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學科論文

論文2.55W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具體目標之一就是: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學科論文

如何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獨立學習,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的能力,是我這個月的着重思考和研究的內容。

一、 設定教學情境 使學生主動探索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將“重視結論”的教學轉變爲“重視過程”的教學,注重再現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

在教學中,給學生創設一種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十的加減一課時,我不是簡單地給學生講計算方法,而是把這一課製作成有趣的多媒體動畫,多媒體演示小白兔買鉛筆遇到了難題,10-7=?哪位聰明的小朋友願意幫助它。透過小白兔買鉛筆這一教學情境的設定,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主動幫助小白兔想出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情境教學中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精神。

二、 增強直觀教學 使學生主動探索

數學比較抽象,特別對小學生而言,有些數學知識難以理解,有的數學技能也不容易掌握。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容易產生畏懼、厭學情緒。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遵循教育心理學的原則,改變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使其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應增強直觀形象性,幫助學生形成探究的興趣和習慣。透過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設計形象有趣的教學過程,引導小學生樂於學習,樂於探究。其中,特別有必要強調直觀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便於學生理解與掌握。在教學認識物體一課時,我就採用了直觀教學法,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教學。讓學生動手摸一摸,親自感知各類物體的特徵,給學生創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自由地摸一摸各種物體,真正感知各類物體形狀的差異。讓學生自由感知,學生自己感知而獲得的知識,比記憶的知識要紮實,教給的知識是有限的,自己學會纔是重要的。透過親自感知,使學生頭腦中建立空間模型,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他們能在頭腦中再現已有的空間模型,能自己根據實際需要,探索出更深一層的知識。

數學既是對生活的抽象,又與生活有着廣泛的聯繫。增強數學教學的直觀性,能喚醒、鼓舞、激勵學生用自己的內心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能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三、 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使學生主動探索

小學數學教學增強參與性,體現了教育的規律,也是學生探究能力形成的需要。教師應創設各種有利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環境,讓他們有更多的獨立感知、觀察、思考、想象的機會,有更多的發揮自己才能、鍛鍊才能的機會,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參與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參與”。積極參與的本質是要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獲得發展。

增強參與性,反映了當前數學探究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只有學生廣泛地參與學習,他們的主體地位纔有保證,他們的主體作用才得以發揮。

我在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時,就十分重視學生的參與學習,其教學程序如下:

1複習舊知:選擇與新知有關的內容加以複習。

2新課:

(1) 數一數

讓學生親自動手一根一根地數,同桌配合數,上臺演示數

(2) 擺一擺、想一想

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分成兩堆,再寫出算式。

(3) 讀直尺上的數

教師讓學生讀自己格尺上的數,先自己讀,然後讀給同桌聽。

3練習:

要求學生獨立做課後練習,然後同桌交流。

設計這個教學過程主要體現以下幾點:(1)學生的參與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2)學生的參與面廣。(3)提高參與的層次。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不僅有“量”的要求,還有“質”的要求,即參與的效率。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學生參與的載體,如操作學具、操作電腦等。爲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使學生主動探索。

總之,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獨立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任務之一。是新世紀教育改革的大趨勢,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還要給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探索機會,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