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運用資訊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論文

論文2.64W

摘要:人類已進入21 世紀,也就意味着進入了一個資訊化、網絡化的時代。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教育帶來了契機,教育資訊化給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與機遇,提出了資訊技術環境中教師專業發展的有關策略。透過在教育實踐中廣泛應用資訊技術,探討用資訊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與方法,思考在教學中、教師培訓過程中應用資訊技術所產生的成果,爲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學校的發展尋求有效途徑。

運用資訊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論文

關鍵詞:資訊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發展

人類進入21世紀後,世界各國先後進入到資訊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已成爲經濟的核心要素和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而科技和相應的文化發展有賴於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即教育的發展。“國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育在新的世紀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教育改革成了一個國家是否得以持續進步的關鍵。而各國在積極地推進教育改革的同時,逐漸認識到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師”.沒有教師的專業素質的提升,就很難有高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同樣,如果沒有教師的專業發展就不可能有學生的自主發展。

一、我國教師專業化的現狀

我國的教育發展歷史悠久,但教師教育的產生比西方的歷史要晚約200年。近20 多年來,我國先後頒佈了多部法律,如《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爲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證,而我國《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業的專業人員。”根據我國對職業的分類,教師屬於“專業技術人員”一類。

二、我國教師專業化存在的問題

我國教育總的來說形勢是很好的,但根據我國教育部的要求和社會的需求,部分教師專業化還存在着問題:

(一)教師學歷明顯偏低

教師教育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基於社會的需要而產生,因此,教師就要適應這個社會的需求。我國部分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明顯滯後,尤其是貧困、邊遠的山區表現得更爲突出,專業化水平極差。雖然國家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透過各種渠道對教師進行培訓,但效果甚微,知識水平沒有提升,專業技術能力未能提高,懷揣初中、高中文憑的老師要適應現代教育的形勢,實施素質教育,可望而不可即也。

(二)專業道德潛伏着危機,師德建設仍需加強

對教師專業道德而言,社會對教師的道德期待和教師的道德要求是越來越高,並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據我瞭解部分教師職業道德還存在一些問題:

1援事業心、進取意識、敬業奉獻精神不足。有的教師事業心不足,甚至根本沒有事業心,工作敷衍了事,得過且過,知識貧乏,教學質量低劣,無進取意識,更不用談敬業奉獻了。

2援有的教師管理學生的方法較差,用帶侮辱性的語言傷害學生仍然比較常見,體罰學生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3援部分教師嫌棄差生,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差的學生是包袱、累贅,對這些學生放任自流、聽之任之。

4援極少數教師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不注意自身形象,影響整個教師隊伍的形象,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

5援少數教師安全意識淡薄,工作流於形式,有的還與領導的`要求背道而馳,走馬觀花,不做紮實工作,明哲保身。

6援教師專業自主受到限制,大多數教師專業自主受到限制,沒有創新精神,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是按照教材、教學參考資料、考試試卷和標準答案去教。至於爲什麼要教這些,爲什麼要這麼教,怎樣教更好,教師進行更深思考的並不多。多數教師還是老把式教學方法—注入式、硬灌、打題海戰術,完完全全的應試教育,讓學生讀死書,死讀書,把學生搞得暈頭轉向,揹負着沉重的學習壓力,把素質教育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三、資訊技術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自從資訊技術引入學校課堂後,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的表現手法和表現方式,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恰當運用的前提下,一堂課的效果與以前陳舊的教學方法及手段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恰當地運用現代資訊技術,能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等,教師角色徹底轉變了,教學觀念也轉變了,真正成爲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課堂教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他們的活動容易受興趣支配,興趣可以產生學習動力,激發求知慾,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是學生能否積極思維的動力。在數學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把學生那些膚淺的潛在的需要變成正在“活動”的實實在在的需求,並不斷地喚起求知慾,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思維。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利用聲、色、圖、文等多種媒體創設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從上課開始就進入一個具有魅力、引人入勝的數學境界,變學生“要我學”爲“我要學”,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引發學生積極思維。如,我透過學習遠程教育那些特級教師的講課,又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在教學《分數的基本的基本性質》時,我利用課件播放了一段“猴王分餅”的動畫故事。一天“猴王做了塊大小一樣的餅分給小猴子們吃,先把一塊餅平均分成4塊,分給猴子甲一塊;猴乙見到說;”太少了,我要2 塊。“猴王就把第二塊餅平均分成8 塊,分給猴乙2 塊;猴丙更貪,它說:”我要3塊,我要3塊。“於是猴王又把第三塊餅平均切成12 塊,分給猴丙3 塊。猴丙啊開心得拿了3 塊。老師問:猴王這樣分公平嗎?這時,學生置身於教師爲其創設的問題情景之中,興趣盎然,整個課堂頓時活躍起來,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搶着回答,學生以極濃的興趣投入了探索之中,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學實踐證明:恰當地運用資訊技術手段,能使課堂教學形象、具體、生動、直觀,還能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理清概念,化難爲易,化靜爲動,化繁爲簡,使具體畫面與抽象數學內容緊密聯繫,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挖掘教材的內在潛能,使學生正確形成完整的科學體系和空間觀念,讓學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最大限度地爲學生創設和提供參與機會,激發學生的思維,給學生一片廣闊的天地,給他們一個自主的空間,讓他們主動探究,主動去發現知識、掌握知識並運用知識。因此,運用資訊技術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