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痛並快樂着《圍城》讀後感

讀後感1.49W

錢鍾書先生寫此書,爲何取之名爲“圍城”,也許,是取之於蘇文紈說的一句話,“法國也有這麼一句話,痛並快樂着。不過,不是說鳥籠,說是被圍困的城堡,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作爲主角的方鴻漸,海外留學歸來,“父親是科舉中人,要看頭條;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據”,面對父親和丈人的壓力,良心和虛榮心在掙扎,希望在充斥着愚昧的小人物時代裏當個大人物,但又承受不了良心的折磨,從他買的那一刻開始,他已經踏入了自己設下的無形的圍城中。他努力地想衝出圍城,卻又在無形中撞入了另外一個圍城。在三閭大學任教中,領略了形形色色的各種人物,表面仁義但內心吝嗇的李梅亭,道貌岸然、老奸巨猾的高鬆年,溫柔中暗含計謀的孫柔嘉等等。在勾心鬥角的“城”中,方鴻漸感覺到自己壓抑的呼吸,以爲離開了三閭大學,就可以得到解脫,但最終也免不了衝進了家庭矛盾這座圍城。

在《圍城》一書中,無論是庸俗無爲的方鴻漸,還是聰明才智的蘇文紈,或許是機靈美麗的唐曉芙,思慮周密的孫柔嘉,他們始終都逃不出婚姻這一厚重的圍城。蘇文紈以爲自己能夠掌握方鴻漸的城堡,最後才知道自己一直是個門外人;方鴻漸和唐曉芙曾經都以爲彼此可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愛巢,可是最後都因爲彼此間的誤解和懦弱,被迫關上了自己的大門;千方百計想和方鴻漸結婚的孫柔嘉,以爲自己可以光明正大地踏進他的城堡,卻發現自己一直都只在門外徘徊。方鴻漸身邊有太多太多的圍城了:父母有逃不出封建思想的圍城,丈人有逃不出面子的圍城,留學生有逃不出虛榮的圍城……也許,這一切一切都像那個“每小時只慢7分鐘”的祖傳老鍾,充滿無奈與蒼涼,時間落伍中無意地包含對人生的諷刺和傷感,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一座圍城。學習生活,做人處事,工作事業,愛情婚姻……我們都被一座座厚厚的圍城所包圍,永遠都逃不出生活給你的束縛和壓力,只能在無奈地徘徊着,走出一個門,可是你發現你也正在走入另一個門。即使我們有千萬個不願意,但是,生活並不由我們來選擇。複雜的社會裏,到處暗藏殺機,閃着刀光劍影,名和利侵佔了人們的生活,妒忌和仇恨腐蝕着人們的靈魂,彷彿污濁的空氣就這樣吞沒了我們的生命。於是,我們拼命掙扎,努力反抗,希望有一天可以衝出圍城,吮吸一口清新的空氣。但是,面對無盡的城門,我們的勇氣是那麼的渺小。生活本無出口,當你不斷地在奔跑,試圖找到那一縷清純的.陽光,最後筋疲力盡時,你纔會發現,其實你一直都在原地。如果你始終固執地想衝出圍城,那麼,就意味着你只能愚昧地在原地等待滅亡到生命最後的最後,就意味着你將失去生命中的價值。

只要我們活着,那我們就註定要被困於圍城之中。既然我們不能,也不可能逾越這樣的圍城,那爲什麼我們不好好地在裏面尋找屬於我們的生活意義呢?生活的確是一座圍城,一座充斥着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的黑暗城堡。當代社會,處處存在競爭,存在蠻橫的權力,爲了謀取一個職位,一個權力而不擇手段,背叛愛情,出賣友情,甚至扼殺親情。生活的確是一座圍城,一座洋溢着溫馨幸福的親情,真誠信任的友情和純潔美麗的愛情的陽光之城。我們用沙記錄彼此之間的恩怨,用石刻錄互相之間的感激,在這裏,陌生的心會因爲信任而團結,會因爲愛而美麗。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一座可以共同經歷喜怒哀樂,共同分享甜酸苦辣的圍城。在這裏,每一次的成功和失敗,每一次的快樂和憂愁,都將構成生活中的一種色彩。當我們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當我們面對黑暗不再因爲恐懼而驚慌失措,當我們享受快樂不會得意忘形時,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壓力和束縛,而是人人嚮往的快樂和幸福。我們再也不會固執地想離開它,即使來來回回還是回到生命的原點,但我們畢竟笑過,哭過,探索過黑暗,也享受過陽光。這難道不正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嗎?生活就像一面鏡子,面對一個個赤裸的靈魂,映照出人性的醜惡和美麗,當醜惡被善美同化了,那麼,圍城之牆也將隨之消失。生活,就像一座圍城,既來之,則安之,我們要痛並快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