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精選民族傳統作文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族傳統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民族傳統作文9篇

民族傳統作文 篇1

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對他人,對自己,對集體,要有責任感,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還是每個人將誠信最起碼的標準。

一個人只要講誠信,別人纔會讚賞他,尊重他,親近他。只有困難的時候纔會幫助他,否則,人們將不會信任他。

俗話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就是套上四匹馬匹的車,也難追上。所以我們邀說話算數。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裏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八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爲之跑了三個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有回來,於是攝影師們紛紛議論,都認爲這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裏,這個少年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四瓶啤酒,爾後,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六瓶,返回時摔壞了三瓶,他哭着拿着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旅遊,這就證明了講誠信的重要性。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講誠信,這樣我們的生活纔會更美。

民族傳統作文 篇2

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豐富多采、博大精深的倫理文化遺產中,很多優秀傳統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強大生命力,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其中也有保守落後的部分,但其精華部分往往凝聚着一個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爲一個民族不斷向前發展,不斷進取的動力。,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道德,必將極大地豐富社會士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加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

要鑑別。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繼承精神要求,在分析的基礎上,要謹慎地鑑別,就是要進行評價,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這是把握事物的又一種重要的認識方法。而要做出這種價值區分,形成科學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就必須明確評價的應有主體,樹立科學的評價標準,文化水平有評估對象的複雜構成。這就是:要站在人民大衆的立場上,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的私利或好惡出發;對待傳統倫理道德文化既要看其在歷史上是否曾經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又要看其是否有利於當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既要承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就其整體結構和特定歷史形態而言,已經過時了,又要看到這個整體的某些內部構件,它們作爲一種文化心理定勢,卻常常具有超時空的意義,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是傳統倫理道德文化中的精華,也不能“兼收幷蓄’,而必須用社會主義精神進行改造,加以重新熔鑄,使之昇華爲社會主義新文化、新道德的構成因素。在這裏,批判繼承和超越創新是相輔相承的:批判繼續是超越創新的基本性步驟,沒有批判繼承,所謂超越創新便是一句空話;超越創新又構成批判繼承的目標指向,不能實現超越創新。所謂批判繼承就毫無意義。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對待包括傳統倫理道德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的基本立場和科學態度。堅持這種立場和態度,我們在加強對人們進行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和倫理精神的宣傳和教育中,就能避免重蹈復古主義的頂轍,就能爲順利地解決本民族倫理。

民族傳統作文 篇3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爲一名小學生,我們更要學習、遵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中華民族美德時刻記心中。

“懂禮貌,講文明”是傳統美德中最重要的一點。在何時何地,文明禮貌無處不在,它像綿綿細雨,滋潤着大地,像陣陣微風,吹進人們的心田。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育我要講文明,懂禮貌,告訴我“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那時起,“講文明,懂禮貌”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裏,也使我養成了“懂禮貌,講文明”的好習慣。現在,隨着社會各界人士不斷的呼籲人們:懂禮貌,講文明,漸漸地人們不再那麼沒有禮貌了。公交車讓座的人越來越多了;在大街上沒有人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了;公共場所沒有人再吸菸、大聲喧譁了……這些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也能體現出人們的變化。所以,我們人人都應該“懂禮貌,講文明”。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纔會以誠回報。”“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等名言都是寫“誠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誠信待人,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部分。有一個真實的例子:一次,宋慶齡奶奶去幼兒園對小朋友許下承諾,“六一”兒童節那天和小朋友們一起過節日。可是那天天氣突變,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老師和同學們都以爲宋慶齡奶奶不會來了,當她們失望地望着窗外灰濛濛的天時,宋慶齡奶奶的車奇蹟般地出現在校園門口,孩子們驚喜地笑了,老師用激動的心情緊緊握住了宋慶齡奶奶的手,宋慶齡奶奶對老師說了一句話:“既然我說了,就得守信。”從宋慶齡奶奶的故事中,我們明白了,誠是誠懇,信是守信,誠信是一句承諾,誠信是許諾後的行動,誠信更是一根堅強不屈的脊樑。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無論家裏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尊老愛幼是我們每個小學生以及大人們都應該做到的事。乘公車的時候主動讓個座位,攙扶年邁的.老人過馬路,幫助年邁老人搬東西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所以,我們人人都要尊老愛幼。

遵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小學生的責任。我們一定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民族傳統作文 篇4

那日讀書,讀到人燕同居,喃語繞樑,不免想起被取締了的院落平舍,一陣心悸。燕子已無樑可依,無檐可入,隨之一起消亡的,是千年的傳統文化。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然而,多少古人篤行的傳統,今天卻杳無了。

在音樂未誕生前,蟲鳴文化是古人生活的重要構件。可以想象,十月蟋蟀入牀底,秋風蕭颯,曠野清朗,只聽得沉沉蟲鳴,何其歡樂!但伴着汽車喇叭和人間爭吵,蟲鳴文化只留下絕唱和輓歌。

消逝的文化又何止蟲鳴?我們身處一個極其悲哀的時代,先輩留給現代人的人文資源,精神功課,在一代代傳承中被修篡,甚至摧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青年才俊王勃的不羈心境,如今的少年,誰又能在旱地拔蔥般豎起的建築後尋找出地平線上的落霞?

