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教師的20項修煉》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2.73W

篇一:讀《教師的20項修煉》心得體會

《教師的20項修煉》這本書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項目成果,教師培訓、班主任培訓的優秀教材,教師提升專業素養的必備讀本。書中指導我們如何修煉教師形象,精煉教師生活,錘鍊教師專業,從而成就教育人生。本書涉及的20項修煉,其中對我感觸頗深的是教師的規劃和教師的反思

《教師的20項修煉》讀後感範文

自從當老師後,就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老師的每天工作就像上打仗,只要跨入學校大門,神經每時每刻的都是緊繃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上課、批改作業、處理永遠也處理不完的學生的問題等等,有時下班回家還得繼續工作,甚至節假日也無法完全清閒的脫離工作好好休息。

就這樣忙忙碌碌着,卻感覺沒有什麼收穫,有時候對自己當初選擇當一名教師都產生了懷疑,完全找不到工作的激情。不僅如此,還從工作中養成了一些壞脾氣,遇到事情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讀了這本書後,我豁然明白,自己之所有產生這種困惑,是因爲從來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做過好好的規劃,沒有學會正常調整自己的情緒,放鬆自己,造成自己工作既累,弄得自己既累又沒有成就感。

於是明白,對自己的人生作規劃和擁有一顆平和的心是多麼的重要和必要。書中說我們部分教師缺乏對自我專業發展的規劃每天沉溺於瑣碎繁雜的事務之中,不進行自我成長的規劃。這些對教師今後的發展極爲不利。我們要擺正心態,作好如下的打算:教師的規劃可分爲自我專業生涯設計和學校教師專業成長促進計劃、近期計劃和遠期規劃等不同的類型。我自己在這方面沒有特別注意這點,我想以後要制定一個完整的規劃,讓自己的教學和生活充滿陽光和色彩。

現在的學生有朝氣,有個性,有熱情,對於教師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對環境視聽各方面的變化也是非常敏感的。教師在課堂上的着裝從視覺上影響着學生的精神狀態,進而影響到課堂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隨着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地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養,以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

普魯塔克曾經說過:“兒童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顆需要點燃的火種。”學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學生各不相同,他們不會同樣地成長起來”,在新課程的理念下,教師就必須幫助不同的孩子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實現他自己,使他成爲發展與變化的主題,實現孩子自己的理想。

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煉。美國學者波斯納曾十分簡潔的歸納出教師的成長規律“經驗+反思=成長”。反思是人自我覺悟的過程,是自我提升的過程。在當前教師專業研究和教師教育實踐中,造就“反思型教師”已成爲人們的共識。教師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觀念,結合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回答自己是怎樣看待學生的,如何設計和分解教學目標、怎樣處理知識與能力、知識與品德等方面的關係,甚至要思考自己與課程的關係。

透過對這些內容的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其次是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支配行動的重要因素,我們怎樣思維,就會怎樣行動。在處理教育思維的方式上,我們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犯錯誤:犯單一性思維、封閉型思維、客體性思維等等方面的錯誤。反思就是要超越其侷限,確立複雜性思維、開放性思維、主體性思維,方能切實實現教育教學的豐富價值。

反思貴在堅持,適時總結,時時反思,持之以恆,才能體會到反思的作用。反思要有深度,要注意把握問題的核心和實質,突出觀念和思維方式的反思,有助於反思的深刻性。反思,還需要行動,在行動中研究,在行動中成長。作者向每一個讀者提出了“在研究的狀態下工作”這樣的要求,我想,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在反思和實踐中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成長,把自己的每天的教育生活當作一種學術行爲——始終以一種研究和探索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讓自己獲得真正的專業提升。

“修煉自己的聲音,讓它美妙動聽;修煉自己的語言,讓它妙趣橫生;修煉自己的眼睛,讓它傳神豐富;修煉自己的表情,讓它神采飛揚……”修煉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修煉是一種對卓越境界的追求,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要求,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篇二:讀《教師的20項修煉》心得體會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利用寒假時間我讀了《教師的20項修煉》這本書。這本書是郭元祥教授所著,分爲三篇——第一篇“修煉教師形象”,第二篇“精練教師生活”,第三篇“錘鍊教師專業”。這本“書”有太多的細節、太多的感動、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藝術,需要我們去追逐、去領會、去反思、去品悟。以下幾個章節我特別有感悟:

教師的微笑能讓學生感到親切,增添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每次去上課,我微笑地走進教室,就能給學生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探究知識時,能大膽提問,思維活躍,教學效果很好。教師的微笑如春風化雨,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激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學生遇到難題,我微笑地對他說:“彆着急,再想想,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在耐心的等待中,學生終於解決了難題。可見,微笑有着無窮的教育魅力,作爲教師,我們每天都應帶着微笑走進教室,給自己一份好心情,給學生一份好印象。

教師的寬容是一種教育智慧,是一種教育修養;寬容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育態度,它要求教師真心地關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小學生畢竟不同於成年人,他們在學習生活中出現一些失誤也不足爲奇,教師應心平氣和,循循善誘,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不足。曾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在課堂上對一“調皮”的`學生狠狠地“罵”了一頓,課後這位學生對同學說了一句話:“老師罵人,說明老師無能”。

幾年過去了,這句話還時常在耳邊瑩繞。確實,對待學生,“罵”解決不了問題,多一點理解和包容效果會好一些。寬容是無聲的教育,但決不是縱容,孩子犯了錯,願意改正,我們就應該寬容他們,給他改正的機會,這就是快樂教育。

教師的反思是新型教師的必備能力。從美國學者波斯納歸納的教師成長規律“經驗+反思=成長”中,我感悟到:教師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養成在平時工作中,能發現問題,捕捉問題,並及時總結經驗,反思實踐。讀了郭教授的文章,我感到自己的反思,只停留在教學層面,今後我還應將教學反思深入到教育領域的價值觀和教師的思維方式等方面,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人格魅力。

知識之後是什麼?郭教授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引發了我的思索:知識之後是什麼呢?我的答案是:一定是學生的發展。愛因斯坦說:“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透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爲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爲一個和諧發展的人。”我們面對的學生不是裝知識的口袋,不是機器人,學生是活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怎樣靠近學生的內心世界,怎樣把知識傳遞給他們,這需要教育的藝術。

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會主動地,無意識地將已掌握的知識與新知識進行建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產生疑問,只有疑問才能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慾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這些都需要老師的教育技巧,深入鑽研和思考,深入瞭解學生,把握教材的特點,更重要的是找到學生知識的“生長點”,使他們在自己的知識階梯上,自信地向上前進。

郭教授的一篇篇精妙論述,讓我的內心一次次受到觸動,它就像是一位長者,循循善誘,指引着我的教育行爲方向,引導我不斷地修煉自己。修煉是一種對完美的追求,修煉是一種對卓越境界的追求,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內在要求,是領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