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文明禮儀的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讀後感2.75W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明禮儀的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明禮儀的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文明禮儀的讀後感1

因爲要寫讀後感,我把《文明禮儀》從牆角的書堆裏翻了出來。書堆放着的書都是沒人看的,一般都是在廁紙用光後充當廁紙用的。當初覺得書中所講都是些膚淺簡單的東西,適合小學生,對高中生用處不大,所以就丟在那裏。

拍去書上的灰塵,心中還有幾分僥倖,幸好它還沒有葬身於哪個廁所裏。就着寢室的燈光,我翻開《文明禮儀》,打算先了解書的具體內容。書中列有很多小故事,感覺與學校的生活很相似。其中的一則小故事,讓我想到在學校發生的一件事。

那天很冷,冷得讓我放棄洗冷水的想法,乖乖提着個桶去熱水供應處去打熱水。人很多,我找了個相對短一些的隊伍排隊。等待的時間很無聊,讓我不得不靠數週圍有多少人來打發時間。在數人數的時候,我發現這麼多人只有我一個男生。不過,我沒有耗費太多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因爲我發現了新問題,就是過了這麼久隊伍竟然不見減短。我觀察了一陣子,原來是有人插隊。他們插隊不是直接插隊,而是變相插隊,托熟人幫接水。前面的女生就是這樣,她已經幫三個人接水了。“你這人怎麼這樣啊。”後面有個女生不樂意了。前面的女生不答話,顯然是想以“充耳不聞,不動如山”神功抵擋。可後者顯然不想輕易放過她,說出的話甚至有些不堪入耳。我看着吵架的這兩個人,又算了一下時間,只能放棄洗熱水澡這個誘人的想法,提着空桶從哪來回哪去。後來聽同學說就是因爲這樣,所以男生很少去洗熱水,就算去也是人少了纔去。只有我不懂“規矩”纔去那麼早。我還能怎樣,只好一笑了之。

在寫讀後感的時候,又發生一件事,這件事使我對學校學生素質的印象大爲改觀。當時正在上課,突然(爲什麼用突然呢?因爲有很多事在發生之前無人料到,讓人毫無準備,這件事也是這樣),值周班來檢查,引起教室一陣混亂,有的忙戴校牌,有的忙拉衣服拉鍊。正當我低着頭看自己是否合格,耳邊傳來一聲“請問您的校牌呢?”好聽。真好聽。雖不敢說是聲如黃鸝,至少可比銀鈴。擡頭看去,一位長相清秀的.女生,微微欠身站在一位沒戴校牌的同學前。那同學經常被抓,也算是老油條了,居然沒說什麼辯解或求饒的`話,很爽快的在值周本上籤了名。什麼原因我也能猜出幾分,畢竟像她這麼可愛又有禮貌的女生很難讓人拒絕。檢查完了,她不是像以前的值周班一樣扭頭就走,而是鞠了個躬說,“打擾了,檢查完畢。”衆同學默然,然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把她打擾上課的不快都像風吹白雲,全都消散得乾乾淨淨。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禮儀雖小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個人素質的道理。以前我與他人一樣,認爲禮儀是繁根末節,是低人一等,現在才知道禮儀力量的巨大。曾有幸拜讀過馬未都先生的《文明的座標在哪裏》。單就題目而言,我可以回答,文明的座標在這裏,在與人相撞會說對不起上;在會給老弱病殘孕讓座上;在能順手拾起一片廢紙丟入垃圾桶上。

甚至我敢說中國的未來也在這上面。

文明禮儀的讀後感2

暑假裏我讀了《文明禮儀》這本書後深有感觸。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做人要有禮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禮貌用語,如請、謝謝……

文明禮儀與我們的生活是分不開的。遇到了老師、同學或親朋好友一定要主動打招呼,不能就當沒看見,從那人的身邊走過。別人來你家做客,你可以用“請進”、“請坐”、“請慢用”、“請慢走”等等一些禮貌用語。當你要問別人問題時可以用的禮貌用語是“請問”。如果,別人教了你一道你不會做的題目,你應該當面對那個人說說“謝謝”,而不是有氣無力,看都不看那個人一眼說,或者是連謝謝都不說一聲,這樣的話你就會給別人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我們要尊敬老師。上課時我們應該聽老師的發令,老師叫你讀書你就應該讀書。我們學生不應該在老師說話的時候插嘴,擾亂班級秩序,要提出自己的意見也要等老師說完再舉手,老師叫了你,你纔可以說。更不可以在老師上課時做小動作。

讓我們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吧!

文明禮儀的讀後感3

自從我讀了《文明禮儀》這本書,我對禮儀這個名詞有了新的認識。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律已敬人的行爲規範,是人類不斷走向文明,走向進步的結果。一個國家,民族,地區,禮儀水平的高低,是這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是否發達的重要標誌:一個團體,一個人,禮儀修養都是其道德水平,綜合素質的反映。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禮儀始終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國是禮儀大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講“禮”重“儀”是我們民族世代傳承的優

良傳統。古人言“禮者,人道之極也。

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爲代表着學校形象的中學生,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爲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因此作爲學生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着文明。衣着整潔、典雅、合羣,不但能夠使自己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更是人際交往的好幫手。如果衣着不修邊幅,衣冠不整,蓬頭垢面,顯然不雅。而超時髦,超前衛的着裝也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該得體大方,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內在美德的培養,做到自然適度,外在儀表與內在素質相一致。

作爲一名學生,我們要應該身邊的小事做起,一句“謝謝”,一聲“對不起”,甚至一個小小的“請”,都是我們禮儀成長的象徵。

因此,我們要從語言文明開始,讓文明之花開滿全世界。

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的氣息瀰漫校園;讓文明的觀念駐紮心底;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