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文明禮儀演講稿範文(通用9篇)

演講稿7.31K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明禮儀演講稿範文(通用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明禮儀演講稿範文(通用9篇)

文明禮儀演講稿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講文明、守禮儀,做一名彬彬有禮的小學生。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自小受到的教育。講文明禮儀,傳優良美德,建和諧學校,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講到文明,有人會問:“文明是什麼”其實文明很簡單,它是路上相遇時的一次禮讓或一個微笑、是見到親人時的一句真誠的問候、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看到垃圾之後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手之勞等等。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爲。

“禮儀”就是尊敬他人的一種行爲規範,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種意識體現。比如說:我們每天早晨能幹乾淨淨上學、見到同學和老師能熱情地打個招呼、每天早晨排隊出操能夠做到安靜、迅速和整齊,在食堂用餐不大聲講話、上下樓梯能夠自覺做到輕聲慢步靠右行,在課間休息時不和同學追逐打鬧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小學生的基本禮儀常識。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基礎。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文明校園,禮讓他人,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在社會處處盛開。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同學們!

文明禮儀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有一支歌,我們天天都在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鮮花四季開放。這支歌的名叫禮儀,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記得有一次在人民廣場遊玩,我吃完爸爸買的糖葫蘆串,隨手就把竹籤扔到草地上,爸爸慈愛的笑臉頓時嚴肅起來,而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兒子,你不是很愛乾淨嗎?土地爺爺也愛乾淨呀,你現在把垃圾扔在土地爺爺的臉上,他不是也很難看了嗎?”

沒等爸爸的話說完,我臉紅了,立刻撿起草地上的竹籤和周邊的垃圾扔進公園的垃圾桶中,爸爸笑了,媽媽也笑了。每當回想起這個小小的場景,我就十分羞愧。我們從小就一直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父母的教導,老師的苦口婆心,讓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當我們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垃圾,聽着某些同學隨口吐出的髒言,怎能不教人痛心!難道我們就不能做到與文明禮儀同行嗎?不,我要大聲宣佈:我可以做到,我們都可以做到!當我們在匆忙中不小心撞倒了同學時,我們要及時地將他扶起,並送上謙遜的語言;當我們看到水龍頭正“嘩啦啦”的流水時,我們要緊走上前,伸出自己節約用水的雙手;當我們看到屋檐下,正在茫然的望着大雨顯得無助的同學時,我們要送上自己熱情的雨傘;當我們坐在公交車上,看到年邁的老人時,我們要主動站起,送去自己尊老的表率……同學們,一個耐心地等候,一個善意的笑臉,點點滴滴,一行一言,其實,文明禮儀就是這麼簡單!同學們,我相信,相信大家一定能釋放自己文明的熱情!

從我做起,從我們每個人自己做起,從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引領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文明激勵着我們做一個文明的人!謝謝大家!親愛的同學們: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衆利益、公共秩序。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爲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爲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爲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爲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爲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衆。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文明禮儀演講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在校園》。

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能夠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在這陽春三月,春意濃濃、生機勃勃,意味着我們該有一個嶄新面貌。那麼怎樣才能使小學生禮儀洋溢在美麗的校園裏呢?

我們小學生要着裝得體,貼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因爲儀表、儀容、儀態能夠讓人一看便明白你的修養。

升旗儀式,最爲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豔。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於“禮儀之邦”這個美譽。

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係着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我們還就應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理解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忙,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

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跡,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較強的協作精神,這樣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

在3月這個文明文明月,全中國都瀰漫着文明文明的芳香。而這些芳香正來自於各種花朵,你便是他們中的一份子,相信自己,我們必須能行。我們將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於未來,無負於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

文明禮儀演講稿4

同學們,當你每天在校園裏的時候,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儀表呢?幾十年前,我國的教育家、天津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先生就曾在該校的一面大立鏡上方懸掛一幅“鏡箴”,告誡每個學生都要注意自己的儀表美。“鏡箴”上寫着:“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鈕必扣,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做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莊。”作爲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要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個人的舉止風度是指從他舉手投足、待人接物以及與人交往的行爲中表現出來的。“站如鬆,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是古人對人體姿態的形象概括,也是對人們舉止的形象化要求。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爲,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新華社10月7日報道了一則新聞:“十一”黃金週的第二天,新疆烏魯木齊市南山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在遊覽途中看到景區垃圾遍地,便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參加集體撿垃圾的韓國遊客柳仁圭說:“野外應該是一片淨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麼漂亮的地方卻有很多垃圾。”

