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唯美文字 > 說說

【精華】師說說課稿3篇

說說1.02W

隨着社交網絡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鍾情於在網上發佈說說,用以記錄和分享生活日常。那什麼樣的說說纔是新穎獨特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說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師說說課稿3篇

師說說課稿 篇1

《老人與海鷗》是安排在“人與動物和諧篇章”的第一課。學習這篇課文爲學習其他課文打下學法基礎和情感基礎!

主要內容:《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感人故事。一位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來臨,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老人去世後,海鷗們像是爲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充分展示了人與動物的和諧。

文字結構:課文條理清楚,可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後一部分則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兩大部分之間呈因果關係。

【說學情分析】

知識水平: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速度,繼續圍繞本組課文訓練重點提高閱讀速度。本課時學生已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讀準文章。

能力水平: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和捕捉關鍵詞句體味情感的能力,繼續鞏固這一學法。

情感態度:抓住興趣點——孩子天生就喜歡小動物,每個人與動物之間都可能發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難忘的事。所以學習這篇課文,很容易和學生產生共鳴,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引導學生呵護動物!

教學目標】

1、學生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文段,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品味、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體會人與動物應和諧相處。

教學難點: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教學時數】

2課時

設計思路】

爲了更好地突破目標,本課教師教法先扶後放,以讀爲本,創設情境;學生學法自讀悟情、激情美讀, 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對話昇華中,抓重點文句,品重點文段,入情入境地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親情,感悟和諧之美。

【教學統覽】 1.入境,再現感人故事;(預設5分鐘)

2.入景,欣賞和諧畫面; (預設18分鐘)

3.入情,體會靈魂震撼; (預設15分鐘)

4.入心,化作實際行動。 (預設2分鐘)

【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入境,再現感人故事。

1.美讀詞語。(撮嘴呼喚 應聲而來 、親暱說話 抑揚頓挫 嘖嘖稱讚 翻飛盤旋 瞻仰遺容 肅立不動)

2.畫面呈現。老師引導學生說出腦海裏浮現的四幅畫面;老師板書:餵養、呼喚、交談、送別。

3.串講故事。老師請個別學生串講畫面,再現一個感人故事。

[設計意圖] 這樣設計給學生回顧故事提供有效的幫助,旨在讓學生在直奔重點段落前,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情感基調有一個整體感知。

二、入景,欣賞和諧畫面。 (課文的第一部分)

畫面一:老人喂海鷗。

1、範讀,談感受。在朗讀時要注意讀好“很小心”、“退開一步”、“撮起”、“呼喚”這幾個詞。

2、朗讀指導.課件出示“老人順着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着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師引讀:(引語中要定準節奏,讀出味道!)

海鷗來的多了,吃得快了,請你歡快地讀讀。

海鷗來得更多了,吃得更歡了,請你更歡快地讀讀。

海鷗吃得心滿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誰能這樣來讀讀。

3、想象畫面.“海鷗飛成的樂譜能唱出一支怎樣的歌?”(課件出示填空:_____之歌)學生可能會說“快樂之歌”、“飛翔之歌”等等。

4、配樂齊讀.個性化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老人喂海鷗的畫面是一篇有聲有色的和諧樂譜,讓畫面和音樂融爲一體,讓靈動的畫面唱起美妙的歌。

5、總結學法:剛纔我們採用體味關鍵詞句,讀中感悟,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

畫面二:老人呼喚海鷗的名字。

1.感同身受.讓學生抓住爸媽給孩子取名來理解老人爲海鷗取名.拉近生本距離.

2.語言文字訓練.(“抑揚頓挫”.)先與形近字區別,再解釋詞語的意思,最後造句。

3.師引讀,生接讀.師生一起用親暱的語氣和抑揚頓挫的語調呼喚海鷗的名字。

4.教師總結過渡到畫面三。

畫面三:老人談論海鷗。

1、學生同桌對讀:練習老人與作者之間的對話。

2、指導朗讀。(以讀代講,師及時指導朗讀)彙報時,引導學生留意文中描寫的老人“生動”的眼神,“親暱”的語氣和“抑揚頓挫”的語調,營造出和諧之聲,感受濃濃的愛。

3、小結板書:十多年的來,老人與海鷗就是這樣相依相伴,在老人的心中,海鷗就像他的——生:兒女;在海鷗心中,老人就是他們的——生:父親。老人與海鷗,他們就是——生:親人。(板書:親人)

[設計意圖] 這裏有含義深刻的文句,教學時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字裏行間尋覓老人對海鷗的愛。爲此,透過教師範讀、創設情境引讀等,學生悟讀、練讀、男女生對讀、美讀,入情入境讀。在讀中體會情感,抓住“起起落落”引導讀出節奏,讀出味道!同時抓住“抑揚頓挫”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畫面一詳細指導,學法總結,爲後文學習做了學法指導和打下情感基礎。

