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幼兒心理健康與早期家庭教育論文

論文8.82K

一、早期家庭教育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幼兒心理健康與早期家庭教育論文

家庭教養方式指父母在撫養、教育兒童的活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行爲的特徵概括,是一種具有相對穩定性的行爲風格。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家庭教養方式對幼兒心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幼兒個性的影響,家庭教養方式直接影響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和個性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認爲,個性是決定人的獨特行爲和思想的個人內部的身心繫統的動力組織。帕金森把家庭看成是“製造人格的工廠,直接影響兒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有必要探索早期家庭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策略。

二、早期家庭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策略

爲進一步提高早期家庭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在瞭解早期家庭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早期家庭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1.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

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是早期家庭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策略之一。幼兒心理健康狀況關係到幼兒的健康成長,早期家庭教育尤其要重視幼兒心理健康狀況,在瞭解幼兒心理健康狀況的基礎上,遵循幼兒的個體差異,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兒表現爲情緒安定、積極向上。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判斷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較多,如充沛的精力、性格開朗、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等,家長根據幼兒的實際表現情況,瞭解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這樣才能客觀、準確地把握幼兒的心理脈絡,對症下藥,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2.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是早期家庭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關鍵。早期家庭教育對家長而言,過分溺愛將會阻礙幼兒的正常的心理髮展,應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用科學的教養方式指導幼兒教養行爲,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心理。從幼兒的心理髮展方面來看,幼兒由於受自身年齡特點的影響,在心理特徵上往往表現爲自信心差、成就感低、自卑怯弱,無法適應,形成緊張焦慮的情緒,養成不良的心理品質。對此,家長應發揮家庭教養的主觀能動性,採取科學的教養方式,幫助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

3.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

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對早期家庭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幼兒往往好模仿、易受感染和暗示,早期家庭教育應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使幼兒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成長,進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在具體做法上,由於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很容易成爲幼兒的模仿對象,父母樂觀、自信,孩子則會變得活潑、開朗;父母暴躁緊張,孩子可能急躁焦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談舉止、情感態度都應對孩子起着示範和指導作用。

4.合理減輕幼兒的心理壓力

合理減輕幼兒的心理壓力是早期家庭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環節。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是幼兒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的外在表現,壓力過大、過多會損害身體健康。早期家庭教育中,幼兒的心理壓力也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必經之路,首先需要家長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如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可以使幼兒情緒飽滿、愉快。與此同時,幼兒在成長過程中,也會受到一定的心理壓力,面對遭受挫折處在良情緒中的幼兒,家長可用轉移注意的方法讓幼兒忘掉不愉快,以減輕幼兒心理的壓力,獲得心理上的平衡。

5.鼓勵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

習慣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幼兒期是個體性角色形成的關鍵期。早期家庭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還應注重鼓勵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益於幼兒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對幼兒而言,良好習慣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基礎知識,即需要幼兒掌握一定的基本的生活技能作基礎,如會自己穿衣、吃飯,會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會獨自入睡,知道危險並能躲避危險等。早期家庭教育中的家長應加強對幼兒的指導,指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在兒童世界裏身心健康地成長。

三、結語

總之,早期家庭教育與幼兒心理健康緊密聯繫,利用早期家庭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複雜性。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要提高家長的心理健康意識,發揮早期家庭教育的作用,必須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氣氛、合理減輕幼兒的心理壓力、鼓勵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積極探索早期家庭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