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語文能力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探討論文

論文1.19W

內容摘要:大學語文作爲母語的高等教育充滿了發展的契機,又面臨諸多窘境。大學語文應轉變以教育方爲主的教學改革思路,而應以受教育方的需求出發,淡化大學語文工具性特點,強化語文能力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進一步明晰大學語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覈辦法。

語文能力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探討論文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改革;能力教育;素質教育

1978年,在時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的徐中玉先生和時任南京大學校長的匡亞明先生共同倡議下,中斷了30年的“大學語文”課程在高校得以重新開設。但大學語文既沒有政治思想課的權威性,又沒有四、六級英語考試的尚方寶劍,作爲高校基礎公共課的大學語文課程遭遇尷尬。本文在對大學語文課程現狀與教學對象需求的詳細分析基礎上,進一步明晰大學語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覈辦法,試爲大學語文的教學改革探索一條新路。

一.大學語文的契機與窘境

從中學到大學,沒有了高考的指揮棒,大學語文擁有許多發展的契機:

一是大學語文作爲母語教育和民族文化傳統教育,受到國家層面及專家越來越高的重視。2006年9月《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此外,許多知名專家、學者也在不同場合強調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二是大學語文相比較於中學語文,無論教與學,都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

小學語文應試教育的弊端、痼疾是顯然的。受限於書本和考試,語文的教學和學習都變得枯燥無聊。過於重視成績,忽略傳統道德修養的應試教育,在人格的養成上也是有缺陷的。大學語文在豐富課堂,活躍思維,健全大學生的道德、人文修養上,無疑具有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與發展機遇相隨的,大學語文也面臨尷尬處境。窘境之一是從重視到忽視,從主要到次要。語文作爲母語教育,從小學到中學,一直都是基礎學科和主要學科,無論中考還是高考,語文都是重要的一科。進入大學後,作爲中學語文的延續,大學語文一般在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設,課時比較少,一般就是一個學期(不到英語課的五分之一),主要是針對非中文專業的理工科學生而設,課程性質有的設爲全校性公共基礎必修課,有的設爲全校性公共選修課,一般是幾個小班的合班,在多則上百人的階梯教室裏上課。大學語文雖然還會安排考試,高分雖不易,及格應該是沒問題的。從課時安排、課程性質、上課人數多上都能體現大學語文課的邊緣化。窘境之二,大學語文教什麼?課程名稱是對課程本質屬性的揭示,作爲概念的課程名稱應有其相對確定的內涵和外延。“語文”的直接語源是“語言文字”(“言語文字”)。“語文”之“語”指口頭語,“言”和“語”所指有異,所謂“自言爲言,與人談論爲語”,雖都屬口語,但涉及交流則多用“語”;“語文”之“文”則指文字,一般指書面語,但深究之,此“文”,包括作爲書寫符號的文字以及“連綴成文”的文字,而“連綴成文”的文字通常指文字的一般運用(即“文章”),所謂“集諸句以記事物之狀況,表現其意思而使之成爲篇段者,謂之文。[1]亦即:語文=口頭語言+(文字+文章)。但語文作爲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一直沒有一個科學的學科定義。葉開先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語文(實際上指母語)教育思想的最大問題是把豐富的語言、文學內涵抽空,乾癟成一種粗糙語言文字工具。”[2]從“語文”成爲我國母語課程名稱之日起,對這一課程爭議不斷的原因,就是由於其內涵和外延的不確定。這也是造成大學語文課程定位不明確的主要緣由。於是,大學語文的教材和教學內容五花八門:有的側重中國古典詩詞;有的側重西方文學;有的側重語言學;有的側重應用文寫作……