更爲甚者,是傳統佳節。前幾日正是重陽,古人稱之“登高”。登高眺遠,抒懷酬志,放牧視野,文人們爭相潑/墨,百姓們邀友約醉。王勃,陳子昂,李白,崔顥,從滕王閣吟到幽州臺,從天姥山念及黃鶴樓,傳統的登高節,真是個懷遠的好主題!恍然醒之,我們如今,何處適於登高遊目?百米高塔?直聳雲霄的觀光梯?——充斥着冰冷的金屬味,散發着人人浮躁的氣息……

我們睥睨天下,肆意規劃任何慾望的海拔;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爲何出發。那些值得我們虔誠的傳統,只剩下一個遙遠的背影。

一個民族傲然屹立的底氣,是需要歷史的積澱和文化的底蘊的,但現代人太過冒犯,實在不仁不義。古老的傳統文化,天然的邏輯,被破壞;那個天光明澈、風物燦爛的世界,漸行漸遠……無數傳統文化消逝了,消逝中,似乎只剩下強大的人類!

我們要回首駐留,向消逝的傳統致敬,並盈淚挽留。

我們已損失慘重,就請喚醒我們的感官心靈,贖回我們的傳統,重建我們的原配世界。

衷心致敬於消逝的傳統文化!

民族傳統作文 篇5

這幾天我很高興,因爲端午節就快到了。每當端午節時我都可以吃上美味地糉子,吃着吃着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端午節的故事。

古代春秋時期有個愛國詩人屈原。他很受楚懷王的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卻遭到了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手動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也漸漸地的遠離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悲憤寫了,等不朽詩篇,最後投入了汨羅江。江邊的人紛紛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還有人把雄黃酒倒進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的身體免遭傷害。這時我一看十點了,賽龍舟開始了。我立刻開啟電視,賽龍舟剛剛開始。只見叔叔們穿上了一件件統一的衣服,聽着龍舟上的指揮員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划船的叔叔們動作整齊奮力的向前劃去。觀衆們也大聲吶喊:“加油,加油,快點,動作再快點......”。我喜歡端午節,因爲端午節體現出了中華人民古老的傳統,我要把這個傳統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名師點評: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佳節,小作者在文中講述了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讓讀者既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又認識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且小作者還透過講述自己看電視的經歷,讓讀者瞭解到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習俗。文章有豐富的知識,敘述也很生動,可讀性較強。但文章有些句子不太通順,有些標點符號使用不恰當,這是需要改進的。

“每當端午節時我都可以吃上美味地糉子,吃着吃着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端午節的故事”改爲“每當端午節時我都可以吃上美味的糉子,吃着吃着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端午節的故事”。“然而屈原的主張卻遭到了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手動派的反對”改爲“然而屈原的主張卻遭到了以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反動派的反對”。

“楚懷王也漸漸地的遠離了屈原”改爲“楚懷王也漸漸地遠離了屈原”。“動作再快點......”改爲“動作再快點……”“我要把這個傳統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建議改爲“希望這個傳統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民族傳統作文 篇6

11月1日一大早,我們全班同學來到學校,參加淮北市教育局在我們學校舉辦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義務講堂學習。

上課了,首先給我們講課的是一位姓朱的男老師。他簡單地作了自我介紹後,先是和我們“娛樂”了一把——在同學們的極力推薦下,我和趙宇昂同學領唱了《中華經典誦》。我還故意展示出了學校合唱隊的特色,臺下的同學們一邊拍手,一邊和着節拍齊聲歌唱。

接着,朱老師就開始“言歸正傳”——講授《弟子規》了。朱老師的課講得真棒!他先富有感情地朗讀一遍,然後逐字逐句地解釋古文的含義,講解中,他還給我們講了一些歷史故事。他的聲音抑揚頓挫,富有磁性,我們都被吸引住了。同學們跟着老師大聲朗讀,都情不自禁地搖頭晃腦,真有點古人誦詩的味道呢!老師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是我們參加“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義務講堂”的第一課。在此後的幾個月時間,我們又聆聽了淮北市其他幾位名師的講課,系統地學習了《弟子規》。我回到家也拿出書本一遍遍誦讀,並把老師講過的內容講給爸爸媽媽聽,我還和媽媽一起誦讀呢。我在快樂中學習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懂得了怎樣做人,從小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

民族傳統作文 篇7

中華文化,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稱呼。它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我們的祖先發明創造的文字,孔子、孟子的經典學說,造紙術、指南針的偉大發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輝映萬世。

時不我待,星辰換了又換,綠葉變了又變,歷史長了又長,中華文化,在不斷延伸、不斷更新着。它邁着輕盈的步伐,向前衝刺。

說它熟悉,是因爲衆所周知,中華文化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遠的不說,就說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各類禮儀風俗、傳統節日,會有哪個中國人不知道?春節,我們闔家團圓,圍在一起拜年、聊天;中秋節,大家一起吃月餅;端午節,一起吃糉子、賽龍舟。每逢新年,都要貼對聯、換新衣,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你聽,那歡聲笑語,那喜慶的鞭炮聲,難道不是中華文化的結晶呀?

