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論文

論文6.69K

摘要:學生缺乏學習動機是導致其成績不好的原因之一。而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必須結合學生的特點,充分聯繫生活和教師授課方式等。對此,教師可以透過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展示教師人格魅力、深化學生對數學的認識等具體方法,不斷激發其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其數學水平。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論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動機;激發策略

數學是貫穿學生學習生涯,也是與其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課程。由於數學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求較高,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時會出現諸多不適應,缺乏學習的動機,導致前進的動力不足。因此,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要透過聯繫生活、彰顯自己的人格魅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等一系列方法措施來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以此提高學習效率。

1須聯繫生活學習數學知識

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之所以沒有興趣,或者缺乏動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數學的學習過於抽象,學生對內容理解起來比較吃力,久而久之,學生就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小學數學學習必須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把抽象的數學轉化爲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內容。例如,在學習“百分數”的概念時,可以讓學生統計班級戴眼鏡的同學的人數,然後計算出這一羣體人數佔班級總人數中的百分比,以及不戴眼鏡同學的百分比,然後再比較這兩個百分比的大小。這樣聯繫實際的教學活動,把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去解決,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又如,在學習有關“比”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創造條件讓學生動手操作。如爲教室消毒,班級買了一瓶消毒液,但在使用時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稀釋。這時,可以讓學生在講臺前進行演示,教師再給予一定的指導,這樣學生對“比”的性質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學習起來也更輕鬆。

2教師用人格魅力吸引學生

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動力,除了數學本身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的影響。很多事例表明,學生之所以數學成績不理想,很多都是由於教師的授課方式或者語言行爲上有意無意對學生造成了傷害而導致的。因此,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塑造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是數學教師應該着重努力的方向。其中,數學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具有豐富的數學知識、良好的數學思維。教師要在課堂上能夠把生活中一個個難以理解的數學難題熟練地解答出來,讓學生產生敬佩之情,從而成爲學生在知識界的“偶像”。二是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本身已經有了很多的困難,若一味地對其批評很容易讓學生對數學產生畏懼之情。所以,教師經常性的對學生予以關心和鼓勵,學生便會逐漸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從而產生前進的動力。

3充分展示數學的重要作用

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持續的動力,必須要讓學生明白數學的重要作用,學生一旦瞭解了數學的重要性,能夠用數學指導生活,便能下定決心,立志學好數學。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參照下列步驟進行引導:一是教師要給學生講解學習數學的重要意義,讓學生知曉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對於國家現代化建設,以及科學研究都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數學的學習必須從小學習,從基礎知識做起。二是要多透過典型事例,尤其是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讓學生明白數學的作用。例如,在農業施肥中,常常需要把不同種類的肥料進行混合施肥,這就需要用到比例的數學知識,透過簡單的比例問題,能夠解決農業生產的大問題,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得以進一步加深。

4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

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和學習,若在和諧競爭的氛圍中,會形成你追我趕和通力協作的`良好風氣,這樣就更能夠促進整體能力的提升。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也需要這樣的良好氛圍。而要營造這種氛圍,一是教師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參與討論。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爲主的課堂,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學習,缺乏一定的創造力。若學生都能參與問題的討論,學會積極思考,便能逐漸掌握開啟思維的方式,從而更努力地去學習數學。二是要營造平等的學習氛圍。教師若能夠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所有學生都能體會到教師的尊重與關愛,自然能在日後在教師指導下更好地探索數學的奧祕。

5讓學生享受到數學的樂趣

在素質教育下,我們更主張快樂學習,若學生都能夠在歡樂的氛圍中、在開心的狀態下進行學習,那麼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都會大大提升。因此,數學學習必須要讓學生享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首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儘可能地多使用一些幽默詼諧的語言。因爲數學需要大量的腦力,若一直沉浸在思考中,學生難免疲憊,會反應遲鈍。所以使用幽默的語言能夠使學生得到暫時的放鬆,能夠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放鬆思想包袱,輕鬆地投入到學習狀態。其次,可以採用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透過分組和領取任務,讓學生在合作中愉快地討論總結,從而更加全身心投入學習當中。

6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小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很多時候是被迫着學習的。若教師能夠讓學生從數學學習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學生就會由被動變主動學習。教師可以採用鼓勵、肯定式的教育方式。一是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當學生解答出一道數學題目,或者回答對一個問題,或者給出解答問題的一個思路,哪怕發現別人的一處錯誤,抑或是對教師提出一點點質疑時,教師都要對其進行表揚,讓其感受自己是被重視、自己是成功的。二是教師要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由以前的考試和注重結果的考查方式,轉變爲學生思維能力和注重過程的考覈方式。這樣更容易看出學生的進步,也更能夠讓學生獲得成就感。總之,小學數學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與學生的興趣密切相關。因此,透過聯繫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讓學生懂得數學的重要性,營造數學的快樂學習氛圍,以及教師展示獨特的人格魅力,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等方式都是我們激發學生數學動力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房穎.農村小學數學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學週刊,2015(09).

[2]張明成.關於數學學習動機與教師特徵的調查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1).

[3]李靜梅.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