什麼都可以教,彷彿大學語文就是一個大雜燴,什麼都可以往裏裝。窘境之三,大學語文教學改革雷聲大雨點小。爲了推進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不少大學紛紛行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武漢大學組建了國學班,東南大學中文系開設了網絡課程,湖南城市學院開發了中國大學語文教學網,設有“語文常談”、“實用寫作”、“教研基地”、“名作欣賞”、“在線作業”等欄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對邊緣化的大學語文,教改研究亦積極踊躍。迄今有關大學語文教改的論文就有上百篇,碩士論文也有15部之多。如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教授2004年發表在《中華讀書報》的文章《“大學語文”教學困擾和改革嘗試》,提出大學語文應“兼顧工具課,突出理論知識性”,打破慣有的文選講解的模式(這種模式與中學語文大同小異),而採用分專題講授語文知識(包括文化史、文學史等方面知識),並引導閱讀、思考和寫作的“拼盤”模式。[3]史燦方2007年《光明日報》發表的文章《大學語文改革的理念反思》,要求從大學語文課程開設目的、大學語文如何開、大學語文如何考上,理清大學語文改革思路。他認爲大學語文開設目的重在解決語言文字的基本功和學生的語言知識(主要是運用語言的背景知識)修養。大學語文如何開上,教材方面,選文要在“精”字上做文章,須注意一要避免與中學篇目的重複;

二要考慮經典性、思想性和時代性;

三要考慮可讀性和效果性。

教學方面,首先是基本功的訓練要加強;其次是思維能力要培養;再次是強化說和寫的訓練。大學語文如何考上,應該建立大學語文水平測試標準化的考覈辦法。考覈內容包括字詞句運用、常用文體寫作能力、閱讀鑑賞能力、選文內容知識、思維能力(創新思維和思辨能力)、一般演說能力等。可以綜合測試,也可以分模組測試,如漢語基礎能力測試、閱讀與寫作能力測試、口語表達能力測試、語文知識修養測試,或者分書面測試和口語測試兩部分。[4]兩位專家的教改思路可謂周詳細緻,雖有差異卻都十分注重大學語文的工具性和修養性。但對於理工科專業學生來說,這樣的教改思路,顯然承載太多,要在短短的一學期完成,可操作性不強。雖然國內對於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研究和實踐不乏熱烈,但至今大學語文的課程性質、教學目標、教學模式仍爭議不斷,教改效果收效甚微。

