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我要快樂,不必正常》讀後感

讀後感2.02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要快樂,不必正常》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要快樂,不必正常》讀後感

《我要快樂,不必正常》讀後感1

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的自傳。

書中寫道:“生命不只是一支從子宮飛往墳墓的時間之箭。照自己的意願活得頭破血流,也好過聽從別人的安排,虛張聲勢地過淺薄的生活。”

本書是作者關於愛的故事。愛渴望、愛的缺失、得不到迴應的愛……一直到愛的釋懷的心路歷程。

珍妮特出生六週被領養,養母是個瘋狂又奇怪的人。一個浮誇的抑鬱症患者。她隨時喜怒無常、陰晴不定,會把珍妮特鎖在家裏的煤庫裏,會把珍妮特鎖在大門外,任她大生喊叫也無濟於事。有一次,門被她撞開了,卻遭到了一頓打。養母不動手,她會讓讓養父回家後執行懲罰,塑料藤條、皮帶、或者直接用手打。任何好的壞的事情,在她嘴裏都會變成陰森晦暗的一句:“別問喪鐘爲誰而鳴……”

養父是一名剷煤工人,家庭很普通,不富裕但也不至於很貧窮。珍妮特最大的快樂就是去當地的公共圖書館看書。從作家名字的A到Z全部讀遍。文中寫道:“書是一張載你飛往他方的魔毯。一本書是一扇門。你開啟它。你踏出去。你還回來嗎?”

作者是一名同性戀,她在同性中不斷地尋找愛情,也許是在彌補對母愛的渴望,亦或是當初養母的那句:“錯誤的嬰兒牀。”本想要個男孩卻得到了個女孩。

一時間作者也陷入了抑鬱症的幻覺,覺得自己是兩面人,一半男人,一半女人。痛苦壓抑的感覺狂襲而來,她甚至想到了自殺。也想好了怎麼死。但,最後沒有,她遇到了她的愛人,年長她十幾歲的另一位女作家,她給了她莫大的安慰和愛。

十六歲離開養父母家,憑着自己對讀書寫作的熱愛,她考上牛津大學。後來靠在殯儀館、精神病院等地兼職完成了學業。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

書中的呈現方式有點特別,有時候覺得雜亂無章,毫無頭緒,看得人云裏霧裏,但就這時出現一句點醒人的金句,完美的總結。看似毫無章法的內容也變得豁然開朗清晰明瞭。

被人領養的宿命讓作者心裏一直沒有歸屬感,覺得自己是沒有人要的。養父母都相繼去世後,她找到了自己的生母。生母當年十七歲時生下珍妮特,身無分文,也無處可去,她覺得把珍妮特放在有父有母的家庭會更好。

當她看了珍妮特的書,瞭解到實情,她寫信給珍妮特說:“你明白嗎?珍妮特?你一直是有人要的。”愛是每個人的痛點。被愛,被需要,被接受,是每個人最深的渴望。

“你翻開一本書,走進去。裏面是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這本書給了我另一種啓示,一種新的感覺。

“五十年後的今天,我已明白,尋獲與喪失、遺忘與記憶、離去與歸來從未停止。”

一本收穫快樂的書,滿滿的奇思妙想。人的思維可以帶你去任何地方,不管當下的生活多麼不如意。走進一本書的世界,就是和另一個故事的相逢,這故事可以解開任何生活的謎團,只要你願意。

《我要快樂,不必正常》讀後感2

如果不去了解溫特森的經歷,出生背景,恐怕會對溫特森的文字感到驚訝。但其實在情理之中,畢竟溫特森不足半歲就被養父母收養,就是親生父母的體驗吧。我不知道她爲何要這麼描述她的養母,也許還是她寫作的引領人。

能把自己的人生觀剖析得如此輕描淡寫,溫特森,的'確有這個能力。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環境造就性格,這一點是沒錯的,六歲就散發出作家的魅力,真的是天賦。

溫特森對自己的文字的自信並不是空穴來風。她是知道自己有這樣一個天賦,她的膽大,她的不羈,對心靈的放縱,成爲了寫作的靈感。以至於十六歲喜歡上一個姑娘這件事,對於讀者來說並不稀奇了。也正是溫特森的人生總是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對她“胡編亂造”的文字十分欣賞。

溫特森在《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寫道:文字是你能信賴的,你可以一直看一直看,直到你明白了它們的意思。它們不像人,絕不會一句話說到一半就變卦,所以看出一句謊言就容易些。

文字的確有這樣安撫人的本事,要麼流淚,要麼開懷大笑。總有點神經不正常,但是這就是快樂的源泉,沉浸在,沉浸在心領神會之中。

當溫特森知道自己收養的經歷以後,放棄了自殺的念頭,養父母含辛茹苦,可不是讓自己輕而易舉地死去。既然已經鋒利地生存在這世上那麼久,繼續堅持,人生還得續寫。

溫特森最瀟灑的個性,把自己的文字當成自己女王,她從不想着去妥協,妥協並不能帶來什麼。她說的話,寫的文字都是最誠摯的獨白。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快樂不問出處,與世界和解,纔是內心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