣息,威風鑼鼓,激揚茅山福地;龍騰獅舞,躍動古鎮春風。來自周邊城鎮的老百姓們彙集一堂爭相觀望茅山廟會的盛況,頗有“平民狂歡節”之感。

追溯茅山廟會,約始於清乾隆年間,已有二百餘年,今年是茅山有組織規劃的第二十二屆廟會,廟會雖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其目的.是去集商賈,交流物資,供應春耕生產及人民生活所需用品,起到振興經濟,搞活市場的作用,另有文藝青年,發揮特長,化裝表演,比賽娛樂,豐富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

早晨八點,“哐哐哐”的鑼聲聲解開了廟會的帷幕,威風凜凜的舞龍隊率先登場,在空中飛舞翻騰的舞龍引得衆人高聲歡呼。這些舞龍隊由各個鄉鎮組成,一般一個鄉出兩條龍,多則四條,舞龍由專門的船運送,到達茅山後被安置在當地的廟中,待到廟會正點,以旌旗、鑼鼓、號角爲前導,將舞龍從廟中請出來。龍身大多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爲引導。舞動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穿過東嶽廟,東嶽廟會源於東嶽大帝的原型——三茅真君的茅盈,他也是南方道教的創始人,每一條舞龍都在東嶽大帝像前三叩頭以示祈福,最終到達景德禪寺稍作歇息,等待下午一點的掃街。香客們跟隨龍隊進廟拜佛,寺廟裏摩肩接踵,人煙鼎沸,漫天的煙霧讓人恍如仙境。而由千年古剎之稱的景德禪寺更是香菸繚繞,梵鳴悠長,大雄寶殿也在今日舉行上樑儀式。寺內臥佛殿、藏經樓、方丈室上樑和山門殿已經重修完畢,對外開放,臥佛殿最爲熱鬧,造價大約一億的臥佛由緬甸進口的玉石雕琢而成,重約6噸,他靜靜地接受來往香客的膜拜,聆聽他們的心聲,潛心修行拜佛的老奶奶穿着藏青的法袍在臥佛殿外等待,滿眼的虔誠和期待,滿身的坦然和靈氣。

來自興化的淮劇團在景德禪寺裏搭臺表演,老百姓們爲了看得清楚,早早地就用條凳占上了地方,茅山號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節奏穿過天空,站在老遠就能聽見,柔軟纏綿的舞蹈,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同臺演繹,給臺下的老百姓提供了一臺充滿歡聲笑語的視覺盛宴。

下午一點,舞龍匯合,組成一條百米龍隊,環繞茅山鎮遊行掃街。舞龍的用意,概括起來不外乎幾條:一爲祈雨祈福,二爲娛神娛己,三爲彰顯力量,四爲興旺人丁。龍隊前面有一人敲亂棒鑼,以示緊急,繼由馬皮清路。馬皮是當地人請來的巫師,在社祭前進行掃街,以驅除妖魔和邪氣,馬皮帶領龍隊穿過大街小巷的每一戶人家,衆人夾道歡迎,十多面顏色異同的彩旗,迎風招展,以助陣威,家家戶戶,秉燭焚香,燃放煙花鞭炮,以保來年平安吉祥。

放眼望去,是茅山濃厚的鄉土風情讓人陶醉,古鎮老百姓在納新同時不忘傳承文化,刮面,扎香,自制的農具深受羣衆喜愛。在沿襲傳統的同時也吸取新經驗,謀求新發展,文化溝通的背後是經濟的融合。所謂亂世的黃金,盛世的古董,富裕起來的茅山人民,在政通人和的情況下,自發恢復茅山廟會,其目的是挖掘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古蹟,開發旅遊經濟,弘揚民族宗教文化,促進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擴大市場,振興茅山。

一座茅山,一方風水,拉動一方經濟,也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我們堅信福祉茅山!好運茅山!

標籤:民族 精選 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