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關於初中語文分層教學的心得論文

初二,我接了八班的語文教學任務,這個班是一個很特別的班級,特別的是很多老師不願帶他們班,學生一點規矩都沒有,整個班級還沒有形成有序的秩序,很多課基本老師無法正常進行,從初一到現在的初三,班主任更換了三個,英語老師換了三個,政治老師換了三個,歷史,物理換了兩個。班級總成績從初一到現在一直是年級倒數第一。初一上語文是我帶的,是唯一一門不是倒數第一的科目,期中第一,期末第三。語文初一下,因身體不適換了一個老師接應,語文成績一下子和其他各門課一樣位居倒數第一了。從此,更是穩居不定。初二再接手這個班,我的第一次目標是和全班同學一起制訂的:努力倒數第三,後來期中考試居然倒數第四了。

關於初中語文分層教學的心得論文

期末考試目標是再進兩名,結果居然是年級通行班級第三了,我的語文漸漸走上了正軌,孩子們對語文的興趣和對我的感情比其他門課都好。雖然他們班的總分排名還是倒數第一,但我語文的教學已經可以遊刃有餘了,並且和他們相處,多了一些輕鬆和自由。我和他們像朋友一般相處着,在我眼裏他們班沒有一個不良少年,只是調皮活潑的多了點。帶着對他們理解和欣賞的感情我慢慢的明白了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學生都是具體的。”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在學習習慣,行爲方式,思維品質和興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表現在學習需求和能力發展上也不盡一致。然而,傳統教育所實施的“齊步走”的教育模式,“一刀切”的教學要求,“大一統”的教學進度和“統一標準”的教學評價卻無視學生個性差異對教學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飽”“吃不了”“吃不好”的現象隨處可見。爲了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在八班,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

一、建立分層檔案,樹立施教思想

實驗之初,我根據自己班每位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把他們分成不同層次的學習組:學習有困難的後進生組合成爲“直接輔導、互助學習組”;學習能力較強,完成常規學習任務的組合成“間接引導,自主學習組”;學習任務完成後還有餘力,常感吃不飽的優秀學生組合成“特殊引導,創造學習組”,接着,再實施異步教學,從而在分層教學活動中,對後進生以“樂”激趣,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進行自主學習和創造性學習中,讓中等生力爭優秀。優等生更加優秀。

二、課堂分層引導,練好基本功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們要教給孩子們的僅僅是知識,那就直接告訴他們好了。(教學論文 )在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後進生“陪讀”,中等生“門前冷落鞍馬稀”,優等生“一言堂”的局面。怎樣讓後進生、中等生也成爲活動的主體,也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優等生要以“放”爲主,“放”中有扶,適時在小組中開展噹噹“小老師”,讓有進步的學生都能當“小老師”,都能體驗“小老師”的滋味,都能適時組織小組開展活動,展現自己的才能,得到別人的監督,在自我實踐和小組成員的客觀評價中找到自我、肯定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就能大大激發他們學習熱情和自信心,使他們形成一種自覺、主動、持久的內驅力,不斷求知、不斷創新。在一段時間的實驗之後,我發現,讓一部分人頻頻發言,一部分人“坐冷板凳”的現象徹底消失,大多數的課堂都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有所獲。

如在上《蘆花蕩》這篇課文內容理解的提問上,就這樣設定了層次,引導學生參與:對後進生要求用講故事形式複述,中等生要求用自已的話概述主要內容,要求優等生能用簡煉準確地語言概括主要內容。在教學《湖心亭看雪》一課時,也注意了在設問上的分層:後進生回答文中寫景的句子是哪些?請找出來。中等生回答寫出景物什麼特點。優等生有感情的朗讀並回答寫景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由於課前設定了分層目標,使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既有可學性,又有驅動性。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行動,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能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主動發展,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合作學習,激發求知慾

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強烈的變革要求,因此,在新型的師生關係中,教師的角色地位發生了強大的變化,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學生間的互動,需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始至終處於自主學習的狀態中。在一般情況下,學生在初讀課文後都會發現一些問題和提出一些問題。但是,對於這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要給學生適當的幫助,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和開展辯論等方式進行學習。

我在教學《背影》一課時,就預先按學生學習的.接受程度,給學生分好了學習小組,每組都安排有優中差學生。分組討論:文中幾次提到背影?每個背影的作用是什麼?重點寫了哪個背影?三個問題有層次,有梯度。在後進生,中等生,優等生逐一解決三個問題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動腦、動口、動手,都進行了獨立思考,在討論中學生逐漸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表述,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

由此可見,正是因爲有了學生之間的積極對話,纔有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創造能力等一系列個性化的語文素養才得以提高。

四、分層佈置作業,落實梯度訓練目標

學生的作業能準確、完整地反映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學反饋資訊的學主要形式。由於課內時間的客觀侷限,同樣分量,同樣難度的作業很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同

步完成。若老師統一要求,不僅使老師難以調配教學活動,又使“優生吃不飽”“差生受不了”。長期下去,會造成優生感到簡單而課內無所事事,紀律渙散,學習興趣降低;差生則感到負擔過重不能按時完成,留下作業的尾巴,逐步導致厭學情緒。因此,教學中對學生的課內作業可以堅持“優生多而適當提高難度,差生少而適當降低要求”的原則。

如學完課文後,我們把課內作業從數量上進行分層要求:差生完成優生作業量的二分之一,即完成大部分基礎知識題;中等生完成優生作業量的三分之二,即完成全部基礎知識題和部分雙基綜合題;優生則完成所有基礎知識題和雙基綜合題。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業大約同步完成,教師可以統一調控教學活動,及時收集反饋資訊,查漏補缺,杜絕課內作業課外做,課內損失課外補的不良現象發生。比如,我在讓學生背誦文言古詩詞時,差生有時很難背全。我就劃出一些重點語句讓其背誦。優等生,我就額外的補充一些名篇給他們背誦。

再如,寫作文時,我對後進生的要求是語句通順、能扣住主題,對中等生的要求則是主題鮮明,材料安排合理,語言力求生動、優美,錯別字少,對優等生的要求是主題有新意,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材料安排恰當,正確使用標點,無錯別字。這樣,每次作業,後進生不望而生畏,優等生一也不覺得乏味了。

五、分層評價,激勵學生共同進步

本期,在評價時,我們遵循了弱化差別、淡化分數競爭的原則。採用“等級評價”與“百分評價”相結合的“雙軌制評價”方法。從基礎知識的掌握、朗讀水平、思想素質、思維能力、作業完成情況、說話能力、參與合作精神等方面進行評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感覺自己在各自的原有水平上都有所進步,保持了良好的學習心態,產生成功的喜悅,從而爲持續發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我在努力的找尋一些方法去調動所有的學生的學習勁頭,最怕的是落後的學生徹底的放棄,所以照顧到他們的需求,給他們一個可以摘得到的蘋果,遠比高高懸掛的蘋果更有實際意義。不放棄一個孩子,這是我唯一的宗旨,願八班越來越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