在我們的校園中,不文明現象也時有發生,食堂裏大家都在按順序排隊打飯時,卻突然有人插隊,在別人目瞪口呆的時候,端着飯揚長而去;早自習的朗朗書聲中,偶爾會飄來一陣奇怪的味道,不吃早飯對自己的身體是一種傷害,在教室裏吃早飯,卻是對同學們鼻嗅覺的一種傷害;有老師在綜合實驗樓新粉刷的白牆上看到了一米八高的腳印,這不禁讓人感嘆這位同學的好腿力,一米八的高度大概也只有飛檐走壁才能做到了吧,只是這位同學,既然有這樣一身好功夫,爲何不行走江湖見義勇爲,屈居一隅小城,實在是埋沒閣下的才能;下課鈴響後,有的同學急匆匆的衝出教室,一不小心就迎面撞上了剛從鄰班出來的老師,把老師手裏拿的書撞了一地,在萬分慚愧的道歉聲中老師受驚的心才被安撫下去,此時這位老師正在慶幸幸好沒有帶電腦來上課。晚飯過後,有的老師發現,在某個隱蔽的角落裏,總會有隨手丟棄的食品包裝袋。

其實,要想成爲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還記得中央電視臺的一個公益廣告嗎?一個晨練的青年,一邊跑步鍛鍊身體,一邊幫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樹上的籃球,還把路邊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還還幫助一位費力上坡的三輪車老人推車,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樂了別人也滿意了自己。

在校園裏碰見老師的時候,你是否能微笑着道一句老師好?在走廊上嬉笑喧譁的時候,你是否想到教室裏還有冥思苦想的同學?當有同學抱着一摞作業經過時,你是否能行舉手之勞幫他把門推開?當課間操上下樓梯時,你是否能將右手邊的通道留出來,讓逆行的老師和同學順利透過?無論在校園裏還是在校外,你能否將垃圾扔到路邊的垃圾箱內而不是隨手丟棄?當放學回家時,你能否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不搶道不佔道,爲他人行方便之道也爲自己的安全着想?

春風十里,草長鶯飛,初春的六中校園碧草連天,花香滿園,身處這美景之中,你能否用溫和謙讓,讓自己化作一道春風,吹進每一個六中人心中,吹開每一朵禮儀之花。

泱泱華夏,禮儀之邦,莫讓一代代中國人傳承的文明在我們手中沒落,莫讓千百年傳承的文化淹沒在歷史長河黯然無光,風雨打盡紅牆和綠瓦,丹青留下明日的黃花,一直堅守的華夏文明,請給他至死不渝的回答!

文明禮儀演講稿5

有人說:“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於金錢;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貌,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交流的話題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這應當是一個永不過時永無止境的話題。

在咱們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先問在座的同學們一個小小的問題:“你們放學後最怕看到誰?”我不知道大家的答案是怎樣的,反正我以前放學後最怕看到的就是我們班主任馬老師。比方說“遠遠地看到馬老師朝我對面走過來了,我第一個反應就是趕緊貼着牆根走,然後就開始自我糾結了,我到底要不要打招呼呢?打吧,自己又實在不好意思開口,旁邊同學看到會不會以爲我是故意討好老師呢?不打吧,又不知道老師到底看見自個沒有?會不會老師覺得我沒禮貌然後以後對我印象就不好了?正當我糾結來糾結去還沒糾結完的時候,其實馬老師已飄飄然從我身邊走過去了……

我想我們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素來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岳飛問路,曉之禮節,才得以騎馬跨天下;孔融讓梨,尊敬長輩,長期以來令人讚不絕口;楊時程門立雪,尊師重道,終成大器。這一切充分體現出了中國人的禮儀道德所在。作爲生活在“禮儀之邦”的炎黃子孫,新華學子,我們更應該處處崇尚文明,讓一言一行,音容笑貌展現出青春活潑、自然大方、文明禮貌的風采。所以,如果現在我再看到我們馬老師,不管在哪,是教學樓也好操場也好,我都會走上前去很禮貌很親切自然的打一聲招呼:“馬老師好!”看吧,其實做一個懂禮貌的學生一點都不難,習慣成自然。