二.大學語文教學需求分析及改革嘗試

面對大學語文課及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契機與窘境,如何抓住契機,擺脫窘境,筆者以爲,教學改革不能從教育方單方面出發來制訂計劃,而要更多兼顧受教育方的需求與接受。針對非中文專業的理工科學生而言,結合筆者大學語文教學實踐,他們對大學語文課程的需求主要集中爲以下幾點:大學語文應該能夠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大學語文課堂應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思維開放,百家爭鳴的課堂;大學語文不應脫離實際,而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愛與美的教育以及哲學教育都是他們感興趣並迫切需要的,鍛鍊口頭表達能力和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也是他們對大學語文課的內在需求;教學方法上,延續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強調字、詞、句、篇的常規教學方式是不受歡迎的,應從以教師爲主型轉到學生爲主型,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這幾點都鮮明反映了新一代大學生對剛剛過去的中學應試教育模式的厭惡,對未來大學學習的期待,充分體現了處於青春期大學生對獨立性、自主性、創新性的要求以及對中學教育空缺的情感教育人生教育的需求。從大學生對大學語文課的需求看出,對語文人文性的需求遠大於對工具性的需求,與專家對工具性的強調形成強烈反差,可見學生對長期語文教育強調工具性的逆反心理,但我們並不能完全脫離語文的工具性這一基本特點。大學語文應是人文性與工具性並重的課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學語文教學大綱(徵求意見稿)》中對大學語文開設的目的和意義作了這樣的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設定大學語文課程,其根本目的在於: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滲透的發展趨勢,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全能素質的高質量人才。”依此思路,筆者以爲,大學語文應進一步明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覈辦法。針對非中文專業理工科學生主體,大學語文的課程性質應列爲全校性公共必修基礎課,教學目標是培養非中文專業人才的語文綜合能力素質與人文素養。在短短一個學期時間,目標不能訂得太高也不能太低。語文綜合能力素質簡單可概括爲書面表達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包括抒情能力、描寫能力、敘事能力、論理能力和說明能力五種能力,對人文素養的培養不可能在短期奏效,課堂教學主要是文學美學啓蒙,引發學生對文學、美學、哲學的興趣,學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學會愛,學會思考人生。在教學內容上,改變以往單純的語文教育,取而代之是能力教育、人生教育。教材內容設計上,側重文學美學啓蒙及相應的五種語文表達能力的訓練。在文學寫作中存在五種表達方法,分別爲抒情、描寫、敘事、議論和說明,相對應的能力即表達感情、表達形象、表達事件、表達理論和表達知識的能力,相對應的人生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審美教育、文學教育、哲學教育以及應用實踐。在理論講解上,透過情感教育、審美教育、文學教育、哲學教育來思考人生與哲學,進行文學美學啓蒙,從而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在實踐訓練上,透過相應的抒情能力、狀物能力、敘事能力、論理能力及說明能力的訓練培養語文表達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實現正確和流暢的表達和溝通,在文學寫作及應用寫作上掌握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和結構成篇的能力。在道與技、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中實現知行合一,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愛情觀的同時,訓練大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依此思路,教材內容可分爲情感教育、審美教育、文學教育、哲學教育和應用寫作實踐五大部分,每部分體例,大體上,除匯入與結語外,主體部分可分爲理論導引和範文解讀兩部分,並輔以延伸閱讀和寫作實踐。內容涉及中國古代、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哲學、美學、文藝學。當然所有內容的講解都建立在文學篇目講解的基礎上,不會脫離語文的範圍,而混同于思想品德修養課或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課。以情感教育爲例,理論講解部分,需解決情爲何物、情分幾種和如何抒情幾個理論問題,對第一個理論問題,“愛是什麼”引發的課堂討論,可以從金代詩人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中的千古之問“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講解基礎上闡發。不同於政治或哲學課,理論部分的討論對每一個同學的回答都採取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則,只作引導,不設定標準答案。在教學方法上,改變以往教師填鴨式教學,以討論式教學爲主,將課堂交給學生,一次課設定一個主題,圍繞這一主題討論,不斷深化,變教師唱主角模式爲學生爲主、師生互動模式。以審美教育爲例,從歌德《浮士德》中的一句“美呀,請爲我停留”引申出“什麼是美的”這一主題討論,並進而討論男性美與女性美的標準,在討論結束後再由教師對哲學史上對美的本質的探討作一簡單介紹,知識性與趣味性並重,自然會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手段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適當播放音樂、視頻對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有着顯著作用。考覈辦法上,考覈方式以終結性評價爲主向形成性評價轉變。加大平時分權重,尤其是出勤、課堂發言、課堂作業情況。可以總成績爲平時、期中、期末成績各佔20%、30%、50%來計算。期末爲開卷考試,主要爲應用文寫作和文學寫作。相應於教學方法的轉變,尤其需要鼓勵學生平時多發言多參與,可要求學生至少發言5次,一次2分,5次就可以拿滿10分平時分。出勤分滿勤爲10分。另外,以課內考覈爲主向課內外結合考覈轉變,鼓勵學生,尤其是課上不願意發言的學生,參加各種人文類競賽或活動,如校園十佳歌手、主持人大賽、新聞攝影競賽、讀書周、話劇周活動等,無論參加還是拿獎都可以加平時分,但總分不超過5分,仍鼓勵課堂多發言。期中的考覈以小組合作分工表演爲主,演繹經典影視劇或話劇橋段,透過表演,加深同學之間互助合作,交流感情,也鍛鍊口頭表達與肢體語言表達能力。

註釋:

[1]吳瀛中國國文方法.第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0.1

[2]葉開.百年母語教育一直走在歧途上[N].東方教育時報,2013.10.29.

[3]溫儒敏.大學語文的教學困擾和改革嘗試[N].中華讀書報,2003.6.18.

[4]史燦方.大學語文改革的理念反思[N].光明日報,20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