但是,說它陌生,是因爲現在,不少人已經開始淡忘了我們的中華文化。隨着西方的許多傳統節日,比如聖誕節、情人節、復活節在中國的逐步拓展,人們開始逐漸接受這原本不屬於我們的節日、習俗。他們開始模仿西方國家,學着買聖誕樹,學着找人要糖果,還一邊說“不給糖,就搗亂”,但我想說:“你們忘了自己是中國人嗎?爲什麼忘了要慶祝本該屬於自己的七夕節,反而要去熱衷於那些本不屬於我們的洋節呢?”中華文化,就像個弱不禁風的小姑娘,一次次被人遺忘,一次次地被我們冷落。

聽爺爺說,他們以前過春節,在三十晚總會守歲,大家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看春晚。可是現在,許多人的年夜飯卻在飯店裏解決,到了本該看春晚時,卻抱着一部手機興致勃勃地玩到深夜;以前的中秋節,大家會在院子裏擺上各類食品,賞月過中秋。可是現在又有多少人會像這樣,在一起賞月過中秋?至於重陽節、教師節就更不必說了,還會有多少人記得向長輩、老師們問好?時間,你這個小偷,偷走了本該屬於我們的中華文化。

中國在五千年的風雨中屹立至今,而中華文化,則是她智慧的結晶,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精神家園。我們不能遺忘這本來屬於我們的東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寧可玉碎,不能瓦全”讚頌了中華文化的堅韌,“君子以儉德避難”、“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讚頌了中華文化的節儉。中華文化就是這樣,好好地傳承她,便爲我們的共同精神家園打好了牢固的地基。

所以,請從現在做起,當你在和家人歡度春節時,請放下你的手機;當你在馬路邊發現一團廢紙時,請彎腰把它撿起;當你在飯桌上發現有沒吃完的飯菜時,請自覺把它打包帶走……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不要讓她再流浪,把她記在心裏,讓她與我們同行。

被時間遺忘的,我們鄭重地拾起;那些忽略傳承的,歷史終將責罰。

民族傳統作文 篇8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內涵豐富而深刻,它有“憂國憂民、爲民請命”的愛國精神;它有“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萬難,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規範;它有“立志勤學、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見利思義。助人爲樂”的崇高情操;它有“誠實守信,質補守法”的生活信條;它有“自尊互敬、相睦相處的禮儀風範……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我們要大力發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記得有一次爸爸給我講了一個孝子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俗話說:東漢時期,有個人叫黃香,他9歲時母親去世了,於是他把時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在父親身上,冬夜寒冷,黃香九鑽到父親的被窩裏,用自己的身體把被子焐暖;夏夜炎熱,黃香及用扇子把父親的枕蓆扇涼。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孝子。黃香長大後,擔任魏羣太守。有一年,魏羣遭遇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災救民,百姓非常感動,稱讚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天下無雙,江夏黃香”這個結果就是孝敬父母、助人爲樂的一個善果。

我好知道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誠實守信是崇高的情操。

話說在戰國時期,秦孝公啓用高鞍變法圖強。商鞅想怎麼才能讓百姓相信我變法時真的呢?於是他在城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並告訴人們,誰能把他扛到北門去,就賞黃金十兩。但是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自然也不會沒有人去扛。商鞅把黃金一直加到五十兩,終於有一天,一個壯漢把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當場就賞了五十兩黃金。老百姓紛紛議論:商鞅言而有信,他的話一定要執行,商鞅變法成功,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

這就是誠實守信的結果,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廣大。

民族傳統作文 篇9

10月28日,我們初一的同學聽了由南昌市老幹部演講團葛華團長演講的一次富有教育意義的專題報告,主題是“感恩”。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其實並不難,有時只需一聲謝謝。知恩圖報,不僅是做人的良知,也是我們待人處世的基本原則。葛華團長說,感恩有五個方面——父母養育之恩、老師教誨之恩、社會相助之恩、國家栽培之恩和大自然賜予之恩,並給我們講了幾個感恩的故事。其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胡素梅替父報恩40載的故事。

20xx年,111歲高齡的李梅氏臥在牀上,兩眼直視蒼天。胡素梅跪在牀前說:“姥姥,放心吧,我一定會爲傻老舅養老送終的。”話音剛落,李梅氏撒手人寰。李梅氏不是胡素梅的親姥姥。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衛生員胡灝生中彈負傷,處境危急,李梅氏救了他。胡灝生在世前留下遺囑,要女兒胡素梅對姥姥和癡呆的傻老舅活養死葬。胡素梅今生今世只做了一件事:替父報恩。她18歲在衛校畢業時放棄城市生活,到農村照顧姥姥母子,爲了他們,她33歲跟前夫離婚;至今,她仍守着75歲的“傻老舅”過日子。

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僅需要學會回報他人的恩德,更需要懂得回報祖國、回報社會。創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需要人和人的相互幫助、相互尊重、相互謙讓。只有知恩圖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更加友愛,更加和諧;只有心懷感恩,我們的生活纔會更加美好。

標籤:精選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