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桂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幾點建議論文

論文2.5W

桂林宗教旅遊資源豐富,宗教文化聚觀與自然山水相融合,典型的景區有七星公園的棲霞寺、祝聖寺、堯山景區的白雲觀、象山公園的普賢塔、能仁禪寺、金山禪院、西山公園的摩崖造像等。儘管桂林市擁有豐富的宗教文化旅遊資源,但是由於沒有得到大力的講解宣傳,很多遊客印象淡薄。因此,要發展好桂林的宗教文化旅遊,可以從以下幾點人手。

桂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幾點建議論文

一、正確對待宗教歷史文化

宗教歷史文化是中華K族優秀文化遺產的歲要組成部分。在發展旅遊業的時候,要正確處理好宗教歷史文化中精華和糟粕的關係,提取其中積極優秀的部分,並使這些優秀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充分展現。桂林宗教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也必須嚴格遵守黨的有關宗教政策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堅決杜絕借開發旅遊資源之機,宣傳封建迷信思想,更不允許從事違法亂紀活動。同時也應該認識到開發宗教歷史文化資源旅遊也是促使宗教歷史文化本身不斷變化發展的過程,發掘宗教歷史文化中可以轉化爲旅遊產品的資源並積極地推向市場,推向社會,使一些古老卻無人知其真價值的東西重放光彩,使其爲旅遊業發展,爲宗教歷史文化發展開拓一條新的途徑

二、發掘宗教旅遊中的文化因素

當今人們由於巨大的工作生活壓力,大都向往宗教聖地的清幽、和平的境界。那些以旅遊者身份前往宗教名山名寺的人們,並不是真要去皈依宗教,而是去追覓凝聚於宗教之中的文化內涵,去領略一種在都市環境下很難體會到的精神文化的薰陶。宗教歷史文化旅遊的精髓就在於直接接觸和感受這種獨特的文化,在普通人看來,佛寺、佛塔、道觀、以及其它宗教歷史文化固化了的藝術成果固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那些帶有神祕色彩的、高深莫測的精神領域的東西更令他們嚮往。因此,很多到宗教歷史文化景點遊覽的人都抱着獵奇心理,希槊對出家人的n常生活、心理狀態有所瞭解,對各種宗教儀式及所包含的意義有所瞭解。

(一)宗教生活體驗和搞好宣傳

宗教廟會是一種最有吸引力的宗教活動,也是發展旅遊業的有效方式。棲霞寺、能仁禪寺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都有“浴佛節”,遊客如雲。如能定期舉行誦經、講法等活動,那麼遊客就能親身體驗寺廟生活,增加遊客對宗教氣氛的感受。在法會期間,在寺廟所在景區組織遊人與僧衆零距離接觸,遊人便可真切地體味隱伏在青燈古殿裏的出家生活,諸如觀覽僧衆n常起居>早誦、夜禮等n常禮儀習俗,這既能滿足廣大遊人的好奇心,又增強人們對宗教知識的認知,讓人們能自覺的抵制邪教。各大旅行社要對桂林宗教歷史文化進行多元化的促銷宣傳,如發送融自然風光與宗教歷史文化於一體的明信片、郵資信封、畫冊、多媒體光盤和圖書等,以擴大其影響力。

(二)展覽宗教文物,培訓高素質的導遊

目前寺廟內珍藏的有些文物未向遊人展示,並且寺廟內各種文字註解說明較少,遊客每到一處,往往不知其歷史和價值。因此如能將有關的文物適當展出、增加詳盡的文字註解,既可增加遊覽項目,又能讓遊人更好?/解這些寺廟曾經在佛教中的地位,強化宗教寺廟的旅遊形象。

宗教歷史文化知識的講解,對導遊的要求特別嚴格,除必須具備導遊人員基本素質外,還應有較深的宗教知識修養,因此導遊人員必須進行宗教知識的學習。在不影響正常的宗教活動的前提下,可仿效南嶽福嚴寺、西藏大昭寺的做法,聘請寺廟的僧侶擔任最點的講解員,免費給大?家做導遊。作爲宗教界的?員,僧侶&寺廟以及周邊的景觀的理解更深刻、更獨特。他們也樂意提供無償的服務,爲當地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董,造福一方。

