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發現高效課堂密碼讀後感

讀後感2.52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發現高效課堂密碼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發現高效課堂密碼讀後感

暑假裏,我閱讀了於春祥老師的《發現高校課堂密碼》,書中句句真言,文字富含哲理,又不乏風趣幽默,在覺得有趣的同時也讓人收穫頗多。書本封面上印着兩行醒目的字“一位草根教育專家的課改宣言,一份高效課堂完整解決方案”,是的,於老師是一位“草根教育專家”,他堅持研究與學習,詮釋了高效課堂的密碼。

作爲一名年輕教師,我一直不明白什麼纔是真正的高效課堂?讀了於老師的《發現高效課堂密碼》後,才覺得豁然開朗。何謂“高效課堂”?作者認爲:高效課堂是在新的課堂觀、效率觀基礎上誕生的,它與傳統課堂單純以分數爲旨歸,甚至不擇手段地追求分數的效率觀大相徑庭,而是主張在課堂上要演繹“生命的狂歡”,生命活力與課堂效率的偕同共振纔是高效課堂的價值所在。這本書致力於高效課堂本質與規律的研究,共分十三章,每段文字中,都有作者獨到的視野和觀點。

於老師文化底蘊深厚,在“高效課堂大揭祕”一章中,他提出“課堂乾坤大挪移”,令人耳目一新。他認爲:學生是“天”,教師是“地”,“地”永遠不與“天”爭精彩,而是以“天”的精彩作爲自己的精彩!學生的精彩纔是課堂真的精彩,學生的精彩纔是師者最大的精彩!《易經》的啓發之於課堂,竟是如此貼切。諸如此類文化與哲學於一體的闡述,書中比比皆是。許多課堂哲理,教育規律,就靠於老師如是的文化解讀,讓人印象深刻。

於老師認爲,課堂的藝術,就是動與靜的藝術。他將高效課堂“生命狂歡”的基本形式界定爲“六動”——動手做,動腦思,動眼看,動耳聽,動嘴議,動身演。反對以教師的動,替代學生的動;以教師的動,強迫學生的靜,從而將“動”、“靜”闡釋得淋漓盡致。他還突出強調了“板演效應”,提高記憶效率。

於老師提出的“零界現象”也值得我們反思,“課堂醫案巧拾零”能夠讓我們的課堂更高效,零關注、零起點、零閱讀、零書寫、零生成、零體驗、零疑問、零批評、零板書、零作業,這些都是我們在課堂中要避免的。面對當前課堂上老師一味激勵“零批評”的現狀,作者給出了臨牀診斷書。他認爲:課堂需要激勵,但卻不能拒絕批評,學生犯了錯誤就要承擔責任。當然批評應該建立在尊重、理解、責任的基礎上。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精神。學生如果天天生活在激勵的.讚美之中,他們的性格將會變得脆弱。在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時,教師要注意頻率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激勵失之嚴謹,不提倡過多地採用“物化”的激勵性評價方式。由此,我想到:作爲一名教師,我們在激勵學生時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要讓學生將優秀變成習慣,而不是爲了圖表揚才表現優秀。

作者的課堂“動車組”理論也獨特新穎,爲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有效引領。他還對小組合作的價值、操作路徑、使用方法等做了詳細的講解。正是由於於老師長期的教學實踐和課改追求,才把高效課堂詮釋得如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正是他癡迷於高效課堂多年來的心血和經驗之談啊!

於老師精於課堂細節的研究與推敲,生成了許多理論的精彩,作者在第九章裏用一些實實在在的課改敘事,告訴我們課堂教學中的是非對錯,通俗易懂,讓我們在裏面或多或少捕捉到自己抑或他人的影子,從而改變自己的觀念,再付諸於自己的課堂實踐之中。

於春祥老師還說:“高效課堂功夫在課外。”我想,教師應該把讀書、寫作、反思當成一種習慣,當成一種生活狀態。教師素質提高了,學生自然會受益。而對於學生來說,只要真正注重其素質的培養,應試會是相當輕鬆的事。只有堅持讀書,堅持反思,堅持創新,我們才能感受到教育的精彩。

反思我自己,在自己從教幾年的時間裏,我都以高標準要求自己。比如,每次作業我都會認真批改,有錯的,我也會及時讓學生訂正,對他們嚴格把關,有些學習程度不好的學生,我在課下會專門地輔導他們。每次上完課,我並沒有急着回辦公室,而是走到學生中間問問他們的聽講情況,對於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我還會走過去再跟他們講一講,爭取讓他們掌握住每天所學的知識,增強想學習的自信心。但是教育學生光教給他們知識就夠了嗎?當然不夠,“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着學生,我會用無聲的行動教育學生,從我做起,率先垂範,見到地面上有垃圾,我會主動地撿起來,學生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也會自覺地把垃圾撿起來放進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