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基於教育心理學的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策略論文

論文1.89W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需要學生具備濃厚的學習動機。本文從教育心理學對學習動機的研究出發,談論學習動機的相關因素,以及提高高中生學習動機的策略。

基於教育心理學的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策略論文

傳統的教育心理學把學習動機界定爲引起並維持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促使學習活動趨向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的心理歷程。下面就先講一講現代心理學對學習動機的描述。

一、心理學對學習動機的描述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生學習的學習受個人興趣、價值觀、需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受學習動機的支配。學習動機是一種內在的自我調節機制,是學生尋求學習意義並從中獲得益處的傾向。

教學心理學中關係學習動機的研究理論很多,例如行爲主義的強化論、人本主義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知動機理論、成就動機理論等。而對於學習動機的劃分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本文比較認同的是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的觀念。學習動機分爲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與附屬內驅力。其中,認知內驅力來自學習活動本身,自我提高的內驅力來自於獲取相應地位的需要,附屬內驅力則是希望獲得他人關係和友誼的需要。

二、學習動機相關的因素

從教學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習動機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

第一,學習動機和學習成績之間具有相關性。通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學習動機水平就比較好;學習動機水平高的學生,學習成績也相對好一些。這一點對於性格心理髮育還不算成熟的.高中生來說,就是學習成績高,從學習中獲得的成就越多,就越愛學。

第二,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關聯。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習策略運動得當,學生更容易獲得學業上的成功,進而提高學習動機水平。

第三,對於高中生來說,學習環境對學習動機的影響主要從教師和家長兩方面來考慮。教師的高自主支援能使學生們感受到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們帶來高的學習勝任感,獲得較高水平的學習動機。同樣,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子女的期待和榜樣力量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水平也有很大影響。

第四,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也關係到學習水平的高低。所以,很多教學者在教學中都會強化學生“我能行”的信念,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促使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

三、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

(一)提升學生幸福感體驗的能力,給學生提供心理支援

幸福感可以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心靈狀態。對於高中生來說,幸福感體驗是可以培養和提升的。體驗幸福感需要學生擁有從瑣碎的學習生活中,發現、體會和創造幸福的能力。在這種“幸福感”的心理支援下,學生感受到來自學習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例如,《資訊技術(浙教版)》中《圖像處理》一課中,讓學生把自己家庭的全家福或與好友的照片作爲處理的目標,並作爲禮物送給父母和好友,分享幸福的親情和友情,讓學生感受到資訊技術學科的實用性和學好資訊技術的必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機水平。

(二)給予不同年級學生適時的方法指導

出生於九十年代的高中生帶有顯著的時代特色,可以說是成熟與幼稚、冷靜與浮躁、多情與冷漠、自我變現與自我封閉的矛盾統一體。而且,他們從小接觸電腦和網絡,對資訊技術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對於不同年級的學生,我們要給予最適合的方法指導。高一學生剛入學不久,還需要適應高中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節奏,資訊技術課上,授課教師應多傳授一些與計算機歷史和未來發展相關的知識,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高二是相對平穩的一年,學生已經完全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離高考還有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不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都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資訊技術對未來生活、工作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深層動機。高三學生面臨巨大的高考壓力,對資訊技術課的重視程度不高,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處理好高考各類科目之間的關係,明確學好資訊技術是全面發展的需求,從而保持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動機水平。

(三)構建積極和諧的班風,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風、班風是影響高中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之一。積極、和諧、團結、寬鬆的班集體會讓班上的每個學生都能在班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集體歸屬感。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積極和諧的班風不僅有利於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外,還可以給與班級的每一位成員以情感支援和智力支援。對遇到困難的同學來說,他(她)會有向集體求助的心理指向,而其他同學的幫助,不僅能幫助他(她)克服困難,還能降低他(她)的焦慮、不安或恐懼心理所激發的負面因素,有利於學習動機的激發和保持。而爲有困難的同學提供幫助對高中生而言,會獲得較深的自我滿足感,有利於他們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

(四)有效的情感交流,提供情感維度的動力支援

對於高中生來說,各門課程的學習主要是在任課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的,班主任作爲任課老師之一,也承擔着學生的思想政治指導和管理工作。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除了在學習方法上給予學生適時的指導,還要給他們情感交流與傾訴壓力的機會,提供情感維度的動力支援,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依賴有利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五)個性化指導,對爲不同的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指導

個性化指導是指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在對其進行綜合調查、研究、分析、測試、考覈和診斷後,根據被教育對象的潛質特徵、自我價值傾向等,採取有針對性的指導,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

結語:

學習動機的有無和學習動機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高中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從專業教育的角度出發,在教學中採取各種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