三、 入情,體會靈魂震撼 (課文的第二部分)

1、結合老人感人的報道創設導語:(出示老人喂海鷗的畫面,教師引讀13、14、15自然段,出示四個場景的句子)。

場景1——海鷗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

場景2——海鷗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

場景3——海鷗紛紛落地,在老人遺像前站成兩行,肅立不動……

場景4——我們收遺像時,海鷗像炸了營似的撲過來……

1、結合平時積累。談談海鷗心情:戀戀不捨、難捨難分、焦急萬分、心如刀絞……

2、結合插圖理解想象。師:這一幕就像發生在親人生死離別場面,你感受到了什麼?(相機指導讀出個性化體會和感受)

3、句子對比,體會用詞準確。首先師問:這裏用了“撲”這個字,爲什麼不用“飛”呢?(換詞對比談感受,相機指導讀)

4、小練筆“如果你是白色旋渦中的一隻海鷗,你會鳴叫什麼?(目的是讓學生把前面的課文和自己的感受說進去)”。

5、寫法習得。請你仔細研讀這幾個場面,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把這個場面寫具體的呢?☆ 動靜結合 ☆ 細緻描寫 ……

[設計意圖]本環節重點抓住描寫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肅立不動”“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等句子,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從海鷗的動作中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深厚情義。挖掘“撲”字的運用之巧妙,旨在體會作者如何準確用詞來表達情感,抓一字悟妙用,也是在引領學生懂得如何遣詞造句,推敲語言。在這一環節中,我還注重了讀寫的有機結合,在學生充分品讀感悟的基礎上,安排學生想象海鷗的鳴叫,設身處地的想像海鷗在傾訴些什麼。寫話的過程,是練筆的過程,也是對文章感情的體會和昇華的過程。

四、 總結全文,延伸情感

1、師指着板書小結:因爲老人與海鷗的情誼,所以纔有了這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感人場面,雖然老人走了,但是他關愛動物的善舉將由我們傳承!

2、佈置作業。學生所感悟到的這種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相處的情感不應該隨課的結束而結束,應及時的進行拓展。所以我還佈置了課後練筆內容:寫一寫生活中自己與小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

[設計意圖] 這是一篇至情至美的課文,我們希望這節課能結束在感情的至高點,所以我們在學生激情滿懷的美讀之後,用一段真情告白來爲這節課畫上一個句點,當然,課是結束了,這種情感我們卻希望它延續下去,所以,我們在作業中設計了這樣的小練筆,這是學生學文後情感的梳理,借作者的情思與心聲來傳學生學文之後的感受,融情感昇華與文字訓練於一體,這是小練筆應承載的一項功能,在本處,我想這種功能是必要的。

師說說課稿 篇2

一、走進文字

《孔子拜師》這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組精讀課文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爲我們開啟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扇大門,是學生在學習本組課文的時候,能夠從多個側面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加深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和增強民族自豪感。這篇課文是敘事性文章,線索非常清楚。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爲師的故事。透過對孔子和老子的語言、心裏和動作的描寫,來突出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文章中有兩個人物,兩條線索,不同形象,相同品質,。一條是以孔子不遠千里、風塵僕僕拜老子爲師爲主線,另一條以老子誨人不倦爲暗線,兩條線索相輔相成,互爲滲透。文章的語文樸實易懂,應該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來品讀課文,積累語言。

二、走進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甚少,孔子、老子就更加膚淺了。這個單元是很好的學習內容,所以上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孔子、老子的資料,對他們有初步的瞭解,爲學習課文奠定基礎。課堂上,應以“學生爲本”,充分考慮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接受能力,透過廣泛地閱讀實踐,讓學生走進孔子、老子。並透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感悟,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多層次,多角度地去解讀文字。

三、教學目標

針對文字特點和孩子的學習特點,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準確地認讀“兼”等7個生字,規範書寫“聞”等12個生字,透過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等方式,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僕僕”等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瞭解孔子的求學經過。

3、學會用抓重點詞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

4、學會藉助課外資料學習課文。

教學重點:瞭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懂得爲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爲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四、預設教學流程

板塊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並正音:子讀zǐ)

2、播放20xx。8。8日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的廣場上孔子的三千弟子在吟誦《論語》,讓我們隨着這段錄像一起走進孔子。

3、交流: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麼?關於孔子,你還知道什麼?(展示蒐集的孔子資料)

【設計意圖:透過看看、議議、說說等途徑,引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仰之情,爲全文的學習創設情境。】

板塊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遇到難讀的生字對照拼音多讀幾遍,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1)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認識生字、新詞:日夜兼程風塵僕僕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注意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是讀準:兼、宿)

(2)規範正確書寫:“聞”等12個生字,三年級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一般已達到自己正確數學的要求,但規範書寫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寫字的環節中,可讓學生歸類擺放生字,引導按類記字。重點指導:塵、迎、等、境、授。

3、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述的是一件什麼事?

