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如何學習》的讀後感

讀後感2.59W

《如何學習》讀後感——顛覆你對"好習慣"的印象

《如何學習》的讀後感

引言

《如何學習》引用了近年來最新的腦科學、心理學研究的成果,重新審視過去我們奉爲不可改變的"規矩",讓你對"如何學習"有了更科學的思路,也對孩子的各種看似無法理解的習慣更多的包容。因爲你認爲對的那些道理其實也未必是真的。下圖是"得到"app裏對本書做的讀書筆記

1. 關於記憶的爭議。

柏林大學的教師赫爾曼·艾賓浩斯發明了著名的遺忘曲線。他提出,人們對新事物的記憶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減弱,而且最初幾天遺忘的速度還特別快。

這個曲線太有名了,以至於大家似乎都相信記憶就是如此。

但巴拉德卻做了一個看似類似的實驗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結論:他找了一幫學生,讓他們花上5分鐘時間認真朗讀一段亨利·朗費羅的《"金星號"遇難記》(81個單詞),接着再讓大家休息5分鐘並提醒每個人儘量不去想那段詩,然後讓每個人坐會原位儘可能把剛纔那段詩給默寫下來。結果沒什麼特別的,大部分孩子能記住一些,但更多的'就記不起來了。

兩天後,他在事先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再讓孩子們重新默寫一遍。這些孩子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成績反而比第一次提高了10%!!!再過幾天巴拉德又搞了一次"突然襲擊",成績居然還在提高。巴拉德無法相信此事,以至於他在之後的數年裏重複了成百上千次類似實驗,參與的孩子多達萬人,但結果仍然相同。

難道艾賓浩斯的實驗是假的?當然不是,他是第一個大量應用實驗得到數據試圖總結"記憶公式"的心理學家。只不過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他實驗中運用的記憶內容——"一整套沒有意義的發音".這個纔是他的實驗結果與巴拉德的實驗完全相反的根本原因。

但我們真實的學習場景中,需要記憶的更多是有意義的一段文字,一些公式甚至是一套理論,而不是無意義的符號。所以我們其實應該更認真地對待巴拉德的實驗。

2. 一套全新的記憶理論:記憶失用理論

記憶失用理論的第一條法則便是:任何記憶都具備兩種能力,即儲存能力與提取能力。

第二條法則:儲存能力只會越變越強,但提取能力卻是用進廢退。

這兩個法則便解釋了巴拉德實驗的原因:時間的流逝本身當然不可能讓提取能力增強,但要求孩子將詩默寫出來的過程卻提升了他們記憶強度。第一次5分鐘之後的默寫雖然艱難,但正是由於這種艱難讓孩子們對好不容易纔默出來的部分印象深刻。兩天後他們基本能夠輕鬆默出第一次他們默出的部分,這樣他們就會集中注意力在那些第一次沒有默出的語句上來。而由於詩歌的單詞與單詞之間不是無關的,而是會有語義上的聯繫的,在已默出部分的提示下,他們往往又能多想出幾個詞甚至是幾句話來。回過頭來這段努力又同時加強了這段記憶的儲存強度和提取強度,爲第三次更好的表現做足了準備。

它同時也解釋了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沒有意義的符號是無法在大腦中佔據住內存形成完整的記憶閉環的,就像沒有轉化成二進制數字的資訊就沒有辦法被電腦儲存是一個道理。

3. 考前看筆記錯題本是高效的學習方式嗎?

在作者看來並非如此。

這就涉及到記憶失用理論的第三個原則——"必要難度"原則了:你的大腦越是費盡力氣地挖出某項記憶,你對其再次學得的程度也就越深——因爲提取能力和儲存能力都被增強了。

作者回憶了自己高中時期準備"三角函數"課程的悲慘遭遇。他考前足足花了好幾個星期做準備,對照公式、概念翻來覆去看,把書上的題翻來覆去做,結果卻非常慘淡。他總結道:"我的錯誤在於誤判了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這種誤判就是他在反覆擺弄那些他天天看的題目和概念中不斷積累的——立即複習你剛剛學過的東西沒有任何意義,那並不會增加任何記憶強度。

由此就可以得到一個毀三觀的結論了:爲了記住,要先忘卻!因此每個人都要找到一個合理的複習節奏,拉開足夠的長度,讓提取開始變得有些困難,這時的複習纔是最高效的。

所以這就是爲什麼考前看筆記和錯題本沒用的原因了。錯不在筆記,也不在錯題本,而是在"看"這個動作上。"看"是一個不需要太多大腦付出的行爲,反而我們會在不斷地"看"中去安慰自己"付出了,努力了",彷彿只要做了這些上天就理應眷顧我們了一樣。

筆記越是好看,複習筆記時付出的努力反而越小

正確的複習姿勢,應該從第一次記完筆記開始。筆記記完以後,一定要把筆記的內容轉化成問題,記在另外一頁紙或一個本子上,而複習的時候應該對照這些問題去努力回憶,重新建構起一套筆記來。只有當完全想不起來時,再從之前的筆記裏去尋找答案。這樣每複習一次,知識的儲存強度和提取強度都會得到一次加強,這才真正叫做複習。

4. 先考試後學習。

在現代的認知心理學家眼裏,考試不僅僅是一個測試工具,它還能調節我們已經記住的內容,令大腦以不同的方式將其重新組織一遍。而這番調整的結果就是大大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一個又一個的實驗證明,只要考試不會給學生帶來任何後果,那麼考試的數量基本和學習效果就是強烈的正相關。

更誇張的是:發生在學習之前的考試都對學習過程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實驗內容:記住24個非洲國家的首都名稱

第一部分:被試先隨機抽選12道非洲國家首都的選擇題——每題5個選項。當然,基本是瞎猜了。猜完一個以後,旁邊的實驗者馬上給出此題的正確答案。

第二部分:被試在拿到另外12個非洲國家和首都的對應,()被試自己邊看邊默記。時間與第一部分完全相同。

第二天你將做一套關於這24個國家首都的單選題,每題也是5個選項。結果,第一部分的平均得分比第二部分高出10%~20%.也就是說:"失敗的提取嘗試強化了學習效果,增加了後續考試時再次嘗試的提取成功率。"

這就是"無知"的價值。由此產生出了一個新的學習工具——"預考".

"預考"讓學生們注意到了哪些是需要加以注意的概念,這就大大提升了每名學生在後續學習中的效率,他們知道何時需要深入思考(因爲這是他們在"預考"中就埋下的困惑),何時可以適度放鬆,維持精力。

5. 反脆弱系統。

無論是用自測代替看筆記,還是先考試後學習,包括作者還提到了很多其他學習效率的研究:學科間交錯學習強於各學科連續學習;把學習時間分散成多次強於集中到一段時間;每天在不同場景下學習強於每天在同一間屋子;學習環境裏稍有聲音強於特別安靜……

記憶提取能力的用進廢退與刻意學習的理論不謀而合:人是一個反脆弱系統,不能太安逸和穩定,只有適當邁出舒適區才能推動學習的效率。

標籤:學習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