可能有人會問:“那到底什麼纔是文明呢?”簡單點說就是懂禮貌明事理。文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從一些小事中就可以體現出,比如:到食堂打飯到水房開啟水時,你是否自覺排隊?吃過的食品袋塑料袋是否扔進路旁的'垃圾桶?與同學聊天交流時,是否從不說粗話髒話?出入教室時有沒有輕聲關門?每天陪伴你學習的課桌椅是否從不亂刻亂畫?等等這一切都是文明的行爲習慣。一聲謝謝,等於一次情感的交流;一句對不起能化解劍拔弩張的衝突;一個不要緊,等於給人吹去一陣溫暖的春風。這些看似極樸實的話語,流露出的卻是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受到的是100度的熱情和溫暖。以禮待人,把笑臉常掛,你會發現天很藍花很紅其他的人也都很友善。

老師們,同學們,做一個文明的人是現代社會對人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把“講文明,懂禮貌”作爲我們生活中的一項基本行爲準則,並把它內化爲一種自覺的行爲。文明禮貌,重在表現;良好習慣,重在平時;社會公德,重在你我。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做這樣一個動作,伸出你們的右手,緊握成拳,在今天這裏的多功能廳莊嚴宣誓:“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用每一分實際行動去做一個文明的人,一起來告別那些不文明的行爲!”

我相信,只要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能營造出一個更加整潔寧靜有序,健康奮進的新華電腦專修學院,讓文明的號角響徹新華的天空!

最後,我想用一句名言作爲我今天演講的結束語:播下行爲,收穫習慣;播下習慣,收穫性格;播下性格,收穫命運!

文明禮儀演講稿6

尊敬的領導、老師:

大家晚上好!

這兩年“中國遊客”像“中國大媽”一樣成爲了國際流行詞彙。一提到中國遊客,會有怎樣的畫面浮現在我們的眼前?《東方日報》近日報道,在北京,不少遊客帶着食物遊覽長城,享用完後隨意丟棄垃圾,還刁難清潔工人:“我們不丟,要你們幹什麼?”像這樣的不文明行爲,中國遊客把它們帶到了世界各地。中華民族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而現在文明禮儀卻是我們最缺失的品德,真是莫大的諷刺。

作爲教師的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我認爲首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行爲習慣。陶行知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兒童期是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顯得尤爲重要。

該如何教好我們的學生?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本學期我們班有將近一半的新生,其中不少人把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也帶到了學校。面對這種局面,我趕緊召開了一次以“文明禮儀”爲主題的班會。在班會上,我們一起學習了《校園禮儀》《居家禮儀》《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並針對學生中存在的不講禮貌,行爲習慣差等現象,師生共同制定了班規班訓。讓學生明白是非,知道該怎麼成爲一位優秀的小學生。

但是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不光是用規則就可以的,規則總被拋在腦後。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我明白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學生也一樣,他們的思想與行爲之間,往往有一條鴻溝。怎樣幫助學生去跨越這條鴻溝呢?實踐活動爲我解決了這個疑難。

百善孝爲先,“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礎,至善的美德。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因此我在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時,就以孝敬爲突破口,結合分校的孝雅三個一作業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鼓勵他們要經常對父母說說感激、體貼的話,爲長輩製作節日卡片,爲家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我還要求學生把這些寫成孝雅日記,讀到日記,我感受到了家長的喜悅,孩子們的成長。那聲聲震耳的“父母養育辛苦,報恩唯有讀書”就是的見證。

透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孝敬行爲習慣,並把感恩推廣到了老師、同學,讓他們學會愛與被愛。由於加強了學生的道德修養,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就比較順利了。我班一位新生家長在反饋中寫道:孩子來到仙源學校後,發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變得有禮貌了,懂事了,知道關心體貼父母了。看到這些,我們高興極了。

除了實踐活動,我還運用評價手段激勵學生上進。美好的語言勝過精美的禮物。揚長教育是一種激勵,賞識學生,找到他們的閃光點,揚其長。學生得到表揚,增強了信心,不僅變得文明瞭,學習也有了進步。批評是另一種激勵。良藥苦口利於病,學生有了問題應指出的要指出,該批評的要批評。在實際教育活動中,批評與賞識相結合,往往會有很好的效果。

有一次,班長向我報告說,夏可鑫同學排隊總是拖拖拉拉,不認真站好,還在隊中打鬧,有時甚至一個人就溜走了。我找來他談話,對他進行了嚴厲地批評,並且向他說明了排路隊的必要性。他承認了錯誤,並在我面前拍這胸脯說,以後一定會排好隊。我笑着原諒了他,並讓他擔任走讀生路隊長。他沒有讓我失望,走讀生路隊在他的管理下變得井井有條了。於是我抓住時機,樹他爲榜樣,感染其他同學,班級路隊情況得到了明顯好轉。