三、正確開展宗教歷史文化與生態旅遊活動

桂林宗教歷史文化資源特點之一,就是與秀美的山水結合,與自然生態相結合。所以在開發宗教旅遊產品時,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優勢,找到與生態旅遊的契合點,搞好旅遊開發和生態保護。由於大城市的生態環境曰益惡化,加上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工作壓力,使都市人們渴望到那些淸新幽靜、自然生態未受破壞的大自然中放鬆身心,調節疲憊的身休。因此,生態旅遊迅速發展。宗教歷史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應藉助自身的優勢,爲我國生態旅遊的發展注人一股新的活p。但是在宗教歷史文化資源旅遊開發過程中,絕不能以發展旅遊的名義,做出開山破石、毀壞林木、破壞環境的亊情。要保持旅遊產品與環境的和諧一致。在點開發的寺廟(如棲霞寺、祝聖寺)和節日慶典中,要嚴格控制香客的燒香攢,最好以栽花種樹、文明進香等形式取代傳統的“燒高香”的做法,這樣既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使人在乾淨的環境中游覽觀光,也可以減少安全隱患,美化環境。透過景區的標識牌提醒遊客檢點自己的行爲,不做有損於最區環境的事。透過建議遊客“惜福”,做到不浪費資源,養成物盡其用、節約資源的4慣。“名山勝地的承要寺#教堂,不僅是宗教活動場所,而且是具有重大歷史文物價值的文化設施。對這類寺觀等宗教活動場所,要精心加以維護,使文物得到良好保管,建築得到妥善維修環境得到充分保護,使之成爲淸潔幽靜、環境優美的遊覽勝地=”.

四、處理好旅遊活動與正常的佛教活動之間的關係

要充分意識到宗教中存在葑許多旅遊文化開發的禁區,這是宗教生存和發展的必要保證a如果禁區被開啟,宗教的神聖性莊嚴性就不復存在,宗教存在的基石也就動搖。遊客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T?擾了宗教傳統的iH常活動,對佛寺、莒觀的功能和宗教人士的生活方式帶來了衝擊。作爲桂林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教歷史文化具有脆弱性和非商品性的特徵,因此,一定要處理好旅遊開發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儲存傳統文化精華的關係,決不能把建設丌發搞成建設性地破壞。無論是宗教文化主管部門、旅遊部門還是寺觀的管理部門以及寺觀中僧侶、道士、遊客罅,都有責任保護已流傳了千年的宗教歷史文化。因此,在桂林的宗教歷史文化景點,既要利用發展機遇,大力開發宗教歷史文化資源旅遊,同時乂要保證宗教活動正常有發展。

景區管理處應配合桂林城市管理處對業已形成的諸如花鳥蟲龜、古玩字畫、書刊音像、郵票錢幣、風味小吃、休閒等攤點進行整頓,堅決取締那些無證經營的浮商遊販,儘量減少非佛教旅遊商品的攤販數ift,在較小面積的地方劃定攤位,並嚴格禁止商販使用喇叭吆喝兜售。

在進入寺廟、宮觀之前,導遊和領隊應強調遊客要尊$:宗教宏大場所的規則;同時,宮觀、寺廟也要在寺廟大門側旁樹立醒目的“友情提示”標IH牌,以減少在莊嚴的儀式進行時,遊客的相機閃光燈、大盧喧譁、探頭探腦等現象的發生,做到封大程度地維護宗教聖地應有的莊嚴、肅穆的氣氛。

五、改革相關的旅遊管理體制

當前的宗教旅遊管理體制,與市場經濟越來越不相適應,應當作出適當的改革。主管部門應明確劃分景區的具體邊界,明晰資源產權的歸屬。對當地、市民村民隨怠擺攤設點,亂搭濫建,甚至還修墳築墓,嚴重破壞生態景觀的現象應該予以制止。‘和交流的良好氛闌,進-步提升旅遊服務的品質,樹立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