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不要用愛控制我》讀後感

讀後感2.87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要用愛控制我》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不要用愛控制我》讀後感

《不要用愛控制我》讀後感1

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對這本書的名字很感興趣,我認爲這是但老師給我推薦的最好的一本書。也讓我透過這本書看到並瞭解了自己的過去生活模式是什麼樣的。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是打着愛的旗子在傷害我們身邊至親至愛的人,這其中也包括我們身邊的朋友和同事。有時候愛就像是一個包裝袋,包住了許多見不得人的東西,這樣的愛也是傷害孩子的兇器!

有些人習慣性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卻一點都意識不到這些行爲的破壞性。當你遇到這些試圖控制你的人的時候,你的個性就被“抹殺”了。在讀到前幾章的時候,我感到很吃驚,讓我感覺我也在無意識的控制着別人,但是在我周圍,也有很多人也在這樣做。

首先從我們的原生家庭開始,我們無意識的接受了我們父母對我們的管教方式,尤其是我們討厭父母對我們做的事情。雖然我們不喜歡他們對我們這樣做,但是我們還是把這種方式用在我們孩子身上,我們不但沒有改掉這些行爲方式,而且更加的變本加厲。我們很討厭父母不給我們時間和空間,限制我們,讓我們沒有自由,沒有自己的權利,似乎我們的童年都是在控制中度過。但是現在有可能我們仍然在複製着這樣的行爲模式,對我們的孩子做着同樣的事,我們無意識的會把我們認爲的幸福觀,價值觀強加給孩子。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什麼纔是幸福呢?當然答案有很多種,因爲我們的三觀不同,所思所想也不同,那我們爲了什麼把我們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呢?其實,這就是控制慾在作怪,我們總是把我們認爲好的,對的,強加給別人,並沒有關注別人的想法和需求,沒有尊重別人的所思所想和所需。

我們有很多的類似的集體無意識行爲在蔓延,交叉,而這一切我們都是在愛的名義下完成的。我們在一個被人無意識控制和我們無意識控制着別人的行爲模式中,沒有耐心傾聽別人訴說,被功利矇蔽,沒有能夠相互理解,相互體諒,我們在相互控制中傷害着我們自己,傷害着別人。

透過這本書,我認識到了我們的無意識行爲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殺手!這些行爲就象是計算機的原始碼,控制着我們的行爲。它讓我們狂躁、易怒。這種控制模式說到底,不管是控制別人或是被別人控制,都是一種痛苦的體驗。

讀完這本書,我個人有很大的收穫,它讓我認識到,這種控制模式也可以有方法應對的。首先,希望我們能夠對此有所覺察,不再被愛的名義所控制,也不用愛的名義去控制別人。我們不能控制環境,控制別人,但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心態對了,人就不會那麼多控制,那麼多委屈!願餘生不爲瑣事憂,只一笑而過,與君共勉!且行且珍惜!

《不要用愛控制我》讀後感2

《不要用愛控制我1》是一本心理學書籍,作者是帕翠斯.埃文斯,美國人。

初讀本書的時,我十分困惑。讀的時候,感覺自己似乎能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內容;但一合上書,又覺得自己什麼也沒讀懂。閱讀的內容超過一半時,我認爲這本書層次不明、邏輯混亂,很難將前後內容系統的聯繫起來。去年我也讀過一本譯本書籍《讓思維自由》,也有類似的感覺。難道外國人的創作都是如此的隨心所欲嗎?

很快,我的想法改變了。某天,我正在閱讀本書時,忽然冒出了一個念頭:我之所以會覺得本書沒有清晰的邏輯與層次結構,會不會是因爲作者的寫作思路不符合我的想象(這種想象是一種刻板印象)。於是,我便認定它結構不明,邏輯不清晰。意識到這一點後,再閱讀時,我儘可能的忽略自己的“想象”,並多次返回前面,去讀自己不明白的章節。如此反覆幾次後,本書的主要內容逐漸在我的腦海裏清晰了起來,我開始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本書的內容體系。

首先,控制者逆向認識自我,沒有正確的認識到自我與外界的關係,自我與內在的關係。控制者會虛構出一個假想人(泰迪),當被控制者表現出不符合其想象的行爲時,控制者便會採取壓制性措施。例如,對被控制者進行逆向定義。被控制者的真實感受、感知和認識遭到控制者的否定。久而久之,被控制者認爲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控制者所定義的那樣),逐漸喪失真實的感受、感知和認識,難以正確認識自我,認識自我與外界的'關係。

當然,也有被控制者會反抗控制者,想辦法逃離控制。這些行爲讓控制者惶恐不安,他們會用更極端的語言對被控制者進行逆向定義,甚至會使用暴力行爲來維護控制關係。

控制行爲普遍存在於生活和工作中,只是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控制者,或者處於控制中。“控制”很多時候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爲。當然,也有人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控制者,對自己的行爲表示驚訝和難過,卻難以脫離控制者這個角色,與被控制者建立健康的關係。

控制者往往會包裝出一個“美好”的自己,並且會在他人面前努力維護自己的形象,而在被控制者面前又是另一副面孔。因此,控制關係以外的人難以想象控制者的另一張面孔,也不相信他們會有控制行爲,用惡劣的態度和行爲對待自己的伴侶或者孩子。

控制者只有正確認識自我,找到自我的內部聯繫,纔有可能逐漸擺脫控制行爲,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在這一過程中,控制者是很難受的。不過,一旦控制者擺脫控制行爲,將迎來健康的人際關係和快樂、舒心的生活。

越是閱讀本書,我越能在裏面看見自己的影子,看見身邊人的影子。閱讀的時候,我也不斷的反思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行爲和語言,並嘗試調整。雖然作者在闡述自己觀點的時候,選取的案例多爲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但這不影響我們把控制原理遷移到師生關係上,畢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有一定共通之處的。

這是一本有意思的書,值得一看!

標籤:用愛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