【透過各種多種形式學習生字、新詞,爲學生解毒文字掃除一切障礙】

板塊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2說說人們對孔子和老子有怎樣的印象呢?(佩服、尊重)

出示文末一句話: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1)齊讀句子,找“敬重”近義詞,理解“敬重”板書:敬重

(2)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他們有怎樣的品行?從課文中那些語段可以看出他們的品行很優秀而得以人們的尊敬呢?請大家再細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並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學生交流讀書收穫。根據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品位語言,體會情感,感受孔子的謙虛好學和老子的誨人不倦的優秀品行。

本人預計做以下的重點指導學習:

一方面:研究敬重孔子的原因: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爲師。〔謙虛好學〕

這一部分我準備這樣來教學。(重點體會:遠近聞名還不夠淵博)

(1)一讀,找出不理解的詞,可能會提“淵博”怎麼理解?引導查字典(知識深廣。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聯繫上文“遠近聞名”,

(2)二讀,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說說你的感受?(板書:謙虛好學)

(3)指導朗讀。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裏,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求知若渴不畏艱辛〕

(1)學生想象一下,在這幾個月裏的路途中,孔子會遇到哪些困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2)出示句式,學生想象填空:孔子餓了,就;累了,孔子就;天黑了,孔子還;正是這樣、幾個月。

(3)相機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從而明白孔子爲求學不怕吃苦。

(4)讓我們讀讀這句話,讀出求知若渴、不畏艱辛的精神。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於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從“上前行禮”一詞中體會)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抓住“特地”、“請”兩詞理解)〔謙遜有禮〕

(1)抓三個不同的標點符號“?”“!”“。”引領學生學會用不同的語氣表現孔子當時的心情。

(2)利用課件交換詞語“拜見”、“拜訪”。對比朗讀句子,用換詞法在朗讀中聯繫上下文區別詞語間的細微差別。(“拜見”是客人一方說的,“拜訪”是雙方都可以說的,有訪問的意思,更有敬重的意味。)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謙遜有禮、勤奮好學〕

(四言詞組:學無止境。生活中你見過“學習沒有止境”的事例嗎?請你說說這樣的一個事例。談理解。如:學習了課文裏的,還要經常看課外書)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抓住“每天”、“隨時”來理解)〔勤奮好學〕

(1)什麼叫隨時請教?(什麼時候有問題就什麼時候向老子請教。)

(2)他可能什麼時候有問題?(吃飯時、睡覺時、走路時)

(3)從中,你感受到孔子怎樣的優秀品質?(勤奮好學)

師小結:透過品讀文章,偉人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心中樹立起來了,他(求知若渴、吃苦耐勞、勤學好問、謙遜有禮)。

另一方面:研究敬重老子的原因:

●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爲什麼還要拜我爲師呢?”謙虛、有禮、熱情(“迎候”體會有禮、熱情,後一句話體會謙虛。)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誨人不倦(理解“毫無保留”)

(1)當孔子隨時隨地向老子請教,老子會怎麼說?

(2)當孔子打破砂鍋問到底,老子會怎麼做?(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講)

(3)這種不知疲倦,有耐心地把知識傳授給別人,叫“誨人不倦”)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詞句,就是找關鍵句,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悟、思、說,藉助重點詞句,搭建學生與文字的對話,張揚學生的個性。】

板塊四:聯繫實際,昇華情感

1、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爲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2、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談一談讀了課文的感受。

3、進一步體會最後一段的意思:課文最後一段告訴我們(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板塊五:拓展實踐,延伸活動

1、積累名言:孔子有很多話都很有道理,被他的弟子整理編輯成了《論語》,廣爲傳誦。你能說你你都知道那些孔子的名言嗎?學生交流孔子名言,老師相機投影相關的名言(摘錄課文內的名言)

2、開始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收集。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立的儒家、道家學說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課後去搜集他們的一些故事,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去感受一下這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這是對學生透過多渠道獲得知識起到引領的作用。

板書:17、孔子拜師

有禮敬重

孔子拜師老子

曲阜——————不畏艱辛——————洛陽

求知若渴

謙虛好學毫無保留

勤學好問誨人不倦

學無止境

師說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觀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第一課。這是一篇十分優美的寫景的文章,描寫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全文共5個自然段,先總寫,然後從“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三個方面,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刻畫了錢塘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有聲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寫,也有觀潮人的側面烘托,使人讀後不禁發出由衷的讚歎: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爲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可以說這是一篇很好的進行朗讀訓練的文章,也是進行寫景類文章寫作訓練的典範。

