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關於校園欺凌的手抄報內容大全

黑板報3.11W

導語:近年來校園欺凌呈現低齡化、羣體性、網絡化特點,女生之間的暴力逐漸增多。有專家分析,這其實是長期積澱的社會問題的外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校園欺凌的手抄報內容大全,供大家參考。

關於校園欺凌的手抄報內容大全

校園欺凌類型

典型欺凌者:

1、霸道和衝動,傾向使用暴力欺壓他人。

2、比較自我中心,對受害同學缺少同情心。

3、得到部分同輩的認同。

4、行爲上比起其他同學突出。

被動欺凌者:

1、看見欺凌者的暴力行爲得逞,於是協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則藉此保護自己,免受欺凌。

2、看見欺凌者欺凌同學後,則嘲笑受害者無用。

被欺凌者:

1、性格內向、害羞、怕事。

2、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在學校中十分孤單。

3、缺乏與同輩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

4、有身體障礙者、有智力障礙者。

5、沉默、表達能力不佳者。

6、性格或行爲上有異於他人。

校園欺凌對受害者影響:

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1、身心影響:恐懼、消沉抑鬱、創傷後遺症、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自己也成爲欺凌者,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一。

2、其他影響:常常缺席、對老師不恭敬、訴訟。

校園欺凌欺負行爲

1、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侮辱其人格等。

2、對受害者進行重複性的物理攻擊。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髮;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擊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透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

5、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閒話。

6、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

7、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8、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結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

10、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11、畫侮辱畫。

中國尚沒有針對校園欺凌的全國性調查

校園欺凌不是中國的獨有現象,而是一個在世界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1983年,挪威的全國性調查顯示,7~16歲的學生中,15%的人與欺凌行爲有關。

2011年,美國約瑟夫森青少年倫理品格研究所發表了一份關於美國高中校園欺凌行爲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50%的.學生承認在過去的一年裏欺負過別人,47%的學生在過去一年裏被以非常令人難過的方式欺負、取笑或者嘲弄過,10%的學生在過去一年裏至少一次帶武器到學校。

2015年6月5日,日本政府公佈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日本校園欺凌現象普遍,在爲期6年的追蹤調查中,近九成學生曾遭遇校園欺凌,形式包括集體孤立、無視、說人壞話等。調查顯示,從2007年小學四年級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級的6年間,只有13%的學生表示從未遭受校園欺凌,從未欺負過他人的學生也只佔12.7%。

中國的校園欺凌整體現象情況如何?《中國新聞週刊》訪問的近十位相關專業人士均表示,中國尚沒有專門針對校園欺凌的全國性調查,現有調查多是學者或相關機構在特定區域內進行的,其目的多是爲了針對一個項目和課題收集數據。

一個範圍相對較大的調查發生在2002年,山東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張文新等人針對山東省9205名城鄉中小學生作了校園欺凌現象的專門調查。調查顯示,近五分之一的被調查者有欺凌或被欺凌問題,1371(14.9%)名學生自認爲受欺凌者,227(2.4%)名學生自認爲是欺凌者。研究還發現,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直接言語欺負的發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體欺負,間接欺負的發生率最低;小學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體欺負的比例顯著高於女生,直接言語欺負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隨着年級的增長,欺凌行爲會有所變化。年級越高,採取語言欺凌的人數越多。

校園欺凌防範技巧

1、吃穿用度低調點:日常穿着要保持低調,不要盲目攀比,防止成爲校園欺凌的目標。

2、按時回家不貪玩:對校園欺凌的易發時段(上學、放學,課間休息,室外活動課程時間等),易發地點(校園內的廁所,樹叢後,圍牆邊,校園周邊廢棄房屋等)要有所重視,規避偏僻路段,按時回家。

3、無謂衝突要避免:平心靜氣,不惹事端。

4、出行帶上小夥伴:出門時,應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行動,不要落單。

校園欺凌應對技巧

1、遇到侵害會說“不”:遇到侵害時,要挺胸擡頭,表情堅定,目視對方,清晰而明確地正告對方,起到震懾作用,令其知難而退。

2、沉着冷靜巧應付:對方人多勢衆,來勢洶洶時,要沉着冷靜,儘可能拖延時間。

3、緩和氣氛少動怒:遭遇衆人包圍時,應從雙方共同認識的人或知道的事情入手尋找話題,防止激怒對方。

4、保證安全多求助:不貪戀隨身財物,以保障人身安全爲第一要務,尋機向周邊高年級的同學、老師、警察或路人求助,脫離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