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在果林專業課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的體會論文

論文2.28W

【摘要】在果林專業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學生主動學習的途徑,充實課堂教學的新模式。並且結合現代果林新技術手段的應用,努力培養高素質、創造性的果林人才。

在果林專業課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的體會論文

【關鍵詞】果林專業教學 互動教學

在知識快速更新的今天,授課的目的不再是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的研究和創新能力。已故科學巨星錢學森很憂慮當前國家培養人才的前景,科學上創新的東西越來越少,學校教育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任重道遠。新世紀的人才培養方式爲,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怎樣才能使這種培養方式成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實踐證明:互動式教學是培養創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徑。互動式教學模式將教學的互動行爲分爲三個階段:啓動階段—互動階段—主動階段。在教學互動中,加強學生、教師、教材、情境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從而推動學生創造性學習的展開。

一、啓動階段

首先,教師要對課本教材進行加工,挖掘出蘊含在教材中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在加工課本教材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學生自身條件,又要結合知識所針對的專業市場的現狀。不脫離實際,把課本教材加工成適合職業學生的鄉土教材。例如學習蘋果品種的分類,如果簡單的給學生灌輸書本的知識,學生們一定感到很乏味。但是如果我們事先發動學生到市場、超市蒐集了相關的素材(蘋果品種)。並且適當地重新編排教材,增加本地素材(蘋果品種)的種類、特性。那麼,這節課同學們的感官就充分地調動起來。既學到了鮮活的知識,透過品嚐又掌握了不同蘋果品種的風味特徵,印象是極其深刻的。其次,講授和訓練都是教學手段,其目的都是爲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把果園的東西請到課堂上來,突破季節的限制。隨時隨地讓學生學到專業的知識。實現學生的學習由不懂到懂和由懂到掌握的兩次飛躍,講解和訓練的結合極其重要。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循序漸進,實現教法與學法的'統一,最終達到學生能單獨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二、互動階段

在課堂互動方面,教師針對教學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之前引導學生讀課本,查相關論著資料並積極思考問題,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踊躍表達自己的觀點,注意傾聽別人觀點,並及時的對他人傳達的資訊進行有效分析、評價,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涉及到的內容和知識都比課本知識要廣泛豐富的多。互動教學模式的運作不僅使教師這一方竭盡全力地注重知識輸出的有效性,而且使學生這一方面變被動爲主動,激發了他們的參與意識,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促使他們逐步摒棄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所形成的機械的學習方式,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能力。不少學生想知道如何進行蘋果品種的培育。那麼網絡教室提供了這樣的平臺。教師現場演示利用網絡查找相關的專業文獻、圖片、動畫課件連結、視頻、觀察、語音、幻燈片等影響資料的方法,以及如何運用網絡電子論壇BBS和國內外同行專家請教和討論問題,用來及時解決自己的問題,學到新知識。學生跟隨教師同時操作,使他們能身臨其境,樂在其中,真正體會到利用網絡獲取知識的快捷和得到解答的快樂和成功。學生在這裏嘗試了成功,在課堂之外就能夠運用自如。這裏包含了教師與學生個體、教師和學生羣體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實現學生個體和學生羣體的互動。

三、主動階段

學生自主爭取成功階段最爲關鍵。因爲要實現學生自主爭取成功的教育目的就必須使學生形成自主爭取成功的主動意識。因此,這一階段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自覺地反覆開發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在某些教學章節結束後,提出新問題,讓學生課外查找圖書資料、網絡文獻資料來解答問題,在分組學習中教師和學生一起來討論,及時點評,給予肯定,讓學生體會成功學習的快樂,養成探究新知識的良好習慣。這就讓學生進入了主動階段,自己爭取成功。許多成功者告訴我們一些成功的“祕訣”,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地做。

四、應用互動式教學的體會

規範學習行爲和方向:利用互動式教學之後,好比夜行中的一盞燈,學生前進的方向有目標,因而收到事半功倍到效果;具有可調節與相容優化性:互動式教學相容了師生的智慧和才能,教師根據每一節課時教學實踐、修改、優化“教與學”的知識結構,調整運用能力訓練題,追蹤學生探究問題的新趨向,及時進行指導和總結,經過不斷的教學實踐、反覆和提升,從而優化了課堂教與學的過程;促進素質教育:互動式教學變教爲誘、變學爲思、以誘達思、促進發展,互動式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灌、學生裝的費時低效的教法,以導促學,促使學生從“苦學、死學”變爲“樂學、會學”,學生素質得以真正提高;培養創新精神:互動教學模式爲學生創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提出不同的意見,培養學生的思想力和發散思維,讓學生走進課堂,走出課堂。允許學生異想天開,無論什麼問題,都不是把現成的答案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和鍛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蔡路.關於成功教育的思路[J].黑龍江教育學報,2004,(20).

[2]張軍.互動教學和成功教育在心血管臨牀教學中的嘗試[J].西北醫學教育,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