二、說教法

人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就是告訴我們教學方法要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對象等因素進行合理的安排。爲此,在這堂課裏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

1、激趣匯入法 文言文的字詞句和現代漢 語有很大的不同,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語言習慣距離較大,學生較難讀懂,這是他們對文言文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首先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堂課裏,我利用小學四年級的一篇同名課文,透過現代文方便理解的特點,讓學生對文章描寫的情景有初步的瞭解,並透過古人與今人對觀潮的熱情和看法匯入課題。

2、小組競賽法 據研究表明,大腦處於競賽狀態時的效率要比無競賽時的效率高得多,學生因渴望競賽取勝而產生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去。爲此在這堂課中,我讓學生以組爲單位,開展了難易結合的朗讀、譯讀、賞析和表演競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透過競賽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激發了學生的團體榮譽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競賽中主動的獲取了知識。

3、實踐鞏固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提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有助於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展智力和個性、展現才能的活動。”在這節課裏,我安排了一個“學做主持人”的環 節,要 求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前提下,模仿主持人來介紹錢塘潮的盛景、水上的表演以及觀衆的反映。這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極大的激發他們學語文的興趣,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多媒體輔助法 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揮得越充分,對學習的知識就越容易理解和鞏固。錢塘江大潮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遙遠,藉助多媒體可以變抽象的文字敘述爲優美壯觀的畫境,它能帶給學生在聽覺、視覺等感官上極大的享受。這一感官上的享受,也能更好地促使學生深刻地體會散文語言文字的優美。

三、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與人交流,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有限,對潮汐的形成原因,和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深刻感受,需要教師提供直觀的圖像。

四、說學法

在新課標的理念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爲此,我採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流程

我將本課分爲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反覆誦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順序,弄清錢塘江的地形特點,感受錢塘江大潮的神奇雄偉。並引導學習生字。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透過聯繫上下文讀懂重點語句,積累語言,學習作者的描寫方法。下面我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情境匯入

1、出示錢塘江地形圖。

教師進行介紹:我國有許多名山大川,今天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條有代表性的河流,那就是錢塘江。錢塘江是我國浙江省的第一大河,位於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南亞的恆河並稱爲“世界三大強涌潮河流”。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錢塘江邊一睹涌潮的景象吧。

2、播放錢塘江大潮視頻,板書“觀潮”

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麼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在作者眼裏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最能體現錢塘江潮特點的詞語。

3、理解奇觀

教師板書“天下奇觀”,並引導學生理解“奇觀”

【意圖:此環節透過圖片和視頻資料,給學生形成視聽衝擊,讓學生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壯的氣勢,學生的激情馬上被調動起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順理成章地引出關鍵詞“奇觀”。】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

1、採用多媒體形式出現本課生字詞,指名讀,重點強調“罩”“鼎”“崩”三個字的讀音。再齊讀鞏固字音。

2、讓學生 那個字記起來有困難。幫助學生解決難字。

3、多種形式讀,如開火車讀、賽讀、男女生讀等,進一步鞏固生字詞,這樣既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意圖:預習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給學生自學方法的有效途徑。但預習一定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更要有指導,預習的基本要求是

1、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圈出生字,畫出詞語,遇到難讀字多讀幾遍,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不能解決的畫問號。

2、大聲朗讀,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邊讀邊想,提出不理解的問題。程度好的學生還可以將自己的讀書體會、感受寫下來。】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

【意圖:在語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範讀十分重要。好的朗讀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更有感染力,也可以透過正確的朗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實現以讀代講的目的。】

2、學生模仿讀。

3、指名讀,然後進行評議,看好在哪兒,不足在哪兒,如何改進?

【意圖:評價的過程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因爲只有自己入情入境地讀了,才能評價別人,這樣既掌握了知識,又鍛鍊了學習的能力。】

4、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潮來前 潮來時 潮來後

【意圖: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課文的把握不同,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他們的彙報過程正是體現他們獨立獲取知識的過程。】

在這個環節中,我意圖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循序漸進地走進文字,逐步提升學生的感悟,這樣不僅保證了讀的時間,讀的形式,還保持了讀的興趣,更爲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四)指導書寫

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書寫能力,能獨立識寫大部分的生字,教師只需指導難寫、易錯字,爲此,本課我重點指導了“蒙”“薄”“昂”三個字。

七、說板書

我的板書設計在力圖簡潔明瞭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突出文章脈絡,有助於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和佈局謀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