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這需要我們老師、家長、學校一同努力,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能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只有我們在孩子心靈這塊神奇的土壤裏辛勤的澆灌、悉心的呵護,文明禮儀之花纔會爛漫的盛開。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演講稿7

敬的領導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最近,咱們學校開展了“文明禮儀之星評選活動”,我光榮地成爲了代表六年級(11)班的“文明禮儀之星”,作爲一名能夠代表班級的同學,我自然是十分清楚平時班裏同學的文明素質,今天我提出的意見與建議,是針對同學們平時的一些文明與不文明的現象的,希望同學們遇到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當然,如果是優點的話,要繼續發揚光大!

首先是同學們這方面的優點,不能說少,例如每當老師走進班級都會整齊的向老師問好,平時上課時大多數同學都能認真聽講,尊重老師與同學們,間餐時沒有人隨地亂走動,午餐進餐時很安靜等等,這都是我們大家文明禮儀方面的優點,最能體現我們文明禮儀成績的則是門wai掛着的學校頒發的“出入有序”的獎章,這是我們六年級(11)班同學用平時良好的課間隊紀律得來的。我在咱們班擔任體委,可以說這裏有一小部分是我的功勞,而更多的是同學們自己的自律性,大家每次課間打鈴時都能按時站隊,在隊伍中可以做到不打鬧、不講話、不拍球等,這都是同學們文明素養的表現。

還有一點,同學們進餐時紀律維持的比較好,每個人一份,不亂贈送,不浪費,吃完後剩下的酸奶盒、香腸皮都有伙食委員會統一收起,沒有人隨便亂下地,然而,只是偶爾有某些同學扔垃圾扔的不及時,將他們堆積在書桌堂裏,實屬不應該,不過這終究是少數,多數同學都具有遵守班級紀律的意識。

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咱們終究有一些做得不夠周到的,例如平時上課也有一些似聽非聽的,下課也有在走廊逗留的,早自習也有不遵守紀律的等等。雖然這些不遵守紀律的人只佔十一班同學的少數,但是這就影響了同學們平時的正常學習生活,比較嚴重的就是早自習這短時間,只有一部分人再讀課文,還有一部分只是在當一個看客,另一部分是已經深深地“沉浸”在與同學們聊天的“樂趣”中,還有極少數同學,自從放下書包開始,就開始“唾沫橫飛”、“神采奕奕”地“談天說地”,什麼三教九流,奇聞趣事,那真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談!在早自習看不到同學們讀課文,聽不見從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實屬十一班的一大遺憾,希望同學們每個人都能夠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我們都要揚長避短,發揚優點,改正缺點,讓每一位同學都可以達到“文明禮儀之星”的標準!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演講稿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五年一班的魏東巖。非常高興能參加這次文明禮儀演講賽。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成長》。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爲規範,是表示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是國家的臉面。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形象,更能潤滑和改善人際關係。

作爲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爲所致。

當我們身爲遊客的時候,總是依着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爲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爲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收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裏,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視窗單位,視窗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毫無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麼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爲本”。想讓別人尊重你,首先你就得尊重別人。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演講稿9

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禮貌是良好品德的表現》。

我們中華民族一向被視爲“禮儀之邦”,其意思是說,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禮節、講道德的高尚的民族。

“禮貌”二字有什麼意義呢?禮貌既是良好品德的表現,又是高尚文明的表現,它可以令人類彼此間相處得更加融洽,所以禮貌對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個人沒有禮貌,那麼,很容易使人對你產生討厭的感覺,長此下去,別人還會遠離你,使你很難得到別人的幫助。沒有禮貌會造成很多惡果,輕者別人會認爲你沒有教養,不願與你深交;重者則對你產生不滿,或漸漸地由不滿發展成雙方的怨情,甚至發生衝突或發生意外。所以,沒有禮貌對一個人的禍害是很嚴重的。

反過來,如果你對人有禮貌,別人會認爲你是一個有良好家庭教育和有修養的人,長大之後,對於從事社會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再加上你的才幹和智慧,在事業上便不難有成功的一日,所以,我們必須從小就養成有禮貌的良好習慣。

禮貌要怎樣培養呢?其實,“禮貌”問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如受到別人幫助要道謝,不小心撞到別人要道歉,見到長輩要問好。

只有在有禮貌有文明的社會裏生活纔可能偷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纔可以更加融洽,世界上也就可以減少很多不愉快的事件發生了。因此,我們對禮貌必須要十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